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黄1号"(天台黄)和"中黄2号"(缙云黄)新品种是农民陈明和徐可新分别从浙江省天台县和缙云县地方资源中发现的黄化变异单株,经黄茶品种选育协作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几家单位组成)采用系统育种法育成的,先后被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和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为省级良种。黄茶品种的育成为创新特色茶增加了选择。笔者作为试验技术负责人和主要执行人于2011~2014年在天台县石柱村和缙云县上湖村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9月,在浙江省农业厅组织的全省珍稀白叶品种茶品质评鉴活动中,以"中黄2号"为原料制作的轩黄牌缙云黄茶荣获"珍稀白叶品种茶"称号。"中黄2号"(原名缙云黄)来源于缙云县当地群体品种的自然叶色黄化突变株,后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缙云县农业局、缙云县上湖茶业专业合作社联合选育出"中黄2号"珍稀黄化茶树新品种。该品种属于中生种,产量较高,品种优,适制名优绿茶,耐寒性及耐旱性强,适应性强,适宜在全省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浙江茶情(1)     
金晶  陆德彪  刁学刚 《茶叶》2015,41(1):61-63
<正>1我省审定通过两个茶树新品种近日,省农业厅发出第3号公告,公布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景白1号"和"景白2号"两个新品种名列其中,并公布了审定通过的两个茶树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审定意见。通过审定新品种的编号分别是浙(非)审茶2014001和浙(非)审茶2014002,其品种选育来源是惠明茶树品种变异,经多年多点试验,‘景白1号’品种平均亩产鲜叶量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省缙云县目前主栽的"中黄1号"、"中黄2号"茶树黄化变异品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近年选育而成的,该黄化新品系因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品种特性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为保持和提升"缙云黄茶"的品质,突显其外形金黄、汤色鹅黄、叶底玉黄的"三黄"特色,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该品系除了与其他茶树品种相同的栽培技术外,现根据多点试验观察和部分茶农种植的成功经验,总结了该黄化变异品种的苗期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浙南茶苗     
<正>本苗圃地处浙江省南部丽水市,境内有全国绿茶交易量较大的浙南茶叶市场。专业从事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的引进、繁育与推广,为"浙江省十三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繁育示范基地",本着"正宗便宜""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欢迎新老客户惠顾。主要品种:中茶108、龙井43、迎霜、乌牛早、安吉白茶、黄金芽、中黄1号/2号/3号、景白2号、金萱、金观音、紫鹃等20余种无性系良种茶苗及枝条。  相似文献   

6.
浙南茶苗     
<正>本苗圃地处浙江省南部丽水市,境内有全国绿茶交易量较大的浙南茶叶市场。专业从事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的引进、繁育与推广,为"浙江省十三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繁育示范基地",本着"正宗便宜""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欢迎新老客户惠顾。主要品种:中茶108、龙井43、迎霜、乌牛早、安吉白茶、黄金芽、中黄1号/2号/3号、景白2号、金萱、金观音、紫鹃等20余种无性系良种茶苗及枝条。  相似文献   

7.
特异优质茶树新品种“中黄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茶叶生产对品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选育一些优质、特色明显的茶树新品种符合茶叶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基于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浙江天台九遮茶业有限公司、天台县特产技术推广站,从天台县当地群体种的自然突变体中采用单株选育法选育出了优质、适制名优绿茶的叶色黄化突变茶树新品种"中黄1号",现将选育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一、选育经过"中黄1号"原名"天台黄",来源于天台县当地群体品种的自然叶色黄化突变株,于1998年发现于天台县,经过单株选择-无性繁殖的方法选育而成。2001~2007年进行了单株鉴定和扩繁,2008年开始在浙江天台、缙云同时布置了区域  相似文献   

