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河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全县水稻种植面积30余万亩,是主产的粮食作物。随着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水稻生产在粮食主产区的地位更加突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我县水稻生产能力、增强竞争力,确保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根据柳河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县,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近几年,柳河县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水稻收获机械化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水稻种植的育插秧环节仍然是制约我县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 30 %和 40 %以上。水稻生产的发展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 ,就水稻收获而言 ,机收面积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1 8.0 2 %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安徽农垦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占垦区播种面积的30%,稻谷总产量占垦区粮豆总产量46%。多年来,安徽农垦依靠科技进步,实施良种良法配套,在推进优质水稻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同时,积极探索、研究和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力地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初步实现了农业增产、农场增效、农工增收和示范作用增强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位面积产量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快发展水稻生产的机械化,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不仅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同样也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主要对我国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并对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技术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合理总结,从而进一步对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发展的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应用隔离层育苗、种膜复合体育苗是水稻生产上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根据耕种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科学、合理的育苗技术对克服低温影响、培育壮秧、推进水稻机械化生产,夺取高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是加快推进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以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为重点,着力增加水稻栽插收获、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免耕施肥、精量播种、土壤深松和烘干等机械装备,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增强粮食生产的技术集成与标准化生产能力。二是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实现水稻生产标准化、专业化、生态化、产业化及提高稻米品质的基础条件,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但可以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缓解农忙季节劳动力紧缺的问题,确保和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产量,节约生产成本,对农业机械化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和总体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8.
武鸣县是一个农业县,水稻是武呜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县水田面积36万亩,年种植水稻70万亩、稻谷年总产量2.3亿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65%。加快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减轻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益,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县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水稻在德惠市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但可以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缓解农忙季节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保证和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产量,节约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十分重要。因此,研究、开发和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垦区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粮食商品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机械化率(农业机械化程度)居国内领先的大型国有农场群.长期以来,垦区种植业一直以小麦、大豆和杂粮为主,机械化率较高(田间作业机械化率达95%),而水稻种植面积到1985年只有2.59万hm2.1986年,垦区提出了"压麦、稳豆、发展水稻"和"以稻治涝"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针和发展战略,随着水稻生产"三化"栽培、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水稻生产"六化"建设的提出,垦区水稻生产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九五"期间发展更快.到2000年底,水稻种植面积超66.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3%),公顷产超7500kg,总产超50亿kg(占粮食总产的64.9%).水稻已成为垦区粮食作物的主栽品种,是垦区粮食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1.
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江西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95%以上。水稻机械化生产对发展江西现代农业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环节中的耕作、种植和收获现状,分析了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梅州市作为广东省第三大粮食产区,对保障梅州市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笔者针对梅州市水稻生产的概况以及存在的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低,机械化水平不高、产业化规模小等问题,提出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机插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机化发展的新问题、新任务、机插水稻的面积在不断增加,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15%,为了早日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产业化、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掌握了一些机插水稻的高产裁培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辽宁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及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鹏飞 《新农业》2009,(7):44-45
水稻生产在辽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种植面积1002万亩,年产量52.5亿公斤,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6和总产量的1/4。目前全省保有各类水稻育苗机械1650套,栽植机械8000台,收获机械3300台;水田耕整地机械化水平95%,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18%,收获机械化水平34%,场上脱粒和加工机械化水平100%。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位面积产量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快发展水稻生产的机械化,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不仅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同样也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主要对我国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并对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技术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合理总结,从而进一步对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发展的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水稻在公主岭市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但可以有效争抢农时,抵制自然灾害,缓解农忙季节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保证和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产量,节约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十分重要。因此,开发和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的30%以上,杂交良种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5%以上,水稻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推广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根据我县水稻生产现状,提出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为3000万ha,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30%,稻谷产量近2亿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平均ha产量6t多,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全国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水稻种植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赵连清 《河北农业》2011,(10):49-50
玉米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秋粮主打品种,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4457万亩。当前,小麦生产已经实现机械化,而玉米收获机械化都相对滞后。积极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对于稳定提高全省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进一步增强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好水稻生产,对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确保种植面积扩大,提高水稻产量,而且可以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机械育苗插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8~10倍,可以大幅度节约耕地,机械化收获可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