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包虫病防治宣传片《格桑花开》对提高试点地区农牧民包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防治态度及防控措施意向所产生的影响,为开展包虫病宣传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利用便利抽样,选取农牧民在《格桑花开》播放前后填写调查问卷,比较包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防治态度转变和防控措施意向的变化。[结果]研究发现:(1)包虫病防治知识的获得途径依次是医生、宣传资料、电视和广播。(2)干预前后的调查对象包虫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32.21%和7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不同性别的知识知晓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之间的知晓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3)干预前后,调查对象中对于担心自己或家人感染包虫病等问题持正向态度的人数上升(P0.05);支持对野犬进行处置的人数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对防控措施呈现出支持和赞成等正向态度的调查对象比例,由干预前的37.01%上升到6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包虫病防治宣传片《格桑花开》有效提高了高危人群的包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了其对包虫病防治的积极性及防控措施的正向意向。  相似文献   

2.
玉米秸秆和莲花菜尾菜酵母菌发酵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酵母菌对玉米秸秆+莲花菜尾菜在室温下进行发酵试验,发酵完成后,测定其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含量,比较分析发酵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原料配方玉米秸秆:莲花菜尾菜:酵母菌在70:30:2时发酵效果好,发酵后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0.78%,粗脂肪含量提高了0.76%,且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玉米秸秆与莲花菜比例一定时,玉米粉添加量为10时粗蛋白质含量提高最多为1.38%,差异极显著(P0.01),粗脂肪含量提高0.89%,差异显著(P0.05);玉米秸秆与莲花菜比例一定时酵母添加量为3 g时粗蛋白质含量提高最多为1.00%,差异极显著(P0.01);原料配方玉米秸秆:莲花菜尾菜:酵母菌:玉米粉在70:30:2:5时发酵效果好发酵后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0.90%,差异极显著(P0.01),粗脂肪含量提高了0.86%,差异显著(P0.05);酵母菌发酵对玉米秸秆粗纤维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猪喘气病的效果。方法:将大地养猪场24头喘气病猪纳入研究实验,随机双盲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恩诺沙星治疗,治疗组接受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比较两组实验对象治疗有效率、平均体重、日均增重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体重(39.9±6.7)kg显著高于对照组(34.0±6.0)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日均增重(0.6±0.1)kg显著高于对照组(0.5±0.1)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猪喘气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病猪临床体征,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奶牛乳房炎的发生规律,通过对河南省中牟县某奶牛场随机抽样500头奶牛的乳房炎检测,获得临床型和隐性型乳房炎的一系列相关数据,并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与胎次、月份、泌乳时期、分娩头数、乳区、日产奶量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胎次之间奶牛乳房炎发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胎次与总阳性率、临床阳性率、隐性阳性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 8(P0.01)、0.928 8(P0.01)、0.663 8(P0.05);各月份之间奶牛乳房炎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而临床型与隐性型间差异极显著(P0.01),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2 6(P0.01);随着泌乳时期延长奶牛乳房炎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且二者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各月份的分娩头数与临床型、隐性型乳房炎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8 6(P0.01)、0.862 6(P0.01);4个乳区乳房炎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前后乳区间、左右乳区间也差异不显著(P0.05);日产奶量4个水平之间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日产奶量与总阳性率、临床阳性率、隐性阳性率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 9、-0.910 4、-0.946 5,三者均极显著(P0.01)。本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防治奶牛乳房炎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包虫病防治宣传片《格桑花开》对提高试点地区农牧民包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防治态度及防控措施意向所产生的影响,为开展包虫病宣传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利用便利抽样,选取农牧民在《格桑花开》播放前后填写调查问卷,比较包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防治态度转变和防控措施意向的变化。[结果]研究发现:(1)包虫病防治知识的获得途径依次是医生、宣传资料、电视和广播。(2)干预前后的调查对象包虫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32.21%和7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不同性别的知识知晓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之间的知晓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3)干预前后,调查对象中对于担心自己或家人感染包虫病等问题持正向态度的人数上升(P<0.05);支持对野犬进行处置的人数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对防控措施呈现出支持和赞成等正向态度的调查对象比例,由干预前的37.01%上升到6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包虫病防治宣传片《格桑花开》有效提高了高危人群的包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了其对包虫病防治的积极性及防控措施的正向意向。  相似文献   

6.
