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茶树保护工作中,人们往往注重茶树虫害的防治,而忽视茶树病害的防治,这个问题在茶叶生产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茶树病害发生情况从六十年代初期以来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茶树叶部病害有30余种,枝干病害20余种,根部病病10余种,共有80余种。其中常见的病害,叶部有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芽枯病、茶心枯病、茶炭疽病、茶赤叶斑病、茶褐  相似文献   

2.
茶树病害,根据不完整的统计我国约100余种,常见的病害约50余种,其中发生较多较普遍的约30余种,如危害叶部的病害有茶芽枯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心枯病、茶炭疽病、茶赤叶斑病、茶赤叶枯病,茶褐色叶斑病、茶灰斑病、茶藻斑病等。在茶树生长茂密,湿度较大的茶园中  相似文献   

3.
试析茶树对病害损失的生理补偿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病害种类很多,而这些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与其它作物相比要小得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茶树自身的生理补偿能力有关,主要表现在:(1)对病菌分泌的毒素进行生长稀释;(2)对树体内的营养物质及激素进行生理调控,给予发病部位补充、修复;(3)顶芽受损、 芽补偿;(4)落去老病叶,长出新生叶,提高了光合能力,这些茶树天然属性均可在病害防治中加以协调利用。  相似文献   

4.
临安县吉口公社祝川大队要求解决茶树病虫难关问题,现解答如下:一、茶白星病和茶圆赤星病:这两种病害部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在春秋多雨季节流行。为害幼嫩芽叶,不仅造成减产,而且病芽叶制成的干茶味苦异臭,对品质影响很大。高山地区的幼龄茶园,由于阴湿多雾,芽叶生长柔嫩,为病菌的侵染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一般发病严重。由于肥料不足,管理粗放以及采摘过度等原因引起树势衰弱的茶园较之树势旺盛的茶园发病为重。  相似文献   

5.
一甜菜心叶黑枯病是我国甜菜产区出现的一种新病害,国内未曾记述,国外日本中田党五郎曾报导在朝鲜有甜菜心叶黑枯病[1],虽与本病同名,但病原菌各异,为毛盘孢属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mnivornmde.)。日本青柳寅雄曾报导日本群马县甜菜叶腐病大量发生[2]、细川定治[3]及《莱病害虫·障害图鉴》均记载有甜菜叶腐病的发生[4]。尽管病原菌与本病相同,为薄膜革菌属的(Pellicularia filamentosa.  相似文献   

6.
山东棕壤茶区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因的营养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是一种茶树成叶生理型病害,在叶片背面有深绿色隆起的颗粒或斑块,且在病变处可见自发的黄绿色荧光。为了探明该病害的发生原因,对山东不同茶区、品种和病害程度的荧光性绿斑病叶13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与对照叶含量和茶叶中元素正常范围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与病害发生相关的可能元素,在此基础上,利用砂培进行不同营养液诱导处理,观测各处理诱导病害发生情况,同时测定诱导病叶中相关元素含量,结果表明:⑴钙、锰、铝过量处理可以诱导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发生;⑵山东棕壤茶区荧光性绿斑病的发生是由于成叶中钙、锰两种元素过量累积所致。此外,讨论了茶树钙、锰、铝中毒的营养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茶芽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芽枯病是浙江省茶树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为害春茶幼嫩芽叶,可使春茶减产约30%,而且品质下降。病原是一种叶点霉属真菌新种,学名为 Phyllostictagemmiphilae Chen et Hu sp.nov.。菌丝生长和器孢子萌芽的适温在20—27℃,8—10℃时能缓慢生长,29℃时生长受抑制。器孢子萌芽最适 pH 为5.40—6.80。在2%茶汤中器孢子萌芽率最高。病菌对氮源的利用力高,以丙氨酸和谷氨酸最适宜。碳源以果糖、棉子糖、蔗糖为最适宜。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树上老病叶或越冬芽叶中越冬,器  相似文献   

8.
肖强 《中国茶叶》2014,(3):16-17
2月6日的《钱江晚报》以“寒潮对龙井茶是个利好,可以减少病虫害”为副标题,报道说近期的低温雨雪天气可以减少茶树病虫害.应该说天气对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程度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茶区分布广泛,南至海南,北至山东,纬度差达10°以上,各地茶树病虫害的种数因气候原因差异很大.据统计,我国茶树害虫种数与纬度高低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华南茶区的害虫种数为580种,而淮河以北的北方茶区害虫种数仅178种.因此,对同一区域来说,冬季温度相对偏低,病虫害确有可能会减少发生.那么我国的茶树病虫害种数有多少、可以分为哪些类群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茶园病虫害种类有近千种,其中茶树病害大约有130余种,茶树害虫和害螨种类800余种.这些病虫可以按为害部位和为害方式分为若干类群,其中90%以上的茶树病虫种类为害叶部和芽梢,为害茎、根部的种类不到10%.  相似文献   

9.
一、茶树病害的现状茶树病害,据报导全世界有380余种,我国约有100余种,常见的病害约有50余种,其中发生较多较普遍的约30余种。如危害叶片的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芽枯病、茶轮斑病、茶心枯病、茶炭疽病、茶赤叶斑病、  相似文献   

10.
病原微生物在茶树病虫生物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玫  陈文品 《中国茶叶》2003,25(5):16-17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经济作物,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这些地区气候温暖高湿,树冠茂密郁蔽,生态条件相对稳定,易使病虫蔓延孳生。据统计,我国已记载的茶树病害有100多种,茶树害虫有840多种,给茶叶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茶叶是一种天然保健饮品,并被称誉为21世纪的健康饮料,当今全球有近半数人饮茶。茶叶是以嫩梢为主要收获物的经济作物,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给茶叶产品带来农残超标、生态系统恶化等严重问题。随着现代绿色消费和重返自然观念的兴起,绿色食品茶、有机茶成为当今无公害食品开发的一个热点,如何有效解决茶园病虫害的无公害…  相似文献   

