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江苏省丰县426个农业用地和213个蚕桑用地的样本土壤养分进行了调查化验,结果显示:丰县蚕桑用地有机质含量为8.8 g/kg,比一般农业用地低3.2 g/kg;全氮含量为0.99 g/kg,比一般农业用地高0.17 g/kg;速效磷含量为24.2 mg/kg,比一般农业用地低0.4 mg/kg;速效钾含量为66.2 mg/kg,比一般农业用地低40.2 mg/kg.并在此基础上对丰县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丰县蚕农“轻有机、重氮肥,少施磷、不施钾”的不当施肥习惯和合理施肥、平衡施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海南省澄迈县主要蕉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估其土壤肥力状况,为澄迈县植蕉区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76.19%的土壤pH大于5.5,适合香蕉生长; 90.48%的蕉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0~30.0g/Kg,66.67%的蕉园土壤全氮含量中等,比较适合香蕉生长,仅有9.52%的蕉园土壤全氮含量偏低,76.19%土壤有效磷在10~40 mg/K,54.76%的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250.0 mg/Kg,仅有11.9%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00.0 mg/Kg,有效铜含量均高于0.2 mg/Kg,61.9%%蕉园土壤有效铜含量处于丰富或极丰富水平,59.52%%蕉园土壤有效锌含量处于丰富或极丰富水平。目前澄迈县蕉园养分含量适中,适合香蕉生长,因为还有小部分蕉园土壤养分含量偏低,为了实现蕉园合理施肥和可持续发展,建议用有机肥培肥地力,在施肥用机肥建议使用含铜、锌含量低的有机肥,在施用化肥时,适当减少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永兴县冰糖橙果园土壤肥力特征及其综合性状,为果园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在永兴县冰糖橙主产区采集了284处具有代表性果园表层土壤(0-40cm),测定了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养分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永兴县冰糖橙果园及其北、中和南3个区域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比较3个区域的土壤肥力差异特征。结果表明:永兴县冰糖橙果园土壤肥力为中等水平,土壤为酸性,平均仅5.47;有机质含量较丰富,为较高等水平,平均为25g/kg;土壤全氮含量为较高等水平,平均为1.86g/kg,碱解氮含量为中等水平,平均109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25.2mg/kg,为中等水平;缓效钾含量偏低,为较低等水平,平均132mg/kg;速效钾含量处于较高等水平,平均153mg/kg。果园的3个区域土壤综合肥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受地形地貌、成土母质、果园管理及其他因素影响,中部区果园综合肥力高于北部和南部果园。  相似文献   

4.
基于Nemerow法的森林土壤肥力综合指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用材林林地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全量氮、全量磷、全量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和有效铁作为评价指标,利用Nemerow法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样地土壤养分因子变异系数在5.02%~65.69%。有机质平均值为28.75g/kg,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全量N平均含量为1.64g/kg,速效N为135.5mg/kg,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全量P2O5平均含量为0.82g/kg,速效P为1.5mg/kg,均处于贫乏水平。全量K2O平均含量为23.76g/kg,速效K为51.8 mg/kg,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量元素氮磷钾因子可以概括为"富氮、缺磷、中等钾"。微量元素方面,有效Zn和有效Fe林地平均含量分别为2.03mg/kg和32.11mg/kg,处于中等水平,有效B和有效Cu平均含量分别为0.18mg/kg和0.41mg/kg,属于贫或极贫水平。大桂山林地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85,桉树、松树林地肥力综合指数分别为0.77和0.82,肥力等级均属于Ⅲ级,杉木林地肥力综合指数为0.90,肥力等级属于Ⅱ级。速效P、有效B、有效Cu均处于贫或极贫水平,是影响研究区域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甘肃酒泉边湾农场土壤以盐碱梯度设为6个区域,测得土壤速效养分及含盐量,分析得出结论:该农场土壤盐碱化极其严重,土壤含盐量为10.68g/kg(六区)~27.53g/kg(二区),大多数属于碱土,仅六区属重度盐碱化土壤。土壤中速效氮含量极低,为19.85mg/kg(二区)~33.01mg/kg(三区),种植作物前应补充氮肥;土壤中速效磷含量较低,为3.54 mg/kg(六区)~22.70 mg/kg(一区),应根据种植饲草类型适当补充磷肥;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丰富,为905.77mg/kg(二区)~1 175.06mg/kg(六区)。