选取180头胎次大致相同、体重接近、公母各半、健康状况良好的28 d断奶的杜长大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保育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公母比例大致相同,试验猪只断奶后继续使用原教槽料饲喂1周到35日龄开始试验,65日龄试验结束,试验期为30 d。试验结果显示:1试验末重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三者之间相对比,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2平均日增重试验1组、试验2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2组与试验1组间差异显著(P0.05);3平均日采食量试验1组比对照组提高1.02%,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2组与试验1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4料重比试验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2组与试验1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5腹泻率试验1组较对照组降低60.24%,试验2组较对照组降低79.26%,试验2组较试验1组降低47.84%,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酶制剂能极显著提高保育仔猪的日增重,极显著降低保育仔猪的腹泻率。添加微生态制剂200 g+酶制剂200 g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细胞壁多糖对滩羊生产性能、免疫因子以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育肥羊6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3组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0.1%、0.2%和0.3%的酵母细胞壁多糖,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滩羊育肥期日增重试验2组显著高于试验3组、对照组(P0.05);试验2组滩羊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系水力、熟肉率和剪切力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Ig M试验2组与试验1组、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3组和试验1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2组Ig G与试验1组、试验3组、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3组与试验2组、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2组滩羊免疫因子IL-2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IL-10试验2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IFN-γ、TNF-α试验2组均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滩羊血液抗氧化指标SOD、MDA、T-AOC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2组GSH-Px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3组滩羊血液生化指标INS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在滩羊日粮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可以提高滩羊的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和抗氧化性能,且添加量为0.2%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五味子、白胡椒2种中草药对公鸡去势的效果,试验选用40日龄的黄羽肉鸡45只,随机分为3组,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5只,观察公鸡睾丸发育、增重和屠宰性能情况。结果表明:在睾丸发育方面,试验组的睾丸重量和睾丸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日增重方面,55~70日龄,试验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70~85日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增重方面,40日龄时差异不显著(P≥0.05),55、70日龄时,试验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85日龄时,试验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屠宰性能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屠宰率、全净膛率均差异显著(P0.05),半净膛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猪痢疾治疗中林可霉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某养殖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发生猪痢疾的330头猪为研究对象,经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三组,各110头。试验组猪用林可霉素配伍痢菌净治疗,对照组用痢菌净配伍蒸馏水治疗,空白组不作治疗,比较三组猪的康复效果。结果:试验组猪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空白组高,分别为98.18%、83.64%、11.81%,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猪治疗后的采食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猪粪便成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猪痢疾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分别为1.82%和9.09%,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林可霉素在猪痢疾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促进患猪康复、缩短止泻时间、减少复发、提高采食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 用ELISA方法测定60例PHC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前后和6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PHC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HC组治疗后3d血清VEGF水平显著上升,治疗后7d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大小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水平在不同的临床分期、肿瘤远处转移与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消融治疗PHC可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评估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肿瘤残存、复发、转移的一个有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中药对肉仔鸡脂质代谢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将120只1周龄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前3组(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喂以含1%的3种不同中药组方的饲粮,第Ⅳ组为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试验期6周.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血清TC、LDL-C极显著下降(P<0.01);Ⅱ组血清TC、LDL-C极显著下降(P<0.01),TG也下降(P<0.05),HDL-C显著升高(P<0.01);Ⅲ组血清LDL-C极显著下降(P<0.01),HDL-C则显著升高(P<0.01);试验Ⅰ~Ⅲ组血清总脂都极显著下降(P<0.01);与Ⅱ组相比,Ⅰ组血清LDL-C、Ⅲ组TC存在显著差异(P<0.01).(2)与对照组相比,胸肌组织中,各试验组TG极显著下降(P<0.01),Ⅱ组TC显著下降(P<0.05);腿肌中,各组TC显著下降(P<0.05),TG下降极显著(P<0.01);肝脏中各组TC、TG均极显著下降(P<0.01);与Ⅱ组相比,Ⅰ组肝TG差异极显著(P<0.01);Ⅲ组胸肌TG、肝TG有显著差异性(P<0.05).(3)7周龄末鸡体重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差异极显著(P<0.01),Ⅲ组差异显著(P<0.05);Ⅱ组料肉比比对照组极显著下降(P<0.01).(4)肌肉中的营养成分,Ⅰ、Ⅱ组腿肌中粗脂肪比对照组极显著下降(P<0.01),Ⅱ组腿肌中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中药组方能不同程度地调整鸡脂质代谢,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鸡肉品质.在3个不同中药组方中,综合效果Ⅱ方最优.  相似文献   

12.
