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仔猪白痢又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7日龄以上到断奶以前的仔猪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临诊上以下痢、排出灰白色粥状粪便为特征。剖检主要为肠炎变化。仔猪白痢在我国各地猪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本病发生于7~30日龄仔猪,2~3周龄仔猪最为多见:一窝仔猪中陆续或同时发病;  相似文献   

2.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的肠道传染病,本病常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尤其以10~20日龄内仔猪发病最多,临床上以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粘稠腥臭粪便为特征。该病流行广,传播快,发病率高,一般为30~80%,但死亡率低,一般为10%左右,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轻者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和育成,严重者常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痢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尤以1~3日龄最常见,一窝仔猪中发病率可高达80%以上。仔猪白痢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各窝仔猪发病的多少不尽相同,有的多达80%。仔猪黄白痢病的发生和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主要发生于产仔季节。  相似文献   

4.
仔猪黄痢是由早发性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1周龄以内新生仔猪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生在1~3日龄,病猪精神沉郁,不吃奶,排出蛋黄色或黄白色混有气泡的粥样粪便,死亡率极高。仔猪白痢,是由迟发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猪精神欠佳,吃奶减少,排出灰白、乳白或黄白色糊状粪便,有  相似文献   

5.
1.仔猪白痢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无呕吐,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体温不高,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2.仔猪黄痢病原为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7日龄以内多发,发病率和  相似文献   

6.
汪应梅 《新农村》2005,(12):16-16
1.仔猪白痢 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病猪无呕吐,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体温不高,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分为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两种。仔猪黄痢多发于1~7日龄;仔猪白痢多发于10~20日龄。仔猪黄白痢是导致仔猪哺乳期腹泻的主要疾病,特别是仔猪黄痢,发病后死亡率较高。本文主要通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预防和治疗等几个方面介绍仔猪黄痢和白痢,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岩理 《农民致富之友》2014,(16):254-255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是养猪业上常见多发的一种一类传染病。以初生仔猪排出黄白色稀粪或急性死亡为特征。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出生1周龄以内的仔猪,多呈急性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紧随10-30日龄的仔猪主要发生仔猪白痢,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仔猪断奶窝重和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发展。显然,要搞好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必须弄清仔猪黄白痢的病源、病因、发病流行及危害等情况,本文通过对仔猪黄白痢的病源、病因、发病流行及危害等情况认真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1.仔猪白痢。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无呕吐,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体温不高,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1.仔猪白痢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不呕吐,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体温不高,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仔猪白痢: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无呕吐,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体温不高,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用抗菌素或黄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2.
<正> 仔猪白痢病因复杂,类型繁多,蔓延迅速。因此,要控制仔猪发病必须从母猪和仔猪两方面的饲养管理着手。为此,笔者曾长期对仔猪白痢的发病诱因进行观察,并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现总结如下: 一、流行特点 仔猪白痢各种品种猪均可感染,以10~30日龄的仔猪最易受害,腹泻日龄也不同,早在1周左右,多在3~4周,半月龄以上仔猪发病死亡率不高,多成僵猪。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白痢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其中黄痢常发生于1周以内,特别是1—3日龄的仔猪;白痢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仔猪黄白痢发病、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损失,近年来,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黄白痢,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周卫玲 《新农村》2014,(2):30-30
常见,发病率、病死率很高;仔猪白痢则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该病常可引起病猪脱水消瘦,如不及时治疗,多数死亡或转为慢性,即使恢复也成为僵猪。  相似文献   

15.
<正>临床鉴别需要很多条件,下面就发病日龄、粪便状态和气味和剖检变化3方面进行简单分析1发病日龄仔猪红痢主要发生于1~3日龄,即3日龄之后较少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产生的危害程度也比3日龄内大大降低;仔猪黄痢则多发生于1~7日龄,1~3日龄最严重,常波及窝仔猪90%以上,病死率高。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病死率相对较低;猪痢疾多发生于2~3月龄。  相似文献   

16.
仔猪黄白痢又称新生仔猪腹泻,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仔猪黄白痢发病率很高,尤其以10~30日龄的仔猪更为常见。产后7d内的仔猪发病率最高,严重时死亡率达70%。如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大量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治疗仔猪黄白痢的实际经验,论述了仔猪黄白痢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1.仔猪白痢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稀粪,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无呕吐,体温不高。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该病可用抗生素类或磺胺类药物治疗。 2.仔猪黄痢病原为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排黄色稀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少有呕吐。7日龄内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可  相似文献   

18.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新生仔猪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尤其是新生幼猪最易感,症见为肠炎、肠毒血症,临床上常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1发病特点仔猪黄痢常发于生后1周内的仔猪,而以生后的1~3日龄最为多见,7日龄以上较少,黄痢发生的日龄越早,治愈率越低,死亡率越高。仔猪白痢常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以6~12日龄最多,3日龄以内,30日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生,气候不  相似文献   

19.
一、仔猪白痢流行特点: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最多见,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低。特征症状及病变:排出灰白色、糊样稀粪,有腥味。肠内有不等量的食糜和气体,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壁变薄。  相似文献   

20.
黄白痢是由特种野猪仔猪容血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肠道疾病,又称新生猪腹泻,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其中特种野猪仔猪黄痢常发生于仔猪出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常整窝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可达100%。特种野猪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者居多,发病率可达30%~80%。目前,已分离的仔猪黄痢、白痢的血清型比较多,各血清型疫苗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因此给本病防治造成一定难度。同时也给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成为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