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谭俊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4,(1):13-18
大兴安岭林区冻土是兴安落叶松林自然繁衍与存在的保障,冻土的退化必将导致森林的退化。任何一种采伐方式,都将导致森林内部水热条件的变化,并构成对冻土存在的威胁。探讨冻土与采伐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植被结构特征,建群树种的更新特点的分析和对正在施行的各主伐方式效果的评价,认为带状间隔皆伐和二次渐伐适于本林区森林结构及更新特点,而择伐不适用,应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唯一的高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大兴安岭地区土层瘠薄,含石量多,不仅给植苗造林带来很大困难,而且冬季、早春冻拔现象比较严重,致使该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很低。为改变这种状况,从1995年起,进行了双层土整地和冻土早融整地试验,大大提高了大兴安岭地区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1 两种整地方法试验1·1 双层土整地试验 双层土整地的具体做法是将草皮揭开,将其中一半的土壤迭扣到另一半整好的地面上,使土层厚度增加1倍。该法的优点是:(1)增加了土层厚度…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林区发展庭院经济的探讨郭宝英(大兴安岭林管局科技处庭院经济是林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庭院经济是解决林区分流下岗职工和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形式。大兴安岭林区自1964年开发以来已经30多年,目前正处在资源和经济的“两危”状态,特别是进行林场体制... 相似文献
5.
建立大兴安岭林区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初步探讨大兴安岭林管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谭俊,李雪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是1964年开发建设的国家重点林区,总经营面积846万公顷。自开发建设以来,累计实现产值14.4亿元,创利税1.52亿元。但该林区现已陷入经济危困... 相似文献
6.
7.
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林区之一,建区38年来,一直担负着为国家提供木材,支援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但由于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5.6特大森林火灾的影响,导致在林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文章就加强林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必要性和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王龙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0,(Z1)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坡北部林区森林更新的调查 ,就影响森林更新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并做出评价 ,从而为今后的森林经营活动提出一些经营建议 ,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尽管开发较晚,也同其他国有林区一样,昔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依然面临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厄运。究其原因,概括的说,除了有经济体制的弊端,社会基础簿弱等客观因素外,这种在全国国有林区既普遍又性质相同的通病,是国家较长时期对林业政策导向上的失误,本文主要从导致“两危”的方针政策入手,探求国家与地方采取必要的扶持政策,使大兴安岭林区避免“两危”的发生。为决策者和经营者在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一般指的是呼伦贝尔盟的大片林区,这里地域辽阔,林海连绵,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林业用地面积2000万hm~2,占全国首位,有林地面积1300万hm~2,占全国第二位,因此,这里又是我国主要木材生产基地.在莽莽林海的庇护下,呼伦贝尔大草原才得以风调雨顺,粮丰畜壮.所以,我区森林的成败兴衷,直接关系到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好坏、农牧业丰歉的问题,而且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整个大兴安岭林区分为九个亚区 ,对九个亚区的森林进行了区划 ,阐述了林业区划的目标及发展方向 ,并提出了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东部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大兴安岭东部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进行了风险辨识,结论是:空气湿度是火险天气中的关键因素,相关系数为-0.81,表明湿度愈大火灾发生次数愈少,空气湿度小于60%时,就有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当相对湿度在35% ̄50%之间时火灾发生次数较多。气温与森林火灾相关系数仅为0.36,当最高温度在-10 ̄10℃时是火灾发生的高峰期。风是森林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因素,相关系数高达0.92。发生火灾时,当风速大于2.5m/s时,火灾蔓延开始加大。雷击火发生和蔓延的气候指标是平均气温为14 ̄20℃,降水量小于7mm,14时相对湿度15% ̄38%,雷暴日数多于4天,平均风速2.5 ̄5.5m/s,14时风速大于3m/s。本着适用及着眼于近期与长远计划相结合的原则,选用了春季小于10mm降水日数、春季平均气温、地理因子、受灾面积、雷击火次数等7个因子进行了聚类分型,将火灾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岭南天然次生林经营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然次生林顺行演替采取的经营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过伐林实行封山育林,对火烧迹地实行天然更新,其森林演替效果显著.对过渡阶段的次生林实行抚育间伐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密留稀的抚育方式可以促进树木生长量的提高,有利于森林的顺行演替;采阔留针的作业方式造成土壤肥不足,森林生长速度减慢,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质量下降.不同森林类型的养分流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较落叶松纯林更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保护森林生产力;阔叶树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大大高于针叶树,加速了树木生长和森林演替速度.藉于研究结果,对确定合理的天然次生林经营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贵州天保工程效益监测网络设置在9个监测县和2个自然保护区的101个固定样地土壤分析结果,按常绿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针叶混交林、灌木林、竹林等8种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在不同基岩发育的森林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对不同森林土壤的综合肥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森林土壤的A层土中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各项指标含量与森林植被类型呈正相关趋势且高于B层,B层土随不同基岩不同而有所变化,显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对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大于基岩;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的综合肥力大小顺序依次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针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竹类。 相似文献
15.
厦门市坂头林场森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森林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中细菌、放线菌、丝状真菌的优势种群为指标 ,对厦门市坂头林场针叶林、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林场内森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阔叶林大于针叶林 ,细菌数量为 10 5~ 10 7CFU·g-1样品 ,丝状真菌 10 4 ~ 10 7CFU·g-1样品 ,放线菌 10 3 ~ 10 5CFU·g-1样品 ,土壤芽孢杆菌数量 10 4 ~ 10 6CFU·g-1样品 。土壤全氮、全磷与微生物总数复相关系数为 0 83,可用微生物总数作为林地肥力的判断指标。细菌分布以腊状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为主 ;放线菌中链霉菌属为优势种群 ,占总放线菌数 82 4%~ 90 9% ,还有少量的稀有放线菌 ,如小单孢菌属和诺卡氏菌属等 ,链霉菌的不同类群以及稀有放线菌的分布在不同林分中的分布比例有较大的不同 ;土壤丝状真菌属种多样 ,优势属种为青霉、木霉、镰孢霉属等 ;显示了该林场森林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国森林采伐更新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国内外森林采伐更新的现状,各种采伐方式的利弊,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森林采伐更新方式和合理开发我国森林资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19.
高纬度森林火灾的频繁发生对冻土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火灾是破坏冻土环境的一个特殊因素,打破了植被一冻土间长期形成的生态平衡。文章综述了森林火灾后冻土融深、水热状况、化学元素的变化以及冻土释放气体通量规律;气候变化下冻土环境的影响,并对森林火灾后冻土环境变化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在火灾后冻土变化与相关气象因子的耦合关系与冻土碳储量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冻土研究的空间还应该继续拓宽外延,加强其与碳循环和碳通量等其他研究的连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