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春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口蹄疫,口蹄疫对畜牧业的为害问题再一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口蹄疫是传播速度最快的动物传染病,主要传染牛、猪、羊、鹿等偶蹄动物。它对成年家畜的致死率不高.但严重破坏其生产性能,而对幼畜则有非常高的感染死亡率。特别是初生哺乳犊牛50%以上死亡.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病毒的组织与污染的饲料、垫草、土壤等保持传染性可达到数月,粪便中的病毒,在温暖的季节可存活一个月,在冻结的条件下可以越冬,盐腌肉中病毒生存1~3个月,但对酸碱十分敏感,易被酸性和碱性消毒药杀死,在50℃的温度即被灭活.口蹄疫一旦爆发传播速度快,流行猛烈,常呈流行发生,对一个猪场来说发病率几乎达到100%,大中猪病死率一般不超过5%,哺乳仔猪感染常表现为心肌炎而突然死亡,致死率可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是由(小RNA)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属. 1 流行特点 口蹄疫病毒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及损伤的皮肤是感染的门户.病畜的奶、肉、皮毛及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内脏以及呼出气体中都能带毒或排毒.仔猪感染时发病严重且死亡率较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秋两季易流行.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冷冻条件下可以越冬.但对酸碱十分敏感,2%的氢氧化钠和2%的甲醛可很快杀死该病毒.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猪、牛、羊、骆驼、鹿等家畜和其他野生偶蹄动物. 本试验对绒山羊O-AsiaI口蹄疫双价苗免疫抗体消长情况观察,以期制定合理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5.
王立春 《新农业》2010,(12):44-4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发生于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冬季是口蹄疫的高发季节,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刘永  邹伟 《新农业》2008,(3):41
口蹄疫危害牛、猪、羊等偶蹄动物,传播迅速,感染率高.一旦流行,往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畜牧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7.
每年母鹿产仔季节,因助产、惊动、异味、弱生、母鹿无奶、弃仔、扒仔、咬仔或死亡等原因使3%~5%的初生仔鹿被遗弃,得不到母鹿哺育,需人工哺乳.仔鹿人工哺乳的关键技术是必需使哺乳仔鹿吃到初乳;吃到初乳的人工哺育仔鹿成活率为97%,吃不到初乳的人工哺乳仔鹿成活率仅10%.  相似文献   

8.
<正>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病猪发热,口腔、舌部、四肢、乳房及皮肤出现明显的水泡。初生哺乳仔猪感染此病,除表现水泡、蹄壳脱落症状外,还表现为心肌炎,高达60%~70%的死亡率。一般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发生,牛、羊、猪兼可感染;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60%。猪口蹄疫与猪水泡病、猪水疱性口炎以及猪水疱疹病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根据这几种病症的微小差别,来认真鉴别。确保诊断无误,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高度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猪、牛、羊、骆驼等偶蹄动物.其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传播速度快,能给畜牧业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摸准各地区口蹄疫病毒流行血清型和趋势,采取积极有效的免疫预防注射工作成为口蹄疫防控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目前口蹄疫疫苗的动态信息,对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一、猪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有7个血清型80多亚型猪主要是O型。诊断:多发于秋末、冬季和早春,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体温开高到40℃,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开水疱溃烂,乳猪发病时临床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心肌灰白色有虎斑心病变致死率高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相似文献   

11.
猪口蹄疫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又称口疮,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侵害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人畜共患病,临床分为O型,A型,C型,亚洲型,南非1、2、3型等7个血清主型,70多个亚型.牛、猪、绵羊和山羊等偶蹄兽易感,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主要侵害偶蹄动物的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感染率高,其暴发流行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安全生产,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因此,了解猪口蹄疫的发生和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 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它能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哺乳家畜,亦能感染野牛、鹿、羚羊、骆驼等野生动物,还能传染给人,是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传染的人畜共患病。目前对患病牲畜尚无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由一种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70余种动物,主要危害牛、羊、猪和其他偶蹄动物,人亦可被感染.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患病动物以口、舌、唇、蹄、乳房等部位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人和非偶蹄动物也可感染该病,但症状较轻.资料显示,感染口蹄疫病毒后的畜类发病率几乎为100%,但病程一般呈良性经过,死亡率只有2%~3%,犊牛及仔猪呈恶性病型,死亡率可达50%~70%.由于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均可感染该病且传染迅速,能形成全球大规模流行,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该病历来被世界各国政府所重视,对进出口贸易采取严格限制,将口蹄疫列为主要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后引起一种重大传染病,主要是引起偶蹄类动物发病。该病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能引起发病动物口腔内水泡和脚趾间的水泡。甚至会引起发病牛的死亡。本文归纳羊口蹄疫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旨在为养殖场防控口蹄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是引起多种偶蹄类动物感染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能导致生猪出现生产性能严重下降及仔猪出现死亡的情况.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常口蹄疫通过疫苗接种来进行预防,但在临床上常会出现疫苗免疫失败情况,从而导致疫病发生.本文主要分析免疫失败原因,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口腔粘膜、乳房和蹄部出现水泡.现结合我县桥头镇孙富有养殖场奶牛口蹄疫病的诊治情况,谈一谈奶牛口蹄疫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马是单蹄动物,对口蹄疫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不会发生口蹄疫,因而不需要进行口蹄疫免疫.广西平乐县某村动物防疫员因缺乏相关知识,误给马注射了口蹄疫疫苗,致使马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0.
<正>猪O型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侵害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发。对未免疫的猪群可100%发病,保育猪和架子猪病死率可达80%以上。是我国农业农村部规定的一类动物传染病,猪口蹄疫的发生不但给养殖场(户)直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因扑杀、封锁和政治影响,给当地的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政治影响。目前,对口蹄疫的预防最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