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制杉木树高指数表,可用于评价杉木林立地质量和生产潜力,预测林分在不同林龄时的生长效果,为杉木造林地选择和科学营林提供较可靠的依据.为此,近两年来,我们在中国林科院统一布署下,开展了本省杉木立地类型区划林分调查,并综合以往的一些调查研究资料,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试编了我省低山丘陵地区杉木树高立地指数表.现将方法和过程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杉木边缘产区Ⅲ类地条件下的9年生杉木人工林采取不同改培措施,对比分析不同改培措施的林分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疏伐+施肥+套种红锥的改培技术模式措施,其林分中杉木和红锥生长情况均为最好,达到福建省一般产区的丰产林标准。改培后3 a,杉木树高、胸径、材积、蓄积净增长量分别达到4.58 m、4.75 cm、0.0821 m3、110.85 m3·hm-2,林下套种红锥保存率、树高、胸径也分别达到91.67%、4.81 m、4.22 cm。该改培技术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林分生产力,为边缘产区低立地级杉木人工林的质量精准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收集亚热带主要人工林:杉木林和马尾松的林分和试验地数据,采用通径分析法对亚热带杉木林和马尾松生物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7个因子(年降水量、年均温、海拔、林分密度、林龄、胸径、树高)对杉木林乔木层生物量决定程度较大,主要立地影响因子是海拔和年降水量,而对马尾松乔木层生物量决定程度较小,主要立地影响因子是年均温。此外,林分密度与两种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均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杉木密度间伐试验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26年生杉木密度试验林进行多次间伐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只要人工林立地条件相同,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林分断面积最终趋于一致,与是否间伐无关;(2)随间伐次数增加,获得的木材径阶也逐渐增大,未被间伐的保留木则多为大径材;(3)对于立地指数大于16的杉木宜林地,宜采用高密度造林、多次间伐的经营模式,以生产不同规格用材满足木材市场需求,还可提高林分累积断面积的生长量;对于立地指数小于14的杉木宜林地,应该采用稀植造林,以生产小、中径材为主;(4)应在立地条件好、低密度造林条件下培育大径材林木;(5)在立地指数小于14的杉木宜林地,间伐在促进林分断面积生长方面的贡献并不明显,对林分断面积生长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 地位指数是一种表示立地质量的数量指标。是以标准年龄为准,用林分平均优势木高来反映立地条件的。可用于评定立地质量,预测林分生长,检验经营效果。杉木是恩施地区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解放以来,杉木栽培面积不断增加,栽培范围不断扩大。全区杉木林基地面积已达两百余万亩。为了适应我区用材林基地建设的需要;为评定杉木立地条件,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给森林调查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1981年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现有杉木人工纯林111.71万hm2,马尾松人工纯林69.71万hm2,合计约占全省乔木林地面积的1/3,是全省人工林面积最大的2个树种,构成了贵州省人工林的主体。本研究从林木分级与标记、间伐强度、生长阶段措施设计等3个方面探索人工林近自然化经营规划设计技术。对于生长阶段措施设计我们以林分树高变化为时间参照来确定马尾松、杉木人工林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再针对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设计相应的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7.
比较分析了22年生杉木集约林及一般林的生长状况及生物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对杉木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蓄积量的生长存在着极显著的影响;集约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及单株总生物量分别高于对比的一般林分35.34%、34.23%、27.26%及27.83%。  相似文献   

8.
于泰格林纸集团公司在岳阳地区营造的不同立地指数的湿地松纸浆林设置样地,对不同立地指数林分的生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立地指数为15、13、11的14年生湿地松纸浆林平均树高分别为10.0、7.9、6.0 m,平均胸径分别为14.5、12.6、10.9 cm,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为145.4、92.0、55.7 m~3/hm~2。不同立地指数湿地松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差别极大,立地指数为11的林分蓄积量仅为立地指数为15林分的38.3%,立地指数为13的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也仅为立地指数为15林分的63.3%。因此,在岳阳地区营造湿地松速生丰产纸浆林,应尽可能选择立地指数为15的林地。  相似文献   

