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脱毒剂脱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豇  肖淑华 《饲料研究》2006,(10):12-14
研究6种脱毒剂(1号、2号、3号、4号、5号和6号)的体外脱毒效果,采用竞争性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方法(ELISA)分别测定脱毒前后霉变玉米中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并计算其相应毒素的下降率,旨在为饲料厂家选择优质脱毒剂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6种脱毒剂脱玉米赤霉烯酮的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5号、4号、3号、2号、6号和1号;6种脱毒剂脱呕吐毒素的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5号、2号、4号、3号、6号和1号。  相似文献   

2.
6个饲料桑树品种在广西地区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主要研究桑特优2号作为对照组,桂桑优62号、桂桑6号、粤桑11号、桂桑优12号和粤桑51号共6个桑树品种进行品种种植遴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鲜枝叶产量最高者为粤桑51号[(6.52±0.42)t/667 m^2],最低者为桑特优2号[(3.89±0.28)t/667 m^2];生长性能方面较优质品种为粤桑51号、桂桑优12号和桂桑优62号;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桂桑优62号(18.46%),其次是桂桑6号(17.56%);品质较优的品种有桂桑优12号、桂桑优62号和桂桑6号。综合鲜枝叶产量、生长性能和营养与品质评价指标,较优良品种为桂桑优62号和桂桑优12号,其次是粤桑51号和粤桑11号,这些品种可作为饲料桑树品种大面积种植推广,有利于开发成为新的高蛋白饲料资源,助力广西草食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3188羽京粉1号与2573羽京红1号的饲养对比试验可见,京粉1号全期产蛋率比京红1号低,平均蛋重比京红1号轻,京粉1号的总产蛋量为36590.3kg,羽均产蛋量为11.48kg,比京红1号37575.6kg,羽均产蛋量14.60kg少,但由于京粉1号的粉壳蛋价格比京红1号的褐壳蛋高3元/kg,故饲养京粉1号蛋鸡的经济效益却比饲养京红1号蛋鸡高。  相似文献   

4.
以抗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病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为研究对象,以广西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正交)为对照,进行饲料转化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华康2号4龄蚕食桑量是两广二号的126.02%,5龄蚕食桑量是两广二号的96.87%,4~5龄蚕总食桑量与两广二号基本一致;50 kg桑产茧量华康2号为5.530 kg,比两广二号高12.86%;50 kg桑茧层量华康2号为1.160 kg,比两广二号高17.17%,华康2号50 kg桑产茧量与50 kg桑茧层量均显著高于两广二号,表明华康2号的饲料转化效率高于两广二号。华康2号与两广二号相比总发病率低6.33个百分点,张种产茧量高19.94%,并表现出对BmNPV病的高抗性。  相似文献   

5.
在广西香蕉枯萎病重病区种植宝岛蕉、桂蕉2号、南天黄、中蕉9号、桂蕉9号5个不同香蕉抗病品种(系),调查其抗病性、生育周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为香蕉抗病品种(系)在广西及其相似气候蕉区的示范及推广种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中蕉9号的抗性表现为高抗,宝岛蕉、桂蕉2号、南天黄、桂蕉9号对枯萎病的抗性都表现为抗。从生育周期来看,桂蕉9号的生育周期最短,其次是南天黄;宝岛蕉与桂蕉2号的生育周期接近,中蕉9号的生育周期最长。农艺性状方面,中蕉9号的假茎平均高度最高,桂蕉9号假茎平均高度最低;中蕉9号的假茎高度与宝岛蕉、桂蕉2号、桂蕉9号差异显著,与南天黄差异不显著;中蕉9号的假茎基围最粗,其次是宝岛蕉,桂蕉2号、南天黄、桂蕉9号之间差异不显著。中蕉9号的单穗最重,产量最高;宝岛蕉次之,桂蕉9号和桂蕉2号的单穗重与宝岛蕉之间差异不显著,南天黄的产量最低。综上所述,桂蕉9号更适合作为抗病品种(系)在广西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一、试验经过于1963年9月13日选用三对同胎产双羔的本地山羊,都是阉羊。第一对6月龄,编号为1号和4号;第二对3.5月龄,编号为2号和5号;第三对2月龄,编为3号和6号。分成两组,试验组为1号、2号、3号;对照组为4号、5号和6号。使品种、性别和年龄完全相同。活重力求相似,试验组3头羊共重30.87公斤,对照组31.75公斤。以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并由同一饲养员照料。两组  相似文献   

