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牛奶中的体细胞(SCC)是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和少量乳腺组织上皮细胞等组成的。牛奶中的体细胞数不仅反映了牛奶的质量,而且也会体现奶牛的健康情况,牛奶中体细胞数一般在20万~30万个/mL属于正常范围,过高了就说明奶牛的乳房出现疾病,如损伤、感染病原菌等,如果乳房病情恶化,体细胞数量就会急剧增高,没有了炎症,体细胞数量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奶牛牛奶中体细胞数研究进展。方法:以体细胞数为关键词,运用中国知网(CNKI)和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Pub 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结果:体细胞是奶牛牛奶中有益的天然成分,对奶牛乳房炎具有免疫防御功能。体细胞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抗生素残留会引起高水平的体细胞数。应用中兽医药控制牛奶中的体细胞数、防治奶牛乳房炎可能更符合有机奶或无抗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牛奶体细胞数过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现在我们评定牛奶的质量,一般将体细胞数的最大值设定为400000.00/mL。如果体细胞数高于这个数,牛奶生产者收益就会立即受到损失。体细胞的出现一般是对乳腺组织受到感染或损伤的一种回应。这种感染必须得到很好治疗及去除病因后奶牛才能得到适当恢复,否则奶牛将受到长期的感染。保持对体细胞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正>体细胞数是近期奶牛养殖相关行业讨论比较多的话题之一。体细胞数与牛奶质量和奶牛单产均呈负相关,也就是牛奶体细胞数越高,牛奶质量越差和奶牛单产越低。涿鹿县新澳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紧跟奶业发展形势和要求,在控制体细胞方面采取了的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2015年1到5月份体细胞平均值分别为:26.261,28.114,24.026,24.128,21.597(单位:万);同时2015年1到6月份上站奶牛单产平均值分别为:29.41,29.49,  相似文献   

5.
牛奶体细胞数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偏高意味着奶牛可能处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在奶牛正常生理状态下,牛奶体细胞的组成和数量都是基本稳定的,而当乳房外伤或疾病(如乳房炎等)发生时,牛奶体细胞数增多,产奶量降低,乳品质量下降。牛奶的品质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因此,确保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是奶牛养殖工作者必须着手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围绕牛奶体细胞生成与产奶量和乳品质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为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和乳腺炎关系密切,当奶牛患乳腺炎时,牛奶中的体细胞数会显著增加,体细胞数成为奶牛乳腺炎的指示物。为了选育出抗乳腺炎的奶牛品种,首先应该研究体细胞数和乳腺炎之间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度。本文对国外奶牛体细胞数与遗传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牛奶中体细胞数量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试验随机选取齐齐哈尔市某规模化奶牛场375份乳样,探讨奶中体细胞数与奶量、不同胎次、不同泌乳期、感染乳区、奶损失之间的变化规律及与牛奶主要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体细胞数越多,产奶量下降越明显;胎次增加,牛奶中体细胞数呈上升趋势;产后时间的延长,体细胞数也会增多;体细胞数与乳脂率、乳糖率和乳蛋白率之间没有显示相关性;乳区的感染越严重,牛奶中体细胞数越高,同时产奶量的损失越大。研究对奶牛状况作出评价,以便做好预防,为指导奶牛生产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牛奶体细胞数是反映牛奶品质和奶牛健康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牛奶体细胞数检测方法分为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测法。本文对牛奶体细胞数常用及几种新型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牛奶中高体细胞数的危害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奶中体细胞数含量反映了奶牛乳腺被细菌感染的程度,综述了牛奶中高体细胞数的危害以及引起牛奶中高体细胞数的原因和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牛奶中的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是指每毫升牛奶中体细胞的含量,是动物及生物体中最小的功能单位,通常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和少量的乳腺组织上皮细胞组成.正常情况下,理想的牛奶中体细胞数:第一胎≤15万/ml;第二胎≤25万/ml;第三胎≤30万/ml.若超过50万/ml,牛奶场的经济效益就立即受到损失.目前,体细胞数已经成为奶牛场衡量奶牛乳房健康状况、产奶能力、牛奶品质和奶牛保健状况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本文对体细胞数的变化规律及对乳成份的影响做了简单描述,对控制乳中体细胞数超标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1 泌乳牛体细胞数的变化规律及导致体细胞数升高的因素 1.1不同场对体细胞数的影响不同奶牛场的挤奶设备先进程度、挤奶程序和管理水平都有区别.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检测奶站大桶牛奶的体细胞数和细菌数.并通过CMT检测,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和乳区发病率.统计目前奶站奶牛乳房炎发病严重情况;本试验还比较乳房炎防治办法和效果,通过对照使用乳头消毒药.使用各种常见药物治疗传染性乳房炎.从而达到控制牛奶中体细胞数和微生物数,提高牛奶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牛乳体细胞数对牛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随着奶牛业和乳品业的迅速发展,牛奶体细胞数在牛奶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影响牛奶体细胞数的因素、体细胞数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乳及乳制品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牛奶中的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是奶牛乳房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牛乳品质的关键性指标。文章介绍了牛奶中体细胞数对牛奶成分及乳品质的影响,并总结了通过营养调控的方式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提高牛奶品质的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验"牛博士Ⅲ"体细胞数检测仪的可信度,控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指标SCC(体细胞数),同时采集两份牛奶样品,其中一份送达湖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进行检测;分析乳腺炎的成因,提出了控制SCC的措施。结果表明,"牛博士Ⅲ"与丹麦福斯公司FossomaticTMFC体细胞仪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处于可接受范围。牛奶中的菌落总数小于5×104CFU/mL,SCC控制在30万个/mL左右。  相似文献   