农场土壤符合西北地区缺磷、少氮、富钾的现状;含盐量与速效磷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酒泉边湾农场应该首先改良利用含盐量较低,土壤养分较丰富的六区;其他区域应进行土壤改良或另作他用。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沟壑区苜蓿生产力及养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粮草轮作中苜蓿产草量及其养分变化特性。结果表明,苜蓿产草量一年生最低,为8 763 kg/hm2,3年生产草量达到最高,为12 020 kg/hm2,4年生产草量为9 665 kg/hm2,开始出现下降。1年生苜蓿对氮、磷、 钾的吸收量最低,分别为218 kg/hm2,11 kg/hm2,105 kg/hm2,3年生苜蓿对磷、钾的吸收量最高,分别为23 kg/hm2和185 kg/hm2,比1年生苜蓿吸磷量高109.1%、吸钾量高76.2%;而4年生苜蓿对氮的吸收量最高,为351 kg/hm2,比1年生苜蓿吸氮高61%。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逐年增加,有机质由15.60 g/kg增至18.26 g/kg,全氮由1.20 g/kg增至1.50 g/kg,碱解氮由64.74 mg/kg增至88.02 mg/kg;土壤全磷、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逐年下降,全磷由0.86 g/kg降至0.76 g/kg,速效磷由14.00 mg/kg降至9.27 mg/kg,速效钾由70.51 mg/kg降至54.35 mg/kg。建议在生产中施适量钾肥满足苜蓿高品质、高产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研究北疆平原荒漠区小麦-苜蓿轮作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揭示粮草轮作过程中土壤盐碱度和养分的消长规律,旨在为该地区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小麦轮作苜蓿的中低产田中,连续5年调查土壤全盐量、pH值、有机质和氮磷钾.结果 表明:小麦地轮作苜蓿有效降低了土壤含盐量和pH值,轮作第4年土壤含盐量由轮作前0.79 g/kg降低到0.63 g/kg,土壤pH值平均降幅为6.64%,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幅为19.07%;土壤中全氮含量增加,由轮作前0.52 g/kg提高到0.65 g/kg,水解性氮含量较轮作前显著降低;磷含量呈上下波动,轮作4 a全磷由0.98 g/kg降至0.93 g/kg,有效磷由6.18 g/kg降至2.97 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轮作后速效钾含量的最低值为260.44 mg/kg,处于富钾状态.在北疆平原荒漠区的粮食耕作系统中引入苜蓿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全氮的储备量,降低盐碱度.在苜蓿生长第4 a需适当补充氮肥和磷肥,无需施入钾肥.  相似文献   

8.
对陕西省蚕桑主产区石泉、汉滨、平利、汉阴、紫阳、勉县等县区的19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土壤主要养分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桑园土壤肥力水平普遍偏低,有机质含量平均只有1.29%,速效N、P、K含量分别为37.25 mg ? kg -1、26.32 mg ? kg -1和51.94 mg ? kg -1,缺乏比例分别为67.65%、58.82%、85.29%。不同类型桑园的土壤养分丰缺程度差异较大。进行了“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肥”施肥试验示范,施用专用肥比单施尿素增产桑叶11.94%,比施用N、P、K的掺混肥增产6.44%。提出目前桑园肥培管理尤其要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和氮、磷、钾的配合,因地制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桑树专用肥。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不同生育期甜高粱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对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养分含量及动态变化,本研究以8种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养分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全钾含量从苗期到成熟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有机质、速效氮含量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与CK(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速效钾、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全磷,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M)处理有机质含量成熟期达到28.58 g·kg-1,比苗期增幅度为44.61%。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1.5M)处理全钾、速效氮含量比CK分别提高为49.31%,67.65%。成熟期有机肥(M)处理全磷、速效磷、全氮含量比CK分别提高为271.20%,40.65%,17.39%。