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河北省农科院专家服务团组织小麦专业组专家对河北省小麦主产区冬小麦苗情、土壤墒情进行了生产调研,范围涉及藁城、宁晋、正定、辛集、馆陶、永年、高阳、深州、武强、景县等15个县。在调查分析基础上,研究提出了2014年冀中南麦区和黑龙港麦区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冀中南麦区一类麦田目前墒情较好,起身期不应急于浇水,在拔节初期进行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全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地域广阔,南北跨度大,生态类型复杂,光、热、水等气候因地域差异较大。全省小麦生产的生态类型较多,大体可分为冀中南、冀中北及黑龙港三大麦区。各区情况适宜品种如下:  相似文献   

3.
《河北农业科技》2004,(9):36-36
科麦一号不仅是我省黑龙港流域麦区当之无愧的“小麦王”,而且在冀中南高水肥麦区、太行山区和其他缺水地区均表现了不凡的抗旱节水和丰产稳产性,在全省推广单位和农民当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相似文献   

4.
2005~2006年冀中南小麦冻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冀中南麦区2005年冬前和冬季特殊气候条件下小麦遭受冻害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提出了冀中南麦区预防小麦冻害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科麦一号不仅是我省黑龙港流域麦区当之无愧的“小麦王”,而且在冀中南高水肥麦区、太行山区和其他缺水地区均表现了不凡的抗旱节水和丰产稳产性,在全省推广单位和农民当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示范户频频报喜景县王同镇王同村的张振波,种植3.5亩,创出了亩产751.5公斤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小麦节水刻不容缓,要解决粮食安全和节水的矛盾,必须应用节水小麦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介绍了包括节水高产品种选择、配方施肥、精细整地、播后镇压、巧浇冻水、病虫草害防治、干热风预防等一整套冬小麦节水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黑龙港流域麦区及其他缺水麦区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规范小麦新品种皖麦68的高产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因地制宜地加快皖麦68的推广,达到小麦高产、稳产和优质,确保食品安全、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研究制定了皖麦6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包括播前准备、播种、冬前管理、春季管理、后期管理、适时收获等,提出该品种适宜在淮北区及周边中高产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适合黑龙港麦区小麦的产量水平与构成因素、株叶型、抗逆性、适应性以及生态类型等性状的具体标准和设计思想。依据小麦品种设计原理,在小麦多抗节水高产育种实践中,成功选育出小麦沧麦12、沧麦6005、沧麦028、沧麦6002等小麦品种,并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品种设计在黑龙港麦区对小麦育种方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小麦—玉米轮作区推广"两晚一节"技术,使上、下两茬均衡增产,成效显著,小麦晚播就是其重要一环,而肥水管理技术成为晚播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1、晚麦的生育特点晚麦由于播种晚,冬前积温不足,生长期短,与适时麦相比均属晚弱苗,其特点有:(1)冬前营养体小,春季返青早。由于播种晚,出苗晚、发苗也晚,因而表现根系少、分蘖少,甚至无分蘖,但分蘖节贮藏糖分多,不仅抗寒力高于适时麦,而且春季返青也早。(2)分蘖少,成穗率极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新麦21在当地示范种植情况,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性突出、适播期长、强抗倒春寒及高抗倒伏,详细介绍了新麦21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播种及冬前、春季及抽穗成熟期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永年县小麦生产克服冬前阴雨雾霾低温冻害,春季干旱少雨等不利气象因素影响,狠抓播种基础和统一供种关,落实播后镇压、春季肥水管理等关键技术和病虫草害防治,夏粮丰收在望,预计小麦产量与去年持平略增。据农技人员调查,全县50万亩小麦平均亩穗数44.7万,穗粒数33.2粒,按千粒重42克、亩产529.8  相似文献   

12.
正枣强县地处黑龙港流域属华北地区冀枣衡漏斗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极度匮乏。根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衡水小麦节水多抗综合试验推广站工作任务,为探讨"前精后简"优化栽培模式应用效果,即通过精细整地、足墒、适期、适量播种、播前播后镇压和科学施肥等农艺措施,促使冬小麦形成足够群体和冬前"壮苗",实现麦田群体充足、个体健壮;以此为基础,春季灌水减为在小麦拔节后5~10天灌溉一次,促使小麦分蘖两极分化,使株小麦均有主茎和一个大蘖  相似文献   

13.
小麦新品种石新828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石新828小麦的亲本及其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总结了石新828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石家庄冬小麦高产并对冀中南麦区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晚茬小麦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晚茬小麦的生育特点晚茬麦由于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500℃,冬前苗小、苗弱,主茎叶片少,单株分蘖少,根系发育差,次生根较少。与适播麦相比,整体表现较差。晚茬麦春季麦穗分化比适播麦要晚,但是春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山西南部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险,明确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适宜播期和品种,分别于2017-2018霜冻发生和2018-2019霜冻不发生的两个不同气候年型,在山西运城盐湖区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设计,对3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济麦22、周麦18和西农529)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2019—2023年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品质以及单产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其在各麦区的分布情况以及与单产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麦区小麦的全生育期在2023年较前几年均有所缩短,5年间各麦区的全生育期分布趋势几乎一致,全生育期由短到长排序为东北、西北春麦区、长江上游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南片麦区、黄淮北片麦区、黄淮冬麦旱播组和北部冬麦区。(2)各麦区小麦株高年份间变化幅度较小,各麦区间差异较为明显。麦区间株高由高到低排序为东北、西北春麦区、长江上游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北部冬麦区、黄淮南片麦区和黄淮北片麦区、黄淮冬麦旱播组,在相同麦区,株高越高,单产越低。(3)国审小麦优质品种的数量逐年增加,数量分别为6、17、27、39和48个,中强筋小麦品种逐年增加,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有减少趋势,5年间审定弱筋小麦12个,中强筋麦89个,强筋麦37个。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分子育种团队以抗多种病害、优质中强筋、高产稳产为育种目标,综合应用分子标记选择、品质分析、生理育种和常规育种技术选育出小麦品种郑麦0943,先后通过河南省和国家黄淮南片麦区审定。系统介绍了郑麦0943的选育过程和主要特性,从整地、播期、播量、冬前管理、春季管理、后期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集成了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结合从种子、原粮到高档面制品的“全链条、全循环”的小麦三产融合发展品种推广模式,对郑麦0943在黄淮南部麦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一、晚茬小麦的生育特点1、冬前苗小、苗弱。晚茬麦由于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500℃,主茎叶片少,单株分蘖少,根系发育差,次生根较少,麦田总体表现为苗小、苗弱,与适播期相比,整体表现较差。2、春季生育进程快,时间短。晚茬麦春季穗分化开始比适播麦要晚,但是春季生育进程快,有  相似文献   

19.
一、晚播小麦的成因晚播小麦的成因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从而形成晚播小麦。在黄淮海麦区主要是棉茬麦,其次是花生茬麦等;二是由于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不得不推迟播期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开展小麦播种期镇压试验示范,播种期分别进行播前镇压、播后镇压、播前播后镇压处理,通过试验发现出苗率呈播前播后镇压区播后镇压区播前镇压区对照区趋势,冬前和春季苗情调查中不同处理间小麦群体、单株分蘖和单株次生根存在差异,其中播前播后镇压处理苗情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