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产后奶牛配种受胎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奶牛的自然繁殖周期规律,总结了青岛地区部分奶牛场产后奶牛繁殖管理经验。就如何提高产后奶牛配种受胎率,提出加强产前饲养管理,保证奶牛具有良好体况;加强产后饲养管理,积极防治产后疾病;认真做好产后奶牛配种和妊娠保胎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泌乳奶牛所需干物质采食量产后逐渐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应较平缓,其泌乳高峰期一般出现在产后90~100 d,之后再缓慢平稳下降。产奶量从奶牛产犊后逐渐上升,低产牛在产后20~30 d,高产牛在产后40~50 d,产奶量达到最高。奶牛体重产后开始下降,产后2个月左右降至最低,以后体重又逐渐增加。为了使奶牛高产稳产,延长利用年限,建议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科学饲养管理。1分群按产奶量高低进行分群,并采用阶段饲养法,这对提高产奶量、增加经济效益都很显著。中小型奶牛场可按不同类别的成年母牛集中饲养。2合理配制日粮奶牛的日粮一般要由3~4种青、粗饲…  相似文献   

3.
<正>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奶牛养殖又是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农村存在大量散户奶农,由于奶牛粗放式的饲养,导致养殖效益差,疾病问题困扰严重,奶牛产后瘫痪就是其中之一。奶牛产后瘫痪经常在成年母牛产犊两天内发生,给养殖户的经济利益构成严重威胁。要想控制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养殖户应树立先进的饲养观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的治疗手段。并且把养殖效益与饲养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效降低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机率,使养殖户增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阶段是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时期,也是各类疾病的多发时期。做好奶牛产后护理,有助于降低奶牛各类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产奶量。本文通过对围产期牛舍环境、产后奶牛的护理措施和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和优化了奶牛产后的饲养管理方案,实现了产后奶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使奶牛体况得到了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5.
围产期是指奶牛分娩前15天至产后15天。在奶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此阶段不仅关系到临产母牛、产后母牛和犊牛的健康,还直接影响到今后奶牛生产能力的发挥。因此,合理有效的抓好奶牛围产期的管理,对提高奶牛的生产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临产前母牛(产前天)  相似文献   

6.
在奶牛生产过程中,做好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后期奶牛的健康状况和初生犊牛的存活率及初生重,对奶牛养殖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实践生产中,必须要提高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笔者就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以及奶牛围产前期、分娩期和围产后期的饲养关键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为围产期奶牛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是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该项工作不仅影响奶牛泌乳量和生鲜乳品质,还直接决定新生犊牛的健康水平和奶牛的产后恢复情况.因此,各牧场需要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让奶牛在分娩前后平稳过渡.本文从营养需要、分群、饲养和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奶牛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管理需要,以期为围产期奶牛的科学饲养管...  相似文献   

8.
奶牛的围产期是奶牛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根据奶牛围产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不但对奶牛自身的健康有利,还能够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奶牛产后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9.
高产奶牛泌乳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奶牛的泌乳情况,便于奶牛的饲养管理,将奶牛的泌乳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根据我国制定的《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中规定,产后16~100d为泌乳盛期;产后101~200d为泌乳中期;产后201~305d(干奶)为泌乳后期。  相似文献   

10.
1围产期管理1.1限量补钙对分娩前15天内的奶牛,要实行低钙日粮饲养,使奶牛日粮中的钙质含量减至平时饲喂量的1/3-1/2,这种饲养方法可使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中转移,有效防止奶牛产后麻痹症的发生。1.2精粗平衡精饲料和粗饲料合理搭配,做到精粗平衡。  相似文献   

11.
根据奶牛的泌乳规律,将奶牛的泌乳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根据我国制定的《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中规定,把产后16~100天定为泌乳盛期;产后101~200天定为泌乳中期;产后201~305天(干奶)定为泌乳后期。为切实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效益,特将各泌乳期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结肠炎是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18个月龄至4岁。1发病情况长水河奶牛饲养中心有1头奶牛,5岁,产后3天发病。该奶牛饲养中心饲养管理比较合理,因此这头病牛膘情良好,顺产后3天出现食欲不振,粪便数量及次数减少。  相似文献   

13.
围产期是指奶牛临产前的3周(围产前期)和产后2~3周(围产后期)的这段时间,奶牛在此期间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3个不同生理阶段[1],因此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现将其饲养管理介绍如下,供参考。1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2]此阶段主要是使奶牛由以粗料为主的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围产期是指产前3周至产后3周,此时是奶牛饲养的关键阶段。围产期奶牛管理的成败决定了随后泌乳期的成败。据调查奶牛疾病75%是由于围产期管理不善引起的,常见的疾病如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脂肪肝、酮病、乳房炎、乳房水肿、奶牛产后瘫痪等。很多奶牛养殖户只注重奶牛产奶高峰期的管理,而忽略了围产期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前15天(围产前期)和产后15天(围产后期)的一段时间称为围产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三个不同的生理阶段,此阶段奶牛最易生病和死亡。围产期健康决定着奶牛产奶量多少和经济效益高低。因此抓好该期饲养管理,对奶牛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1围产期管理1.1限量补钙对分娩前15d内的奶牛,要实行低钙日粮饲养,使奶牛日粮中的钙质含量减至平时饲喂量的1/3~1/2,这种饲养方法可使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中转移,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奶牛产后麻痹症的发生。1.2精粗平衡精饲料和粗饲料合理搭配,做到精粗平衡。不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主要产科疾病,是导致奶牛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除了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均衡的营养供给外,外源性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利用也能有效预防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并能修复子宫黏膜和机能,缩短产后发情间隔。本次试验在产犊高峰期内采用"澳富龙"灌注液和"新宫得康"混悬剂,分别给两组产后奶牛子宫灌注,通过观测试验奶牛子宫恢复状况和产后发情时间,分析这两种药物在预防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和修复子  相似文献   

18.
产前产后90 d(产前60 d~产后30 d)是奶牛泌乳周期的重要阶段,直接影响到整个胎次奶量和死淘率,甚至还会影响到奶牛下一个胎次生产性能的发挥,此阶段的饲养管理越来越应该受到重视。为此,本文从干奶牛、新产牛、泌乳牛等方面介绍了奶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简述了奶牛饲养管理误区:干乳期减料,奶牛抗病力强,早配种早产犊早挤奶,拴养省心省事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奶牛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集约化管理的标准场逐渐增加,对奶牛分阶段饲养管理日趋细化。成乳牛饲养管理细化(加拿大成乳牛饲养分阶段)为:远产期干奶牛(干奶~产前21天);近产期干奶牛(产前21天~产犊);初产期(产犊~产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奶牛在围产前期、分娩期、围产后期3个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影响牛奶产量和品质的因素很多,而围产期奶牛作为奶牛产前与产后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此阶段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