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齐林 《草原》2014,(10):53-57
暗影里,姑父朝我走来,依旧是他独有的招牌式的笑容,待我起身正欲迎过去,姑父却倏忽间没了踪影,销声匿迹。我在暗影里左右摸索着,四处寻觅着姑父的身影,内心却空荡荡的。醒来才发现自己身陷梦中,只有在真实而又虚幻的梦境之中,姑父才会重新向我走来。我端坐在清凉的月光里,才猛然意识到姑父已经离去,他消失在时光的巨流中,像一尾细长的鱼,漂浮着,却再也拍打不出浪花和涟漪。  相似文献   

2.
管理寓言     
《北方牧业》2006,(23):30-30
<正>梦一个人作了个梦,梦中他来到一间二层楼的房子。在一层,他看一张长长的桌子旁坐满了人,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到。因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师诅咒,手肘不能弯曲,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桌上的美食却吃不到口中,个个愁容满面。但楼上却传来欢愉的笑声。他好奇地上楼一看,同样也有一群人,手肘也不能弯曲,但大家彼此协助,互相帮助夹菜喂食,结果个个吃得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3.
正有一位国王,梦到自己的牙齿都掉光了。他召来智者为其解梦。这个耿直的智者愁眉苦脸地对国王说:"陛下,每掉一颗牙齿,就意味着您将会失去一个亲人。"国王听后勃然大怒:"你竟敢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给我滚出去!"国王不甘心,下令找来另一位智者。这位智者一脸喜气地对国王说:"高贵的陛下,您真有福气呀!这梦意味着您会比所有的  相似文献   

4.
郭雨桥 《草原》2009,(8):86-87
最近我正在感慨文学不养人的时候,桂林领来一位朋友——邬生盛,送我一本他出的诗集叫《细雨如丝如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O8年7月),介绍说他是准格尔旗第一中学校长,全国优秀人民教育家,中国百名优秀校长之一。我素知准格尔旗一中是鄂尔多斯有名的重点中学,他一定会给我滔滔不绝地谈他办学的"政绩",升  相似文献   

5.
<正>养蜂人追花夺蜜,过着风餐露宿、居无定所的生活。多少年来,养蜂人都有一个梦,那就是既能走南闯北追花采蜜,又能时时过舒适的生活。生产生活两不误那该多好啊!多少年前可以说这是一个梦想,可现在已不再是梦。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见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马刺村乡带河村的养蜂人谢兴富师傅和他的蜂场。当时看到他改装的养蜂车光明正大地摆在公路边油菜地里采蜜时,十分惊诧。一辆若大的货车被改装成能装百十箱蜜蜂的养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9,(9):14-15
<正>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时,一些养蜂的镜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感觉就像身临其境,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和父亲一起追花逐蜜,爬树收蜂,其乐融融。最近多梦,时常梦到父亲,每次梦中,都是他养蜂的身影。抬头看日历,清明将至,心情愈发惆怅,索性打开电视,再看看"舌尖"中的养蜂,  相似文献   

7.
"我的梦想是做一名人民信赖的好警察!"——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出彩人生:中国梦·我的梦"征集和展播活动江苏南京篇节目录制现场,一名身穿制服的警察格外引人注目,他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感动激励了无数人——他叫汪荣波,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警犬技术大队民警。  相似文献   

8.
《草原》2017,(6)
正巴桑哭着从梦中醒来,在梦里,他游到野滩子那边的夏营地上。三年前,巴桑跟随父母到了夏营地。夏营地有几户牧人家,在廓落的野滩子上遥遥相望着,朝晚间虽能借着牛马归圈时照个面,但是在整个夏营地,能给巴桑做伴的小孩却没有一个。每天,巴桑赶着一群小牛犊沿河而上,走到林子那边。一路上,  相似文献   

9.
《草原》2017,(2)
正那一日,我送远道来北京的许淇先生上了地铁五棵松站,返回时,突然有种隐隐的愧疚感。许淇先生在短暂的停留中和我匆匆会面,按理说,我找单位要个车送送他,也是应该的。先生却执意不要。先生长我18岁,是长辈,那时也是50多岁的人了。看着他汗流满面、匆匆奔走的样子,愧  相似文献   

