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近些年来,农产品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各个方面都加强了对于农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但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安全农产品的研究尚缺乏对生产环节的探讨与研究,尤其是针对农户的生产行为研究。而对农户的生产行为进行相关研究,对于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同时,通过产业化组织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还可以有效增加农户的收入。因此,本文主要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相关的科学调查,分析研究了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产业化组织的农户生产行为,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近些年来,农产品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各个方面都加强了对于农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但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安全农产品的研究尚缺乏对生产环节的探讨与研究,尤其是针对农户的生产行为研究。而对农户的生产行为进行相关研究,对于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同时,通过产业化组织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还可以有效增加农户的收入。因此,本文主要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相关的科学调查,分析研究了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产业化组织的农户生产行为,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姜慧慧  徐立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256-9259,9280
从农户特征、农户的认知、经济效益、政府服务及规制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学者对农户农产品生产安全意愿的研究情况。选取河南省为研究地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相关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河南省12个村种植小麦农户农产品生产安全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意愿相关的因素有农户是否担心自产农产品的安全、农户对安全农产品的收益认知、农业参与者年龄、农户对安全农产品概念认知以及农户对政府培训的态度等;研究结论和文献综述中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或者类似。基于提高农户生产安全农产的积极性、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农户对农产品安全的认识水平、提高农户收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库尔勒市农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对库尔勒市的农业生产进行了调研。主要从农户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农户农产品安全生产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分析库尔勒市农户农产品安全生产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库尔勒市农户安全生产认知程度不高,农户农产品安全生产状况不佳,主要受技术因素、市场因素、经济因素、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为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郝鹏飞  刘冬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48-19551
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具有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意愿,但由于文化水平和家庭自营的限制、市场监测机制的不健全、技术指导的缺乏等原因,农民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能力不足。针对农户自身特点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户行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的服务与管制职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农户作为农产品的主要供应者,他们的生产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对深州蜜桃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利用SPSS软件分析影响深州蜜桃农户安全生产意愿的相关因素,并依据分析结果对深州蜜桃安全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司+农户”作为一种典型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实践中较低的履约率已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其深层原因在于巨大的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期货市场具有风险规避功能.借助期货市场对农产品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解决“公司+农户”的高违约率问题,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博弈分析理论分析了“公司+农户”的违约原因和“公司+农户+期货”的履约机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实证分析茶农生产过程档案记录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可追溯制度的推广提供对策与建议。【方法/过程】基于2016年9-10月福建省茶叶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分析茶叶生产过程档案记录行为的现状,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论】调研显示“出售给产业化组织”、“听说过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对实施生产档案记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购买农药需要农资购买卡”会抑制茶农生产档案记录行为。据此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农户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性制度的宣传力度,跟踪法规标准和保证体系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或修改可能引起的偏差,充分发挥产业化组织在可追溯制度建设上对农户的引领作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农户作为农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其生产行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数据,从农户社会网络视角就贫困地区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地区中农户采用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比例不高;社会网络强弱关系对贫困地区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而言,社会网络关系越弱的农户,越倾向采用质量安全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产品生产主体的特征,分析了当前规定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责任的主要法律制度,并建议将分散农户纳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主体体系中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增加分散农户在农产品生产记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的法律义务,建立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的农产品追溯制度。  相似文献   

11.
《农技服务》2017,(16):3-5
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生产行为是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2017年贵州省长顺县凯佐村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研究了农户内在控制认知因素,分析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系。研究建议加强宣传教育、组织专业合作社等来规范农户生产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农业部门能力建设不足、农产品安全生产保障条件欠缺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积极培育新型农产品生产主体、加快推进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点控制、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加强农业服务能力建设、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基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户是农产品供应链的源头,其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农户面临的风险会对农户的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农户实际面临的风险因素,借助yaahp软件计算农户风险系数,并给出降低农户风险的建议,从而促使农户进行安全生产,提高农户生产优质高产农产品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公司 农户”是指公司与众多农户以某种形式结合起来,公司为农户提供生产原料、技术服务以及产品回收服务,农户按公司规定从事生产,从而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化链条,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相关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农业产业化之路。在“公司 农户”产业化模式中,公司发挥了单个农户所不具有的农产品加工增值、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服务提供等方面的能力,农户发挥了在农业生产环节独特的优势。运作的结果,公司可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和适宜的价格获得稳定的产品来源;农户可以以较低的交易成本按照较为稳定的价格销售掉自己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吴琦  张翠娥  田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532-6535
调查从农产品生产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湖北省武汉、荆州、枣阳三市288个水稻生产农户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基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在描述农户农产品生产特征与当前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从农户的生存理性、社会理性和制度理性三个层面探讨了影响农户安全生产意向的因素。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收入、病虫害频率、是否受他人影响、社会身份、政府监管力度等因素与农户安全生产意向相关。据此,研究指出,政府应该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加强农田监督与管理、保障农户生产经济利益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农户安全生产的选择意向,从而促进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对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公司、农户等进行实地调查,通过了解目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和建议,为降低农业生产者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促进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对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公司、农户等进行实地调查,通过了解目前无公 害农产品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 性地提出了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和建议,为降低农业生产者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带来的 经济损失、促进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规划视角下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农产品安全供给行为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首要因素,而作物种植结构、劳动分配等家庭生产规划是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以我国东部六省474户农户为调查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与有序Probit模型相结合,从农户家庭农业规划角度分析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户主外出打工时间比例、农业收入比例等因素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农业运作模式,是一种加快推进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对接、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在现有农业产业化和会员制农业研究基础上,融合农业供应链理论,提出了“C2C(Consumer to Consumer)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并提供了实现“农户到消费者订单式农业”的核心流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公众日益关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对热作农产品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中行为主体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农户短期行为、经销商的过度逐利行为、消费者信息不对称以及政府在经济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权衡,都容易加深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对此,本文提出构建热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