9.
延边地区萌生柞木林的面积占全州森林面积的37%,蓄积占28%。经营好这部分柞木林,对于培育优质高产的后备森林资源,形成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经营类型的划分,可为制定经营规划和经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在分析萌生柞术林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分别林分类型,按林令制定划分经营类型的株数指标。一、立地分类立地分类,是用数量化理论(Ⅰ)编制地位级在各种环境因子上的得分表,以得分的大  相似文献   

10.
对建瓯市徐墩镇1984年营造的杉木人工林开展不同时间和次数的抚育间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幼林抚育间伐是杉木人工林经营中的重要技术措施,对林木生长和林分质量有显著影响。无论是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蓄积量还是材种出材量、规格材出材量,均表现出间伐三次>间伐二次>没有间伐的林分,同样也表现在经济效益上的较大差异。适当提早首次间伐时间是开展中幼林抚育间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4年生不同立地级杉木林间伐强度试验结果表明 ,间伐强度对不同立地级的杉木树高生长影响不显著 ,而杉木胸径、单株材积和经济出材率均随间伐强度提高而增加 ,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总出材量均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减小。不同立地指数级 (1 6、1 8)以中度间伐经济效益最高 ,其次是强度间伐 ,对照最低。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固定标准地调查材料,对杉木人工林胸高断面积、胞径、树高、立木材积的自然生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指数的杉木林分,上述各因子的自然生长是一组Richards函数或Richards函数的多形曲线。  相似文献   

13.
正一、低效林改造对象核桃低效林改造林分年龄为4—6a,树高较同期种植采取正常经营管理的林分的平均树高低30%以上;或地径较同期种植采取正常经营管理措施的林分的平均地径低30%以上。二、改造方式方法根据《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采取复壮改造方式,方法主要采用施肥间作法、排涝防旱法、除杂松土法等。三、改造技术措施通过采取土壤管理和树体管理技术措施,加强林地管理以恢复林木的正常生长,复壮现有林木。  相似文献   

14.
杉木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材质好,用途广,深受群众喜爱。溧阳市丘陵山区地处杉木自然分布区的北缘,大部分人工栽植的杉木林,因受北亚热带气候条件限制和立地条件影响,加之经营水平低,进入中龄林后期,生长迟缓,顶端优势不明显,树梢呈现平头状,开始进入生理衰老期。为充分利用地力,缩短杉木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应加速对此类杉木林的改造。试验表明,利用杉木萌芽性能强的特点,采取平地砍伐,合理定株,全垦抚育,埋青施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10年可培育成椽材林,平均树高71m,平均胸径95cm,树…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文献数据建立杉木不同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计算杉木各龄组林分的平均生物量和碳贮量。根据2009年湖南省森林资源数据,估算湖南省及各地市(州)杉木林总生物量和碳贮存总量。从文献中选择生长较好的杉木林作为合理经营状态林分,分析该状态下杉木林各龄组的林分生物量,同时针对湖南省杉木林各龄组的面积分布现状,调整龄组面积结构,估算合理经营状态下和调整龄组结构后杉木林的碳贮量,分析湖南省杉木林的未来固碳潜力,为湖南省杉木林合理经营和生态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9年湖南省杉木林林分的碳贮量为0.50~227.01 t/hm2,林分平均碳贮量从幼龄林的5.94 t/hm2增加到过熟林的147.25 t/hm2。全省杉木林碳贮存总量为52.16×106 t,其中湘潭市杉木林碳贮量最低,为0.42×106 t,怀化市的最高,为11.97×106 t。杉木幼龄林的碳贮存总量最小(1.94×106 t),过熟林最大(13.12×106 t)。如果采取合理经营措施,湖南省杉木林碳贮存总量可增加到103.83×106 t,约为目前杉木林碳贮存总量的2倍。杉木林龄组结构调整后,湖南省杉木林各龄组碳贮量从幼龄林的1.91×106 t增加至过熟林的47.37×106 t,全省杉木林碳贮存总量可增加到81.10×106 t,为目前杉木林碳贮存总量的1.55倍。可见,湖南省杉木林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提高林分单位面积生产力和调整全省杉木林龄组面积结构是增加森林固碳潜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场现有部分杉木林已进入近熟林和成熟林,自然整枝与枯枝现象日趋严重,经树干解析,部分林分连年生长量逐年下降,已达数量成熟.为合理的经营和利用森林资源,现经省农林厅批准,已于82年2月份对平山分场马心凹杉木林开始进行主伐更新.该片杉木林分为1956年营造,面积43.6亩.样地平均树高7.6米,平均胸径11.0厘米.林木连年生长量从13—15龄始  相似文献   

