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起高级畜牧师张启明同志 ,安徽省养蜂界同仁都说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 ,为安徽省养蜂事业的发展不知疲劳地忙碌 ,40多年如一日 ,一心扑在养蜂事业上 ,他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和丰硕的科研成果 ,为推动安徽省养蜂事业的发展 ,开创养蜂事业新局面 ,作出了积极贡献。张启明生于1934年12月 ,1956年凤阳农业学校畜牧专业毕业后 ,分配到省农业厅畜牧局一直分管全省养蜂工作。1958年参加农业部第一届养蜂师资进修班 ,曾任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所长。现任安徽省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养蜂学会常务理事。张启明酷爱养蜂业 ,…  相似文献   

2.
由马德风任编委会主任、黄文诚任常务副主任,诸葛群、龚一飞、周崧、金振明任副主任;74名长期从事蜜蜂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编撰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已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全卷共87.2万字,彩色插图131幅,黑白插图347幅,图文并茂,装帧精美。该书集古今中外蜂学知识之大成,囊括了蜜蜂生物学、蜜蜂饲养管理、蜜蜂病敌害、养蜂机具与设备、蜜(粉)源植物、蜂产品加工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养蜂学、养蜂  相似文献   

3.
葛凤晨 《蜜蜂杂志》2012,32(12):7-9
(接上期)3传统农业利用蜜蜂授粉试验示范和推广时期我国的蜜蜂授粉事业,随着养蜂生产的发展逐渐成长,但在2000多年的中蜂传统饲养历史时期,蜜蜂授粉处于自然授粉阶段和对蜜蜂授粉的认识阶段。19世纪末以后,西方蜜蜂和西蜂饲养技术传人我国,养蜂技术水平和养蜂生产效益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蜜蜂授粉知识随着养蜂技术传播也在我国流传,  相似文献   

4.
《蜜蜂杂志》自一九八一年创刊以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交流养蜂生产的组织领导经验,推广中蜂科学饲养,介绍西蜂饲养管理先进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交流养蜂科学技术和国内外科学研究成果,扩大蜂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报道,为推动和发展我国的养蜂事业作出了贡献。是全国各地养蜂单位和广大养蜂人员喜爱阅读的养蜂刊物之一。《蜜蜂杂志》自一九八五年起,在国内  相似文献   

5.
读完贵刊1987年第4期的《多翻译些养蜂著作》的报道后,我觉得王维午同志的建议真说到我心里了。的确,“洋为中用”,像建议中提到的那些翻译刊物、书籍,对提高我国的养蜂技术水平和加速我国养蜂事业的发展是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数量毕竟太少了。笔者认为,在当今世界的养蜂事业中,我国在蜜蜂育种、中华蜂种采用活框蜂箱饲养、蜂产品医疗研究方面是比较领先的。但坦率地说,在养蜂科学理论、养蜂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6.
当代饲养中华蜜蜂专家王博亚同志不幸于1991年12月5日逝世,终年94岁。他毕生致力于中华蜜蜂活框饲养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成绩卓著,在国内,特别在冀鲁豫三省享有很高的威信,他的去世是养蜂战线的一大损失。王博亚同志河北省大名县人,1898年农历6月13日生。农业专科学校毕业。1928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编辑委员会于1982年3月在北京成立。推选马德风、黄文诚、诸葛群、周崧、龚一飞等同志为主任、副主任。大纲的编写工作基本完成,即将进行条目的拟订。这是我国养蜂界的大事。  相似文献   

8.
宋心仿 《蜜蜂杂志》2003,(12):37-38
王贻节 ,著名养蜂专家 ,原系山东农业大学牧医系主任、养蜂研究室主任、山东省蜂业协会理事长、山东省蜜蜂育种站站长。王教授是我国蜜蜂育种学奠基人之一 ,也是我国科学养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王贻节教授从 2 0世纪 50年代开始 ,在科研课题的选择上 ,就力求从养蜂生产最为需要的饲养管理技术入手 ,对蜂群的春、夏、秋、冬四季管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在实现蜂群良种化 ,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方面 ,他狠下了一番功夫。 1 978年初 ,他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了组建省实验种蜂场的建议。当建议被采纳 ,有关领导为场长人选犯愁时 ,他毫不犹豫地…  相似文献   

9.
养蜂不占地,不与人畜争粮,而且还能生产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蜂产品.广东开平市赤水镇派出所的邱所长喜欢蜜蜂,热爱蜜蜂,在当地工作20多年一直没有离开过蜜蜂.1992年毕业分配到镇派出所工作,当时只是一名普通警员,年轻帅气.来到派出所的第2天,就打听到我养有蜜蜂,下班就到我的蜂场参观,有时帮我摇蜜. 他喜欢饲养蜜蜂,就自己上山找蜂源,利用节休日上山收捕野生中蜂,这样,就有了自己的蜜蜂,并购置了一些养蜂用具开始饲养.自他当上所长后,工作担子重了,但仍然没有放弃饲养蜜蜂.  相似文献   

