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农林废弃物锯末和玉米秸秆作为培育樟子松轻型基质容器苗的材料,研究不同的配比对苗木生长、基质物理性状等方面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混合了锯末、秸秆的基质容重小,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持水能力,但基质中锯末体积比不宜超过40%,秸秆体积比在26%~40%时,更适宜苗木生长。研究认为:风沙土60%、秸秆40%和风沙土48%、锯末26%、秸秆26%组合的轻型基质更适合培育樟子松容器苗。  相似文献   

2.
2014年6月,通过4种不同基质配比及4种施肥处理方式对3年生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开展容器大苗培育试验。2015年测定结果表明:泥炭︰蛭石=2︰1及黄心土︰泥炭︰蛭石=2︰2︰1处理均显著促进了南方红豆杉容器大苗的生长,但综合成本等因素,增加了40%黄心土的A2处理为南方红豆杉容器大苗的适宜育苗基质;所有施缓释肥(N︰P︰K=18︰6︰12)处理的南方红豆杉容器苗长势均显著高于施用复合肥的对照组(复合肥N︰P︰K=15︰15︰15),但在不同缓释肥处理间,南方红豆杉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其中以SRF1处理(1.5 kg/m~3)的苗木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质、施肥配比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蛭石、珍珠岩和木屑为主的轻型基质培育湿地松容器苗,生长效果优于常规的以沙土、黄心土和火烧土制成的基质;适量的氮、磷、钾肥配合对湿地松容器苗有显著的生长效果,尤以氮磷钾2:3:1或2:3:2配比为佳。  相似文献   

4.
油茶轻基质网袋育苗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良种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计了轻基质网袋摆放厢床施肥和容器袋内施肥2种方式、多种施肥量的处理试验,用以研究施肥对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的成活率、抽梢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中油茶各项生长指标显著不同。厢床施用0.15 kg/m2复合肥、轻基质网袋容器内配1 g/袋过磷酸钙或网袋内配0.5 g/袋过磷酸钙+1 kg复合肥/m3处理的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成活率在90%以上,抽梢率达到85%,抽梢长度和粗度生长也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培育半枫荷容器苗常用基质的配比,总结半枫荷扦插容器育苗的关键技术,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建立试验区,开展以菇棒、黄心土和火烧土为基质的不同配比的半枫荷容器苗培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质的不同配比对半枫荷容器苗扦插成活率影响较大,基质配比以V(菇棒)︰V(黄心土)︰V(火烧土)=3︰3︰4表现出的扦插成活率最高,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最好,更有利于半枫荷容器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浙江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e)是重要的珍贵树种,在大力推广珍贵树种造林中,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是造林成功的关键,而育苗基质直接决定着苗木质量。本文以浙江樟1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5种不同配比基质(黄泥、锯末、泥炭)对苗木株高、地径、生物量的生长和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浙江樟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比,为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提供基础。结果表明A3(黄心土︰泥炭︰锯末=40︰30︰30)基质最有利于浙江樟的生长,株高和地径均显著高于A5(P0.05);A3基质培育的浙江樟叶片、枝干、根系和总生物量均为最大,分别为33.63,39.57,48.43,121.64 g·株~(-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浙江樟全株氮、磷、钾积累量以A3基质为佳,分别为3 168.8,137.3,673.1 mg·株~(-1);灰色关联度法评价表明,A3基质是浙江樟容器苗生长的最优基质。  相似文献   

7.
用腐熟杂木屑、腐熟凋落物、沼渣和黄心土进行不同体积比混合作为育苗基质,开展油茶(Camellia oleifera)容器育苗基质试验,以期筛选出理想育苗基质。结果表明:育苗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对苗木苗期的主要生长指标苗高、地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物量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最好的基质配方体积比为处理K(腐熟锯末屑∶腐熟凋落物=1∶4),处理N(腐熟锯末屑∶腐熟凋落物∶黄心土∶沼渣=1∶4∶1∶0.3)的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缓控肥对油茶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情况,以研发促进容器苗生长的缓控专用肥,以优良无性系长林4#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如下7个缓控肥配方——(1)14︰14︰14+TE+B.3~6M、(2)15︰25︰20+TE+B.3~6M、(3)18︰18︰10+TE+B.4~6M、(4)20︰8︰10+TE+B.3~6M、(5)20︰10︰15+TE+B.4~6M、(6)17︰11︰12+TE+B.3~6M、(7)25︰5︰6+TE+B.3~6M,每个供试肥料配方处理下又各设置了0.2、0.3、0.4、0.5 g/株4个施肥量处理,就不同缓控肥配方及其不同施用量处理对1年生油茶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7个供试肥料配方均能促进苗木地径、苗高的生长及苗木叶片数量的增加,其中配方(3)的效果最优,配方(2)和配方(7)的效果均较优;各配方的最佳施肥量为0.4~0.5 g/株,即基质量为2.5~3.0 kg/m3。  相似文献   

