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鲵腹水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导致大鲵(Andrias davidiamus,giant salamander)腹水病的主要病原菌类型。【方法】从患病大鲵的腹水和肠道分离细菌并进行纯培养,用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培养细菌进行鉴定,再对52尾健康的1龄大鲵进行感染试验,以确定病原菌,同时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经过细菌自动鉴定系统确定了4株细菌,室内感染试验确定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主要致病菌;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也再次证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该病原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对氨卞青霉素、舒巴坦、头孢唑啉等药物具有抗性。【结论】导致大鲵腹水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具有典型溶血性病征的染病鲤鱼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鉴定,并研究其对寄主感染的解剖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营养琼脂平板划线方法从染病鲤鱼肝脏样本中分离得到病原菌菌株FAH5,使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其生理生化特性探讨,初步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然后,采用嗜水气单胞菌FAH5人工感染健康鲤鱼,并通过解剖分析其器官病变情况。【结果】感染嗜水气单胞菌FAH5后,鲤鱼体表粘液增加,分泌物增多,鳍部和腹部泛红,鳃部出现腐烂现象,并充血发黑。解剖后腹腔和内脏有出血点,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病理变化以血液循环障碍,血管扩张为主,严重感染时这些器官有充血、出血和溶血现象,活性细胞经感染病变至弥散性坏死。【结论】有溶血性病征的染病鲤鱼分离纯化得到了嗜水气单胞菌FAH5,人工感染健康鲤鱼后出现相同症状,解剖病理学特征为腹腔和内脏有出血点,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病变以血液循环障碍,血管扩张为主。  相似文献   

3.
施氏鲟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患典型出血性败血症死亡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Brandt)脾脏组织分离到1株致病性病原菌。依Koch法则建立室内感染模型,一次感染试验和回归感染试验的试验组均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情况下相同的症状,根据Reed-Muench法计算病原菌半数致死浓度为1.17×107cfu/mL。对从自然发病和一次感染试验的病鱼体内分离的致病菌进行形态和VITEK全自动细菌生理生化表型鉴定以及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施氏鲟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对氨卞青霉素、舒巴坦、头孢唑啉等药物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广西全州县飞机坪鱼种场患病禾花鲤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其致病性、耐药特性及6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为细菌引起的禾花鲤疾病及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患病禾花鲤的肝脏、心脏和肾脏等部位取样分离细菌,人工感染确定菌株的致病性,API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相结合进行细菌鉴定,细菌的耐药特性试验为K-B纸片扩散法,毒力基因以PCR扩增法检测。【结果】从患病禾花鲤中分离到2株致病力很强的病原菌株TH1和TH3,对健康禾花鲤的致死率均为100.00%;经生化和分子鉴定,2株分离菌株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与标准菌株Aeromonas hydrophila ATCC7966(NR 118944)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相似度99.80%;2株菌株对硫酸新霉素等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等4种药物不敏感;TH1携带所检测的hly、Aer、Alt、Act、ahal和ahp 6种毒力基因,TH3只携带hly、Aer、Alt、Act、ahal 5种基因。【结论】引起广西全州县飞机坪鱼种场禾花鲤大批死亡的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2株菌株TH1和TH3的毒力基因型分别为hly~+ Aer~+ Alt~+ Act~+ ahal~+ ahp~+ 和hly~+ Aer~+ Alt~+ Act~+ ahal~+ ahp~-,对健康禾花鲤的致死率均为100.00%,对硫酸新霉素等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等4种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王海潮  张兴桃  廖红艳  陈红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23-20524,20651
[目的]确定锯缘青蟹黄水病致病菌的病原。[方法]对从患黄水病的锯缘青蟹体内分离出的28株致病菌株进行培养、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人工感染等试验。[结果]分离出的菌株均为弧菌科细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12株、辛辛那提弧菌8株、副溶血弧菌5株、温和气单胞菌3株。[结论]4种菌株均为青蟹黄水病的病原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山瑞鳖红底板病的病原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为生产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常规方法从患红底板病山瑞鳖的肝脏、心脏和腹水中分离病菌,人工感染确定其致病性,以API 20NE生化鉴定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山瑞鳖的心脏、肝脏和腹水中分离到3株优势菌株,经鉴定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与标准株ATCC 7966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6%.3株病原菌对舒普深、菌必治、多粘菌素B和先锋必等4种药物均高度敏感,而对先锋霉素Ⅵ、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等3种药物均不敏感.[结论]引起广西南宁市某养鳖场山瑞鳖红底板病的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可选用舒普深、菌必治、多粘菌素B和先锋必等药物进行治疗.放养密度大、水质条件差和相互咬伤是山瑞鳖在保温越冬期间红底板病暴发性流行的诱发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查明池塘养殖湘华鲮暴发性死亡的原因,并对分离的病菌进行鉴定和回归感染试验。