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春晓茼蒿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浸种催芽纱布发芽法、沙中发芽法等3种催芽方法开展催芽试验,探讨不同催芽方法对春晓茼蒿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沙中发芽法结果表现最好,发芽率达到87%;浸种催芽纱布发芽法次之,平均发芽率为78%;纸上发芽法效果最差,平均发芽率只有65%,未达到合格标准。建议茼蒿催芽采用沙中发芽法,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为茼蒿种子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西芹种植中出现的问题和防止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是在催芽过程中,迟迟未见出芽,这种情况与西芹种子本身的特点等因素有关。西芹种子有油腺,种子催芽时吸水缓慢,发芽时间较长。二是种子休眠期。在休眠期内,给予适宜的发芽条件。种子也不能发芽。三是西芹种子对发芽温度有较高的要求,高温季节播种,若未做任何处理,则种子不能发芽。  相似文献   

3.
正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催芽装置,尤其涉及四棱豆、白芍种子的催芽装置。1背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为了保证出芽和成活率,有很多种子在播种前需要经过发芽处理,从而缩短植物生长周期促进增产增收。在种子发芽过程中,水份和温度是重要条件,为了保证种子湿度需对种子经常浇水,还要作好保温工作,因而在种子发芽的整个过程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申请号为201220688046.3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种子处理催芽  相似文献   

4.
杂交早稻浸种催芽过程中的哑种(不发芽)烂芽问题一直困扰着粮农,经调查,大多数是因为浸种催芽方式不当引起的,因为不少农户将传统的浸种催芽方法套用于杂交早稻种子.传统浸种催芽方法是利用种子吸水后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来提高谷堆温度,促使种子发芽的.由于杂交早稻用种量小,谷堆升温达不到催芽的要求,常导致发芽率低,哑谷多,最终因催芽时间过长引起滑壳、霉菌感染,直至烂芽坏种.  相似文献   

5.
进行辣椒常见异常种子发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常见异常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始发芽时间、发芽集中整齐度和幼苗生长量均低于正常种子。在24℃的恒温催芽条件下,发芽率依次为正常种子(98.00%)、种皮霉变种子(91.00%)、黑斑种子(5.67%)、不饱满种子(0.33%);正常种子和种皮霉变种子在催芽后第3天开始发芽,第4天处于发芽高峰,高峰日发芽率分别为66.67%和61.00%。黑斑种子和不饱满种子在催芽后第6~8天开始发芽,第7~8天为发芽高峰期,高锋日发芽率分别为3.67%和0.33%;发芽第10天芽长依次为正常种子(35.00 cm)、种皮霉变种子(28.00 cm)、黑斑种子(11.33 cm)、不饱满种子(3.67 cm)。根长依次为种皮霉变种子(66.00 cm)、正常种子(59.33cm)、黑斑种子(10.00 cm)、不饱满种子(6.33 cm)。  相似文献   

6.
芹菜一般8月中旬播种,由于发芽缓慢,播前必须进行催芽处理。方法是:将种子用布袋盛好,用长绳系好布袋,吊入井水内,上端固定在井上一处,浸种48小时,室内保凉催芽,5~6天即可发芽,80%种子发芽后播种。芹菜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氧气和一定的散射光,所以催芽期应每天翻1~2次,适当喷水与见光。为了防止发霉,可用清水淘洗数次。经过5~6天,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7.
早春瓜菜种子采用恒温箱催芽播种.是近年来菜农为防止早春低温烂种和提高育苗成活率的一项创新举措。一、恒温箱在种子催芽中的应用效果恒温箱又称种子发芽箱。利用恒温箱为瓜菜种子提供保温催芽.既解决了早春低温下播种难发芽的技术问题.又提高了育苗的质量。恒温箱催出的种子胚芽(实际上是种子的胚根),一是无病虫害;二是抗病力强,  相似文献   

8.
晚稻种子浸种催芽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总结了晚稻种子浸种催芽过程与技术,以为晚稻种子的浸种催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苦瓜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开展了不同浸种时间、催芽温度及浸种药剂对苦瓜种子发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浸种16h、催芽温度30℃,供试苦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最高、胚根鲜重最大,为苦瓜发芽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用3%双氧水浸种处理后,苦瓜发芽势、发芽率均大于CK,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0.
1播种 播种一般在9~10月进行,种子发芽适温为18~20℃,高温会延迟种子发芽。为使种子发芽整齐,播种前应浸种催芽,用冷水浸种一昼夜或用30℃温水浸泡2~3h,洗掉种子粘着物,包在湿布中催芽,  相似文献   