NPKM或者M处理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还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肥料具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紫花苜蓿测土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土壤养分含量与缺素处理相对产量回归方程法、土壤养分丰缺分级改良方案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确定适宜施肥量新应用公式,开展了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Olsen-P)和速效钾(NH_4OAc-K)丰缺指标与适宜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第1~11级丰缺指标依次为≥40,39~22,21~12,11~6,5.9~3.2,3.1~1.7,1.6~1.0,0.9~0.5,0.49~0.30,0.29~0.15,0.15 mg/kg;速效钾第1~6级丰缺指标依次为≥204,203~100,99~49,48~24,23~12,12 mg/kg。当磷肥当季利用率为20%、目标产量为9.0~22.5 t/hm~2时,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丰缺级别第1~11级的适宜施磷量范围依次为0~0,27~68,54~135,81~203,108~270,135~338,162~405,189~473,216~540,243~608,270~675 kg/hm~2;当钾肥当季利用率为50%、目标产量为9.0~22.5 t/hm~2时,紫花苜蓿土壤速效钾丰缺级别第1~6级的适宜施钾量范围依次为0~0,54~135,108~270,162~405,216~540和270~675 kg/hm~2 。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3~2005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连续3年测定了紫花苜蓿试验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生长年限的增加,紫花苜蓿地0~3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减小了0.026g/cm3,总孔隙度增加了1%,有机质的含量增加了0.8g/kg,碱解氮的含量增加了33.69 mg/kg,速效磷的含量下降了6.94 mg/kg,速效钾的含量下降了121.04 mg/kg.有机质的增加以10~20cm土层最为明显,碱解氮的增加在0~10cm和10~20cm两个土层均较明显,速效磷的减少在0~10cm土层最大,速效钾的减少在各土层均较为明显.说明紫花苜蓿高产栽培中必须重视磷、钾肥的施用,特别是要提高追施钾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对松溪茶园土壤30个典型茶园土壤进行实地调查取样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松溪县茶园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氮含量较丰富,茶园土壤酸化严重,速效磷富集,土壤速效钾水平中等;钙、镁含量低;锌、铁、锰含量丰富;硼元素亏缺严重,铜元素中等。在施肥上提出了改良培肥对策,即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节土壤酸碱度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川西北牧区土壤养分不均、土壤肥力下降、牧草产量不稳等问题,以红原县为例,研究评价其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状况,探讨科学施肥及土壤养分诊断,以期为川西北牧区人工种草科学平衡施肥提供依据。通过采集和检验分析典型土壤样品,从土壤养分盈缺入手,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了土壤综合肥力状况。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为6.28,为弱酸性,有机质含量为65.05g·kg-1,全氮含量为3.41g·kg-1,全磷含量为1.02g·kg-1,全钾含量为16.65g·kg-1,碱解氮含量为346.50mg·kg-1,有效磷含量为2.05mg·kg-1,速效钾含量为199.50mg·kg-1,综合评价土壤肥力指数为2.30,对照肥力评价状况为一般等级。该地区土壤综合肥力处于一般偏上,具体表现为磷、钾素缺乏,有机质、氮素丰富。应以氮肥为主,氮磷结合,适当补充钾肥,配施微肥的方法进行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14.
摘%20%20%20要:为了解万州区玫瑰香橙果园的土壤养分含量分布状况,共采集果园土样97份,分析土壤pH、有机质、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92.79%的土壤pH适宜柑橘生长,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2.76g/kg,67.01%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32.99%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适宜生长;土壤碱解氮含量缺乏(<100%20mg/kg)、有效磷含量缺乏(<15%20mg/kg)和速效钾含量缺乏(<100%20mg/kg)的样品比例分别为58.77%、66.67%和38.14%,土壤中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8.98%20mg/kg、1.31%20mg/kg、1.79%20mg/kg、3.28%20g/kg%20和0.32%20g/kg。土壤有效铁、有效铜、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过高比例分别达93.81%、92.78%、93.81%和84.45%,存在过量现象,而有24.74%的样品有效锌缺乏。因此,在玫瑰香橙的生产中,需有机无机配施,针对性补充N、P、K,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实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5.
