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eri MilneEdwards)又名瞎瞎,是一种营地下生活,危害的农田、草原、森林害鼠。环县每年约70万亩粮田,数百万亩草地和森林遭到鼢鼠破坏。据调查,此鼠平均密度为9.1头/公顷以上。因中华鼢鼠危害,全县每年约损失720多万公斤粮食,是全县27万人口近一个月的口  相似文献   

2.
天水市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海拔755~3120m。近年来,全市持续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极有利于中华鼢鼠(Myospalaxfontanierii)的繁殖为害,其发生范围广,为害损失严重。据统计,仅冬小麦田中华鼢鼠年发生面积平均达10万hm2,占小麦总播面积的1/3,年损失粮食1000万kg以上。中华鼢鼠在全市海拔900~2700m范围内均有发生。从发生地域看,除川水地未发生外,其他地域均有发生。其中以海拔1200~1700m范围的干旱半山区发生最重,高山区次之,川台地较轻。中华鼢鼠主要食害小麦地下根,且为害比较严重。它们在麦田咬断麦根致麦株枯死,…  相似文献   

3.
地膜小麦田中华鼢鼠活动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华鼢鼠是甘肃最主要的农田害鼠,全省年农田发生面积约60万hm2,造成粮食损失约1800万kg。随着地膜小麦的推广,中华鼢鼠的为害显得尤为突出,严重阻碍了这一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笔者从1994年开始,对地膜小麦田中华鼢鼠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华鼢鼠在地膜小麦田的综合防治技术。1 材料与方法1.1活动规律观察 中华鼢鼠终年地下活动,人工无法饲养观察,在研究中主要采取大田普查和定点跟踪观察相结合的方法。1)大田普查。每年在11月上旬、3月上旬、5月上旬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区域调…  相似文献   

4.
1980年以来,我省农田害鼠逐年加重,危害面积不断扩大,每年全省农田鼠害发生面积达1100~1500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2~30%,鼠密度一般为10~20%,全省每年农田害鼠损失粮食2.5—3亿公斤,为了探讨农田鼠害防治指标,1989年晚稻期间,我们在萍乡市及赣县进行了农田害鼠损  相似文献   

5.
高原鼢鼠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鼢鼠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祁永忠(青海省植保站,810000)高原鼢鼠是青海省分布广、为害重、防治难度较大的有害生物,全省农业区发生面积350万亩,年损失粮食约3900万kg。为了摸清高原鼢鼠发生及危害规律,提出防治措施,我们与互助县农技中心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6.
在八十年代,全国农田鼠害每年发生面积均在2-3千万公顷左右,1987年达到3933.29万公顷,每年因鼠害损失粮食1500万吨左右,相当于江苏省全省人口的年食粮全部被鼠吃掉。十年累计防治面积1.03亿公顷,防治过的地方害鼠密度由原来15%左右下降到5%以下,每年挽回粮食损失500万吨,防治区鼠传疾病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7.
闽东南沿海农田害鼠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市地处闽东南沿海中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田害鼠发生逐年加重。近年来,鼠密度10%~15%,高的达25%左右。作物受害造成产量损失为5%~15%,高的达40%。常年发生鼠害面积3万hm2,损失粮食达1.2万t。鼠害已成为本市农业生产的一大灾害。为科学控制害鼠为害,于1989~2002年对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1发生情况1.1主要种类及优势种闽东南沿海农田害鼠主要有17种,其中常见的有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板齿鼠、田小鼠等。农田优势种,山区、半山区为黄毛鼠,一般占55%~100%,平均77.8%;沿…  相似文献   

8.
采用夹捕法和开洞堵洞法对隰县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西瓜田鼠害进行调查研究,共发现害鼠9种。其中地面活动害鼠8种,以子午沙鼠、长尾仓鼠为优势种;地下害鼠1种,为中华鼢鼠。从总体看,以中华鼢鼠和子午沙鼠为害最大。因鼠为害造成西瓜缺苗率超过7.5%,果实损失率达2.5%左右,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54.60万元。  相似文献   

9.
试论1995年害鼠发生特点与治理对策荆沙市植保站李冬梅害鼠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害鼠损耗粮食,据报道,1987年全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高达3933.29万hm’,损失粮食1500万t,相当于62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同时,害鼠还危害人类健康,传播鼠疫、钧端...  相似文献   

10.
中华鼢鼠(MyospalaxfontanieriMilne-Edwards)是天水地区农田害鼠优势种群,常年困扰着农业增收,每年因其损失小麦1万多t。为指导大面积灭鼠,本站自1987~1996年对其发生构成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