鸡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菌苗(新疆株)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应用自制的鸡大肠杆菌多价氢氧化铝佐剂灭活苗对3个鸡群进行对比试验.免疫组和非免疫组在8~43周龄时成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28周龄时产蛋率差异不显著;43周龄时产蛋率差异极显著(P<0.01);43周龄时料蛋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在鸡场中应用自家制备的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可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2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禁食6h、禁水2h,对照组术前禁食12h、禁水4h。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口渴、饥饿、焦虑、疲乏无力等不适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患者发生术中误吸、术后恶心呕吐肺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8h禁食固体食物,术前6h可进食少量清淡饮食(如牛奶等),术前2h口服糖水200~300ml,安全可行,可降低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刺激前应用盐酸羟考酮观察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和血液中NO及P物质浓度的变化,探讨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的作用机制。选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空白对照组(A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m L;福尔马林模型组(B组)用微量注射器抽取5%福尔马林100μL注入大鼠右侧后爪掌心皮下致痛;盐酸羟考酮致痛前给药组(C组),福尔马林致痛前30 min腹腔注射盐酸羟考酮0.2 mg·kg-1;盐酸羟考酮致痛后给药组(D组),福尔马林致痛后30 min腹腔注射盐酸羟考酮0.2 mg·kg-1。致痛后1,10,20,30,45,60,90 min观察动物疼痛行为改变,以累积疼痛评分评定疼痛行为。致痛后90 min用水合氯醛麻醉大鼠,心脏采血3 m L测定其NO及P物质浓度的变化。根据大鼠行为学改变及疼痛评分的结果显示,本试验造模成功。疼痛评分值:致痛后10 min,C组比B组明显减小(P0.05);60~90 min,C、D组与B组比较明显减小(P0.05)。血液标本中NO浓度C、D组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和D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中P物质浓度C、D组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和D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大鼠福尔马林致痛模型致痛前和致痛后30 min腹腔注射盐酸羟考酮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镇痛效果与降低血液中NO及P物质的浓度相关,二者比较,致痛前30min给药即超前镇痛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选择6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90日龄左右的断奶杂交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不同营养水平试验日粮。结果表明:日粮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到育肥效果。在合适范围内随着日粮营养水平的增加,育肥效果也有所提高。试验Ⅰ组羔羊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29.01%,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Ⅱ组、Ⅲ组羔羊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8.96%、13.27%,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3.19%、15.23%、31.33%,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只均收入比对照组提高了38.90%,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Ⅱ组、Ⅲ组的只均收入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4.59%、18.09%,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育肥效果优于试验Ⅱ组、试验Ⅲ组。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防治鸡白痢,试验采用五味子饲料添加剂替代常用抗生素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结果表明:A组治愈率为99%,B组治愈率为88%,C组治愈率为84%。利用统计学原理进行检验,A组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与E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D组雏鸡未发病,显示出较好的预防疾病效果。说明五味子饲料添加剂可替代常用抗生素防治鸡白痢,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与气体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多因子试验设计,研究在不同精粗比日粮(C∶F=8∶2、5∶5及2∶8)中添加PUFA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p H,2∶8组在各培养时间点均高于其他2组。6 h时2∶8组与8∶2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且与5∶5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12 h时2∶8组较其他2组,差异极显著(P0.01);发酵液氨氮质量浓度(NH3-N),在各培养时间点,2∶8组均高于其他2组,且与其他2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与丙酸浓度,12 h时2∶8组与8∶2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2∶8组瘤胃液TVFA与丙酸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发酵液丁酸浓度,6及12 h时2∶8组瘤胃液丁酸浓度下降,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12 h时5∶5组与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发酵液丁酸/丙酸浓度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2∶8组的甲烷、CO2及H2生成量最少。6 h时2∶8组甲烷产生量较其他2组差异极显著(P0.01)。6及9 h时2∶8组H2产生量与其他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PUFA时,精粗比为8∶2、5∶5和2∶8的日粮组中,2∶8组最适合瘤胃微生物发酵。  相似文献   

18.
以人工诱发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为模型,以酒石酸泰乐菌素为对照药物,评价了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的疗效.按每1 L水中分别加入312.5、468、625 mg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及500 mg酒石酸泰乐菌素的用量给病鸡饮水给药,连用5 d.试验表明,用药组的成活率、日增重、料肉比、气囊损伤度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大剂量组日增重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各用药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料肉比与其他各用药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酒石酸泰乐菌素组的料肉比与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小剂量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数据分析表明,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大剂量组能有效地降低气囊损伤度,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中药栓、复方碘栓、生物栓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对30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分别子宫投放3种栓剂,观察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并于第0,2,4,6,8天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给药后患病奶牛阴门分泌物明显减少。第6天复方碘栓治疗组血清SOD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第8天生物栓治疗组血清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GSH-Px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中药栓治疗组血清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取昆明种小鼠,采用经口灌胃法,研究磺胺二甲嘧啶对小鼠亚慢性毒性、骨髓细胞微核和精子畸形的影响。结果显示,亚慢性毒性试验中,高、中剂量组小鼠体重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组雄性小鼠心脏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雄性小鼠肾脏的脏器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雌性小鼠肾脏的脏器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与低剂量组(P<0.05);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高、中、低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高、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磺胺二甲嘧啶对小鼠的心脏和肾脏及微核发生率有一定影响;中剂量的磺胺二甲嘧啶对雌性小鼠的微核发生率具有一定影响;高、中、低剂量的磺胺二甲嘧啶对精子畸形率均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