7.
以2个优良品系及6个审定品种为材料,对果实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并基于以指标变异系数赋权的模糊隶属函数法,对波罗蜜果实品质、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和评价波罗蜜优良品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系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平均单株产量等指标差异极显著;8个品系综合评价排名为:33号>324号>2号>327号>45号>408号>28号>20号。以果实大小评判,则大果类型324号产量较高,中果类型33号产量较高,2号品质、风味最优,45号次之,小果类型28号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桑树硬枝扦插繁育能力,使用实验室的可移动植物LED光照循环水培装置,以珍珠岩为基质对涠盛2号、桂桑优62、涠城1号、桂桑优12、涠荔1号及强桑1号等6个不同的桑树品种进行扦插种植试验,发现地方品种涠盛2号、涠城1号、涠荔1号扦插生根率和长叶率均达到了100%,较其它品种表现出了较强的生长能力和适应能力,在枝条根系生长情况和枝叶总量方面,品种涠盛2号、涠城1号、涠荔1号亦表现出明显优势,综合比较后认为,涠盛2号、涠城1号、涠荔1号属于扦插繁育能力较强的桑树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以10个燕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个燕麦品种均能够在试验区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生育期87~110 d。定燕2号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而蒙燕1号株高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坝莜18号籽粒产量最高,坝燕6号次之,而远杂1号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定燕2号与坝莜18号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而远杂1号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品种(P<0.05)。GL381粗蛋白含量最高,魁北克粗蛋白含量最低。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是坝莜3号,最低的是蒙燕1号。定燕2号粗纤维含量最高,坝莜3号粗纤维含量最低。远杂1号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魁北克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定燕2号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除魁北克之外的其他燕麦品种(P<0.05),最低的是远杂1号。定燕2号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坝莜3号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坝莜3号相对饲喂价值最高,为107.67,定燕2号最低。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显示,张燕4号、坝莜18号和坝莜3号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综合表现较好。研究表明,张燕4号、坝莜18号和坝莜3号适宜在土默特右旗及其周边地区种植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赣选1号黑麦草12个优良株系进行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品种农艺性状、株高、产草量及营养成分四方面综合考虑,1号、8号和9号株系表现最好,可作为优势种保留,用于赣选1号黑麦草提纯复壮试验,6号、10号、12号表现次之,其他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1.
1989年秋季,我们曾对桑树10品种:嘉陵4号、嘉陵8号、嘉陵9号、嘉陵新9号、嘉陵10号、嘉陵15号、嘉陵16号、荷叶白、新一之濑、小官桑(对照),进行了秋叶产量调查。初步结果是:嘉陵新9号、嘉陵9号、嘉陵8号和嘉陵16号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今年春蚕期,我们又对这10个桑品种进行了春叶产量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于后。一、试验材料、调查日期及  相似文献   

