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叙述了发展蚕桑生产加强国际合作的意义,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沿岸国家蚕桑丝绸的生产概况和蚕桑丝绸产业的国际组织——国际丝绸协会(ISA)和国际蚕业委员会(ISC)的概况,提出了加强国际蚕业合作,建立全球化的蚕桑丝绸发展战略体系、成立国际蚕丝合作组织、设立常态化的国际蚕业培训示范中心、高度重视我国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的对策。蚕桑丝绸产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以维护中国丝绸国家利益为核心,建立起一个全球化的蚕桑丝绸发展战略体系,形成中外"双赢"的丝绸生产贸易新格局,做大做强蚕桑丝绸产业;以蚕桑丝绸文化为纽带,传播合作包容、利益共享的丝绸之路精神,确保中国丝绸在国际上的优势主导地位,保障"丝绸"这张象征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国格的"名片"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相似文献   

2.
安康茧丝绸产业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抢抓发展机遇,选准突破口,依托安康的独特区位优势,发挥丝绸文化资源和优质茧丝原料的优势,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把安康打造成中国西部优质丝绸加工基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促进蚕桑丝绸产品出口到丝路沿线国家,从而为我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影响世界最重要的"中国战略",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从蚕桑之道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一带一路"战略启示的视角,解读蚕桑之道是变化变通之道,随世界发展趋势因时而变是"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的前提;蚕桑之道是创新创业之道,领先世界的原创性产品和产业是"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的根基;蚕桑之道是务本务实之道,立足国情、强本固源、谋事要实、共同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的必要条件;"丝路精神"是蚕桑文化对外交流中的智慧结晶,"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的重要依托。让蚕丝之光普照丝绸之路,让蚕桑丝绸文化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大放光芒。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2021年7月22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与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在象州县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举行"蚕桑产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来宾市农业科学院、象...  相似文献   

5.
新常态下广东蚕桑产业创新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是我国的重大发明,经丝绸之路远播全球.蚕桑产业处于茧丝绸行业前端,作为我国的传统功勋产业,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塑造了蜚声历史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在经济新常态下,茧丝绸行业下行压力前所未有,蚕桑这一传统农业特色产业,危机重重、每况愈下,产业发展形势严峻.文章探索蚕桑产业以"稳主业、调结构、拓多元"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快结构调整、加速转型升级的实施路径分析;阐述了蚕桑产业以创新文化为精神载体,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推动提升蚕桑产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蚕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近百年来广东省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程,如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创立"桑基鱼塘"自然生态循环耕作方式、建立独有的热带亚热带蚕业生产技术以及改革开放后产业的蓬勃发展与蚕区转移等;分析认为新形势下广东省蚕桑产业既面临产业竞争、区域竞争、技术与人才竞争、市场竞争等的挑战,又具有定位全国蚕桑产业"华南优势区域"和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的发展机遇;探讨了积极实施人才与技术、产业化、贸工农一体化、品牌创新等现代化蚕桑产业生产与经营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7.
李剑英 《广东蚕业》2003,37(2):15-19
蚕桑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过重大贡献的产业,是在国际市场处于主导地位的优势产业。中国丝绸以其舒适、优雅、雍容华贵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华“国宝”,丝绸更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灿烂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古代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对沟通东西方贸  相似文献   

8.
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种桑养蚕历史悠久,传承至今,蚕桑一直以来都是嘉兴传统特色产业之一.特别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嘉兴蚕桑产业的"黄金时期",全市90%左右的乡镇均有蚕桑生产,为全省丝绸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茧丝绸市场的频繁振荡,以及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进行系统分析,结合五大发展理念的含义,提出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广西蚕桑产业建设的发展思路。应大力强化科技创新,努力提高研发水平;全面协调产业链,构建循环蚕桑产业路径;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蚕桑绿色发展方式;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积极参与"新丝绸之路"建设;构建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建立共享长效机制,以推进广西蚕桑产业的建设。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广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为广西现代蚕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宽广大道;广西蚕业各级部门应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推动蚕桑产业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正> 蚕桑起源于我国,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黄河流域是我国古老蚕桑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都长安曾是我国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故乡,而后随着蚕桑向南推移,到唐代时,福建泉州港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运点。这两个丝绸起运点曾对沟通东西方和海内外贸易以及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外国  相似文献   