10.
学会感恩     
正我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里被盗,被偷去了很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他在信中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性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非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这个小故事使我沉思良久,甚至久久不能释怀,每遇到挫折就不由得想起。被盗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不幸的事,但对于罗斯福总统来说,却从另一个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价值     
<正>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手里却高举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他问道:"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年轻人整天游手好闲,却总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于是,他买了一尊"财神爷"供奉家中,每天烧香叩拜,可是他还是过着清贫的日子。看着富人们堂皇华丽的生活,年轻人终日愁眉苦脸。某日正午,年轻人正酣睡。财神爷托梦来到他身边:"小伙子,干吗不高兴?""穷,没钱啊!"年轻人在梦中对财神爷说。"哦!我可以给你钱,但是我有条件!不知你愿不愿意?"财神爷说。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一位普通的小学女教师,一直在乡村小学任教。在来回学校的路上,我经常看到有的养蜂人在田间、路旁搭起帐篷放蜂,想到他们成年累月漂泊在外,身无居所,风餐露宿,生活那么艰苦,付出的很多,得到的却很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不由想起我的舅舅,他也是一位养蜂人,60多岁的他,养蜂已40余年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放蜂生涯都非常坎坷,富有浪漫、惊险和传奇色彩。我从舅舅身上仿佛看到许许多多养蜂人的影子。  相似文献   

14.
<正>"癞蛤蟆"的学名叫蟾蜍,一般人见了它都恶心,可山东省成武县汶上集镇王庙村青年农民王崇京却"爱"上了它——因为他从蟾蜍身上探到了"宝"。他靠养殖蟾蜍圆了自己的创业梦,年收入达30万元,并带领"徒弟们"走上了致富路。今年40出头的王崇京英俊帅气、衣着干净,初见了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他是一个爱与"癞蛤蟆"打交道的人。王崇京自打高中毕业后,就一心想在家乡  相似文献   

15.
回忆蒙蜂友     
<正>有一年,我把一年的《中国蜂业》12期杂志全部送给蒙蜂友阅读。他对移虫育王、分蜂、蜂病防治有了全面了解,我还免费送过巢础、蜂箱给他,他非常感激,蜂友间的感情令我终生难忘!蒙蜂友离开人世已经两年了。但是,我与他有关养蜂的事情却在我脑海里一幕幕挥之不去…。我人生道路曲折,离开学校去养蜂,没多久,又把蜂群处理后再返回学校任职。记得我把意蜂群卖给六吉村的黄蜂友,认识了六吉村的蒙蜂友。蒙蜂友饲养中蜂几十年,从来不花钱买蜂种,都是从大山里收捕回来养殖。一次,我和蒙蜂友聊天,他对  相似文献   

16.
月牙河     
月牙河江苏颜良成月牙河,是我家乡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可我对它却怀有深深的眷恋。在它的怀抱里,我曾做过多少苦涩和甜蜜的梦。我的家乡没有高山大川,也没有名胜古迹,因而也就默默无闻,显得平淡无奇。只是这条弯弯的小河,年复一年地从村子旁流过。大概是因为它像...  相似文献   

17.
心灵的草原     
丁永才 《草原》2007,(11):47-49
已经离开那个盛满我少年快乐的小村二十多年了,却在梦里常常回去。那是我梦开始的地方。童年时节,我的梦常常在无遮无拦的原野上,采野菜、摘山果、拣鸟蛋……无忧无虑的我们收获着无边无际的快乐。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大丫、二妮、小虎我们经常结伴儿挎着小篮儿、唱着歌儿一起走向村外,采到新鲜的野菜放进篮子,摘到可口的山果一律塞进嘴里,不知不觉,我们就溜  相似文献   

18.
女儿行     
张雅琴 《草原》2011,(6):4-20
有春燕的梦总是中途醒来,我跟在她的后面跑。好像是冰封的河面,可却满地碎石,又恍惚是在一条小巷里,巷子很长,曲里拐弯。到处都是高大的白杨树,秋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音萧瑟而苍凉。"春燕,这是在哪儿呀?"我常常在梦中  相似文献   

19.
<正>昨晚又做了那个梦:我躺在鸡舍网面上被它们啄食,没有流血,也没有丝毫痛苦。这个梦我做了很多次,但今年过年以来相对比较频繁。我对此做过无数次的心理分析,但至今没有合理的答案。被闹钟叫醒后,习惯性地发呆并再次回味了一下梦里的细节,不自觉骂了自己一句,和梦较什么真呢。不管它了,干活要紧。起床、刷牙、洗脸、拿钥匙、离开办公室。这几天天热,我把出粪的时间调到了早晨,凉快,风机开的少,粉尘和鸡的小绒毛不会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在朋友圈看到马云的一段视频,他向现场很多年轻人传递人生如何规划。他在里面讲到的:"什么年龄,就要去做什么事",令许多人受益匪浅。一、在20岁以前,做一个好学生大一那年,做了几份兼职,忙得不得了,钱没赚到,期末考试却开红灯。我姑姑,一名大学教授,她有一天非常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