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各少数民族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对本民族的发展和民族文化进步影响巨大;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文化养成、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选择具有引导性。本文选取新疆12所高校,对新疆13个世居少数民族大学生展开调查,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通过文化教育引导,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鼓励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调适对策。以期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新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基础。新疆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对构建新疆的和谐稳定起到了凝聚民心,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维吾尔民族传统居住建筑以庭院格局为主体,"庭院桑"是新疆农村维吾尔居住地特有的普遍景观,它承载着维吾尔民族对桑树古朴的精神文化色彩及家庭经济理念。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等方式,阐述了维吾尔庭院桑的文化现象与内涵,并提出了以庭院桑文化为基本单元的文化经济产业模式,以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及家庭经济创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问题面临着同化、融合难题,主要原因在于六方面:少数民族特性凸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之间存在歧视、宗教信仰差异、我国各民族利益存在差异以及境外分裂势力的挑拨,这些都会导致各民族之间关系日益疏远和各民族之间的冲突,引发中国民族问题,甚至使得我国境内恐怖袭击事件频频发生,并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极大的社会危害效应。因此我国解决自身民族问题有着急迫性,并从三方面着手解决该问题:解决民族利益问题;加强不同民族的交流、不同文化的交流及区域间交流;避免宗教极端主义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一)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各民族在经济生活、文化风俗、行为方式、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在社会生活中也各有自己的特殊需要。因此,少数民族的内部事务当然只能由他们自己来管理,这是民族平等的基本要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在计数、历法、度量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少数民族数学文化充分反映了中国少数民族的智慧及各民族的古代数学成就。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充分挖掘和展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数学元素,强调对学生文化背景的理解,提倡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深化数学文化视角下的数学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流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当前研究在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流通发展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流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流通发展制约因素以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在系统分析新疆农产品流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农产品流通的战略构架和分析,并针对战略展开了策略分析。期待通过农产品流通加速农业发展,以新疆农产品流通来示范其他民族地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生长地进入高校学习,原有的生活活动、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如何应对异质主流文化带来的压力,更好地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和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大局。研究表明,性别、成长地域、聚居程度、父母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等因素是影响他们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尤其是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外部社会支持对他们的文化适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内蒙古自治区及绥远、青海、新疆等地牧业区畜牧业概况我国牧业区面积很大,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少数民族人民计有蒙古人,藏人,哈萨克人,柯雨柯孜人,塔吉克人……等,共约三百五十万人左右。畜牧业生产是牧业区各民族人民赖以生存发  相似文献   

10.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主要从挫折心理、防御心理、两极化态度及迷茫心理等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内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状况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以期为内地高校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与民族间的交流越发的频繁,从而产生的族际通婚现象成了当代社会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婚姻形式,它包括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和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通婚两种形式,这种婚姻形式下的子女民族身份的认同受到宗教因素和传统因素、学校教育、父母受教育水平、民族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其中民族政策对族际通婚子女民族身份的认同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族际通婚子女民族身份认同为切入点,分析民族政策是如何影响族际通婚子女民族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疆大学本科在校各族非英语类学生进行关于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及英译能力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各民族、年级、院系、性别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和英译能力的差异,为新疆各高校如何提高传统文化认知和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中英译能力提出了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少数民族的辉煌历史,是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少数人民群众先进文明的重要体现,是对少数人民的科学思维方式、文化、想象力的继承,是文化多样性的精彩呈现,是保护文化主题以及文化主权的根本依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存在很多问题,为保障少数民族的集体智慧,让劳动人民的文化精神得到永恒的传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正>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里是我的家乡。这里有我童年的美好记忆,有我少年的求学经历,有我青年的砥砺奋斗。这里处处洋溢着各民族人民相濡以沫的欢歌笑语,瓢洒着各民族兄弟共同建疆兴疆的辛勤汗水,流淌着各民族母亲悼念维稳英烈的悲痛泪水,回荡着各民族同胞同仇敌忾的时代强音,展现着各民族儿女共绘蓝图的雄心壮志!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这里的人民。大家手拉手、心贴心、象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幸福的生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是保护、传承、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和发展地方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对地方民族文化对外进行宣传的一种途径。本文结合云南省德宏州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对建立德宏州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背景、技术支持、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发挥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引领的重要作用,应当通过业务创新,拓展服务内容和服务渠道,通过创新服务强化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科学地引导大学生对民族、历史、宗教的正确认识,抵御分裂思想的渗透,本文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基于文化引领的业务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埃文基是中俄跨界民族,在中国他们被称为鄂伦春,现分布在俄罗斯北方地区地区。目前,俄罗斯的埃文基等少数民族也面临着被主体民族同化,语言、文化逐渐消失的危险。本文主要介绍俄罗斯埃文基人的历史起源及目前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8.
高校的文化建设任务艰巨,图书馆作为文化引领的重要阵地,怎样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民族地区高校来说,还面临着严峻的反分裂反渗透形式,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亟待通过文化引领,在树立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基础上,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爱疆的理想信念的培养,本文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基于文化引领的资源整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最多人数的为汉族,其余人数较少的就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西南地区针对中原地区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从政治上来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决定文化背景,也正如此落后的西南地区人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也是样的道理,少数民族大学生生长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意识,因为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导致民族大学生所在地文化水平偏低,各方面的意识不够,在就业上没有竞争力,对待法律意识缺失,针对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该如何提高他们对就业法律意识才是最为关键的[1]。  相似文献   

20.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学者、研究人员的努力下,贵州省少数民族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果,贵州的旅游经济也因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不断的升温。然而少数民族保护工作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使得我们需要拓宽思路,与时俱进地使用一些新方法,新手段。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助力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几条思路,为民族文化保护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