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超声波处理法是机械破解污泥细胞的一种,属于物理方法。该法操作简单、污泥破解速度快、适用范围广,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本文采用超声波技术破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研究了不同作用时间超声处理后污泥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上清液中COD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破碎污泥絮体结构及细胞的效果明显,使其有机物质释放进入液相中,COD随超声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水处理领域是近些年来兴起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目前超声波技术在处理染料废水、含酚废水、苯系物废水、有机农药废水及剩余污泥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学者们研究的各类超声波联合应用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幅度增加,城市污水厂的污水处理量也快速增长,在污水厂对污水进行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的处理方式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污泥的处理方式主要以污泥浓缩和脱水、污泥堆肥农用、污泥填埋为主,这些污泥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污泥的去向问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城市污水厂的污泥处理技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介绍了当前社会上污水厂普遍使用的几种技术方法,对污泥处理思路、我国污泥特性和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做了分析,旨在对污泥的处理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带动污水处理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造纸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泥,把污泥提取出来后,再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循环再利用,而提取出来的污泥也会污染环境。目前造纸污泥的处理方法有填埋、焚烧、制成有机肥等,但污泥提取后含水量大,给进一步的处理带来了很大难度,所以要对污泥进行进一步的脱水。本文阐述了一种造纸污泥深度脱水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经过使用验证,系统运行稳定,污泥干度较其它方法有了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超声波技术改善蚕蛹蛋白的实用性能,提升其应用价值。在单因素试验研究蚕蛹蛋白浓度、超声波功率、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4个因素对蚕蛹蛋白溶解度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波改善蚕蛹蛋白性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对依据试验数据建立的响应面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其有较好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该回归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各因素对蚕蛹蛋白溶解度影响的显著程度依次为蚕蛹蛋白浓度、超声波功率、处理温度、处理时间。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530.4 W,蚕蛹蛋白质量分数10.84%,处理温度37.3℃,处理时间96.4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经超声波处理的蚕蛹蛋白的溶解度、乳化性、起泡性分别是处理前的4.02倍、1.87倍和1.41倍,必需氨基酸含量增加了17.22%。经超声波改性后的蚕蛹蛋白有利于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及扩宽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废水量增加。污水处理厂处理完城市生产生活废水之后,一般会产生大量污泥,本文主要对如何处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问题加以研究以及探讨,综合论述了臭氧化污泥技术,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臭氧减量技术的相关研究,从而彻底解决污泥处理难题。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城市容量的扩大,城市用水量也与日俱增,污泥处理量也有了指数级的增加。如果对污泥不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其将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产生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依据国内污泥处置处理的现实状况,对采用哪些切实有效的技术与方法以处理污泥对环境的污染提出探讨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干旱条件下污泥中生物活性物质对草地早熟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富含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及耐旱性有一定的影响.为明确污泥中生物活性物质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坪观质量和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采取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水分处理,包括干旱胁迫和充分浇水2个水平;副处理为污泥处理,每个处理均施氮75 mg·kg-1,包括:全污泥处理(利用污泥提供的氮含量为75 mg·kg-1);半污泥处理(利用污泥提供的氮含量为37.5 mg·kg-1,利用硝酸铵溶液提供的氮含量为37.5 mg·kg-1);对照(利用硝酸铵溶液提供的氮含量为75 mg·kg-1).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2种水分条件下,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草地早熟禾的坪观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以及各项根系生长指标(P<0.05),表明污泥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促进草地早熟禾的生长并提高其耐旱性.在干旱处理后期,半污泥处理的草坪坪观质量显著高于全污泥处理和对照(P<0.05);而全污泥处理的根系总长度和根系总体积分别比半污泥处理的高17%和11.7%(P<0.05),表明半污泥处理有利于提高草坪坪观质量;而全污泥处理对草地早熟禾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城市生活污泥的蚯蚓堆肥及其对污泥营养物质氮、磷矿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蚯蚓堆肥后,污泥的有机质、pH值、总氮和电导率等理化性质发生了变化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污泥中营养物质的量及其形态经蚯蚓的处理后发生改变。其中,随着处理的进行,污泥中NO_3~--N的含量逐渐上升而NH_4~+-N含量逐渐下降,在蚯蚓处理的前期,污泥NO_3~--N的含量上升较快,NH_4~+-N的含量则急剧下降,随后两者变化平缓且趋于稳定;污泥中总磷的含量随蚯蚓堆肥的进行总体出现下降,速效磷含量则趋于上升。