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淮夏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利用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更好地利用大豆种质资源,对383份黄淮夏大豆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淮夏大豆在生育期、株高、单株荚数等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上具有多样性,遗传变异丰富;产量与单株总荚数(r=0.714^**)、单株有效荚数(r=0.712^**)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结荚高度(r=0.593^**)、主茎节数(r=0.450^**)等也呈显著正相关;每荚粒数与生育期(r=-0.586^**)、百粒重(r=-0.437^**)呈显著负相关;单株有效荚数与百粒重(r=-0.445^**)呈显著负相关。在黄淮夏大豆生态类型内对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可为黄淮夏大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黑龙江省大豆育种现状及与先进大豆生产国的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黑龙江省大豆育种要瞄准世界先进国家大豆育种目标.更新观念与现代农业对大豆品种要求同步.要选育半矮杆耐密植.适于窄行密植栽培;抗病虫,耐逆性强.稳产性好:品质优良,适于不同加工需要的新品种。要改进育种方法.在常规育种基础上,采用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育种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育种水平,要重视资源的引进创新与利用,不断提高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宁夏大豆育种科研工作的历史、成就.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豆育种科研工作始于1972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区大豆育种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先后自育出5个大豆新品种.经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有13个.使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得到4-5次全面更替.大豆品种丰产性不断提高.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品质性状也不断提高,先后对大豆品种资源进行了搜集、创新、利用研究.进行了本区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收集研究.最后对大豆育种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大豆近地空间诱变育种M_1M_2代的研究通报贾淑芹(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本试验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与我单位协作,利用高空气球辐射处理大豆种子(空辐)进行诱变育种研究,这是诱变育种新的途径。经两年试验,探索大豆经空辐后的遗传变异的特点,为正确利用...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大豆生产现状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概述了安徽省大豆种植的分布及建国后50年的大豆生产发展概况,较详细地论述了安徽省大豆生产的九大特点:(1)大豆种植遍布全省;(2)以夏大豆生产为主;(3)以一年多熟制为主;(4)是我国高蛋白大豆主产区;(5)集约化种植水平较低,品种类型多;(6)加工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7)品种资源丰富;(8)大豆育种水平先进;(9)大豆栽培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发展。文中还指出了安徽省大豆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克山大豆种质及其利用研究(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克山161006)赫世涛,牛若超克山大豆种质自1936年始创于前克山农事试验场,至今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种质体系。育种单位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克山大豆种质,选育出了很多大面积高产优质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全省...  相似文献   

7.
大豆有性杂交亲本的选择和利用是大豆高产育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几个方面的论述,并以此为基础叙述了杂交育种的优良种质的主要来源,旨在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一、利用东北春大豆作亲本吉林农大邓劭华(1991)通过对东北大豆品种资源的遗传研究认...  相似文献   

8.
浅论大豆部分核不育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大豆改良式轮回选择法初探周翔,李廷泉,冀宪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扬长避短,在大豆育种中,引入作物遗传基因分析的手段,运用大豆部分核不育材料来进行轮回选择,有针对性地筛...  相似文献   

9.
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防治该病经济有效的方法是抗病育种,而抗性资源筛选又是抗病育种的基础。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用黑龙江省大豆疫霉菌的1号优势生理小种对来自黑龙江、吉林、河南、内蒙古、辽宁、湖北、四川、河北、陕西、中国农业科学院的536份栽培大豆材料(其中农家品种280份、其它大豆品种256份)进行抗性鉴定,抗病的152份,占28.39,6,中间类型的135份,占25.29,6,感病的249份,占46.59/6。280份农家品种中,抗病的有89份,占农家品种的32%,这说明农家大豆品种资源抗性比例较高。种皮色或种脐色为黄色或褐色的材料中抗性种质较多。  相似文献   

10.
高蛋白大豆轮回选择群体的合成(简报)孟祥勋(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在大豆育种中,提高大豆子粒蛋白质含量已成为主要目标之一。据报道,利用多亲本互交进行轮回选择是提高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有效途径,Miller和Fehr(1979)以12个高蛋白质和12个高产品...  相似文献   

