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木霉菌Td系列菌株代谢产物的室内抑菌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摇床液体发酵、氯仿萃取木霉菌的代谢产物,采用菌丝生长速度法测定了3个木霉菌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番茄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立枯丝核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弯胞病菌和花生网斑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3个木霉菌株代谢产物对7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强度和抑菌谱存在一定的菌株特异性。木霉菌株Td10的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作用最强,Td31的代谢产物对苹果轮纹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抑制作用最强,而Td100的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作用较强;3个木霉菌株的代谢产物对花生网斑病菌抑制作用均较弱。  相似文献   

2.
对昆明和思茅地区植物叶片、枝干以及腐木上分离获得的82株木霉纯菌株的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SWFC8696、SWFC8705和SWFC8954对核盘菌抑菌率达96%;SWFC8696对盘长孢状刺盘孢高达98%;菌株SWFC8682对于核盘菌、盘长孢状刺盘孢、灰葡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菌株SWFC8686对红酵母和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均为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棘孢木霉CBS 433.97(Trichoderma asperellum CBS 433.97)的活性代谢产物在促进植物生长与抑制病原菌等方面的功能,本研究初步分离了棘孢木霉代谢产物,并分析了其活性成分对尖孢镰刀菌MC-1和CS-5的抑菌效果,同时研究了棘孢木霉代谢产物中的活性成分对小麦的株高、根长和发芽率的影响。用不同的萃取剂萃取棘孢木霉发酵液中的活性成分,正丁醇萃取相获得的粗提物对MC-1与CS-5的抑菌效果最好。进一步对正丁醇萃取相获得的粗提物进行薄层层析,获得了4个组分TA_1,TA_2,TA_3和TA_4,4个组分对MC-1与CS-5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组分TA_3在浓度为1 g·L~(-1)时,对小麦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棘孢木霉CBS 433.97代谢产物中具有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棘孢木霉(T.asperellum)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及其促植物生长机制,为木霉防治植物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等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固体稀释法,检测2株木霉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棉花枯萎病菌、茄子菌核病菌、番茄链格孢病菌、茄腐镰刀病菌、尖孢镰刀病菌、枸杞炭疽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匍柄霉病菌)的抑制率;采用平板透明圈法、Salkowski比色法及钼锑抗比色法测定2株木霉的生防因子、生长素及溶磷效果;通过辣椒盆栽试验,测定2株木霉发酵液不同稀释倍数处理对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及3种抗性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平板对峙试验结果显示,2株木霉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率均在60.00%以上;绿色木霉发酵11 d时其无菌滤液对茄子菌核病菌的抑制率达96.78%,但对其他病原菌的抑制率不高;棘孢木霉发酵11 d时无菌滤液对茄子菌核病菌、枸杞炭疽病菌和番茄链格孢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99.08%、85.33%和68.65%,发酵9 d时无菌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72.08%;2株木霉均可产生蛋白酶、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和铁载体4种生防因子;绿色木霉发酵9 d时分泌吲哚乙酸(IAA)量为3.389 mg/L,在PKO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培养7 d后溶磷量为67.236μg/mL;棘孢木霉发酵11 d时分泌IAA量达11.638 mg/L,在PKO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培养7 d后溶磷量达151.905μg/m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棘孢木霉发酵液较绿色木霉发酵液更能提高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及3种抗性酶活性.[结论]供试2株木霉对8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抑制能力并存在多种生防因子和促植物生长能力,其中棘孢木霉较绿色木霉具有更好的抑菌和促进植物生长及提高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性酶活性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田间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巴核桃等21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和芒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以10 mg(干粉)/ml溶剂处理后5 d对荔枝霜疫霉菌抑菌活性较高的是巴核桃、大杨柳和甘草提取物,抑菌率分别为100%、87.72%、87.20%;对芒果炭疽病菌抑菌活性较好的是水茄提取物,其抑菌率为69.74%.  相似文献   

