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地处鄂西南,位于长江中上游,是全国茶叶优势产业区域、湖北省特色农产品茶叶优势区域、湖北省重点产茶县(区),被农业部纳入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茶产业是夷陵区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之一,是西北山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促进夷陵区茶叶加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稳步推进茶叶的机械化、清洁化及标准化加工,提升夷陵区茶叶美誉度及竞争力,夷陵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宜昌市茶叶主产区域213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宜昌市茶园土壤潜在酸化严重,酸碱度最适宜茶树生长的茶园仅为9.9%;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全氮供应较为良好,但不同茶园含量差异非常大;土壤有效磷供应总体偏低,且不同茶园含量差异非常大;速效钾供应最为缺乏,73.71%的茶园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临界值;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镁、有效硫、有效钙、有效硼、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铜的含量均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3.
茶叶作为一种天然饮品,其保健和有益健康的功效越来越被更多的消费者所青睐,喝茶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茶叶获得理想的产量,施肥是重要的保障。但是茶园施肥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施肥,特别是过量施用化肥,短期来看虽然明显提升了茶叶产量,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对茶叶的内在品质和茶园土壤环境也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本文以夷陵区茶园的施肥现状为基础,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施肥误区,提出了一些高效生态茶园科学施肥观念,为茶园施肥减量增效提出了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一、推进现代农业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重点1.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倾力打造以萧氏科技园、邓村绿茶科技园为核心的茶叶产业化示范区,以三峡茶城、品牌专卖店、电子商务为核心的茶叶品牌营销网络,以标准茶园、机械作业、清洁化工厂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宜大线、雾莲线生态观光茶叶走廊。积极优化茶类布局,提升绿茶,复兴红茶,坚持多茶类并举,实施高、中、低茶产品协调发展战略,适当扩大大宗茶比重,提高夏秋茶利用率,全面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合理健全市场布局,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5.
张亚莲 《茶叶通讯》1992,(3):24-26,46
1 茶园施肥的现状我省有茶园153万亩,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施肥方面的现状是: 1.1 部分茶园很少施肥或不施肥一些分散承包的茶园,对茶树只采不管,很少施肥,甚至不施肥,掠夺式经营严重,基本上处于抛荒状态。土壤肥力严重下降。据测定亩产50kg以下的低产茶园土壤养分,表层有机质只有0.76%~1.22%,碱解氮38.8~58.2ppm,速效磷0.25~1.42ppm,速效钾38.3~45.0ppm,中下层土壤的养分  相似文献   

6.
柳丽萍  臧聪  彭珏  龚淑英  赵东 《茶叶》2021,47(2):113-115
湖州是历史上名茶的重要产区之一.这些年来茶产业发展很快,总产值和亩产值均居浙江省之首.同时在茶园生态建设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得到很好的效果.本文还对湖州茶产业的生态茶叶建设和推广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茶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生态环境,茶叶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化学农药在茶园中使用后所造成的“三 R”问题(即残留量Residue,抗药性 Resistance,再增猖獗  相似文献   