【方法】取濒死湘华鲮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采用细菌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及16S rDNA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进行优势菌的鉴定,并通过人工感染和药敏试验评价优势菌的毒力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分离获得优势菌XHL-01和XHL-02,经鉴定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结果表明:两菌株对湘华鲮均具有致病性,感染发病症状与临床症状类似;药敏结果显示:两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和万古霉素产生耐药,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多西环素等9种药物高度敏感。【结论】从发病湘华鲮中分离获得的致病菌XHL-01和XHL-02对湘华鲮都具有致病性,可能为此次暴发性死亡的细菌性病原,药物敏感结果可为该病的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从患体表出血溃烂病的濒死湘云鲫(Carassius auratus Triploid)体内分离到两株细菌XJA80601和XJB80603,经菌体形态学观察及API 20E系统鉴定,确认这两种病原菌分别为普通变形菌(Proteus vulgari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人工感染试验显示,普通变形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对健康湘云鲫都有明显的致病性,肌肉注射感染和创伤浸泡感染的致死率均为100%;普通变形菌主要引起湘云鲫的皮肤溃烂,而嗜水气单胞菌可导致湘云鲫皮肤溃烂和出血症状。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唑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和丁胺卡那6种化学疗剂对普通变形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杀菌作用,可作为治疗湘云鲫皮肤出血溃烂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腹水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西桂林市某水产养殖场患腹水病的黄颡鱼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有效防控黄颡鱼腹水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从患病濒死黄颡鱼的心脏、肝脏及病灶等处分离出病原菌,然后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氧化酶试验及API 20NE生化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腹水病黄颡鱼的心脏、肝脏和腹水中分离获得3株优势菌株(090421A、090421B和090421C),分离菌株对斑点叉尾鮰、淡水鲨鱼、南方大口鲶和革胡子鲶等4种无鳞鱼也有很强的致病性,经API 20NE生化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先锋噻肟、菌必治、舒普深、盐酸沙拉沙星、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呋肟等17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氧哌嗪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青霉素、先锋霉素Ⅴ、先锋霉素Ⅵ、复方新诺明、头孢噻吩、头孢氨苄、阿莫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克洛等12种药物不敏感.[结论]广西桂林市某水产养殖场黄颡鱼的腹水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引起,可选用先锋噻肟、菌必治、舒普深、盐酸沙拉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呋肟、氟苯尼考等7种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山瑞鳖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病山瑞鳖的肝脏、肺脏分离到1株细菌,对该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进行分析,初步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采用BioFosun-Ⅰ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该菌进一步鉴定,结果显示为嗜水气单胞菌,可能性概率(PROB)为99%,相似性指数(SIM)和位距指数(DIS)分别为0.989和0.099。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点及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结果,可将从发病山瑞鳖分离到的病原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该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山瑞鳖发病的病原且具有高度致死性;药敏试验结果则表明,该菌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4种药物敏感;选用头孢哌酮和恩诺沙星对病鳖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和控制效果,为今后山瑞鳖养殖生产中更有效地防制由该菌引起的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患红脖子病黄沙鳖的肝脏、肺脏分离到一株细菌,人工感染黄沙鳖证实为该病的病原菌。对该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进行分析和双重PCR鉴定,确定为携带气溶素(aer)基因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哌酮、氧氟沙星、恩诺沙星3种药物敏感;选用头孢哌酮和恩诺沙星对该病进行防治,获得较好的治疗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患病西伯利亚鲟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为鲟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患病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的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株HD0824,该菌株具有高致病性,能使小白鼠24 h内死亡。经过人工感染,感染用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表明菌株HD0824为鲟鱼此病病原。【结果】菌株HD0824为革兰氏阴性杆,无芽孢和荚膜,在兔血平板上能形成明显的β-溶血,蛋白酶活性很强。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菌株HD0824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同源性达99%。此外,分离菌株HD0824对庆大霉素、强力霉素、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新霉素中度敏感。【结论】分离菌株HD0824是西伯利亚鲟病原菌,养殖时可选用庆大霉素及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3.
