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头4—5个月龄的公牛在颈部一侧用BCG菌苗皮内接种,另一侧用流产布氏菌82号活菌苗皮下接种,血清学和结该菌素试验的结果以及8个月后用牛分支杆菌或流产布氏  相似文献   

2.
60头一岁龄肉用小母牛,用二剂实验性流产布氏菌S45/20菌苗或一剂减低剂量的19号菌苗接种,另以未接种的作对照。接种以后5个月作酸性平板。利凡诺(Rivanol)、补体结合或纸片试验,接种的小母牛均无阳性反应。给予含有海藻糖(trehalose)二霉菌酸酯(dimycolate)佐剂45/20菌苗的21头小母牛中有16头在第一次接种后7个月  相似文献   

3.
使用Rev—1和19号弱毒菌苗接种199头怀妊2—13个月的初产牛。在注射之后,试验牛经过145天,用牛型544和羊型678布氏杆菌强菌培养物感染。试验牛群到感染前未发生流产,证明Rev—1弱毒株菌苗在牛上使用安全。人工感染之后,Rev—1接种组75头  相似文献   

4.
用60头母牛,其中48头用19号活菌株或45/20死菌苗作了接种,12头动物不接种,之后用流产布氏菌544号菌株攻毒,攻毒以后有27头牛发现感染,其中10头对虎红平板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有异常血清学反应,而这10头牛全是用S19或S45/20接种过的。结论是比之没有接种历史的动物中的感染来说,用S19或S45/20接种过的牛中发生的感染可能检出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5.
对牛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试验中,尚未有完全不产生假阴性反应的方法,尤其是在感染的早期。27头来自无布氏杆菌病母牛的处女犊,经由眼结膜接种流产布氏杆菌544株后(1.5×10活菌)于发现培养阳性时,研究它们的血清学。其中18只以前曾接种过19菌株或45/20菌株菌苗,9只未曾接种菌苗。以感染后血清样品应用放射免疫检定(RIA)、补体结合试验(CFT)、间接溶血试验(IHLT)及玫瑰红平  相似文献   

6.
以猪布氏菌二号苗给牛喂服,可以产生良好的免疫,服苗后四个月,在怀孕期间攻毒时,在15头对照牛全部流产排菌的情况下,19头服苗牛只有6头流产排菌,而7头注射19号苗的牛则有4头流产排菌。可见口服猪二号苗的效力,不低于皮下注射19号菌苗。服苗后经过13个月,免疫力虽有降低,但仍保持一定水平。在奶牛群中,服苗牛与病牛长期接触(14个日),不出现血清学反应。  相似文献   

7.
动态与信息     
为专门预防布氏杆菌病,采用19及82号菌株接种。当使用19号株时,动物血清长时间阳性,这样,妨碍着他们对疫苗菌株和野株的鉴别反应,同样妨碍着畜群布氏杆菌病疫情状态的确定,使用82号株接种大约有10%~20%怀孕的乳牛及青年母牛流产。新的布病接种菌株82显长效并且免疫动物不流产而区别于上述苗。我们进行了82布病菌株苗应用效果的免疫形态学价值评估。  相似文献   

