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昆明市区6个常绿行道树种经营管理效益成本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涛  赵林森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2):100-102,107
以昆明市区6个常绿行道绿化树种广玉兰、杜英、天竺桂、大叶女贞、雪松和塔柏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市区街道的数量分布、各类生长指标进行实地调查,基于美国DAVIS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的相关数据,对这些树种调查当年在阻滞尘埃、减少地表径流、吸收CO2、降解NOx、SOx以及房地产增值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以及抚育管理的综合成本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大多生长良好,基本适应昆明市区的立地条件.除大叶女贞外,其余树种综合效益成本比均大于1(大叶女贞为0.63),从生态学和经济学角度看,这些行道树种选择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
行道绿化树种选择及其栽培管理中的经济学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林森  董燕  王伟  王莎 《广东园林》2006,28(5):54-58
相对于其它城市森林类型,行道树的功能突出,而其生长环境却最为恶劣。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和相近的抚育管理条件下,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与栽培管理对街道绿化、美化的景观效果以及行道树体系在减少地表径流、改善小环境气候、净化空气、节能降耗、房地产增值等方面的社会、生态与经济综合效益的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除了要遵循景观规划中的美学原则和适地适树的生态学原则之外,栽培管理方便、综合效益高、经营管理效益成本比值大的经济学原则,也应该成为行道树树种规划选择和栽培管理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3.
昆明市区樱花行道树应用效果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昆明市区樱花行道树的数量、分布、部分生长指标、抚育管理状况及其所形成的景观效果进行调查,就其2004年的经营管理效益成本做了量化分析,并提出加强抚育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昆明市行道树种调查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菲 《广东园林》2011,(3):51-56
运用数学的方法科学地选择道路绿化树种并发挥其最大效益,对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昆明二环以内行道树的抽样调查,从生态适应性、经济性、生态效能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建立昆明市行道树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昆明34种行道树进行综合评判与分级,进而为昆明行道树树种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5年对昆明市金康园和市政府2个住宅区樟树的分布数量、各类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借助美国DAVIS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的相关基础数据,对樟树阻滞尘埃、减少地表径流、吸收CO2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及抚育管理的综合成本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树种在2个住宅区所产生的综合效益价值分别为5 064.6元和25 609.3元,投入的管理成本分别为3 093.5元和11 926.2元,效益成本比分别为1.6和2.15,即市政府住宅区种植的樟树2005年所产生的综合效益以及效益成本之比都大于金康园住宅区.藉此对樟树今后在昆明市住宅区绿化中的应用及抚育管理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温州市区行道树现状调查及布局设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温州市区行道树现状的调查,认为该市目前应用的行道树种类比较单调,与浙南中心城市的形象不相符合,提出行道树种应多样化和特色化,建议应用紫薇、南酸枣、紫荆、檫木等观赏性强的落叶树种以及蒲葵、秋枫、石楠、红楠、木麻黄等绿化效果良好的常绿树种作为主要行道树。根据工厂区、住宅区、闹市区、滨江区和窗口区五大功能区,分别配植与其功能相符合的树种,以形成规模和特色。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兰州市区道路树种的栽植概况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兰州市区共有行道树树种18种,其分属10科12属,乡土树种占61%,其中刺槐、臭椿、旱柳、白蜡等树种后期病虫害严重,作为行道树将在兰州市区逐渐淘汰。并通过对行道树种的选择,筛选出适宜市区可推广应用的行道树种类有21种,分属13科17属,乡土树种占62%。  相似文献   

8.
南通市公路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晓丽 《江苏林业科技》2000,27(2):38-41,57
通过对南通市的自然条件和现有公路行道树栽培状况的分析 ,提出了该市行道树树种选择标准及可供选择的骨干树种 10种 ,一般树种 13种。并根据不同等级公路的特点 ,为充分发挥行道树的多种功能 ,对树种合理配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佛山市禅城区205条道路的调查,结果表明,禅城区共应用了58种(含变种)乔木作行道树,其分别属26科44属,其中乡土树种占65.52%,常绿乔木占74.14%;47种生长良好;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芒果(Mangifera indica)、大叶榕(Ficus virens var.sublanceolata)、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垂叶榕(Ficus benjamina)、木棉(Bombax ceib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白兰花(Michelia alba)以及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等10种乔木是禅城区行道树种群的骨干树种。  相似文献   

10.
介绍行道树的生态作用及其选择的基本原则,阐述树木的抗寒性和抗污染性及其防寒与提高抗污性措施。分别抗寒性、抗HCI、HF、H2S、CL2、NH3、O3、SO2能力和抗粉尘能力列举了适宜北方生长的抗性行道树种,并提出了引种一些国外优良树种,增加树种多样性;重视生态因素的综合与互补意义,选择生态幅广的树种等行道树种选择上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南亚热带13个主要城市的1667条主要道路行道树生长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共有101种(含种以下单位)乔木用作行道树。它们分别隶属于32科68属,其中乡土树种占53.47%,常绿乔木占75.25%,其中87.13%的乔木生长良好。研究认为:海南蒲桃(Syzgium cumini)、非洲桃花心木(Khaya senegalensis)、木棉(Bombax ceiba)、芒果(Mangifera indica)、扁桃(Mangifera persiciformis)、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垂叶榕(Ficus bengjamin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尖叶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凤凰木(Delonix regia)、白兰花(Michelia alba)、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紫檀(Pterocar pusindicus)、蝴蝶果(Cleidiocarpon cavaleriei)、石栗(Aleurites moluccana)、蒲桃(Syzgium jambos)等24种乔木适宜作为南亚热带城市行道树的骨干树种;大叶榕(Ficusvirens var.sublanceolata)、黄槐(Cassia suffurtiosa)等31种乔木可作为行道树一般树种。  相似文献   

12.
合肥城市森林减少大气污染的效果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树木主要通过气孔吸收气态污染物,同时通过滞留空气中的微粒而减轻污染,树木较高的覆盖率可能会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量,定量研究表明,合肥市1998年吸收空气污染物约为151.5t,树木7月份(着叶季节)吸收污染量高达20t,具有相对较低臭氧生成潜力的植物有香樟属、女贞属、紫薇属、罗汉松属和李属。合肥城市森林总体的臭氧指标得分值为92.4。    相似文献   

13.
4个观赏树种对紫外线屏蔽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地表植被光谱仪测定紫薇、山茱萸、柳叶栎、北美红栎4个观赏树种的光谱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树种对太阳总辐射屏蔽效率的日变化呈"增加"的趋势,对UVA辐射、UVB辐射屏蔽效率的日变化呈"增加—降低"的趋势。80%以上的太阳总辐射、UVA辐射、UVB辐射都被屏蔽,4个树种具有良好的屏蔽紫外线辐射的功能;紫薇对太阳总辐射、UVA辐射、UVB辐射屏蔽效率都最高。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的绿化是公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满足未来生态公路建设的基本条件之一。黄塔桃高速公路主线及连接线用地范围内的主要绿化树种有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紫荆(Cercis chinensis)、茶梅(Camellia sasanqua)、红枫(Acer palmatum cv.Atropurpureum.)、木槿(Hibiscussyriacus)、夹竹桃(Nerium indicum)、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f))、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蜀桧(Sabina chinensis)等,这些树种不仅提供了很好的景观效果,而且也具有良好的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