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银鱼向北京海子水库移植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北京海子水库移植大银鱼的过程及研究成果,对海子水库的生态因子和大银鱼的繁殖及胚胎发育,生长,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1990年向水库移植大银鱼受精卵225万粒,1992年和1993年分别捕捞大银鱼10吨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刘永进  张志国 《淡水渔业》1999,29(10):17-19
通过对大银鱼的水库移植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大银鱼亲鱼的捕捞、人工授精以及受精卵的保存、运输和投放方法。对不同底质的水库移植大银鱼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一步摸索了大银鱼的繁育生长和生活习性,并对大银鱼的适宜生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太湖大银鱼移植北京水域的研究结果。本文对试验水库的生态因子和大银鱼的繁殖及胚胎发育、生长、食性作了初步研究并对大银鱼池塘养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银鱼属鲑形目,银鱼科,大银鱼属,是银鱼科中个体最大的种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大银鱼的移植已有较大的发展,而池塘养殖尚属起步摸索阶段。根据胡绍坤、沈其璋、吴林坤的《太湖大银鱼卵子自然发育的观察》报道,其自然孵化率是很低的。由此来看大银鱼人工繁殖是很重要的。它可为以后的大银鱼增养殖提供可靠的苗种来源。 汉沽区营城水库和高庄水库均属CLNa Ⅲ型半咸水,盐度在1—5‰之间。汉沽区大银鱼增殖试验课题组在两水库进行了数年的人工繁殖试验,对大银鱼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记录,对如何提高大银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已摸索到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银鱼的移植驯化及水库移植大银鱼的广阔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鱼类移植驯化的意义和鱼类移植驯化的理论基础,介绍了银鱼移植驯化的若干生物学技术,包括受精卵的采集、运输、投放以及移植效果的检查。从北京市海子水库及江苏省连云港地区几十座水库相继移植大银鱼成功、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实例,展示了我国水库移植大银鱼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水库移植大银鱼综合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法授精采集大银鱼受精卵,带水运输,向18座水库移植,已产生效益的12座,本文对移植操作技术、移植水域生态因于适宜性、体长生长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受精卵的质量、运输时间、移植水域的水质、底质、天然饵料水平等生态状况是移植成功的决定因素。水库移植大银鱼潜伏期一般1年,重复移植有利于种群的快速发展,移植密度353—11278粒/ha,均隔一年形成可利用种群,移植水域和原水域大银鱼个体的生长,视饵料状况而异,月龄和体长呈正相关关系,遵循y=a+bx(不同水域a值基本相同,b值有变化)直线回归方程。文章并对水库移植大银鱼对水库生态影响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移植后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银鱼在水库中的栖息活动及种群结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伟 《淡水渔业》1996,26(4):15-17
<正>结合大银鱼(Prolosalanx hyalocranius)移植增殖工作,笔者近年研究了水库大银鱼的生物学,移植驯化技术操作规程,受精卵采集、低温无水保存和运输,渔具渔法与捕捞模式,渔业资源管理模式等.多数学者在大银鱼资源调查和生物学研究中,虽有论及大银鱼群体结构和洄游规律,但水域环境系浅水湖泊,与山谷丘陵水库水域的栖息生态环境差异较大.本文主要报道大银鱼在移植水库里的栖息活动规律及种群结构变化,以期为大银鱼资源增殖与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白龟山水库太湖新银鱼胚胎发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太湖新银鱼人工授精后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为太湖新银鱼在湖泊水库的人工移植驯化提供了生物学依据,同时认为以活卵为材料向大中型水库移植为好。  相似文献   

9.
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Abbott)是我国名贵经济鱼类,被农业部定为重点移植推广品种。近年来国内各内陆水域纷纷开展大银鱼鱼卵的移植,不少湖泊、水库均移植成功并取得了极高的经济效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对大银鱼鱼苗的批量培育及鱼苗运输进行了专项研究,至1996年3月,该项目组已成功地获得批量培育大银鱼鱼苗100万尾,并通过对受精卵、苗的离心分离、模  相似文献   