6.
以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荔枝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两种荔枝上最为重要的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含毒介质的生长速率培养法,对采自广东省的31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线性生长的抑菌活性进行离体测定。结果表明:在0.01 g/mL浓度下,对荔枝霜疫霉菌抑菌率大于60%的植物有9种,其中黄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毛唇芋兰(Nervilia fordii)、葛(Pueraria phaseoloides)和土牛七(Thunbergia grandiflora)4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抑菌率达到100%;对荔枝炭疽病菌抑菌率大于60%的植物有2种,其中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的抑菌率达到100%,地丁草(Corydalis bungeana)的抑菌率为71.35%;同时对两种病原菌的抑菌率都大于50%的是地丁草(C.bungeana)。  相似文献   

7.
8.
为探究绿色木霉和哈茨木霉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设置4种处理:以绿色木霉和哈茨木霉混合菌液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绿色木霉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哈茨木霉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PD培养基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对株高、茎粗、叶宽、叶绿素含量和荧光特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加混合木霉的黄瓜幼苗株高、叶宽、茎粗、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光化学淬灭系数(qP)、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以及POD活性显著增加,同时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及MDA含量显著降低,表明绿色木霉和哈茨木霉混合菌液能够显著促进黄瓜幼苗生长,效果优于施加单种菌液。  相似文献   

9.
绿色木霉HB产纤维素酶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C源、N源、P源及料水比的不同组合对绿色木霉HB产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得出了最佳组合方式 ,在此基础上 ,继续研究了其他外界条件对该木霉产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得到了最佳的产纤维素酶条件 ,并对其进行了应用试验。?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用正交试验比较了菌龄、酶种类及浓度配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4个主要因素,对黑曲霉AMS11和里氏木霉QM9414两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AMS11和QM9414两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4个因素的合理参数分别是:菌龄14~16小时和18~20小时;三种酶配比(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菌酶)(mg/ml)为(8:4:2)和(5:2.5:2.5);酶解温度均为32℃;酶解时间均为2~3小  相似文献   

11.
黑曲霉柠檬酸积累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檬酸是能量代谢的产物,只有在阻止正常代谢进行的情况下柠檬酸才可能大量积累.20世纪30年代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柠檬酸的发酵条件并进行规模化生产,然而对柠檬酸积累机理的研究还不是很透彻,黑曲霉柠檬酸积累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另外,一些新的生物技术如基因组学技术的应用也为黑曲霉柠檬酸代谢的深层研究提供了可能.综述了黑曲霉柠檬酸代谢过程中己糖的输送、糖酵解和能荷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金侃华  陈小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857-9858
[目的]研究含顺丁烯二酸酐结构化合物侧链结构与抑制黑曲霉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7种常见含顺丁烯二酸酐结构化合物以及变构霉素,用牛津杯法进行抑制黑曲霉试验。[结果]3,6-二氯邻苯二甲酸酐在10g/L浓度下对黑曲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变构霉素在1g/L浓度下仍对黑曲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含顺丁烯二酸酐结构化合物侧链含有氧对抑制黑曲霉有促进作用,而含有苯环则不能增强其对抑制黑曲霉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陈晖  杨晓聪  张玲玲  陈龙  朱静 《现代农业科技》2023,(16):192-195+199
本文以10株小米发糕源乳酸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层平板划线法和96孔板法筛选出对黑曲霉具有较好抑制效果的乳酸菌株,并以乳酸菌对黑曲霉菌落的抑菌率为指标,研究不同pH值、温度、酶处理下乳酸菌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菌株1-6-2X抗黑曲霉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87.78%,在pH值3.0~5.0时仍保持抑菌性,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处理后抑菌率显著下降,可作为开发抗黑曲霉乳酸菌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14.
黑曲霉单宁酶提纯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单宁酶应用于生产的条件 ,从黑曲霉发酵液中分离提纯了单宁酶 ,经过 (NH4) 2 SO4分步沉淀、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 Sephadex G- 15 0凝胶层析等 3步纯化 ,得到电泳纯的单宁酶 .用 SDS- PAGE法测得该酶有 2种亚基 ,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7.5 9× 10 4,6 .0 3× 10 4.该酶为糖蛋白 ,蛋白质含量为 72 .5 % ,糖含量为12 .3% .该酶的最适 p H为 5 ,最适温度为 40℃ .  相似文献   

