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系谱分析能够简便有效地阐明育成品种的整体遗传基础,掌握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可揭示品种演变特点,总结亲本选配的经验,并指导育种。本研究对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0年以后育成的21个大麦系列品种的育种途径及其品种系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育种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大麦育种的主要方法,76.2%的品种是通过杂交育种育成的,23.8%的品种是经过系统选择育种而成。所育成的21个大麦系列品种来源于20个细胞核祖先亲本和10个细胞质祖先亲本。来源于墨西哥的亲本细胞核遗传贡献值最大,为62.35%,表明保大麦系列品种祖先亲本主要来源于墨西哥。来源于墨西哥的亲本‘YS500’、‘V008’、‘8640’、‘Peaosanhos-174’累计细胞核贡献值最大、衍生品种最多,为核心祖先亲本。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水稻骨干亲本评定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亲本是作物育种的基础,骨干亲本指同一时期用于育种的亲本中在同样的世代内衍生的品种(系)数量较多,种植面积较大的育种材料。确定骨干亲本不但能够了解育种历史和亲本的贡献,而且对育种也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分析了以往确定骨干亲本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评定骨干亲本应该有一定的规范,即对同时代育成品种(系)和同衍生世代量化比较。以水稻数据库中我国育成的2398份水稻品种(系)为依据,按亚种分类,育成年代分组,以连续3代衍生的品种(系)数量及其种植面积为参数,分析育成品种在后续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量化评选的方法,评选出我国20世纪下半叶用于水稻育种的骨干亲本,其中籼稻26个,粳稻23个。本文以水稻为例提出了评选骨干亲本的原则和方法,并对今后选择育种亲本和提高育种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郑伟 《中国种业》2020,(4):14-16
垦丰16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开发研究所育成的大豆新品种,作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主栽品种直接利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该品种被多家育种单位作为亲本间接利用,目前作为亲本已经育成大豆品种12个,育成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80万hm~2,成为黑龙江省大豆骨干亲本,垦丰16无论是生产直接利用还是作为亲本间接利用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广西主要杂交大豆育成品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981~2005年间广西杂交育成的大豆品种及有代表性的杂交育成品系进行了亲本来源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共祖先度方法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这17个大豆品种(系)共涉及25个原始亲本,其中广西地方品种8个,外省品种14个,外国品种3个,平均每个品种含有2.9个原始亲本。大多数亲本只衍生一个品种,衍生品种最多的亲本为“靖西早黄豆”(7个),其次为“北京豆”(6个)、“平果豆”、“杂交混选”和“矮脚早”均为3个,“青仁乌”和“玉林大豆”均衍生2个品种。杂交方式以单交为主,17个杂交育成品种中,采用单交方式杂交选育的有16个,仅有1个为复合杂交育成。祖先度分析阐明了原始亲本和杂交育成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可为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品种系谱蕴含亲本来源、亲缘关系等大量信息,对揭示品种演变规律并最终指导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阐明贵州省1930-2019年油菜育成品种系谱关系,并提炼出核心亲本和骨干亲本。本研究对贵州省过去90年间油菜育成品种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运用相关性和分层聚类分析、系谱溯源分析以及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等方法,明确了贵州省90年间共育成油菜品种124个,其中在贵州省审定的油菜品种可明显分为早熟和中晚熟2类,随着育种进程的发展,品种的生育期、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等5个性状均呈显著升高趋势,至“十二五”后呈现降低趋势;而千粒重则呈现减小趋势,含油量和单产则一直持续得到提升。124个品种源自133个祖先亲本,其中‘Oro’、‘胜利油菜’、‘Marnoo’和‘甘蓝型油菜737’等10个祖先亲本属于核心亲本;直接亲本共有149个,包含‘117A’和‘甘蓝型油菜737’等5个骨干亲本。本研究发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角粒数对贵州省育成品种的单产贡献较大,在现有育种基础上,提高千粒重可能是实现单产突破的有效途径;直接亲本中,‘117A’、‘中双2号’和‘甘蓝型油菜737’适合选育母本,而‘...  相似文献   

6.
肖卿  胡银星 《种子》1999,(1):62-64
1978年以来,云南省农科院利用日本粳稻品种轰早生作亲本与云南粳稻品种杂交,共育成粳稻品种11个,其中有8个品种是用轰早生直接作亲本育成的,有3个品种是用轰早生间接作亲本(以轰早生的育成品种为亲本)育成,目前这些品种已全部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省内已有大面积推广,成为我省中部,中北部粳稻区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7.