8.
评价在布氏杆菌病不同流行程度情况下用流产布氏杆菌RB51和19号苗免疫牛群 ,经过12个月后 ,牛体所产生的保护性免疫情况。实验动物为450头血清阴性母牛 :330头犊牛(3 -8个月龄) ,120头后备母牛(10-12月龄)。分别来源于A区(发病率为39 %)和B区(发病率为2%)。285头牛用RB51苗免疫一或二次 ,165头牛用19号苗免疫一次 ,剂量均为5×109个克隆单位。免疫后 ,分别从两组中抽取74(占26 %)和30头(占18 %)与血清阳性公牛交配 ,并在原先已感染的牛群中饲养。30天以后 ,所有接种19号苗的牛血清转阳 ,而285头RB51苗接种的牛群经血清学检测(包括琼脂免疫扩散)均为阴性结果 ,并且怀孕母牛及其第一胎犊牛也为阴性。由此可见 :RB51菌苗可用作活体免疫 ,且不产生影响血清学检测诊断的抗体滴度 ,保护率达100% ,可有效地抵抗B型流产布氏杆野毒侵袭 ,在配种前免疫 ,免疫期可持续至少一年。在相同条件下 ,RB51菌苗比19号苗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西藏布氏杆菌病的流行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布氏杆菌病流行曾一度猖獗。多种动物及人均感染过此病。三地一市15县抽检的牛羊的105875头(只)的阳性13.19%。127头流产羊牛血检阳性率为29.92%。人群血检阳性率为23.76-38.76%。从746只流产的牛羊胎儿里分离出107株布氏杆菌,分菌率15.9%。于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先后分离鉴定出117株布氏杆菌。有牛,羊,猪三个种共8个生物型。各地以羊种菌流行为主。连续3,4年用最佳疫苗  相似文献   

10.
1979年对都兰县香日德巴隆地区11个母绵羊群以抽检30%的办法,进行布氏杆菌病血清学检疫。共检绵、山羊1,265只,平均阳性率为11.3%(4.29—22.86%)。1980年取同一地区的流产胎儿83份进行了细菌学检查,分离出两株布氏杆菌:M23号菌株,分自香日德地区上柴开四队绵羊流产胎儿,M41号菌株,分自香日德地区上柴开二队山羊流产胎儿。用平板及试管凝集试验,并用标准菌种M16系作对照,M23与M16系马尔他布氏杆菌生物Ⅰ型,41号菌株为马尔他布氏杆菌生物Ⅲ型。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本文中首先提到,干燥抗布氏桿菌病19号疫苗在牛群中已经广泛应用并已获得显著成效,而据苏联农业部兽医总局为了测定干燥抗布氏桿菌病19号疫苗的免疫原性所组织的特别委员会的报导,此种疫苗应用于棉羊效果也很好,有90—100%的接种过疫  相似文献   

