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陕北林区甘肃鼢鼠的食性及食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经人工室内饲养和野外实地观察,对林区甘肃鼢鼠的危害特点及食性,食量进行实步研究表明,甘肃鼢鼠在林区危害30多种树木,所食植物涉及40科80余种。甘肃鼢鼠对林木平均日食量为60.5g,且体重与食量成正相关。该鼠对林木的喜食度不如杂草和农作物。由于气候,食料因素,甘肃鼢鼠常呈季节性迁移。  相似文献   

2.
王林 《内蒙古林业》1990,(12):22-22
落叶松、油松、樟子松已成为乌盟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目前中华鼢鼠对林木的危害日趋严重,在鼠害最严重的林地内,林木受害率几乎等于死亡率。为了有效地控制中华鼢鼠的危害,经过多年的实践,到目前在乌盟“三松”林区使用地箭捕杀中华鼢鼠是最好的一种防治方法。比法从春季土壤解冻至秋季土壤冻结,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命中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如果每100亩林子用1付箭子移动地捕杀就可控制害鼠危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人为的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成鼠类的严重危害,我省森林鼠害主要以延安、渭北黄土高原区的甘肃鼢鼠,陕南林区的中华鼢鼠和秦岭以南林区内的罗氏鼢鼠为害最为严重。鼢鼠为害多种树种,如油松、华山松、华北落叶松、杨属、榆属树木及刺槐、沙棘、果树等,对油松危害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4.
中华鼢鼠的洞系结构及其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和县玉泉林场,1989年以来,在开展大面积防治中华鼢鼠的同时,进行了中华鼢鼠活动规律、洞系结构和防治方法的研究。一、中华鼢鼠的危害情况西和县玉泉林场,位于秦岭山系小陇山余脉西南部,属长江流域西汉水水系上游。海拔1760—2100米,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温度8℃,无霜期160—180天。场辖草关营林区,坡度在25°—42°之间,土壤为褐色土和棕壤,成土母质以石灰岩分化物为主,土层厚度30—100公分。植被以紫芒、苔草、铁杆蒿等草本植物为主,间有少量胡枝子、沙棘等灌木,盖度80%。从1965年以来,草关营林区营造人工林3万余亩,由于中华鼢鼠的危  相似文献   

5.
<正> 1970年以来,六盘山林区营造了4万亩针叶林,但目前仅保留下5000亩幼林。其存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栖息于造林地中的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 cansus食害幼树,致使年年造林不成林。中华鼢鼠(以下简称鼢鼠)广泛分布于六盘山林区,不仅危害落叶松、油松、杨树、榆树等,而且对苹果、杏、花椒等均能造成危害。为减轻和控制鼠害,巩固造林成果,我们以六盘山东麓的和尚铺林场为基点,利用多种方法,对中华鼢鼠进行了灭杀试验。一、鼢鼠对幼林危害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中华鼢鼠俗称“瞎老”,在大宁县分布较广。近10多年来,随着全县油松林地面积的增加,大面积危害油松林木,咬断根系,吃掉根皮,使整株油松死亡。据对全县几个乡镇的调查,危害油松幼树死亡率达到15%~31%,破坏了整个林分结构。而且,树龄10年、树高3m的大油松常被咬死,危害十分猖獗。此外,鼢鼠还啃食林地其他植被和草类。在鼢鼠分布密度较大的坡地,由于林地植被被啃咬,使植物生态群落衰退,土壤有机质减少,夏季雨水冲刷洞边系统,造成新的水土流失。1形态特征中华鼢鼠体长18cm~30cm。体短粗,略呈圆筒状,背面稍平,头宽而扁,耳壳退化,额头有一白色斑…  相似文献   

7.
森林害鼠是广泛生活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中的小型啮齿类动物,具有适应性强和繁殖速度快的特点。它们啃食多种针、阔叶树和灌木的树根、树干、树枝的嫩皮和林木的果实、种子,经常造成大面积幼林的死亡和种子的歉收,对林木的危害十分严重,成为林业生产的一大灾害。我国林区害鼠的种类比较多,在东北林区常发生的种类有红背(鼠平)、棕背(鼠平)、沼泽田鼠和东北鼢鼠等;在西北林区常发生的种类有中华鼢鼠、沙鼠、社鼠和花鼠等。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中,害鼠危害林木的一般规律是:幼树  相似文献   

8.
中华鼢鼠,又名地羊,群众俗称瞎瞎。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其危害的主要树种有油松、华山松、落叶松、榆树、杨树、柳树、刺槐以及各种经济林、灌木林树种。  相似文献   

