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雅山雅水孕雅茶。偏隅于四川西南,与雅安依山傍水的洪雅县,境内崇山峻岭、河谷纵横、溪流密布、气候温润,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及保护、养缮完好的生态环境,成为茶叶种植的一方善土,产茶历史迄今有1200多年。唐末五代时毛文锡《茶谱》记载:"眉州洪雅、昌阖、丹棱,其茶如蒙顶制饼茶法。其散者,叶大而黄,味颇甘苦,亦片甲、蝉翼之次也。"据民国十七年《荥经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商人领南京户部引中茶。其中,边引者,有思经、龙兴之名。思经产雅州,龙兴产洪雅。"(据史考证,古代茶商经营茶叶必须持官方发给的"茶引"执照缴税,才能在茶马古道  相似文献   

2.
茶马古道:民族文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起源古代的"茶马互市",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茶马互市"足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云南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云南茶区的各族人民是最早发现、利用茶树的民族.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也赋予了"茶马古道"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茶叶》2017,(2)
<正>主题为"品茗千年,中国好茶"的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于5月18日上午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同时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对博览会的举行表示祝贺。习近平指出,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希  相似文献   

4.
桃源野茶,久负盛名;这里被称为“茶马古道”,也是中国南方最早的、最具影响力的茶叶经贸之路,自古就有“茶叶之乡”的美誉,有文字记载历史可追溯2000多年前。  相似文献   

5.
贾红丽 《福建茶叶》2016,(11):130-131
茶马古道的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是一种持续性的开发。因此,不能够仅仅从经济的角度促进茶叶文化和茶马古道的旅游资源之间的结合,更需要从文化、人文以及生态的角度促进茶叶文化的资源开发,帮助茶叶文化在茶马古道的旅游资源过程当中形成一种更为独特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2005,27(5):11
四川邛崃古称临邛,是我国著名的产茶区,茶文化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万担茶乡和茶叶集散地,是中国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和成都平原的"小茶都".宋代花楸茶已作为贡茶并年年上贡.据县志记载,邛茶十八堡之首的花楸堰茶圃被康熙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圃".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16,(1)
正甘肃2016年1月,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建成以"北茶马古道"的历史遗存和文物为主题的博物馆,其中近千件文物和遗存展示了鲜为人知的"北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四川2015年12月17日,2015宜宾第二届采购商大会宜宾茶推介会成功召开。围绕"宜宾产好茶,好茶更宜宾"的主题,由川茶集团、川红集团、屏山炒青集团、早白尖茶业等当地重点茶企推介茶产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茶马古道的范围,分析了国内外茶产品研发的新趋势,提出茶马古道旅游区域的茶产品开发措施如下:茶多酚及其周边产品;茶酒;茶粉;茶籽提取物。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茶的故乡,普洱茶是云南和中国的历史名茶,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普洱茶又不断得到丰富和深化。普洱茶称之为“驮在马背上的茶”。悠悠茶马古道上的长期贩运,加上一段时间的贮存,普洱茶经历了自然发酵,茶的品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汤色变红,气味变香,苦涩味减之,入口醇厚、爽滑、回甘香甜、香气迷人,又十分耐泡。茶马古道见证了这样一个过程:满载着普洱茶的竹筐或牛皮包,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平均要被上下搬卸四百余次,马背的颠簸、烘热有助于茶叶的自然发酵,晚上大地上的滋润熏蒸更增添了茶叶的天然清香,古道、山风、马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中国更加需要传承民族文化。"茶马古道"在云南,始于唐宋时期,开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之路。茶叶让我们民族文化为西方所熟知,也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播得越来越远,且越来越有影响力。"茶马古道"的兴起有赖于传统经济的以物易物模式,内地及藏区出产形成互补性,从而造成两地之间茶马的交换,因此,"茶马古道"具有浓郁的茶文化和马匹文化色彩。更深层次讲,"茶马古道"是内地的茶文化与川藏地区马匹文化的交流。而伴随着"茶马古道"文化的交流,内地的民歌和川藏地区的民歌也在进行着交流,从而在音乐上也相互交融,音乐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因此两地彼此之间也形成了良性循环,共建和谐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11.
《茶世界》2019,(11)
正茶起源于中国,后经由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路径传遍全球,茶叶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对外的代表性名片之一。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发现,作为中国传统行业的茶行业,却好像"落后"了。中国茶有大量独特的茶叶品类,却没有强势的茶叶品牌;中国茶的消费量居世界首位,在年轻人群中却逐渐被边缘化;世界工业的5.0时代都已经起步了,中国茶仍然农业化……  相似文献   