11.
日本北海道大豆生产、利用和育种研究概况陈维元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日本每年大豆需要量约450~500万吨,国内生产量为21.7万吨,国产大豆自给率仅4%左右(1983年统计)。所以,日本大豆消费主要依靠从美国和中国进口。其进口价格远比国内自产价格低...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后对大豆育种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加入WTO后,我国大豆育种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三个方面的应对策略。一、在普通大豆育种工作中,首先要丰富种质资源,其次要开展扁茎大豆的育种及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利用等工作,最后强调高蛋白大豆与高油大豆的选育。二、在开展特种大豆育种工作中,注意黑大豆、菜用大豆,小粒大豆等新品种选育,以提高大豆育种的竞争力。三、针对我国育种体制的不足,提出改革方案。走种业机构与育种单位联合开发的道路,并注意保护知识产权与出让成果。  相似文献   

13.
花生DNA导入大豆育种效果的研究/王丕武,张晓玲,张军…∥林农业科学。一1994,(3).一18~20利用花粉管通道在大豆自花授粉后将花生DNA导入栽培大豆受体中,引起受体的结荚习性、株高、成熟期、主茎节数、分枝数、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对变异株进行选...  相似文献   

14.
大豆轮回亲本回交效应的研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栾晓燕,陈怡,杜维广,张桂菇,满为群,谷秀芝在大豆育种中,种质资源和亲本选配是大豆育种的基础。再加上适宜的杂交方式,就为有效选择提供了可能性。随着育种工作的不断深入,大豆育种家们已经认识到引用外来资源...  相似文献   

15.
张桂茹  杜维广 《大豆科学》1999,18(2):134-138
在群体条件下,扁茎大豆(中国扁茎)结荚鼓粒期光合特生为例,光合速率高于高产品种黑农37,与高光效品种黑农40相仿;具有高于黑农37和黑农40的单株叶面积,截获光能强;形成较多光合产物,并能有效地运往茎和花荚中,从而获得高于黑农37和黑农40的单株产量,这些光合特性有利于对其进行光效育种改良,因此我们认为扁茎大豆可以做为高光效育种种质资源加以改造利用。  相似文献   

16.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资源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1号生理小种对580份大豆材料(生产上主栽品种、即将推广的新品系,以及大豆资源材料)进行鉴定,筛选出一批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品种和资源材料,为大豆疫霉根腐病重发生区提供了种植品种,也为抗疫霉根腐病育种提供了杂交亲本。并对其抗性遗传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大豆遗传育种研究新进展常汝镇(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美国是大豆生产的主要国家,十分重视资源的引进,1993年2月美国共保存各类种质资源14254份,新种质的创造、新品种的选育有一套完整的登记制度,到目前为止,已推广的新品种338个。美国已开始实行...  相似文献   

18.
大豆凝集素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血凝法快速测定大豆凝集素的含量,并对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的64份种质资源进行了凝集素含量的分析。发现种质资源间的凝集素含量差异很大,在64份种质资源中凝集素含量最低为1.88mg/g(太平川野生豆),最高为37.5mg/g(Atwood)。同时采用SPSS.v1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16时,64份大豆资源可分为两大类群。其中第一大类群包括33个品种(系),第二大类群包括30个品种(系)。  相似文献   

19.
大豆育种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豆育种研究与发展盖钧镒,崔章林,邱家驯(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发展大豆生产的多种途径中品种改良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国际大豆育种的进展国际上大豆育种研究以美国处于先进水平。美国大豆生产的迅速扩展是以育种进展为基础的,40年代...  相似文献   

20.
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育种的作用原理出发,介绍了EMS诱变育种的特点.包括简便易行、突变频率高与缩短育种年限等。论述了EMS诱变育种的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EMS诱变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并对大豆EMS诱变育种的目标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