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处理柱花草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超声波对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cnsis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初步探讨超声波对柱花草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适当时间的超声波处理对柱花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根长及活力指数均具有促进作用,以10 min的处理促长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所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因无可行的处理办法常污染环境.经我们测试,鲜污泥中除含有80%的水分外,还含有大量有机质及各类营养元素.为此我们研究并提出了3种污泥发酵、脱水的方法和制肥配方,并对试制的4种污泥肥进行了冬小麦、玉米、油菜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污泥肥可使作物大幅度增产.其中污泥复合肥A的配方增产效果尤为明显,已被某复合肥厂采用,年产污泥复合肥数千吨,年增利润上百万元.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两种牧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开展了牧草和污泥微生物对污泥多环芳烃(PAHs)修复的贡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盆栽5个月后,与灭菌污泥相比较,不种植牧草处理的污泥微生物对污泥PAHs的去除率达20.52%,且对不同环数的去除率表现为6环≈4环≈3环5环≈2环。牧草-污泥微生物联合作用对16种PAHs总量的去除率可达83.74%(苜蓿)和78.73%(雀麦),比污泥微生物单一作用平均提高了2.96倍,且对6环PAHs的去除效果表现最突出。扣除污泥微生物对PAHs的去除率后,苜蓿和无芒雀麦对污泥PAHs的去除率分别为63.22%、58.21%,比牧草-污泥微生物联合作用平均降低了33.90%,对不同环数的去除率表现为5环PAHs效果最明显。进一步分析牧草和污泥微生物对PAHs修复的贡献可知,牧草因直接吸收去除PAHs的贡献率平均为1.35%,污泥微生物单一作用的贡献率为24.67%,其他可能因牧草-污泥微生物的交互作用、牧草的蒸腾作用及根系分泌物的作用等共同去除的贡献率为79.46%。同时,污泥碱性磷酸酶活性大小顺序呈现出了未灭菌污泥+苜蓿处理(J+M)≈未灭菌污泥+雀麦处理(J+W)未灭菌污泥处理(J)灭菌污泥处理(CK)(P0.05)的结论,与PAHs降解规律表现一致。综上,在牧草和污泥微生物联合修复污泥PAHs的过程中,除了污泥微生物和牧草的单一作用外,牧草-污泥微生物的交互作用、蒸腾等共同作用对去除的贡献占据了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城市容量的扩大,城市用水量也与日俱增,污泥处理量也有了指数级的增加。如果对污泥不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其将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产生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依据国内污泥处置处理的现实状况,对采用哪些切实有效的技术与方法以处理污泥对环境的污染提出探讨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用獭兔肉为原料,经超声波处理后,以食盐、白砂糖和酱油为主要腌制剂对兔肉进行腌制,然后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研究板兔加工中腌制剂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以及超声波处理对板兔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得到板兔加工中主要腌制剂的最佳腌制工艺配方是食盐6%,白砂糖3%,酱油4%;经过超声波处理后进行腌制能比对照组提前1 d达到腌制平衡,缩短了腌制时间;同时,超声波处理后的兔肉也有利于产品风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常见的处理方法,污泥综合利用资源化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将是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利用微生物分离含油污泥的油、泥(微生物破乳)和降解污泥中的污染物.经过了微生物应用菌株的分离、筛选和诱导培养,得到具有油泥分离和污染物降解性能的5株应用菌株,分别鉴定为假单胞杆菌和芽孢杆菌.利用已选育的微生物菌株对含油污泥经厌氧处理后再利用好氧处理方式进行脱油实验,对分离的原油进行回收.含油23000mg/kg的含油污泥在4小时内脱油到1010m/kg,脱油率到55.8%.微生物降解实验中,处理效果比较明显,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油去除率越高,当处理时间为60天时处理接近达到排放标准.经微生物脱油和生物降解处理,使污泥达到排放标准,不再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新型五香板兔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獭兔肉为原料,经超声波处理后,以食盐、白砂糖和酱油为主要腌制剂对兔肉进行腌制,然后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研究板兔加工中腌制剂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以及超声波处理对板兔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得到板兔加工中主要腌制剂的最佳腌制工艺配方是食盐6%,白砂糖3%,酱油4%;经过超声波处理后进行腌制能比对照组提前1 d达到腌制平衡,缩短了腌制时间;同时,超声波处理后的兔肉也有利于产品风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污泥干化芦苇床技术是人工湿地和污泥干化床技术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将人工湿地技术用于污泥的稳定,可以利用植物、微生物、阳光、风等的作用。湿地植物芦苇可以促进污泥的脱水,将污泥转化成具有农用价值的肥料。本文主要对污泥干化芦苇床运行过程中流量数据进行总结,对芦苇床和干化床稳定污泥中渗滤液的流量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渗滤液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城市污泥处置的最佳途径--污泥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日排污水260万m3,为了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必须对污水进行人工处理,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将排放大量的由微生物菌胶团及污水中固体悬浮物组成的生物活性污泥(以下简称污泥).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对污泥处理的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污泥对干旱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生长及生理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包括正常浇水和干旱处理2个水平;副处理为不同的氮源即全污泥处理(利用污泥提供黑麦草所需75mg/kg的氮量)、半污泥处理(利用污泥提供黑麦草所需37.5mg/kg的氮量,剩余37.5mg/kg氮量由硝酸铵提供)和对照(利用硝酸铵提供黑麦草所需75mg/kg的氮量)。结果表明:正常浇水和灌溉下,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黑麦草的坪观质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0.05);在干旱处理后期,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黑麦草叶片细胞膜稳定性(P0.05),全污泥处理可显著提高黑麦草SOD、CAT、APX、POD活性(P0.05)。表明施用污泥可以提高黑麦草抗氧化酶活性,促进黑麦草在干旱条件下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