《北方蚕业》2019,(4):41-43
为更好地推广配方施肥,对河南省桑蚕生产重点县进行了桑园土壤主要养分含量测试分析,发现淅川、内乡两地桑园土壤缺乏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低,全氮含量较高,今后应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施用桑园专用肥。  相似文献   

16.
连续6年施磷肥对土壤磷素积累、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长期施磷肥对土壤磷素积累、形态转化以及有效性的影响是国内外土壤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从2008年开始在京南地区进行的紫花苜蓿连续6年施用磷肥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花苜蓿田土壤磷素积累、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试验地土壤为褐潮土,试验开始前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为11.2 g/kg,全磷为0.77 g/kg,速效磷为5.66 mg/kg,pH为8.3。结果表明,连续不施磷肥土壤的全磷、速效磷、无机磷各组分含量较连续施磷肥处理均明显降低,说明连续施用磷肥可显著扩大土壤中的有效磷库;不施磷肥处理耕层(0~20 cm)土壤全磷下降了6.94%,速效磷下降了16.3%,施用磷肥处理耕层土壤全磷增加1.3%~13%,速效磷增加164.7%~335.9%;不同的施磷肥处理对Ca2-P含量的影响最大,不施磷肥的土壤Ca2-P几乎耗竭,而施磷处理的Ca2-P增加幅度可达19~36倍;此外,施用磷肥也使土壤Ca8-P、Ca10-P、Al-P、Fe-P、O-P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2013年的停施磷肥试验可知继续施磷肥的处理(F2)与停施磷肥的处理(F2')在土壤磷素水平、苜蓿产量及养分含量上均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磷肥存在明显的后效作用,之前积累在土壤中的磷素具有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免耕春小麦套种牧草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免耕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套种牧草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小麦套种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野豌豆Vicia villosa、英吉沙豌豆Pisum sativum、玉米Zea mays、毛苕子V.villosa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种牧草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特别是套种白花草木樨和套种野豌豆增加更为明显,其中套种白花草木樨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4.8 mg/kg,增幅19.4%,套种野豌豆土壤有机质增加0.39 g/kg,增幅1.6%,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了8 mg/kg,增幅23.9%;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推广桑园专用复合肥对提高蚕种产量与质量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桑园专用复合肥的开发应用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的一条捷径。1991年,我市在各蚕种场及原蚕点桑园全面推广施用桑园专用复合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本市种茧育桑园土壤养分概况及原施肥情况本市现有种茧育桑园351.5公顷(种场及所属原蚕区),90%以上属滨海盐土和黄潮土,是海相沉积物.土壤含盐量高,呈石灰性反应,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如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市种茧桑园土壤有机质中等偏低,全氮、速效磷较低,速效钾中等偏高,微量元素铁、锌中等偏低。本市各种场施肥品种单一,春肥单施尿  相似文献   

19.
在亚热带红壤地区研究有机肥(Ⅰ基肥、Ⅱ基肥+石灰、Ⅲ基肥+猪粪、Ⅳ不施肥)对苜蓿产量及红壤肥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施用有机肥普遍提高苜蓿鲜草产量(P<0.01)。处理Ⅱ增产效果最好,比不施肥处理可提高苜蓿鲜草产量14.52%(P<0.05)。施有机肥可增加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P<0.05),但全钾含量则减少,其中第Ⅲ组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显著高于Ⅰ、Ⅱ组,第Ⅱ组对速效养分的增加高于第Ⅰ组。  相似文献   

20.
腐熟鸡粪有机肥对油菜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腐熟鸡粪有机肥在不同肥力土壤上对油菜生长和氮、磷、钾累积量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田间调查、采样分析以及田间定点监测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施用鸡粪和有机肥对油菜产量及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熟鸡粪和有机肥可使油菜产量增加,油菜中氮沉积增加,速效磷含量没有变化,速效钾含量呈增加的趋势;施用腐熟鸡粪和有机肥使得土壤中氮含量降低,速效磷含量没有变化,速效钾含量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施用腐熟鸡粪有机肥可提高油菜的生产性能,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肥力,缓解土壤氮、磷富集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