12.
为检验131例生牛奶中大肠耶新氏杆菌的存在,使用了四种增菌法。所获得的42株菌来自19个混合样品(其中31.1%为阳性)和10个个体生产者的样品(其中14.3%为阳性)。用巴特菲尔德磷酸缓冲液培养子4℃14天,然后接种到改良的Rappaport肉汤,继续培养在23℃下5天,产生最大数量的分离物。绝大多数的分离菌属于生物型第1型,临床分离的许多菌株为不典型的,它们是鼠李糖阳性(47.6%)、柠檬酸盐阳性(16.1%)。乳糖阳性(26.2%)。十三株细菌可以血清学方法分型,属于7种不同的O血清型,0∶5居多数。(作者摘要) 注:近来,大肠耶新氏杆菌主要作为人的新的感染症的病原菌正为人们所注意。译者引自陈昭奕同志《畜牧兽医》文摘号78.811号。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我国部分省市犬感染布氏杆菌的情况。用血清样品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OIE标准间接酶标试验(i-ELISA)初筛,初筛阳性样品用试管凝集试验(SAT)复核,对SAT判定为阳性血清所对应的脾脏或新鲜全血进行布氏杆菌分离与培养。结果显示,4 750份犬血清中60份为阳性(29份检测到粗糙型布氏杆菌抗体:牧区2份、农区4份、城区23份;31份检测到光滑型布氏杆菌抗体:牧区19份、农区2份、城区10份),个体阳性率为1.26%(牧区6.69%,农区1.53%,城区0.84%);3份脾脏和1份新鲜全血经接种培养后,从1份全血中分离到1株菌,经AMOS-PCR方法鉴定为犬布氏杆菌。试验结果表明,调查的部分省市均有犬感染布氏杆菌,牧区个体阳性率最高、农区居中、城区最低,且存在粗糙型和光滑型布氏杆菌混合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对布氏菌牛群用19号苗接种的828头母牛乳房分泌物用细菌培养、卡片、利瓦诺、补体结合法进行了布氏菌病测验。对560头母牛和569头母牛血清分别作了ELISA和粒子浓度荧光免疫分析.从278头母牛分离出流产布氏菌野地株或19号株,ELISA和卡片测验的敏性感较高,但持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15.
对布氏菌牛群用19号苗接种的828头母牛乳房分泌物用细菌培养,卡片、利瓦诺、补体结构法进行了布氏菌病测验。对560头母牛和569头母牛血清分别作了ELISA和粒子浓度荧光免疫分析。从278头母牛分离出流产布氏菌野地株或19号株,ELSA和卡片测验的敏性感较高,但持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堪培拉国立布鲁氏杆菌病参考中心和国立生物学标准实验室,对1981-1985年接收的布鲁氏菌分离物进行鉴定的结果,指出了该菌的种和生物型在各州和各种宿主情况的分布。在澳大利亚分离的培养物,被鉴定为流产布鲁氏菌1、2、3型和19号菌株;猪布鲁氏菌1型和绵羊布鲁氏菌。马尔他布鲁氏菌3型是从地中海地区感染的人分离的。最常见的分离物为流产布鲁氏菌1型。从牛分离的非典型培养物有猪布鲁氏菌1型和利用赤藓醇的19号菌株变异型,讨论了它们在影响国家根除布鲁氏菌病运动中的流行病学意义。本文记载了1981—1985年期间提交给国立布鲁氏菌病参考中心(NBRC)的所有布鲁氏菌(以下简称布氏菌)培养物的特性,它们来自除塔斯马尼亚外的各州和各地区,多数是由各州兽医实验室提供的,少数来自医院和开业者的病理材料。联邦血清实验室(CSL)1965—1976年的研究结果已在以前作过报导。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弱毒疫苗粘膜免疫及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布鲁氏菌弱毒疫苗粘膜免疫及其检测方法,本实验采用粘膜点眼途径对健康母羊接种布鲁氏杆菌猪2号疫苗(S2)、牛19号疫苗(A19)和羊强毒株(M16),筛选布鲁氏杆菌病鉴别检测方法。将12月龄~14月龄母羊60只随机分为3组,以常规疫苗推荐剂量进行半量粘膜点眼接种。采集血液、淋巴、脏器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和细菌学分离以及PCR检测。结果表明:布鲁氏菌弱毒疫苗抗体水平持续6个月,其中血清学的试管凝集试验、半胱氨酸凝集试验与补体结合试验的阳性符合率达到100%。细菌分离期为6个月,乳腺、乳腺淋巴、髂淋巴分离率较高;而强毒株M16的抗体水平和细菌分离持续12个月以上。结果显示以常规血清学和细菌学检测方法在点眼免疫布鲁氏菌S2、A19苗6个月后可以进行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畜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以布氏杆菌M_5-90菌苗250亿、400亿剂量免疫山西土种黄牛后三年,经眼结膜攻击布氏杆菌牛种387强毒11亿活菌/头,攻击后一个月剖检,分离布氏杆菌。5/6对照牛全身感染;250亿和400亿免疫组分别保护4/5和5/5,纯保护率分别为75.9%和100%。证明M_5-90菌苗对黄牛免疫三年,仍具有良好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9.
鸡大肠埃希氏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鸡大肠埃希氏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是用从天津市各区(县)主要养鸡场和养鸡户群中分离到的5个优势血清型(O111,O89,O78,O86,O30)菌株的各自培养物,经甲醛灭活后制成的油乳剂苗,每1mL含菌量为100亿,每只鸡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0.5mL,15d产生较强免疫力,对同型菌株的保护率为91.67%,免疫期可持续6个月以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在对农场接种布氏菌苗抗体消长规律监测试验中,我们主要地监测了奶牛、绵羊首免和复种布氏菌羊型五号苗(M_5苗)及首免布氏菌猪型二号苗(S_2苗)后的补体结合反应(CFT)阳性持续期,为防制畜间布氏菌病免疫接种后开展检疫提供依据,现将监测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