11.
蚕桑丝绸文化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历经几千年都未曾消亡,也从侧面说明了蚕桑丝绸文化的独特魅力。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纺织业飞速发展,许多国家的蚕桑丝绸业正在逐渐消退和转移,在我国也不例外,蚕桑丝绸文化辉煌时期不再。但是,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传统的蚕桑丝绸文化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发展蚕桑丝绸文化时将其与乡村旅游业进行结合,是其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文章对二者融合的可行性、融合模式等进行研究,以求能够更好的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传统蚕桑丝绸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蚕桑科技的进步,新型蚕桑丝绸产业技术体系逐渐形成,有效推动了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各地紧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生态蚕桑产业。桑树是蚕丝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建立优质高产桑园是蚕桑生产的一项基本建设。四川作为我国"东桑西移"的重要承接地,蚕桑产业呈现恢复性增长的良好态势,各地发展产业热情高涨。但四川的桑苗繁育体系一直较为滞后,传统的杂交桑"一步成园"加冬季无性繁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战略构想。桑树产业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对于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发展桑树产业不仅具有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坚实的科技基础、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明显的区位优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桑树产业发展的思路是:以西向发展及出口贸易为导向,以生态功能为重要支撑,以生态经济和产业经济为发展动力,以丝绸文化为引导,以完善的制度和政策为重要保障,实现生态保护、手工业和手工艺产业复兴、产业发展和使农民富裕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桑树产业发展的设想及其措施包括:完善桑树产业科技基础,构建桑树产业技术体系,加强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的合作,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桑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桑树产业示范基地,完善政策和组织机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由传统"一粒茧"、"一根丝"单一产业发展模式向"一片桑园"、"一系列资源"多元化发展模式的跨越。这是记者近日从在广西宜州召开的全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现场会上了解到的情况。我国有5 000多年栽桑养蚕的历史,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仍是世界最大的蚕桑生产国与丝绸出口国。2014年,全国有700多个县的800多万户种桑养蚕,茧、丝生产量均占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3月29日,国内首家丝绸产业与新媒体产业融合平台——"交汇点·丝绸天下"频道正式上线运营。该频道旨在传播弘扬丝绸文化,加强丝绸科技交流,推动"互联网+"时代江苏丝绸产业融合发展,为振兴江苏丝绸产业做好全方位推介服务。该频道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省丝绸协会和省蚕桑学会联合中国东方丝绸市场、震泽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丝绸的重要发源地,湖州在新丝绸之路战略中责无旁贷。以新丝绸之路为契机,湖州丝绸实现复兴的路径有三条:一是思想突围;二是文化重塑;三是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世界和中国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由中国国家纺织工业局主办,苏州大学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丝绸会议(蚕桑会场)"于2000年5月18日至19日在银川召开.此次会议是应对21世纪蚕桑、丝绸产业的新形势而创意举办的.站在21世纪的大门口,面向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以丝绸、蚕桑技术交流与合作为主题,来自世界8个国家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代表共聚一堂,就新世纪茧丝绸产业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的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有着得天独厚的栽桑养蚕自然条件,推广体系健全,市场竞争力强,农村劳动力充足,桑园面积居全国第3位,产茧量居全国第4位,有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服务网络。针对蚕桑产业受生产成本和市场下行的双重挤压,受高原特色和高效农业的冲击,以及其产品结构单一、规模效益不突出、抗风险能力低、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夯实蚕桑产业基础,综合开发挖掘蚕桑资源价值,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等巩固和发展蚕桑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为世界蚕桑生产起源地,已有5000多年历史。20世纪中后期,在国家急需外汇的情况下,蚕桑生产为国家计划,国家对丝绸产品实行垄断经营,这期间蚕桑丝绸是国家出口创汇重要产业(年创汇额高达40亿美元,为全国第二大创汇产业),从1970年我国的蚕茧产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蚕桑丝绸产量一直跃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20.
正南充是"中国绸都",素有"丝绸之乡"的盛誉。近年来,南充实施"155发展战略",将蚕桑产业纳入现代农业和丝纺服装两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中统筹发展。201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35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意见》,将蚕桑产业列为"353"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特色产业。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提出构建"5+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蚕桑产业列为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