对凤稻系列品种的系谱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年代选育的凤稻品种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凤稻系列品种涉及31个祖先亲本,主要源于日本、云南、中国台湾及其他地区引进亲本,从性状演变看凤稻品种产量、品质和株型性状都不断得到改良。凤稻系列品种选育实践证明亲本选择很重要,今后高海拔粳稻育种中还需要广泛收集鉴定种质资源,在以现有凤稻品种作为骨干亲本的基础上不断导入抗性、优质、肥料高效利用等基因以解决生产所需。  相似文献   

8.
新质源CMS-FA杂交稻系统的亲本资源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新质源雄性不育系金农1A(CMS-FA)作母本, 分别与来自10个国家和国内13个省份的220个水稻品种组配成杂交种, 考察F1代的花粉染色率、套袋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在F1代中, 当这3项育性指标均≤10%时, 显示父本品种具有雄性不育保持能力, 因而将其划分为保持系资源; 当3项育性指标均≥80%时, 显示父本品种具有雄性不育恢复能力, 将其划分为恢复系资源; 此外的其他父本品种, 即3项育性指标中任何一项指标>10%或<80%, 既不能作为保持系, 也不能作为恢复系, 被划分为非杂交稻亲本资源。在220个水稻品种中, 可作为金农1A保持系的有122个, 占55.5%; 未发现恢复系亲本; 非杂交稻亲本品种有98个, 占44.5%。CMS-FA型的杂交稻亲本资源利用率为55.5%。对照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CMS-WA)的保持系亲本品种有44个, 占20.0%; 恢复系亲本品种42个, 占19.1%; 非杂交稻亲本品种134个, 占60.9%。CMS-WA型的杂交稻亲本资源利用率为39.1%。CMS-FA系统比CMS-WA系统的亲本稻种资源利用率高16.4个百分点, 尤其是保持系资源利用率高35.5个百分点(近1.8倍)。国外品种的育性普遍低于国内品种。  相似文献   

9.
《山东蔬菜》2010,(3):41-41
一、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大白菜组.用亲本832172系(1983年开始采用多亲本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成),亲本84427(于1984年从山东地方品种中筛选而成),两亲本均为自交不亲和系,1989年试配成功。同年开始进行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10.
杂交粳稻及其亲本抗倒伏的材料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个杂交粳稻的品系或组合与其相应的12个亲本测定了茎秆的材料学特性,并用DPS分析软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粳稻品种间和其亲本品种间在材料学特性方面的差异很大。基节弯矩M都对倒伏指数有负向的影响,但是提高M值的途径并不相同。杂交粳稻品种中,增加茎秆的硬度比增加茎秆构成材料更有效;而在亲本品种中则相反。相关性上分析,杂交粳稻中,株高与倒伏指数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亲本中并不显著。而秆型指数与其相关性在亲本中达到了显著水平。本试验进一步说明,在杂交粳稻和其亲本中,通过提高茎秆构成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因素来保持甚至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花生品种间净光合速率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不同类型花生品种间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并进行遗传分析.选用8个品种作为亲本,其中包括两个龙生型品种A596和荔浦大花生,四个栽培大花生品种丰花1号、丰花3号、丰花5号及鲁花11,两个小花生品种白沙1016和丰花2号.采用GriffingⅡ的试验设计配制28个杂交组合,在结荚后期测定8个亲本及28个F1群体的光合速率并对其进行配合力分析.龙生型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如A596达到22.45 μmol(m2·s),栽培大花生其次,小花生最低,白沙1016的净光合速率仅为16.08 μmol/(m2·s);亲本净光合速率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不同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均较大;龙生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大,小花生品种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小;丰花5号与荔浦大花生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最大,达到2.893 3,而丰花1号与荔浦大花生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最小,仅为-3.276 7;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亲本净光合速率成显著性正相关,而特殊配合力效应与双亲均成负相关.配合力是选育强光合杂交花生品种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2.
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育成品种综合了祖先亲本和部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准确的评价可以为亲本选配、后代遗传变异程度及杂种优势水平的预测提供指导。本文从常规表型、生化和分子三个方面阐述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最后概述了大豆育成品种核心种质构建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授权品种可获得是研究豁免制度得以实行的前提。亲本品种的不可获得性不仅造成不同繁殖特性下的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的信息披露义务不对等、品种受到重复保护而遗传资源却得不到有效利用,而且还会使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的根本目的部分落空。在保障亲本品种权利人利益的制度已经出现的今天,未来植物新品种立法的目标之一就应当是亲本品种可获得性制度的设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外小麦早熟品种在云南利用情况及云南省育成品种的系谱分析表明:(1)在过去近30年中,云南省小麦育种的中心亲本为Mentana、Funo、Mexipak65、Mexipak66、NP798及Chapingo等5个品种。(2)由于中心亲本的时间性,80年代初期云南的中心亲本仅有Mexipak65、Chapingo、Mexipak66等3个品种。(3)尽快发掘新的育种中心亲本是云南小麦生产及育种上新台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总结了通字号自选系与先玉335玉米品种亲本的测配产量结果,指出了目前利用先玉335品种及亲本改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高纯度玉米杂交种子生产关键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从源头抓起,确保玉米杂交种亲本的高纯度 1.1育种家提供亲本种子的遗传基因要稳定 育种家提供的自交系稳定性要高,表现型要高度一致。因为自交系未完全稳定,含有残余异质基因,在品种的繁殖过程中发生分离与重组,导致品种群体植株间的差异增大,使亲本的典型性和一致性下降,即亲本的纯度低,直接影响杂交种的纯度。当自交系纯度差,  相似文献   

17.
