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付平 《畜禽业》2011,(4):42-43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鸭细菌病。由于该病分布的广泛性以及引起鸭的高死亡率、发育迟缓和淘汰率增加,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鸭疫里默氏菌进行深入研究,以便预防和控制、乃至最终消灭本病,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文章从血清型、诊断方法、疫苗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鸭疫里默氏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鸭疫里默氏菌病又叫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该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经过,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干酪样输卵管炎为特征。鸭疫里默氏菌主要侵害1~8周龄的鸭,尤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发病率可达90%,死亡率一般为10%~20%;成年鸭  相似文献   

3.
张程 《畜禽业》2024,(3):26-30
为明确规模化鸭场病因,开展了鸭疫里默氏菌的分离和鉴定。通过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经细菌分离鉴定及PCR特异性扩增、产物测序鉴定方法,明确从规模化鸭场分离得到的细菌为鸭疫里默氏菌。检测结果为鸭场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对及时治疗病鸭、防止疾病传播、减少养鸭场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7,(12):9-10
在对鸭疫里默氏菌进行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主要是具有明显输卵管炎的病死鸭中挑选的有疑似鸭疫里默氏菌的死鸭。并且使用细菌分离的方法从死鸭脑中分离出3株细菌。经过对这3株细菌进行形态鉴定、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以及细菌16S rRNA的PCR的鉴定后,基本可以证明被分离出的3株细菌是血清型1型鸭疫里默氏菌,这种病菌具有较高的致病性,然后根据不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对这3种病菌进行分类,经过进一步的检测试验发现,这3株病菌对先锋霉素、氧哌嗪青霉素以及美满霉素有较高的敏感反应。对致麻鸭输卵管炎的鸭疫里默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实验观察,有利于完善对鸭疫里默氏菌的研究资料,有助于鸭养殖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1病原 鸭疫里默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不形成芽胞,不运动,纯培养物涂片可见菌体呈杆状,有的呈椭圆形,单个、成对或呈短链状排列,大小不等,(03~05)um×(1~5)um,瑞氏染色有两极染色特征,用印度墨汁染色可见到荚膜.本菌为严格需氧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在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不生长,在胰酶大豆琼脂、巧克力琼脂、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间接免疫组化法(HRP-间接法)检测组织中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并从固定液、抗原修饰方法、洗涤液和洗涤方法、复染液、粘片剂几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其结果为以PLP为固定液,以APES为粘片剂,以0.3%的甲醇-H2O2在湿盒中室温下孵育20min消除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及假过氧化物酶活性,兔抗RAIgG与羊抗兔-HRP的稀释比例均为1∶25,以4℃过夜作兔抗RAIgG的孵育条件,以10%白蛋白0.05%Tween-20pH7.4的PBS湿盒内室温孵育60min处理组织中非特异性染色因素;以TBST为洗涤液,空气振荡器70转/min摇洗2次,每次10min洗涤切片;以0.5%甲苯胺蓝作为复染液。此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无假阳性,经济,无需特殊仪器,简单易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免疫组化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R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间接免疫组化法(HRP-间接法)检测组织中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并从固定液、抗原修饰方法、洗涤液和洗涤方法、复染液、粘片剂几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其结果为以PLP为固定液,以ALES为粘片剂,以0.3%的甲醇-H2O2在湿盒中室温下孵育20min消除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及假过氧化物酶活性,免抗RAlgG与羊抗兔-HRP的稀释比例均为1:25,以4℃过夜作兔抗RAlgG的孵育条件,以10%白蛋白0.05%Tween-20pH7.4的PBS湿盒内室温孵育60min处理组织中非特异性染色因素;以TBST为洗涤液,空气振荡器70转/min摇洗2次,每次10min洗涤切片;以0.5%甲苯胺蓝作为复染液。此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无假阳性.经济,无需特殊仪器,简单易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德兵  崔恒敏 《畜禽业》2002,(8):X008-X009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病,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鹅、火鸡和各种其它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主要以神经症状和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是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不少鸭场和农户散养的鸭群,常在2~3周龄发病,死亡率较高.我们从养殖户送检的病鸭和死鸭的肝脏、心血、脑等部位分离出了两种可疑细菌.经病理剖检、接种专用培养基、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经动物试验证实了分离菌的致病性,并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振湘 《畜禽业》2003,(3):9-1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anatifdrRA)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的传染病,是当前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最主要传染病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各养鸭国家。我国自1982年郭玉璞在北京首次报道该病后,我国各地相继报道了该病的发生。2002年5月份湖南省衡阳县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肉鸭,相继发生一种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经药敏试验选取敏感药物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等进行治…  相似文献   

11.
曾宝贵  宋厚辉  梁雪芽 《畜禽业》2002,(4):X012-X013
里氏杆菌引起家禽的流行性传染病,最早由Riemer发现于引起鹅的一种败血症而命名.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则最早由Hendrickson和Hibert发现于美国的纽约长岛,当时称之为新鸭病,Graham等后来称之为鸭败血症,最后由Dougherty通过病理学研究,将此病称之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化自动分析仪对人工感染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含菌量3*109CFU)的20日龄天府肉鸭血清GLU、TC、LDH、ALT、AKP、AMS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GLU、TC、LDH、ALT在发病高峰期均显著升高(P≤0.01),AKP、AMS有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侯月凤 《畜禽业》2008,(2):87-88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  相似文献   

14.
卢宗训 《畜禽业》2007,(7):15-16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本病主要症状为下痢、瘫痪、咳嗽、运动障碍,解剖病变以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为主。  相似文献   

15.
研究测定了29株鸭疫里默氏杆菌不同分离株的生化指标,并采用底物平板法、底物-PAGE法检测了鸭疫里默氏杆菌胞外蛋白酶的产生情况。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接触酶阳性,硝酸盐还原试验、M.R和V.P试验、尿素酶、精氨酸酶阴性,大部分菌株不发酵碳水化合物,能缓慢液化明胶,明胶液化阳性率为89.7%(26/29)。底物平板法和底物-PAGE法检测发现,89.7%(26/29)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能产生降解明胶和脱脂奶蛋白的胞外蛋白酶,且该酶类活性可被EDTA抑制。  相似文献   

16.
王辉  蒋晓  吕亚辉 《畜禽业》2009,(6):90-90
<正>近几年来,鹅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在某些养鹅区广泛流行,给养鹅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现将一例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病的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魏敏 《畜禽业》2006,(3):4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由于本病的高发率和死亡率,是当前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疫病之一,现将花桥乡一例麻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文新 《畜禽业》2012,(4):70-71
<正>鸭疫里氏杆菌病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原称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气囊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雏鸭的一种传染病。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和禽产品贸易的扩大,鸭疫里氏杆菌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  相似文献   

19.
诺卡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源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引起鱼类诺卡氏菌病的细菌主要有星形诺卡氏菌(Nocardia asteroides)、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和杀鲑诺卡氏菌(No-cardia salmonicida).鱼类诺卡氏菌病在每年的4-11月皆可发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6-10月...  相似文献   

20.
罗妃娟 《畜禽业》2006,(9):50-51
鸭是我国水禽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几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饲养环境和卫生相对比较差,发生疾病比较多。2005年3月中旬,贺州市铺门镇罗某的鸭场发生一起拉黄白色稀粪、出现神经症状等为主的雏鸭疾病,发病后1周内死亡雏鸭285羽,死亡率达21.9%。笔者应邀就诊,对鸭场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通过对病鸭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后,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病与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后经有关科研单位检查确诊为大肠杆菌和里默氏菌混合感染),并及时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7d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期间死亡165只,治愈率为83.74%,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