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辐照5066是河北辐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节水稳产优质小麦品种,适宜在冀中南冬麦区栽培。根据该品种试验、示范及区域试验表现,研究总结了辐照5066节水稳产绿色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等,以期为该品种的节水稳产绿色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河北农业》2021,(9):51-52
正华北平原的黑龙港流域年平均降水量523.1毫米,有效积温平均4654.1℃,位于黑龙港流域的县大部分都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县,小麦和玉米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大面积种植。冬小麦生育期间,春夏降水量少,小麦消耗用水占农业总用水量的60%,玉米生育期在雨季,缺水不是很严重,但是玉米需水量也较大,玉米消耗用水仍占农业总用水量40%。因此属于地下水资源比较匮乏地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行小麦-玉米一年两季节水增产技术研究推广非常重要。一、小麦节水增产栽培技术1.选用节水抗旱品种是实现节水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河北省平乡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冬小麦种植面积26万亩左右。冬小麦是高耗水作物,是农业生产用水的大头,作为水资源严重匮乏区,2014年起平乡县开始实施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该项目的实施为减少地下水使用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作一简要介绍。1主要技术内容一是选用节水抗旱小麦品种;二是农机农艺良种良法结合;三是配套推广播后镇压、土壤深松、  相似文献   

4.
<正>河北省平乡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冬小麦种植面积26万亩左右。冬小麦是高耗水作物,是农业生产用水的大头,作为水资源严重匮乏区,2014年起平乡县开始实施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该项目的实施为减少地下水使用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作一简要介绍。1主要技术内容一是选用节水抗旱小麦品种;二是农机农艺良种良法结合;三是配套推广播后镇压、土壤深松、  相似文献   

5.
<正>一、发展节水农业迫在眉睫邢台市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量仅22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0、占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70%左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近年来,随着地下水超采和深层地下水水位下降,平原区形成了宁柏隆浅层地下水漏斗区和南巨新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就邢台农业来说,每年农业用水占全市用水总量的70%左右,而小麦、蔬菜生产又是农业用水大户,占整个农业用水的73%。一般小麦每亩  相似文献   

6.
正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小麦育种研究室利用衡水市独特的生态气候条件,立足冀中南,面向黄淮麦区,围绕小麦产业需求,以抗旱节水、丰产广适、优质高效为目标,以改进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为核心,开展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抗旱节水栽培研究以及新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桃城区地处黑龙港流域,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水既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又是粮食生产的基本保障。冬小麦是桃城区主要农作物,每年种植面积在14.9万亩左右,冬小麦用水占农业用水的70%以上,麦田用水多来源于灌溉。随着桃城区地下水位的下降以及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探索冬小麦节水稳产技术意义重大。自2012年到2015年,在桃城区赵圈镇连续进行了四年节水稳产栽培试验,在小麦生育期间只浇一水,特别  相似文献   

8.
<正>小麦是耗水系数较高的农作物,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据统计,河北省农业用水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小麦占到农业用水量的50%。实现可持续发展,缓解水资源危机,节水重点在农业,农业节水的重点在小麦。两年来,辛集市小麦高产节水综合试验站致力于节水小麦品种筛选,在马庄保高丰农场进行了节水高产品种大区对比示范;在菜市街  相似文献   

9.
<正>河北省地下水资源超采越来越严重,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河北省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河北节水的重点在农业,农业节水的重点在小麦,经专家研究,小麦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50%,河北省约3 500万亩小麦,田间亩少浇一水,可节水17亿m3。因此,小麦节水栽培技术是种粮朋友应掌握的必  相似文献   

10.
抗旱节水冬小麦新品种衡136主要性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13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培育的抗旱节水冬小麦新品种。在当前河北省地下水超采严重的背景下,为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突出问题,以2008~2011年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河北省黑龙港流域节水组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以及2011~2013年度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河北麦区节水高效品种筛选试验结果 (衡水)为素材,对衡136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稳定性、抗旱性、水分利用率和抗寒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旨在推广抗旱节水型小麦品种,服务于农业生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或限水灌溉条件下,衡136一般产量为6000~7500kg/hm2,春浇1水时最高产量可达到9 000 kg/hm2以上。该品种具有节水抗旱、抗寒、丰产稳产性好、产量三因素协调、适应性广等优点,抗旱指数为1.130,水分利用率在0水、1水和2水灌溉条件下分别较对照品种石4185提高17.3%、14.9%和10.5%,节水性强。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节水高产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的1/4,列为世界第88位。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旱灾严重,由于降水减少,冬季变暖,使北方河川断流,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农业用水更加困难。我国由于灌溉工程和灌水技术落后,灌水利用系数低,只有40%,而先进国家可达80%,高出我国1倍以上。一般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也只有1 kg/m3左右。节水已成为我国农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据统计全国国民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量占70%左右,而在北方农业用水中,小麦用水约占70%,因此,节水首先应是农业节水,其中首要者应是小麦节水。小麦生长在一年中的干旱季节,多年经验证明…  相似文献   