15.
牛博士热线     
牛奶中的体细胞数量是衡量奶牛乳房炎感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测量它的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奶牛乳房炎的感染状况。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牛奶损失,保证牛奶品质,从而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那么,什么是体细胞呢?牛奶中的白血细胞担当着防御伤害的重任。当细菌侵入奶牛乳房或乳房受到机械损伤后.白血细胞数量会大大增加,这些细胞就构成了体细胞,即SCC。它包括嗜中性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6.
奶牛隐性乳腺炎是影响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通常表现为牛奶体细胞数升高,牛奶中酶的活性升高,以及牛乳中的相应成分均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牛奶的品质。因此,有必要了解牛奶体细胞数与牛乳中相关酶的活性变化以及奶牛隐性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相关性,为预防与治疗奶牛隐性乳腺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牛奶中体细胞数是评价新鲜牛奶质量和奶牛乳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生物传感器在牛奶体细胞检测中有较好的优势。本文简介了生物传感器的构成和原理,对近几年生物传感器在检测牛奶体细胞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牛奶中的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是评价新鲜牛奶质量和奶牛乳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1],是指每ml牛奶中的细胞总数,主要含有淋巴细胞、巨噬细  相似文献   

18.
影响乳体细胞数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奶牛所产的牛奶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体细胞.这些体细胞主要是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和老化脱落的乳腺上皮细胞,是乳腺新陈代谢的产物.本文综述了在正常生理代谢的情况下,年龄、胎次和泌乳阶段对乳体细胞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应用DHI对某奶牛群生产性能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DHI对某奶牛群生产性能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在奶牛牧场管理过程中,牛奶体细胞数SCC与奶牛产奶量、健康、胎次的关系,以期应用DHI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应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体系对900头产奶牛进行测定和分析,发现在奶牛泌乳的各个阶段,随着牛奶体细胞数增高,各胎次奶牛产奶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体细胞数随着胎次的增加而上升,奶牛产奶量随奶牛胎次的变化而变化。奶牛存在产犊间隔长,繁殖障碍和营养问题,需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盐酸头孢噻呋乳房注入剂对干乳期奶牛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开展药物对健康奶牛的安全性研究,作者选择健康泌乳期奶牛12头(初产和经产各6头),四个乳区分别单次给予盐酸头孢噻呋乳房注入剂一支(规格10mL:500mg)。比较奶牛用药前后直肠温度、日产奶量、牛奶体细胞数和乳区病原菌的变化。整个试验期间对给药奶牛进行连续观察,记录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结果显示,与给药前相比,奶牛的直肠温度、日产奶量、牛奶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乳区病原菌数量有所减少,同时,没有增加新的病原菌。结果表明,盐酸头孢噻呋乳房注入剂对干乳期奶牛正常体温、产奶量、奶中体细胞数和乳区菌群没有不良影响,该制剂用于奶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