8.
由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无性系茶树新品种,最近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审定.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利用茶树有性自然杂交,基因重组优化特性,从国优红茶品种"英红一号"后代进行分离,经20年系统选育研究和区域试验培育而成.其主要特点:1.丰产性强,增产显著.小区试验5年单产比云南大叶群体高56.78%;生产示范试验高48.15%.  相似文献   

9.
尖波黄13号是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从尖波黄实生苗中分离选育出来的茶树新品种。通过品比、区试与生产示范试验,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显著优点。1991年3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茶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利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采用人工杂交和系统选种法,从2000年至今已育成获国家林业局授予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品种2个,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或同行专家鉴定的新品种8个;“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繁育及推广”与“高香、优质、丰产、名优绿茶杂交新品种——佛香1号选育研究”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获云南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类三等奖。  相似文献   

11.
尖波黄13号是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选育的红绿兼制的茶树新品种,是通过审定的茶树无性系国家级良种。1983年1月我场从该所引进尖波黄13号无性繁殖扦插苗栽种0.2hm^2将该品种在我场的引种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7月29日,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保靖县农业局选育的特早生高产优质绿茶茶树新品种——黄金茶168号进行了现场评议。专家们在实地考察新品种黄金茶168号示范茶园基础上,听取了课题组汇报,评审了茶样。专家组现场评议认为,黄金茶168号选育程序合理,具有特异性、稳定性,适宜在湖南省各茶区推广应用,建议申报品种登记。据介绍,黄金茶168号是从地方茶树品种资源"保靖黄金茶"群体种中,采用单株选择法培育而成的茶树新品  相似文献   

13.
中黄2号原名“缙云黄”,来源于缙云县当地群体品种中叶色自然黄化的突变株。本文总结了中黄2号茶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以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槠叶齐12号是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七十年代从槠叶齐实生苗中分离选育的茶树新品种。通过品比、区试和生产示范试验,表明具有成园快、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点。1992年1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红、绿茶兼用的茶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陆德彪  胡迪钧 《茶叶》2010,36(3):194-195
1 我省又有7个茶树品种通过国家茶树新品种鉴定 据日前在云南普洱市召开的2010年国家茶树品种鉴定会上获悉,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中茶108、中茶302,浙江大学选育的浙农139、浙农117,武义县农业局育成的春雨1号(武阳早)、春雨2号(武阳香),及杭州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茂绿等7个茶树品种通过了国家茶树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6.
中黄42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以诱处4号为母本、锦豆3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大豆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通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茶叶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开发出有特色的、适合于市场需求的茶叶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特色茶树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往往会给茶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为满足茶产业发展对特异新品种的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缙云县经济特产站、缙云县上湖茶叶专业合作社,从缙云县当地群体种的自然突变体中采用单株选育法选育出了优质、适制名优绿茶的叶色黄化突  相似文献   

18.
选育高香优质的茶树良种,以调整优化茶叶品种结构,丰富茶叶花色品种,是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的需要.笔者经20多年的选育研究,从大红袍、铁观音、肉桂、黄棪等珍贵的乌龙茶品种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4个高香优质乌龙茶与绿茶兼制新品种--丹桂、九龙袍、春兰、瑞香,并分别于1998年2月、1999年3月和2003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省级优良茶树品种.现将新品种比较试验与区域试验等选育研究的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茶树新品种"中茶102"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茶树新品种--中茶102.该品种是从龙井群体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方法选育而成的,具有发芽早、制绿茶品质优良、产量高、移栽成活率高等特点."八五"、"九五"期间,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中茶102品比试验和省级区域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碧香早、茗丰、高芽齐最近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成为湖南省茶树新品种。新品种碧香早、茗丰系人工杂交一代经系统选育而成,高芽齐系单株选择、系统选育而成。研究表明:碧香早芽叶浅绿、茸毛少、持嫩性强,开采期比福鼎大白茶早2天,内含成分丰富、产量高、抗逆性强,是早生、优质、抗寒的名优绿茶品种。茗丰,中生种,芽叶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