10.
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村青年 ,凭着一身的胆识 ,一流的诚信服务和对甜蜜事业的不懈追求 ,以质量最好、品质最优的蜂产品 ,2 2年如一日地谱写着“甜蜜事业之歌” ,他就是中国优秀蜂农、中国养蜂学会理事、江苏省养蜂协会副理事长、南京季福标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省盱眙县蜜蜂种王场场长季福标。从 1980年开始 ,季福标从饲养 3箱蜜蜂入手逐渐步入养蜂事业。在多年经营中 ,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 ,他先后成立了江苏省盱眙县蜜蜂种王场 ,南京季福标蜂业有限公司。最使季福标高兴的是顾客对他的产品质量是如何之好、品质是如何之优、效果是如何之佳…  相似文献   

11.
正杨玉刚,今年44岁,他身高1.92 m,人称杨大个。他的身高那可是个打篮球的料,但他1994年却从鸡西来到虎林,在虎林县养蜂公司的蜂场学起了养蜂。转眼20多年过去了,他以蜜蜂为伴,以养蜂为生。先是给公司蜂场养蜜蜂,后来又建了蜂场自己干。日子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却也生活得比较富足。他现在饲养蜜蜂100群,有一个定地的养蜂场。如果椴树大年,他就往深山里转地饲养,多增加点产量。椴树小  相似文献   

12.
杨多福先生穷自己 4 0余年的精力 ,呕心沥血 ,致力于蜜蜂饲养方法的探讨 ,总结出一套先进的蜜蜂饲养方法 ,这就是“数控养蜂法” ,为蜂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此 ,《蜜蜂杂志》编辑部于 1995年以《杨多福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汇编》 (以下简称《汇编》)将他在此前所发表的文章编辑 ,用增刊的形式出版 ,这在出版界里是不多见的 ,说明了他的养蜂方法不仅得到蜂界同仁的认同与推崇 ,也是出版界和学术界对他先进养蜂方法的重视、宣传与推广。杨多福先生不仅在养蜂中不断探索 ,总结并提出了蜜蜂饲养中存在的间虫律、伤力律、伤热律等 ,给广大养蜂者…  相似文献   

13.
文丽 《中国蜂业》2023,(2):9-12
<正>青年教师季福标,用3箱蜜蜂开启一生的事业1980年,17岁的季福标高中毕业后,回到乡下的一所中学当乡村教师,彼时父亲买了3箱蜜蜂饲养。季福标由此开始了养蜂生涯,正是这3箱蜂开启了福标品牌的发展壮大之路。寒来暑往,每天看着父亲饲养蜜蜂的季福标,在1983年开始独立饲养蜜蜂,并且在不久之后辞去教师工作,回家专职养蜂。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从小热爱蜜蜂,一生为蜜蜂事业奔忙,从而铸就了我的养蜂人生。1961年学校停办高中,笔者就回家当了4年农民。1965年开始学习养蜂,下半年被调到公社农机站工作。1978年到区企业办公室担任会计工作。期间,业余饲养蜜蜂从未间断过。记得那时在本地可以采3季蜜源,一年能收获几百斤蜂蜜,可创收几百元。在那个工资低微的年代,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蜂产品协会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蜜蜂和食用蜂蜜产品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蜂事业发展迅猛,目前饲养的蜜蜂数量已达730万群,成为世界第一养蜂大国。现在,我国年产蜂蜜29.3万  相似文献   

16.
第31届国际养蜂会议于1987年8月工9~25日在波兰首都华沙文化科学宫隆重举行。以龚一飞、王吉彪为正副团长的中国养蜂学会代表团及省、市出席会议代表共18人,同来自世界七十多个国家500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題为蜜蜂与环境保护,分科有蜜蜂生物学、病理学、蜜源与授粉、养蜂技术与蜂机具、蜂产品医疗及发展中国家的养蜂业,并举办养蜂博览会。  相似文献   

17.
我从事养蜂工作已有四十多年,远在日寇逃犯临湘时,由于避难深山,对蜜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青少年时期,在学习、工作之余,就对野生中蜂大胆地进行改良饲养。以后一直“与蜜蜂结下了不了之缘”。在实践中,经历了多少险阻,才一步一步地攻克  相似文献   

18.
养殖蜜蜂性价比较高,有越来越多的蜂农参与到养蜂事业中去。文章自准备养蜂箱、选择场地、选择蜜源、蜜蜂的饲养、养蜂的日常管理、蜂病的防治等几方面,就蜜蜂养殖技术做简要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1981年8月,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科技交流会议在广西阳朔召开。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养蜂专家健步登上讲台,激动地说:“我已年过七旬,但我愿做一只工蜂,为我国的养蜂事业奋斗不息……。”他便是养蜂界享有盛名的贵州省劳动模范,高级畜牧师刘继宗老先生。刘老1908年出生于湖南衡阳。三十年代考上南京金陵大学学习古典文学。当时,农学系的章元玮先生饲养的几群意大利蜂深深地吸引了他,便毅然放弃了文学专业,而转学昆虫专业,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我国蜂业界老前辈、养蜂专家解景戎先生不幸于 2 0 0 2年元月 8日病逝 ,享年 92岁。解氏 1 91 1年 1 0月生于安徽省肥西县 ,受过大学教育。 1 930年在校期间 ,他利用节假休息时间 ,在家饲养中蜂 ,从此与蜜蜂结下不解之缘。他把自己的一生 ,奉献给了祖国的养蜂事业 ,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