9.
张冬生 《中国林业》2009,(13):50-50
一、林木鼠(兔)种类及危害特点 危害林木的鼠(兔)种类主要有啮齿目的鼢鼠、沙鼠、松鼠、姬鼠、仓鼠类和兔形目的鼠兔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危害种类,有危害树木地下部分的,有危害树木地上部分的,还有危害树木种子和果实的。在危害的时间段上,鼠兔类以冬春季食物匮乏时为主,鼢鼠以夏秋生长季节危害为盛。  相似文献   

10.
中华鼢鼠俗称"瞎老",在大宁县分布较广.近10多年来,随着全县油松林地面积的增加,大面积危害油松林木,咬断根系,吃掉根皮,使整株油松死亡.据对全县几个乡镇的调查,危害油松幼树死亡率达到15%~31%,破坏了整个林分结构.而且,树龄10年、树高3m的大油松常被咬死,危害十分猖獗.此外,鼢鼠还啃食林地其他植被和草类.在鼢鼠分布密度较大的坡地,由于林地植被被啃咬,使植物生态群落衰退,土壤有机质减少,夏季雨水冲刷洞边系统,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1.
贵州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从贵州古树名木现状、古树生长发育规律及环境条件对古树影响出发,分析古树名木衰老原因及其复壮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贵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无刺丰"与"深秋红"沙棘品种的选育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铨  赵勇 《沙棘》2004,17(4):7-9
1990年从芬兰和俄罗斯引入沙棘优树或品种沙棘种子45份,于1991年在阜新县育苗,1992年造林,1995年和1999年在阜新市郊区经两次易地移栽,2001年取其分生株,植于内蒙古库伦,经14年的多次被动迁移过程,最终以实生选种法选育出两个沙棘无性系品种。“无刺丰”全株无刺,树冠披散形,采果容易,单株产果量可达20kg,宜作经济型林木栽培。“深秋红”为无刺或少刺的主干型灌木或亚乔木,果实密集、色红、鲜亮,并经冬不落,为我国北方理想的秋冬景观型品种。  相似文献   

13.
浅谈园林树种的选择配置与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园林树种的选择搭配与病虫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必然联系。文章从不同侧面阐述了二者的关系,并提出了通过合理选择配置园林树种防治和减少病虫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陇南市是甘肃核桃主产区,栽培面积大,病虫害种类多,核桃枝干病虫害尤为严重。对陇南市核桃腐烂病等4种病害和云斑天牛等8种害虫的危害特征、发生规律进行了调研,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措施,为当地核桃产业发展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钦州,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说古老,因为她已历经1400年的沧桑,在历史上曾写下过辉煌的一页,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涌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冯子材和刘永福等著名历史人物;说年轻,因为1994年撤地设市至今只有14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她犹如一颗明珠闪烁在北部湾畔。  相似文献   

17.
喷播绿化与喷播机械的技术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喷播绿化种植技术及部分国外喷播机械,分析了喷播机械的结构特征及应用范围,论述了喷播设备的国产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钦州,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说古老,因为她已历经1400年的沧桑,在历史上曾写下过辉煌的一页,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涌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冯子材和刘永福等著名历史人物;说年轻,因为1994年撤地设市至今只有14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她犹如一颗明珠闪烁在北部湾畔。  相似文献   

19.
温州名木古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州名木古树资源极为丰富,据调查已鉴定名木古树有104种,隶属40科75属;地理成份复杂、热带、亚热带成份占优势;并拥有较多的孑遗种、特有种、单种属;具有古、稀、奇特色;同时还拥有较多的国家级保护树种、创分布新记录和温州特有种。为温州市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丰富的物种基因库,为温州市旅游风景资源展示了自然美的珍贵价值,又是为研究温州古代原始森林植被起源、演替、树种组成、结构特征和历史各进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良好地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 ,各项规划建设能以不使环境遭到破坏为标准 ,行为主体的活动能自觉地朝利于维护周围环境并融于自然的天然群落即为生态城市。城市绿化的作用在于改善气候、改善环境卫生、蓄水防洪、防灾减灾、美化环境、节约能源等。目前在我国城市绿化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都市规划缺乏宏观性、全面性和远见性 ;②绿色城市观念没有在大多数市民中形成 ;③缺乏硬性绿化指标 ;④绿化模式脱离国情、市情 ;⑤园林水平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 ;⑥修建大草坪热温度居高不下 ;⑦城市绿化简单化 ;⑧应该绿化可以绿化的地方尚未绿化 ;⑨绿化布局、比例不尽合理与和谐 ;⑩重种植轻管护。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