11.
《茶叶》2020,(2)
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病原菌抗药性的发展,使得茶树病害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日渐加重。本文对茶树六种重要叶部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茶树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接下来茶树叶部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茶树叶表理化特征对茶橙瘿螨为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华才 《中国茶叶》1994,16(5):12-13
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Watt)]是我国茶区主要害螨之一,它以口针刺吸茶树幼嫩芽叶汁液为害,受害芽叶叶色变红褐,叶缘卷曲、皱缩,生长受阻.茶橙瘿螨主要集中在茶树幼嫩芽叶叶表取食为害,由于其个体微小,取食活动会受到茶树新梢叶表理化特征的影响.本文就茶树叶表理化特征与茶橙瘿螨为害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黑刺粉虱、小绿叶蝉对茶树危害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黑刺粉虱和小绿叶蝉虫体细小,为害茶树不是象茶毛虫、茶尺蠖那样明显,所以往往被广大茶农所忽视,其结果小虫酿成大害。一、“两虫”在我区的危害状况黑刺粉虱一般以危害春茶为主,它以幼虫伏于叶背吸取茶树叶片的汁液,它的分泌物还能诱致茶树煤病的发生,使茶树光合作用受阻,大量的叶片脱落。小绿叶蝉以为害夏秋茶为主,特殊年景也要为害春茶,小绿叶蝉以针状口器刺入幼嫩新消芽叶吸取汁液,受害后茶树出现新相幼叶萎缩,叶脉,叶尖枯焦,茶树的新招生长严重受阻。上述“两虫”的为害,对茶叶产量,品质影响较大,据五乡一镇43个单…  相似文献   

14.
川西大茶树     
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荥经和崇州等地是四川大茶树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同纬度地区唯一有乔木特大叶茶树自然生长的地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样株大茶树的特征特性作了介绍和分析,并提出茶树原产地的"散生论"论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田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素对茶树不同品种在产量、品质及生长、生理上的效应。结果表明,适量的施氮对各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过量施氮则对品质不利,肥料增产率也下降。过量的氮肥还会使茶树产生肥害,其中苹云、碧峰等大叶品种尤为敏感,而肥害又只能经过茶树自身的生长稀释才能解除。施氮后,新梢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含氮化合物含量在小叶品种中增加的幅度较大,而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在品种间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可溶性糖的含量反而下降。此外,还对茶树氮素营养品种间差异的原因以及  相似文献   

16.
在山东日照东港区茶园茶树叶部发现一种新病害。感病部位缢缩,畸形,病斑褐色,坏死,命名为茶褐枯病。取病健交界处采用组织分离法共获得两种微生物,编号为RC4、RC3,分离率分别为67.1%和32.9%。结合微生物形态学、培养学、多基因序列分析和柯赫氏法则验证,明确该病害由围小丛壳菌山茶专化型(Glomerella cingulata f. sp. camelliae)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复合侵染引起。这也是首次在茶树叶部发现B. dothidea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茶圆赤星病是我地高山茶区的一种主要病害,一般年份早春三月的茶树嫩叶成叶上出现小量的圆形褐色病斑。发病后的茶树生长不良,芽叶细小,制成的干茶带苦味,严重威助早春名优茶生产。防治茶圆赤星病须采用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方能取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一)农业防治①掌握好高山茶园的留叶时间。据仙居县苗江林场长期观察,高山茶园的留0卜}间和茶树机体的抗逆力有较密切关系。高山茶园应掌握在春茶本,夏茶初基本留足叶量,若不足,则可到夏茶末补留,使留在树上的幼叶趋于成熟,利于茶树安全越冬,提高抗病力。②加强茶园肥…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在茶园中经常看到茶树嫩梢枯焦的现象,基层单位也经常有人来询问,这是什么病。据笔者所知,除了某些病害外,这主要是由某些害虫如茶籽象甲或椿象为害所致。茶籽象甲为害形成的枯梢,在枯梢下方的茎上有一个小孔,而椿象为害所致的枯梢下方无孔。为害茶树的椿象较多,据我国茶树害虫名录记载,多达60余种。今年初秋,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茶园中看到一种椿象发生较多,经鉴定为黄胫侎缘蝽,该椿象迄今在我国茶树上还未见记载与报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湘乡市于1983年春在福建省福安、仙游引进福云七号扦插苗,栽种面积100亩。其中金石茶场20亩,定植后,通过系统修剪及5年的培育管理,现已全部投产。茶树生长良好,并有一部分成为母本园,为本地进一步繁殖、推广打好了基础。该品种引种后,表现出如下特点: 1.适应性强。通过1983年—1987年五年的试种,生长发育正常,无明显的旱害、冻害及病害,突出地表现良好的抗寒性和抗螨害。 2.发芽早。春梢一般在3月4日左右萌发,比当地群体品种早10天,芽叶萌发整齐一  相似文献   

20.
《茶叶》1986,(2)
茶树越冬叶和新梢生长的关系密切。越冬叶通过光合作用贮藏碳水化合物于春季供给新梢生长;在构成新梢的碳素中,大部分也来自越冬叶的生产。有许多事实说明冬季寒干害致使越冬叶脱落或是人为摘除越冬叶,使翌年头茶的新梢生长变差。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