11.
叠氮化物、羟胺与氰化物已是公认的种子催芽剂。在大多数情况下,用化学催芽剂打破种子休眠时,常出现高活力种子,用化学催芽剂处理后,往往仍有一部分不能发芽,但调节催芽培养液的酸碱度,使 pH 达最适点时,可以得到最佳的催芽效果。还发现后熟不仅提高种子对化学催芽剂的敏感性,同时减弱催芽活性对 pH 的依赖性。又发现长时间在清水中吸涨的休眠种子对催芽剂的敏感性降  相似文献   

12.
水稻烂秧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烂秧的原因   烂种 : 烂种是盲谷播种后 , 不发芽就腐烂 . 烂种原因是由于种子成熟不良或在收获、贮藏、种子处理、浸种催芽过程中 , 措施失当 , 使种子的发芽力和发芽势降低 , 乃至丧失发芽力而造成的 .   ……  相似文献   

13.
山茱萸种子抑制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种方法的催芽试验和种子解剖、以及种胚发育的观察,山茱萸种子发芽困难被归因于种予的种壳内存在发芽抑制物质。进一步对种子提取液进行聚酰胺柱层析、醋酸铅分步沉淀、薄板层析和一系列的生物检测,得出抑制物质是脱落酸,为今后种子催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皂荚又称山皂荚,属落叶乔木,宜作庭荫树及四旁绿化或造林用。但因其种皮坚硬、致密并具有蜡质,不易透气,对胚有机械约束作用,而使种子不能发芽.处于强迫休眠状态。若不进行种子催芽处理而播种,种子发芽慢且不整齐,故在播种前应行预措。我们针对日本皂荚种子的特点。分别采取了层积催芽、变温催芽、药剂浸种催芽,进行种子催芽播种实验。  相似文献   

15.
蔬菜育苗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播后长期不出苗 原因是种子发芽率低,或者是催芽时种子大部分已发芽但感染了病原菌,播种床土温长期过低而水分又过多,阻止幼芽伸长甚至引起种子腐烂,床土过于也会使发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1.浸种催芽 用15~20℃的清水浸种12~24小时,或用5毫克/千克赤霉素浸种12小时左右。捞出后淘洗干净,控去多余水分,晾至半干,用湿布包好,放在15~20℃、有光的条件下催芽。因为芹菜种子发芽时有喜光的特性。为尽量达到这一条件,可将种子吊入深井中离水面33~66厘米处;也可在荫凉处挖80~100厘米深的地坑,坑底铺一层湿沙,将种子袋放入坑内,盖上稻草;还可将种子放入冰箱保鲜室或放在空调房间内。催芽期间种子不可过湿。发芽前,每天用冷水淘洗1次。发芽后每天将种子倒翻1次,使种子发芽一致,待8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叶白蜡种子胚发育的观察及进行不同方法催芽处理的对比试验,从而得知;大叶白蜡种子胚发育不完全是其休眠的一个原因;果翅对种子的发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没有时间限制下,去果翅后低温沙藏20d再进行种子发芽,其发芽率达67%,是比较理想的催芽方法;若要快速出苗,则可选用去翅后用浓度为200mg/kg的赤霉素(GA3)浸种24h再进行种子发芽,其发芽率达62%,这两种方法都可在育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发芽试验的方法,比较了菌虫清、恶线清、扑生畏、盟歼、种舒净、稻种清、保鲜克等7种浸种药剂对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菌虫清对种子发芽的安全性最好。浸种药剂对种子发芽的敏感时期应在催芽后第2d,3d以后各种药剂对种子发芽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其种子发芽率均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金银忍冬种子变温催芽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泉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64-6765
[目的]提高金银忍冬种子的发芽率。[方法]设置高温15~25℃、中温5~15℃、低温1~5℃3种温度,对金银忍冬种子采用2段或3段变温处理进行催芽。[结果]金银忍冬种子在两段变温处理中,高温—中温处理的种子最早发芽,发芽势最强,发芽率最高,开始发芽时间是第16天,发芽势25%,发芽率83%;在3段变温处理中,高温—中温—高温处理的种子最早发芽,发芽势最强,发芽率最高,开始发芽时间是第13天,发芽势39%,发芽率86%。变温处理缩短了金银忍冬种子的催芽时间,提高了种子发芽率。[结论]生产中应适当考虑采用高温—中温和高温—中温—高温2种变温处理对金银忍冬种子进行催芽。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种子不同活力测定方法与其田间成苗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杂交水稻品种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批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标准发芽试验、低温发芽测定和高温催芽试验3种活力测定方法,并将试验结果与田间成苗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标准发芽试验的发芽指标、低温发芽10 d的发芽率和高温催芽后的发芽率均与田间成苗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高温催芽后的发芽率与田间成苗率相关系数最高。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催芽法可以作为杂交水稻种子活力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