12.
三种NSP酶在舍饲绵羊上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择44只临床表现健康的青海半细毛羔羊,按性别、年龄、体重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配对分为4组,每组11只。在基础日粮及饲养管理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第1、2、3组羊日粮中依次分别添加1号酶、2号酶、3号酶(以下简称1号酶组、2号酶组、3号酶组),第4组不添加,为对照组。经74d试验,结果表明:1号酶组、2号酶组、3号酶组和对照组羊只均日增重依次分别为151.48g、105.56g、138.65g和106.51g,1号酶组比对照组和2号酶组羊日增重分别提高了42.22%和43.38%,差异显著(P<0.05);1号酶组比3号酶组羊日增重提高9.25%,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报酬以1号酶组最高,分别比2号酶组、3号酶组和对照组提高了30.2%、8.5%和29.7%;羊粪中纤维含量及粗蛋白(CP)含量测定结果:1号酶组、2号酶组、3号酶组羊粪中纤维(包括ADF、NDF、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消失率均比未添加酶的对照组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纤维素酶含量较高的3号酶组效果最好;羊粪中残留的粗蛋白含量以1号酶组最低。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法,对参试的金岭青贮10号、17号、27号、37号、410号五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对比筛选,乾泰1号玉米品种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金岭青贮27号生物产量最高,收获时养分比例较高,成熟度好,生物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于2009年春引入中油12号,与中油10号、中油11号、中油9号、中油4号、中油5号和曙光进行对比试验,于2010年挂果,2011年丰产,结果表明,中油12号丰产性略低于中油5号,抗裂果能力、品质等均超过其他试验品种,是一个综合性状非常优良的特早熟油桃品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生化试验及PCR等方法对13株猪链球菌进行鉴定分型,用结晶紫染色(CV)和扫描电镜(SEM)的方法对其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进行研究,并对形成的生物被膜进行形态观察。结果显示:经鉴定的13株猪链球菌中1株为1型,4株为9型,2株为7型,另2株为2型,其他菌株为未知;13株菌均能形成生物被膜,其中1号、2号、3号、4号、7号、9号、10号、12号、13号菌形成生物被膜能力较弱,5号、6号、8号、11号菌形成生物被膜能力中等。这些结果为研究猪链球菌致病性及为生物被膜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牛血吸虫病抗体检测试纸条(以下简称试纸条)的检出时限,用试纸条对实验感染血吸虫的10头水牛的抗体消长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6头试验水牛(编号为1号、2号、4号、6号、7和9号)在接种后第4周检测到血吸虫抗体,4头试验水牛(编号为3号、5号、8号和10号)在接种第5周检测到血吸虫抗体。经过吡喹酮治疗后,3头试验水牛(1号、3号和8号)在第16周抗体转阴,4头试验水牛(2号、5号、6号和10号)在第20周抗体转阴,3头试验水牛(4号、7号和9号)在第24周抗体转阴。结果表明,该试纸条最早可检测到水牛血吸虫抗体的时间在感染后第4周,要保证全部检出的时间须在感染后第5周;经治疗后,试验水牛血液中抗体转阴的最早时间是治疗后16周,全部转阴的时间在治疗后24周。说明该试纸条用于水牛血吸虫病早期诊断时间应在感染后4周~5周,用于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价应在患血吸虫病水牛治疗6个月后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广东省蓝莓产业化发展,在广东省河源地区首次引进9个南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南高丛蓝莓品种为LM1号(Misty)、LM2号(Bluerain)、LM3号(O′Neal)、LM4号(Sharpblue);兔眼蓝莓品种为LM5号(Brightwell)、LM6号(Climax)、LM7号(Powderblue)、LM8号(Gardenblue)、LM9号(Baldwin)。结果表明,LM1号(Misty)、LM3号(O′Neal)、LM4号(Sharpblue)表现为不适宜当地气候,受到夏季高温伤害,栽培2年后大部分苗木死亡;LM8号(Gardenblue)虽植株生长正常,但果实产量过低,单株均产仅为0.45kg。LM2号(Bluerain)、LM5号(Brightwell)、LM6号(Climax)、LM7号(Powderblue)和LM9号(Baldwin)能够适应当地高温高湿条件,生长正常,栽培后4a幼树单株均产在1.6kg~4kg之间。试验中就地取材的土壤改良配方能够满足蓝莓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育粗蛋白质含量高、产叶量高的畜牧饲料专用桑树品种,对桂桑6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2号、桂桑5号、伦教40号、桂桑优12、桂桑优62、桂7625、粤桑11号、粤桑51号、农桑14号、强桑1号、强桑2号、沙2×伦109等14个桑树品种的产叶量、干物率及粗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4个桑树品种每667 m~2桑园全年产叶量最高的品种是桂桑6号,产量达4 030.34 kg,比对照桑树品种沙2×伦109高43.47%;枝条的干物率最高的品种是伦教40号,为29.21%,枝条上所有叶位的叶片混合干物率最高的品种是粤桑51号,为29.25%;成熟叶片(10~12叶位)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桂桑5号,为12.62%,5个月龄的桑枝中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农桑14号,为5.30%,所有叶位混合桑叶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桂桑6号,为14.43%,整条枝条上枝叶混合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农桑14号,为9.48%。因此,桂桑6号可以作为叶用桑园及畜牧饲料用桑园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检测烯脂酰辅酶A水合酶短链1(ECHS1)的甲基化状态,以同源比对克隆的方法获得荷斯坦奶牛ECHS1部分片段的序列,首先预测甲基化数目,然后采用重亚硫酸盐转化测序(BS-Seq)的方法检测了所获得片段的甲基化状态。结果表明,该试验成功获得了ECHS1 459 bp的序列,其C+G含量为53.88%,含有28个Cp G岛,其中1号、2号、9号、11号、13号、14号、17号、22号、24号、27号位点所有个体都发生了甲基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适应性较强的野生白三叶品种加以利用.我们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来自俄罗斯的6个野生白三叶品种进行了适应性研究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5号和6号品种在产量、株高、生长速度及干物质量方面较优;2号营养价值全面,越夏率与生长速度好,但产量较低,可以作为坪用品种;5号、6号及2号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1号、3号和4号则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