12.
《茶世界》2016,(2)
正甘肃2016年1月,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建成以"北茶马古道"的历史遗存和文物为主题的博物馆,其中近千件文物和遗存展示了鲜为人知的"北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四川1月6日,雅茶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会议研究"十三五"期间雅茶产业发展方向,安排部署2016年雅茶产业发展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兰开驰,市委副书记青理东,副市长孙久国出席会议。贵州1月,贵州省经历大范围冻雨或雨夹雪天气。低温、  相似文献   

13.
阳耀芳 《茶叶通讯》2009,36(1):44-47
“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内地农业地区与边疆游牧地区之间,进行茶叶运输、茶文化传播与交融的古代大通道。本文在认识茶马古道的历史线路上,探讨“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交融、饮茶文化和茶业的发展。并讨论研究了开发“茶马古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茶世界》2020,(5)
正中国有着两千多年栽培茶树的历史,茶叶的醇美清香,成为国内外有口皆碑的饮品。长久以来,茶丰富并滋润着中国人的生活,也形成了独特而深厚的中国茶文化;茶原产于中国的西南地区,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已经有数千年。300多年前茶叶经茶马古道走出国门进入欧洲,成为当时欧洲贵族的日常饮品。而后随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贸易  相似文献   

15.
郭志清 《福建茶叶》2016,(12):308-309
茶马古道存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历史上内地、西南地区之间进行茶叶与马匹交换而形成的一条至关重要的交通要道,其主要有三条主干道,即滇藏道、川藏道与甘青道,并与其他支线、附线相互交错,形成一定规模的交通网络。茶马古道始于唐朝,衰于清朝,在宋朝与明朝被广泛应用,宋、明也是茶马古道发展的兴盛时期。茶马古道将西南地区的许多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茶叶的运输、茶文化传播促进内地与边疆游牧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增进了西南各民族彼此之间的团结,进而使得祖国的西南边疆更加巩固。茶马古道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甚至一定程度地影响着现代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唐朝开始,一条以茶与马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古道逐渐成型,"茶马古道"由此得名,成为连接西南地区不同民族的纽带。它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为促进当时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及贸易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为边疆的稳定安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不同视角出发,研究茶马古道的起源、发展以及贸易状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肖玲  黄娟 《福建茶叶》2016,(12):336-337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最初用来当药草使用,后来结合我国文化习俗,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我国在南北朝时期就从茶马古道把茶叶向外运输,隋唐时期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我国茶叶远销欧洲,从而使欧洲形成了茶叶市场。虽然茶起源于中国,却飘香在英国,欧洲很多国家都先后对茶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其中英国对茶的重视和热爱程度就比较深。本文将论述一下中英文学对茶的运用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龙肖毅 《福建茶叶》2017,(11):277-278
通过对茶马古道中的各项元素进行分析,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整个茶叶产业交往发展历史形成成熟、广泛认知,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茶马古道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其也为旅游活动开展提供了全新元素。本文拟从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理念内涵分析入手,结合滇藏茶马古道的历史内涵认知,通过融入滇藏茶马古道客栈文化变迁的具体内涵,从而探究新时代背景下滇藏茶马古道客栈文化的传承思路。  相似文献   

19.
"茶马古道"中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茶马古道中沿途地区特色的山歌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文章介绍了茶马古道的历史起源、发展,阐述了茶马古道对于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探讨了茶马古道与特色山歌相互依存的特殊关联性。从生活、文化和音乐的角度,考察了茶马古道中特色山歌的艺术价值。最后,引出茶马古道中特色山歌传承方式,这对特色山歌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茶世界》2010,(4)
蒲江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蒲江茶叶起源于唐,宋代入贡,兴于明清,普及于近代,当代大发展,境内至今仍保存有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茶马古道旧址,有碑为证:修数百年崎岖之径,通千万人来往之途;旅客行商同登云路,轻车快马共历亨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