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棉花品种资源研究与利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棉花品种资源研究与利用概述收稿日期:1995-12-25文内数据摘自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档案室资料高丽洁(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品种资源是棉花育种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其中蕴藏着为棉花育种和性状改良所需要的多种基因源。辽宁省特早熟棉区棉...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辽宁棉花育种60多年的发展历程.该省现已培育了一大批特早熟棉花亲本材料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先后选育近60个短季棉品种,推广到特早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棉花育种和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针对辽宁省棉花育种实际情况及地域特点,探讨了辽宁棉花育种主攻目标是:在加强优异资源收集鉴定筛选及核心亲本创新研究基础上,改善纤维品质,增加纤维类型,加大杂交棉选育力度,扩大品种适应区域.根据南北疆、黄河流域棉区生态条件及对棉花品种的需求情况,制定相应育种目标.进行异地选择、生态鉴定和生产试验,以加速辽宁棉花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进程.  相似文献   

3.
棉蚜、棉铃虫是特早熟棉区棉花生产的两种主要害虫,严重影响棉花生产。培育和利用抗虫品种是有效控制害虫为害最经济、简便的措施。棉花种质资源抗虫性鉴定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1986~1990年,我们分别对122份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棉蚜、棉铃虫鉴定,鉴定出高抗伏蚜种质6份,其中有辽657、75—30等;高抗棉铃虫种质17份;既抗棉蚜又抗棉铃虫的种质7份,其中有葡萄棉×1987、69—5、太原4号、辽657、辽2289、118、辽棉3号等。一、材料与方法抗棉蚜、棉铃虫鉴定材料分别为122份,由辽宁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提供。  相似文献   

4.
1986~1990年,我们对特早熟棉区保存的棉属资源,利用木盘接种病土和病土纸钵法对190份棉花资源材料进行了抗枯萎病性鉴定;采用无底纸钵法定量蘸黄萎菌液法对190份棉花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抗黄萎病性鉴定。完成了190份材料抗枯、黄萎病性同步鉴定,数据输入国家种质资源库电子计算机内,为抗病育种者利用。  相似文献   

5.
辽宁棉花育种回顾及品种价值分析王国山顾恒琴吕春修(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辽宁省农牧厅)辽宁位于我国植棉区的最北界,受无霜期短和有效积温不足等气候因素影响,只能种植特早熟短季棉品种,品种改良的中心目标就是选育特早熟棉花新品种。建国以来,辽宁自育...  相似文献   

6.
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5号顾恒琴(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辽棉15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84年从辽1038品系中选择特早熟多铃变异株,后经人工病圃多年定向培育而育成的特早熟抗病高产新品种。1996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  相似文献   

7.
1 沿革发展 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伴随新中国的脚步已走过了60年。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辽阳棉花试作场”,于1949年3月重建,曾一度归中央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是东北地区棉花研究中心,也是我国特早熟棉区棉花研究和北方红麻研究的牵头单位。1958年1月辽阳棉作试验场下放辽宁省管理,1959年6月经辽宁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称“辽宁省棉麻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特早熟棉区棉蚜迁移规律与早期防治赵季秋,张广忠(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棉蚜Aphisgossypii(Glorer)是棉花的重要害虫,尤其是对棉苗的危害,常常导致棉花发育迟缓,影响产量。半干旱的特早熟棉区,这一问题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各种性状对早熟棉花产量的影响,找出高产育种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来源不同的18个早熟棉花品种(系)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早熟棉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结果]依据各品种的灰色关联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价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是基本一致的.[结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可以明确资源筛选中的育种目标与方向,为早熟棉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辽宁特早熟棉区棉铃虫发生世代研究许国庆褚茗莉田本志赵奇顾兰君赵季秋(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übner)是棉花的一大害虫。北方棉区及特早熟棉区是棉铃虫的常发区,发生量大,危害严重。1992年棉铃虫特大发生,造成...  相似文献   

11.
辽棉14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从1984年配制的杂交组合“692*1038”后代中选育出的早熟、抗病、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1996年由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辽棉14号早熟性好,抗病性强,产量优势明显,纤维品质优良,符合国家棉花育种目标要求,在未来的几种中,将广泛地应用于辽宁等特早熟棉共和黄河流域夏播棉区。  相似文献   

12.
正1选育过程辽棉29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2006年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7083为母本,以品系辽2258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杂交种杂种优势强,具备高产、早熟、抗病、优质等优良特性。2008~2010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1~2012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13年通过辽宁  相似文献   

13.
尹俊伟  魏亦农 《农业与技术》2013,(10):153-153,202
通过对现存新疆早熟陆地棉种质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收录等工作,同时对主要的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及判别分析,有利于新疆棉花资源的数据化管理,便于新疆早熟陆地棉种质资源数据的查询和进一步的育种亲本分析,可以更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育种工作和生产部门服务。  相似文献   

14.
棉花群体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顾恒琴,王国山,毕淑兰(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是棉花栽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北方特早熟棉区因其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不足,已逐渐形成“矮、密、早”的栽培体系,但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辽棉28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1284为母本、以早熟高产优质品系锦1784的提高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经8代选育而成的抗病棉花新品种。201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辽棉25号(辽3045),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早熟抗病品系辽206为母本、以中熟高产优质品种中棉3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9代选育而成的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201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棉花生产与科研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澳大利亚初级产品和全澳中央棉花研究理事会的邀请由山西省农科院等单位组成赴澳棉花科技考察团于1989年5月12—17日先后考察、访问了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科研单位,收集到有关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科研最近几年发表整理的研究报告、年报、学术论文、总结资料和棉花专著共48份,赠送早熟耐旱优质棉花种质资源25份,新育  相似文献   

18.
冀优624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优质棉育种室培育的集丰产、抗虫、抗病于一体的特优质纤维棉花新种质.其母本冀棉22号(冀9119系)是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海岛棉×邢6871)×(海岛棉×冀邯5号)]×(海岛棉×冀棉8号),经多年连续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棉花新品系,其父本是高产抗虫棉花品系,遗传背景丰富,通过多年系选和定向培育,在第9代得到了丰产抗虫特优质纤维棉花新种质冀优642.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中国棉花种质资源工作者提供丰富的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种质资源收集情况.[方法]总结全球的棉花种质资源现状,详细说明乌兹别克斯坦种质资源收集历史、过程及当前面临的挑战.[结果]全面收集分析全球主要种质资源中心的种质资源,特别是乌兹别克斯坦种质资源收集;从种质资源收集的历史、保存、交换、使用及当前种质资源收集所面临的问题等角度出发,探讨乌兹别克斯坦在种质资源研究方面的宝贵经验.[结论]乌兹别克斯坦拥有大量的棉花种质资源和棉花育种家种质资源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专家简介     
《辽宁农业科学》2013,(5):F0002-F0002
<正>刘澎才,男,研究员,1954年4月出生于辽宁大连瓦房店,民革党员。1982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辽宁省营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1985年,调入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在植物保护研究室从事棉花病害研究与防治、棉花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研究、芦笋病虫害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