1977-2018年水稻品种审定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7-2018年全国共审定水稻品种10628个,通过对审定审定品种的数量情况、品种类型、申请主体、亲本引用情况、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以及2018年水稻品种的审定情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数量在不断上升;籼稻占比大于粳稻,杂交稻快速发展;科研院所和种企是选育主体;亲本来源多,涌现大量优势亲本;多数农艺性状得到提高;品质性状如垩白度和垩白粒率降低;籼稻胶稠度增加,粳稻无明显变化。2018年国审水稻品种数为268个,其中以籼稻,杂交稻为主;优质米数量达到50.0%,抗稻瘟病数量为38个。2018年地方审定品种675个,优质米数量达24.6%,抗稻瘟病品种数为255个。对影响品种数量、品种类型、亲本选择、品种性状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未来育种目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甘薯主要亲本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ISSR标记分析了中国62份甘薯主要亲本的遗传多样性, 明确了其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17个ISSR引物共检测出490条多态性谱带, 平均每条引物检测出28.8条多态性谱带, 说明ISSR标记是评价甘薯遗传多样性的有效途径之一。62份中国甘薯主要亲本遗传距离为0.158~0.924, 平均为0.574, 通过UPGMA法, 可以聚为2大类, 一类为国内自育亲本, 一类为外引亲本, 说明中国甘薯主要亲本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其中自育亲本与外引亲本之间遗传距离较远; 亚洲亲本遗传多样性高于非洲和美洲亲本, 并且与其他亲本间遗传距离较远; 亚洲品种中, 中国大陆亲本遗传距离最小, 为0.419, 与来自中国台湾的亲本差异较小, 但与外引亚洲亲本遗传距离较远。因此, 中国在未来甘薯育种中, 可以国内自育亲本与外引亲本以及外引亚洲亲本与外引其他亲本配制组合, 拓宽中国甘薯品种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种质构成可通过追溯其祖先亲本的遗传贡献来估计。本研究搜集1923—2005年全国育成的1 300个大豆育成品种系谱资料, 追溯其祖先亲本, 计算每一育成品种祖先亲本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贡献值, 并分析其种质的地理来源及其年代演变特点。结果表明, 全国1 300个大豆育成品种来源于670个细胞核、344个细胞质终端祖先亲本, 其地理来源按国内I、II、III、IV、V、VI生态区和国外归类, 地理来源不详的另归一类, 相应的核(质)遗传贡献率分别为45.44 (49.77) %、23.23 (26.31) %、7.33 (9.62) %、4.40 (4.62) %、0.87 (1.08) %、0.55 (0.77) %、17.75 (7.00) %和0.45 (0.85) %; 各生态区育成品种的核(质)种质主要来自本区祖先亲本。近十年(1996—2005)全国育成的592个品种中, 国外、VI区和地理来源不详者祖先亲本核(质)贡献率分别增加了11.96 (8.85) %、0.89 (1.07) %和0.22 (0.62) %, I、II、III、IV和V区祖先亲本核(质)贡献率分别下降了7.83 (4.22) %、3.66 (6.13) %、0.66 (0.34) %、0.64 (0.41) %和0.27 (0.12) %; 归纳出了这期间育成品种的46个重要祖先亲本; 各生态区间种质交流虽有增加, 但所在区种质仍占绝大部分。整体上说, 十年来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地理来源有所增宽, 但仍主要局限在本生态区,为了拓宽未来品种的遗传基础需进一步加强各生态区间的种质交流与利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21对小麦EST-SSR引物对23份黄淮海地区新育成冬小麦品种及其亲本(近似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在23份新育成品种中共检测到61个位点,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个数在2~8之间,平均2.90;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08~0.79之间,平均为0.38。23份新育成品种的遗传距离在0.12~0.69之间,平均为0.40。在23份亲本品种中,共检测到63个位点,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个数在2~7之间,平均3.00;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08~0.79之间,平均为0.44;23份亲本品种的遗传距离在0.09~0.81之间,平均为0.46。新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低于其亲本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