8.
谢继金  周继法 《茶叶》2001,27(3):50-51
在人们日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开发有机茶和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市场所趋,是茶叶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为切实将茶叶农药残留量降低至安全允许范围内,并符合欧盟等消费市场的需求,有效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最近,我们对重点产茶县、市茶园中的化学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宜昌夷陵区作为全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自2019年开始探索推广适合夷陵茶园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经过2年的试验示范,总结了“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茶-沼(肥)-畜”“推广种植绿肥”五大集成技术的要点和示范效果,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也为全区科学施肥提供了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10.
张健 《福建茶叶》2024,(4):125-128
茶产业是富民强县优势绿色朝阳产业,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在认真总结和分析政和县绿色生态茶园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绿色生态茶园科学管理机制如何创新这一问题,从强化源头管控,强化科技创新、强化文化挖掘,强化政策引领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家干 《茶叶》2021,47(2):110-112
本文综述了当前遵义市经营得较好的五种茶园订制模式现状,重点分析了其合作模式、价格及回报等内容,并提出了选择合理的价格、提升宣传和推广力度、注重消费者需求、依托茶旅一体化、赋予文化内涵及客户的价值追求等建议,以期为茶园订制做大做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茶园施肥现状与无公害茶园高效施肥技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韩文炎  李强 《中国茶叶》2002,24(6):29-31
施肥在茶叶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世界主要产茶国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四国的调查表明,在1970-1992年间,肥料投入对茶叶增产的贡献率高达41%,超过土地(25%)和劳动力(8%)的贡献率。由于肥料在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中的特殊地位,施肥已成为茶园管理最重要的常规技术之一。为此,调查我国茶园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方向,提出无公害茶园高效施肥技术,对于提高茶园施肥技术水平,促进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一、宁国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宁国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即盛产茶叶,是全国100个、安徽省10个重点产茶市县之一,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县之一,连续六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百强市县。2016年全市茶园种植面积约4900公顷,无公害茶园产地认定面积3850公顷,无公害茶产品率90%以上。茶叶总产量2600吨,比2015年增产4.0%,名优茶产量1025吨,比2015  相似文献   

15.
茶园生态肥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茶叶》2005,27(3)
为了防止施肥对茶区和茶园的污染,有关专家呼吁应在我国大力推广生态肥,在广大茶农和茶叶技术干部中普及生态肥的知识和使用技术。为此,本刊记者就生态肥的有关问题,访问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吴洵研究员。本刊记者问(下同):什么是生态肥?吴洵研究员答(下同):生态肥是以全天然物质为主要原料,添加经特定生物技术处理的生物活性体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环保型肥料,除本身含有的基本养分外,同时还含有较高含量的有机质和生物活性体,它可分解和固定土壤、空气中作物所不能利用的养分,活化和提供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目前生态肥品种多,如香港长江生命科技集团开发生产的绿营高(Nutrismart)系列肥料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广大茶区推广应用的正是这种肥料。  相似文献   

16.
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茶叶正常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才能达到既经济有效又不污染环境。一、条国使用化学农药的特点1.茶树是全年进行多次分批采摘鲜叶,采摘间隔期短,一般春茶3~5天,夏秋茶10天左右来摘一次。所以,要求所使用的化学农药残留期要短,一般7~10天以下。2.茶树的收获物(嫩芽、嫩消)就是药剂的主要接触部位,又是用来直接加工成茶;成茶饮时用开水连续多次冲泡,其中的农药残留成份有较多的机会被溶入茶汤,而危害饮用者身体健康。二、我国茶叶中农殊的限量标准是检验茶园是否科学用药的尺度为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粤西垦区有20多年的种茶历史,1989年,全区茶园面积达2.4万亩,年产干茶3000多吨,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茶树病虫害相继发生,为害也日趋严重。目前,垦区茶园的主要病虫害有: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黄蓟马、茶卷叶蛾、茶蚜、螨类、刺蛾类、介壳虫类、云纹叶枯病、轮斑病、炭疽病、红锈藻病、圆赤星病、根结线虫病等,其中,假眼小绿叶蝉对生产茶园构成了严重威胁,一般年份,在不防治的情况下,产量损失达30%~40%,发生高峰期,当轮茶减产达70%以上,严重的可造成无茶可采。经过防台,产量损失仍达10%左右。每年全区用于防治害虫的农药达35.5吨,费用60多万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一九五九年,主持茶园土壤肥力的调查与鉴定研究,原报告未发表.其中茶园土壤肥力的分级研究部分,已在福建省茶研所和其他书著、刊物中发表引用.为系统积累福建茶园土壤研究资料,总结提高研究水平.现将原报告中,不同土类、不同肥  相似文献   

19.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马铃薯》2016,(5):312-315
针对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和当地产业发展的新特点,经过调研总结,分析了当前马铃薯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完善订单农业、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协会、完善经销体系、加强终端市场研究、培育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等促进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对福建省上杭县农业系统队伍现状的调查入手,通过分析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以期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