12.
邢台市耕地面积70.13万hm~2,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蔬菜和棉花、油料等,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70%以上。其中,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5.33万hm~2,一般年份全生育期需要灌溉4~5次,用水量3 750 m~3/hm~2左右,是农业用水大户。文章主要介绍了小麦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通过实施该技术,提高耕地的蓄水保墒和抗旱节水能力,实现节支增产,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衡439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法、异地鉴定法等先进方法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种。其高抗条锈、叶锈和白粉病,中抗赤霉病,抗热、抗寒性强;具有节水、高产的突出特点,抗旱指数1.152,为员级抗旱品种。2007耀2008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水地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206.35 kg/hm2,较对照品种石4185增产6.93%;2008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水地组大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868.4 kg/hm2,较对照石4185增产7.81%,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1年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在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方麦田实打实收,产量为10 574.7 kg/hm2,刷新了河北省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是非常适合黄淮北片冬麦区种植的一个优良品种。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08002号)。该品种是治理地下水超采的理想品种,2014年被列入河北省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入选品种。  相似文献   

14.
小麦生产用水量较大,在河北省占整个农业用水的70%左右,麦田灌溉主要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一方面扩大水浇地面积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已有水浇地麦田也因地下水位下降和用电价格上升致使灌溉成本增加,影响到小麦生产的发展.小麦生产上急需要既节水又高产的简化成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廊坊市是严重资源型缺水的城市,地下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缓解廊坊市地下水超采的现状,节约农业用水,特别是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和相关节水技术措施十分必要。廊坊市从2016年实施该项目以来共计推广种植节水小麦品种累计面积4.7万hm~2,实现地下水压采累计达到3000万m~3。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抗旱节水小麦品种及技术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应用情况及老百姓的接受程度,在濮阳市四县一区进行了小麦抗旱节水品种筛选试验及示范工作。试验结果表明,大力推广抗旱节水小麦品种及生产技术,在生育期内减少灌水1~2次,每亩基本可节水50~100 m3,对节约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率,节省劳动成本及物资成本意义重大。为下一步选育、推广抗旱节水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培育推广节水抗旱小麦品种,实现小麦丰产不减产,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本试验通过选择3个品种设置浇水次数不同处理,筛选出适合本地的节水、抗逆、稳产小麦品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浇0水、1水和2水情况下,邢麦6号分别较对照增产3.36%、7.14%和6.25%;邢麦7号分别较对照增产4.96%、6.20%和5.47%。因此,邢麦6号、邢麦7号节水品种适宜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正1700万亩河北省自2014年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以来,着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试点区农业用水效率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压采能力15.2亿方,减缓了地下水下降趋势。今年,河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范围由原来的5个市63个县,扩大到9个市115个县。小麦节水品种再推广700万亩,累计达到1700万亩,占小麦播种  相似文献   

19.
水稻等品种苗期抗旱生理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在我国北方水源不足的条件下,大面积发展水稻生产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采用抗旱品种,节水种稻,越来越为广大农业科学工作者所重视。近年来,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中心开展了水稻抗旱鉴定工作,他们利用苗期反复干旱法评价水稻品种的抗旱性。日本研究了水稻根系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并提出用弹簧秤测定根系拉力法评价水稻的抗旱级别。我国在水稻栽培上有一整套节约用水和经济用水的管理措施,由淹水栽培改湿润栽培,可节约用水2/3。如果利用夏秋天然雨水发展雨季稻,能获得与小麦相同的产量,只比小麦多浇2~3水,当然这种湿润栽培法必须有相应的抗旱品种来保证。  相似文献   

20.
张俊花  黄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28-5529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农业用水消耗水资源的70%之多,与此同时,农业用水中的水浪费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节水农业是解决缺水问题的唯一途径。介绍了一些节水抗旱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现代科技革命在节水抗旱应用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今后节水抗旱农业中应突破的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