10.
随着银鱼移植技术的推广普及,水库银鱼移植面积越来越大。但由于银鱼属小型鱼类,捕捞方法不同于水库内的大型鱼类,因此,不少单位到南方学习湖泊银鱼的捕捞方法。但水库与湖泊相比,具有面积小,库形复杂多变,水较深的特点,应用湖泊银鱼拖网在水库作业,操作麻烦且捕鱼效果不好。为此,作者根据几年来,在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捕捞银鱼的经验,介绍两种常用的银鱼捕捞方法,以便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大银鱼是具有一年生命周期的小型经济鱼类。目前,我国将大银鱼向大、中型水库移植已有不少地区,有的已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向小型水域移植、增殖却少见报道,个别试验报道亦未曾涉及经济效益。 为扩大大银鱼的生产领域,探索其资源增殖新途径,我们进行了向小型水库及海、淡水的池塘移植的试验,证实了大银鱼亲本、人工受精卵、人工繁殖的鱼苗在新的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12.
许家崖水库于1992年放卵10万粒,1993年产鱼4.5t,1994年重复放卵20万粒,当年产鱼30t。移植大银鱼有投卵量少、驯化潜伏期短、形成规模产量快等特点。本文论述了大银鱼在该水库的移植增殖及推广情况,介绍了大银鱼移植技术,包括亲鱼的采集、暂养及人工孵化,受精卵的运输,移植水域的选择及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及了大银鱼受精卵的采集、低温保存和低温无水运输操作技术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等,大银鱼受精卵在2-10℃低温条件下保存时间一般能持续30天左右,温度愈低(0-2℃),则保存持续时间愈长,并不影响其孵化率,这样,大银鱼采卵后或稍后即可运输,不必等发眼期再运,对其胚胎发育无影响,对移植驯化更为方便有利。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兰溪市芝堰水库原来以施肥养殖鲢鳙鱼为主,在成为城市饮用水水源后,养鱼效益较差。为了提高水库养殖效益,从1995年开始在芝堰水库开展银鱼移植试验。一、试验方法1郾移植方法1995年从天津市引进大银鱼受精卵50万粒,由于运输和放养缺乏经验,移植未成功。从1996年起,连续三  相似文献   

15.
水库大银鱼种群变动规律及增殖利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移植大银鱼生产效应一般仅维持1~2年,少数水库4~5年,随之种群迅速衰退。作者对全国10多座移植大银鱼的水库进行跟踪调查,归纳了水库大银鱼种群的生态学演变特点,并运用鱼类生态学规律分析讨论了其变动规律。密度制约因素,种群变异退化是大银鱼种群衰退的主因。据此,对大银鱼增殖利用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6.
大银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小型鱼类。诸城市自1993年开始进行了水库大银鱼受精卵移植.获得了巨大成功。在移植过程中,按照大银鱼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对移植水域的选择、受精卵的采集以及运输、投入、管理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现将其关键技术作介绍如下:一、移植水域的选择1.水域面积:诸城市在三里庄、石门、青墩三座中型水库和共青团、松元两座小型水库进行移植都能孵化、生长并形成种群,可见面积在400亩以上,水位相对稳定的水体都可进行移植。2.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gH值6.5~9.2,溶氧5.OIng/L以上,矿化度1000mg…  相似文献   

17.
辽宁本溪县太子河上游的观音阁水库于1994年落闸蓄水,当年即开始渔业生产,自1996年冬季首次移植大银鱼以来,大银鱼在水库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2017年水库已连续从事大银鱼生产二十余年。本文根据水库最初二十多年来大银鱼生产、科研等实践经验,对其移植、养殖、捕捞、销售等各生产环节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相似文献   

18.
银鱼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它具有适应性广、食物链短、生长快,繁殖力强等特点,在七十年代,天津地区的北塘河口及海河曾盛产银鱼,后因环境污染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天津大银鱼濒临绝迹仅在沿海附近一些水库有零星分布,后经科技人员的努力,1993年首先在北塘水库增殖成功。经过移植现大银鱼已在我市塘沽、汉沽、东丽、西青、武清等区县9座水库形成捕捞产量。尤其塘沽区三座中型水库效果最好,1993~1997年捕捞大银鱼286吨,创产值2500万元,年加工大银鱼受精卵2.0亿粒以上,是天津市和水利部确定的大银鱼移植推广定点基地。  相似文献   

19.
大银钱地受精卵采集,低温无水保存和运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伟 《水利渔业》1994,(5):24-26
本文论及了大银鱼受精卵的采集、低温保存和低温无水运输操作技术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等,大银鱼受精卵在2-10℃低温条件下保存时间一般能持续30天左右,温度愈低(0-2℃),则保存持续时间愈长,并不影响其孵化率,这样,大银鱼采卵后或稍后即可运输,不必等发眼期再运,对其胚胎发育无影响,对移植驯化更有方便有利。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我省瓮泉水库、乐营塘、共和水库、二龙山水库、石人沟水库、红旗泡水库、龙江湖、连环湖等多处水域移植大银鱼并获得了成功。由于大银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加之是我国传统的、主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之一,目前我省移植大银鱼的很多水域已成为出口创汇生产基地。为了更好地促进大银鱼移植工作的开展,应注意解决影响大银鱼移植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