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有明今年50岁,初中毕业后学了两年园艺。十几年前,他萌发了发展特种养殖业的念头,东借西贷凑集5000元,建造了40平方米的甲鱼养殖池,买回60只甲鱼苗进行养殖。他订阅了多种科技报刊,到赣州地区水产科学研究所学习,掌握了甲鱼养殖技术,很快获得成功。那一年,他养殖甲鱼、蛇和加工蛇酒的总产值超过30万元。但是,正处于事业鼎盛期且当选为县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的他,却因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三角债”之害而一度滑入事业低谷。  相似文献   

2.
黄粉虫、蟋蟀、蝗虫、蝴蝶、上元、蝎子……走进位于泰山脚下的“昆虫养殖园”,仿佛步入了一价目奇异的世界:一垄一垄的大棚罩着一些奇珍异物,虽是隆冬季节,但小虫们却在里面怡然自得。养殖园的创建者、山东农业大学刘玉升博士告诉记者,这里是集科研推广、生产、加工干一体的昆虫高新技术养殖推广基地,目前已养殖昆虫10余种,辐射带动起1000多个昆虫养殖专业户,构筑起昆虫产业化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日,笔者走进江苏启东市北新镇永丰村8组肉鸡养殖大户蔡成荣家,本欲挖掘一下他养鸡三十年的致富经,却听到他大倒苦水。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野生石蛙学名叫棘胸蛙,是不能捕捉利用的,但人工养殖的石蛙却给叶世雄带来了他难以想象的高利润。2013年,他卖了300多万元的石蛙,净赚了200多万元。养殖石蛙仅3年时间,他的财富就增长了5倍,叶世雄也从一个普通农民变成了浙江省石蛙养殖行业的名人。养殖石蛙改变了叶世雄的命运,但这条路却充满了意外和戏剧性。  相似文献   

5.
建丰 《农家致富》2005,(24):18-18
今年10月底,江苏省赣榆县3万亩南美白对虾全部起捕上市,平均亩产200公斤.较去年减少了50公斤,然而养殖效益却比去年翻了一番,亩获纯利达到2100多元。  相似文献   

6.
蚂蚱,学名蝗虫,过去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如今却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特色菜。在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兴隆官庄村,年仅22岁的李骁勇瞅准商机,从去年开始利用大棚养殖蚂蚱,如今搞得红红火火。来到他的养殖棚,棚里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蚂蚱,场面颇为壮观。  相似文献   

7.
草鸡市场的波动使许多养殖户大伤“元气”,而东海县双店镇南双村养殖专业户徐子豪却一直能站稳脚跟。问他有啥经验时,他说:“俺养鸡能赚钱,靠的是以‘全毛’抢市场。”  相似文献   

8.
赵永是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赫赫有名的黑鱼养殖大户,他本来在村卫生服务站当村医,捧着令人羡慕的“铁饭碗”。然而,2005年的一天,闲来无事的赵永到一个同学家串门,却看到一件令他很惊讶的事,从此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  相似文献   

9.
草鸡市场的波动使许多养殖户大伤“元气”,而东海县双店镇南双村养殖专业户徐子豪却一直能站稳脚跟。问他有啥经验时,他说:“俺养鸡能赚钱,靠的是以‘全毛’抢市场。”  相似文献   

10.
17年前,他舍得放弃国家分配的正式工作,背上简单的行李南下打工;5年前,他舍得放弃年收入上百万元的工厂,跑回家乡从事特种养殖。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和酸楚,而他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选择,并成为2010年度赣州市百名优秀农民。  相似文献   

11.
在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的养殖圈里.熊海清的养殖年头不足最长的,只有二四年时间:销路小是最广的.除了本地.最远只销到武汉、黄石:产值也不是最高的.几年下来种植水稻、养殖牛猪的总销售额也只有几卜万元。但是他的养殖理念却处在先进之列.  相似文献   

12.
现年50多岁的姜树生养殖黄粉虫已经有4个年头,善于经营的他,凭借自己的勤劳和钻研,在栖霞市桃村镇建立起了自己的黄粉虫养殖基地。今年6月,笔者与烟台市虫业协会的有关人员一起参观r姜树生的养殖基地。姜树生给记者带来的疑惑也随着参观而产生。  相似文献   

13.
在养猪户普遍认为养猪难赚钱的情况下,山西吉县东城乡柏东村养殖大户王文辰却确确实实大赚了一把,去年他养一头猪能赚350元,出栏260头猪获利8万多元。他养猪之所以利润高、赚头大,主要有五点:………  相似文献   

14.
麻会宝是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镇东胡村人,中学毕业后他做了15年的“的哥”,收入一直不错。2001年秋末,麻会宝却把跑得正红火的小汽车卖了,在家里搞起了狐狸和貉的养殖,村里的人都用不解的眼光看着他,好多人背后干脆称他“瞎忙活”。  相似文献   

15.
王海兵 《农家致富》2007,(14):10-10
周万岭是江苏省滨海县振东乡人,2001年,他接任振东乡养殖场场长。淡水养殖.本是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项目,但因为很多养殖户面临技术难题,有时眼看丰收在望,却因关键技术没过关,导致成鱼大面积死亡;加上对市场行情不了解,把握不准市场,成鱼卖不出好价钱,不少养殖户常年亏损。  相似文献   

16.
《当代农业》2014,(3):1-1
近几年,随着水质环境的变化和异常气候的出现,水产动物的疾病反复爆发,有些重大疾病甚至导致养殖品种大量死亡。面对反复爆发的疾病风险和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南京市浦口区星甸镇的大学生养殖户张伟刚却在2013年大荻丰收,他养殖的螃蟹、龙虾,不仅成活率较高,还卖出了好价钱.  相似文献   

17.
安远县重石乡青龙村青年赖峰杰刻苦钻研三黄草鸡养殖技术,在成为当地有名的养鸡大户的同时,也为自己开创了一条致富路。仅今年6月份,他就销售三黄草鸡1460多只,获纯利2730余元。赖峰杰是一位有毅力、爱钻研、肯吃苦的青年。1996年高考落榜后,他见家乡山场多,而市场上对三黄草鸡销售量较大时,便萌生了饲养三黄草鸡的念头。这时有人劝他:“你不懂养殖技术,不如去广东打工,不用投资不冒风险更划算。”然而他却认为:虽然自己一时还没有掌握三黄草鸡养殖技术,但只要肯吃苦,要饲养好鸡是不会很难的,在家乡同样也能创大…  相似文献   

18.
黄鳝俗称鳝鱼、长鱼、罗鳝、无鳞公子等。近几年来,由于野生资源急剧减少,而市场需求却呈逐年增长势头,使得养殖黄鳝比其它水产品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网箱养殖由于在防逃技术上的突破,因而使养殖黄鳝的起捕  相似文献   

19.
养殖项目近年来备受关注,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高回报背后的高风险,许多人望而却步。然而,无锡市从事生猪养殖的边学方和从事孔雀养殖的华龙才却将各自的养殖项目经营得红红火火。说来有趣,这却要得益于两位貌似相反的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然而.广西阳朔县白沙镇五里店村委笔架山村却有这么一个怪人,他就是笔架山村第一个养殖竹鼠富起来的农民唐思德。他见了老鼠不仅不打,反而将老鼠买回家精心饲养,悉心看护。在他的影响下.该村养鼠的人越来越多,以致于这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鼠”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