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报道了一种引起鲤鱼败血性传染病的致病菌,从发病鲤鱼的皮肤病灶和内脏器官均分离到该病的病原菌,用这种致病菌的纯培养物人工感染健康鲤鱼获得成功。根据其细菌形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性状,符合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AeromonashydrophilaSubsp)。并对该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了试验,从15种抗菌药物中选出了氯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几种该菌特别敏感的药物。文中还针对与嗜水气单胞菌特性比较相似的一些鱼类病原菌进行了鉴别诊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沙塘鳢养殖过程中出现大量暴发的烂鳃症,病鱼症状主要表现为行动迟缓,脾脏肿大,头部皮肤和鳃部溃烂较为严重,肠道出血;采集江苏省沙塘鳢主要养殖基地病料,分离病原菌,通过显微镜观察,运用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等方法,对从肠道及鳃部分离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的特点,GenBank中同源系列检索结果显示,该菌与嗜水气单胞菌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该菌对诺氟沙星的敏感性最高,人工感染选择诺氟沙星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王凡 《福建农业学报》2011,26(4):545-548
从患病欧洲鳗鲡内脏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菌FZ01,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药物敏感性试验、动物感染试验和血清型分析,并进行了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端圆,散在,TCBS琼脂上呈细小黄色菌落.VITEK全自动微生物系统鉴定该分离株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动物感染试验证明,对欧鳗和小白...  相似文献   

16.
对4株分离自湖南省的甲鱼败血病、湖北省的黄鳝出血病、湖北省的大鲵腹水病、湖南省的斑点叉尾鮰败血症的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域、不同宿主的4株嗜水气单胞菌对同一种药物的敏感性不尽相同,但对哌啦西林、米诺环素、氨曲南、呋喃妥因、头孢吡肟、头孢哌酮6种药均有高度敏感性,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苯唑西林、克拉霉素有一定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抗菌肽家族基因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侵染的响应,为揭示抗菌肽家族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大鲵后,采用Trizol提取组织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再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抗菌肽家族3个基因(KK1、KK5和KK8)在大鲵皮肤和肝脏器官的表达响应情况。【结果】经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后,抗菌肽基因KK1、KK5和KK8在大鲵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在攻毒后12~36 h均显著高于注射PBS的对照组(P0.05,下同);而在肝脏组织中,抗菌肽基因KK1、KK5和KK8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攻毒后24、12和24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这3个抗菌肽基因在早期积极响应嗜水气单胞菌的侵染,但相对于皮肤组织,其高表达量持续时间较短。【结论】抗菌肽家族基因KK1/KK5/KK8在嗜水气单胞菌侵染大鲵时积极作出应答,尤其在皮肤组织中的特异表达对启动机体天然免疫应答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宁  黄海  张希  魏赟  巫火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89-11292
[目的]探讨暹罗斗鱼的发病原因和病害防治方法。[方法]对暹罗斗鱼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并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D-NA测序对其鉴定,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菌株DY001为暹罗斗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病原菌。经鉴定,确定菌株DY001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该病原菌对暹罗斗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0.04×106CFU/g。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阿奇霉素、奥复星、氟哌酸、复方新诺明、菌必治、甲氧苄啶和氯霉素等抗生素敏感。[结论]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此次暹罗斗鱼发病的病原菌,而药敏试验结果将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鲢鱼白皮病致病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然发生白皮病的病鲢鱼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特性鉴定。从6尾新鲜病链鱼的病变部位组织分离到几乎纯一且多量的细菌从每尾鱼的分离物做纯培养3株共18株,经形态特征检查及理化特性鉴定初步表明为气单胞菌属的细菌,其中5尾为单一的豚鼠气单胞菌感染,1尾为豚鼠气单胞菌与嗜水气单胞菌两种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20.
鲢鳙鱼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江西省南城县和广东省佛山市、韶关市患细菌性败血症病鲢鱼、鳙鱼体内分离到3株优势菌,人工感染鲢后证实为该病的病原菌,此3株菌对剑尾鱼的半致死量(LD50)分别为:2.64×105、9.24×104、4.45×105CFU/g。对3株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ATB细菌鉴定仪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征;为进一步确定病原菌分类地位,对其16SrRNA序列扩增测序,并与相关细菌16SrRNA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在系统发育树中与嗜水气单胞菌聚类为一支。Aero气溶素基因PCR扩增出209bp条带,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此3株菌为含有毒力基因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