15.
香茅醛对黑曲霉有关形态及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与正常生长的黑曲霉对照,通过抗菌实验、药物敏感实验,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经香茅醛毒化的黑曲霉菌丝体变化(出现抑菌圈或菌丝不生长),测定抑菌圈大小,电镜下观察菌丝体细胞及孢子形态变化。结果表明,该醛能破坏细胞壁、质膜,改变质膜选择通透性,从而抑制菌丝体生长及孢子的萌发而引起细胞死亡。初步揭示该醛抗霉机理,探索该醛对黑曲霉最低抑菌浓度及最高致死剂量。  相似文献   

16.
一株黑曲霉产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黑曲霉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摇瓶培养黑曲霉得到纤维素酶粗酶液,测定C1酶、Cx酶、BG酶的活力,研究温度、pH值、底物浓度、金属离子对不同酶组分活力的影响。[结果]黑曲霉分泌的纤维素酶较全,但不同酶组分的分泌高峰并不一致。C1酶、BG酶的最适温度为60℃,Cx酶的最适温度为70℃。Cx酶、BG酶最适pH值4~5,C1酶最适pH值在4左右。C1酶、BG酶随底物浓度升高,活力升高,底物浓度为1.000%时活力最高。Cx酶在底物浓度为0.500%~0.625%时活力最高。Ca2+、Fe2+对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Ba2+、Mn2+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Zn2+、Cu2+对Cx酶、C1酶活力有抑制作用,对BG酶有激活作用。[结论]不同反应条件对不同酶组分的活力影响各异。黑曲霉纤维素酶系在60~70℃、pH值4~5时最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木聚糖酶的产生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黑曲霉发酵产木聚糖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黑曲霉发酵的产酶模式。最佳产酶条件分别为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2%的麸皮(碳源)、1%的酵母膏(氮源),250mL的三角瓶中装液量50mL,pH5.0,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72h,转速为150r/min,吐温-80的添加量0.5%。比较产酶与细胞生长的关系,认为该菌株产酶模式为同步合成型。  相似文献   

18.
以-60~+100目和-100~+200目膨胀石墨为添加剂加入到PDA培养基中,观察对黑曲霉的作用,结果发现:在不同培养时间内,加入膨胀石墨的培养基中黑曲霉菌落直径均大于对照黑曲霉菌落直径,加入-100~+200目膨胀石墨的培养基黑曲霉菌落直径均略微小于+100目膨胀石墨,表明膨胀石墨对黑曲霉生长有促进作用,大尺寸膨胀石墨对黑曲霉的生长促进作用优于小尺寸膨胀石墨。  相似文献   

19.
黑曲霉A9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研究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对黑曲霉A9发酵液提取纯化,酶蛋白达到电泳纯,然后对纯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氧化酶的分子量为138 200 Da,糖基化程度为2.67%,最适pH为6.7,最适温度为30℃,该酶的pH稳定范围较宽,而且热稳定性很好,Ag+、Hg2+、亚硫酸氢钠对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该酶对葡萄糖的Km值为35.74 mmol/L。该研究表明,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最适合应用于食品、医药及生物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黑曲霉Uγ-2(Aspergillus niger Uγ-2)产菊粉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黑曲霉Uγ-2的产酶进程及其产酶条件,结果表明:在1g/mL^-1菊芋汁中添加30mg/mL^-1的牛肉膏,调节初始pH6.0,摇瓶转速为180r/min^-1,30度条件下发酵最高酶活力为180.33umol/min^-1,mL^-1。发酵初期产酶速率较快,pH下降速度快,在发酵进行到72-96h期间,出现产酶的迟缓期,此时发酵液的pH为4.62-4.38,以后菊粉酶活力明显上升,在192h时菊粉酶活力达到最高值,发酵液pH降到最低点,在发酵进程中,发酵液可溶性蛋白出现2个高峰,72h出现第一高峰,与菊粉酶活力比较表明此时主要是杂蛋白产生所致;在192h时出现的第二高峰与菊粉酶活力同步,说明主要是菊粉酶产生,与生物量的变化曲线比较,尽管在发酵初期产酶速率较快,但菊粉酶在发酵液中大量积累出现在120h后(对数增长期的后期)。γγγγ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