17.
地位级是反映一定树种的立地条件的好坏和林分生产力的指标。地位级的优劣是以一定年龄的林分的平均树高的差异划分的,这种划分方法主要应用于树种单纯的同龄林。在森林经营工作中,对于立地条件的调查以及地位级的划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对森林生长的立地质量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才有可能采取一定的营林措施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同时,由于生长在不同立地上的林  相似文献   

18.
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材种结构长期立地与密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揭示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材种发育的长期立地和密度动态效应规律。[方法]以广西大青山A(1667株·hm^-2)、B(3333株·hm^-2)、C(5000株·hm^-2)、D(6667株·hm^-2)、E(10000株·hm^-2株)5种初植密度、36 a生杉木(Ctmninghamia lanceolata)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密度和立地影响下材种株数与材种材积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杉木林分小径材株数和材积比率在初期随林龄增长而递增,达峰值后随林龄增长而减少,初植密度越小、立地指数级越高,减少速度越快;中、大径材株数和材积比率随林龄增长而增加,初植密度越小、立地指数级越高,增速越快。18立地指数级D及以下密度林分28 a生前中径材材积比例约50%;36 a生时A密度林分大径材材积比例约50%。16立地指数级中低初植密度林分中径材材积比例均超过45%,且以C密度林分最高、约48%;36 a生时A密度林分大径材材积比例超过26%。14立地指数级,A密度林分中径材材积比例24 a生时达44%,A、B、D密度林分小径材材积分别于12、18、24 a生时达83%、76%、69%o 10立地指数级C、E密度林分36 a生时小径材材积比例分别达71%、61%。[结论]杉木林材种形成与立地、密度和林龄关系密切,立地质量具决定性作用,而培育高规格材种时初植密度亦可成为关键限制因素。初植密度越低、立地指数越高,越利于中、大径材形成。在杉木南带产区,10指数级立地短周期经营时只适宜培育小径材及小条木。14指数级立地适宜培育中、小径材,若以中径材为第一培育材种时初植密度宜低。16指数级立地适宜培育中径材,长周期经营时也可培育大径材,但初植密度不宜超1667株·hm^-2。18指数级立地中径材生产潜力很大,但更宜培育大径材,且初植密度宜控制在A密度,轮伐期不宜低于36 a。  相似文献   

19.
杉木定量抚育间伐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杉木林木胸径生长规律和林分分化特征,确定了间伐起始期和间隔期。利用优势高与平均高、年龄关系建立了杉木立地指数模型。通过对胸径与冠幅关系的研究,得到不同立地指数睛的杉木基本经营密度N0及饱和密度Nk模型。根据立地指数等确定经营密度指标u得到间伐后保留密度计算模型,并籍以计算间伐强度。提出了利用计算器编程进行间伐设计的新方法,只要输入胸径、部分树高和林龄,各林分因子及间伐技术指标就可从计算器中读出  相似文献   

20.
杉木生长的遗传变异研究:三水平后代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杉木4个产地,分别随机选择当地起源的4个体分,每个体分选5株优势未(林分年龄均为25a以上,优势木之间相距50m以上)采种育苗造林,进行3水平后代测定,并研究了杉木生长在产地间、产地内林分间和林分内家系间3个层次的遗传变异规律。7年生时的生长测定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在产地、林分和家系3个层次上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3性状产地间的遗传方差分别占总遗传方差的82.7%、75.4%和78.8%;产地内林分间分别占7.0%、10。6%和10、1%;林分内家系间分别占10.3%、14、0%和11.1%。树高、胸径和材积的产地间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1.75%、13、92%和35.82%:产地内林分间分别为3、41%、5.22%和12.83%;林分内家系间分别为4.15%6.00%和13、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