9.
吴君  吴冬  楼雄珍 《西部林业科学》2015,(1):109-113,120
以基质配比、施肥种类和施肥量3种因素对3年生浙江楠、紫楠、闽楠容器大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楠在基质A3(泥炭︰园土︰珍珠岩︰谷壳=2︰4︰2︰2)与施肥B2(复合肥1的N︰P︰K为21︰6︰13;750 g/m2)条件下,生长表现最佳;不同基质对紫楠生长均无显著差异,且施肥B4(复合肥2的N︰P︰K为15︰15︰15;750 g/m2)对其生长最适;闽楠在基质A1(泥炭︰园土︰珍珠岩=3︰4︰3)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生长优势,不同施肥对其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白桦不同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白桦不同轻基质容器苗地上及地下生长动态、生物量变化以及各营养器官养分含量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寻找适宜白桦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的基质组成,为白桦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法】以木耳废弃菌棒、玉米腐熟秸秆、玉米腐熟穗芯和草炭土为主要成分,加入适量的落叶松松针腐殖质和蛭石,按体积比配制成4种育苗基质,即木耳废弃菌棒+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T_1)、玉米腐熟秸秆+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T_2)、玉米腐熟穗芯+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T_3)、草炭土+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T_4),以常规营养土为对照(CK),在无纺布袋内进行白桦容器苗培育试验。【结果】1)经过70天的连续观察,各轻基质容器苗苗高、地径、高径比和叶面积与对照具有相同的生长节律,苗木在这些新型轻基质内均可正常生长。2)当苗木生长到70天时,T4处理的平均苗高和叶面积最大,分别是CK的1.32,1.38倍。各容器苗地径生长情况为T_4T_3T_1T_2CK;T_2处理的的高径比最小。各基质比根长及总根尖数均表现为T_1T_2T_3T_4,总根尖数均显著高于CK(P0.05)。T_4处理的苗木整株生物量最高,T1次之,均显著高于CK,分别是CK的2.24,1.42倍。T_4处理的苗木质量指数最大。各轻基质容器苗整株全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_3T_4T_2T_1。T_4处理的苗木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轻基质苗木全钾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桦在草炭土轻基质中生长最优,在其他3种轻基质中的生长也优于常规营养土。木耳废弃菌棒混合基质中苗木根系发育最好。因草炭土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开采限制性,考虑到木耳废弃菌棒混合基质易获取、质量轻及促进根系发育的特点,建议推广以木耳废弃菌棒为主要组成的混合基质作为白桦容器苗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1.
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是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特有的针叶乡土树种,也是我国特有的树种。是沙地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沙地云杉的种子处理、基质、容器、播种、补充光照、施肥、病害预防、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得出容器出苗率达到92.5%,当年年底苗木成活率达到89.2%;经过强化培育3a,容器苗平均苗高达到21.2cm,造林成活率达到91.5%。  相似文献   

12.
采用4种不同配比基质处理对油茶容器袋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质Ⅲ(原基质50%+黄心土40%+谷壳10%的基质配比)培育油茶容器袋苗的成活率达93%以上,且比其他基质成活率提高7.68%~133.3%,苗木梢、根、叶生长发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大马士革玫瑰瓶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杀菌剂根部清洗、不同基质和不同施肥对瓶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00倍绿亨二号清洗,成活率最高,达到95%;草炭土和蛭石的比为2∶1作为基质最好;营养钵苗生长过程中用0.1%尿素水+0.1磷酸二氢钾处理最好,苗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白皮松容器育苗最适施肥方案,该研究对1年生白皮松开展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测定株高、地径等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N︰P︰K=4︰2︰1施肥处理的苗木生长和生理指标均最好,与对照相比,苗高和地径相对生长量均最大,高径比降低,苗木鲜质量最高,叶绿素总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分别为21.32 mg·g-1、3.25 mg·g-1和2.13 mg·g-1·h-1。因此,确定N︰P︰K=4︰2︰1施肥处理是白皮松容器苗的最佳施肥方案,可以在今后的苗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于杂交鹅掌楸体胚苗生长的容器育苗基质,以草炭土、黄心土、河沙、珍珠岩为原料,按照体积比配制成5种育苗基质,开展杂交鹅掌楸体胚苗容器育苗试验,探讨不同基质组成对生物量、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并采用苗木质量指数对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容器育苗基质处理对杂交鹅掌楸体胚苗的生长指标有显著影响,其中处理T5 (草炭土﹕河沙﹕珍珠岩=30﹕3﹕2)容器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南方红豆杉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缓释肥用量、不同基质配比、不同规格容器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质量性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缓释肥用量多少、泥炭与谷壳基质不同比例、容器不同规格与红豆杉容器苗生长影响十分明显,缓释肥用量2.0 kg/m3处理苗木地径均值达2.63 cm,泥炭与谷壳体积配比6:4处理苗木高径比达72.53,综合考虑生产成本,适宜红豆杉容器苗工厂化生产的方案是基质中施用缓释肥量为2.0 kg/m3,泥炭与谷壳基质体积配比为6:4,无纺布容器规格为5 cm×10 cm。  相似文献   

17.
油茶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油茶苗造林成活率,缩短育苗周期,降低苗木运输成本,以郴2-9号油茶无性系芽苗嫁接苗为材料,采用不同的轻基质配方进行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郴2-9号油茶无性系芽苗嫁接苗在不同的轻基质配方容器中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用(珍珠岩30%+泥炭土70%)或(锯木屑30%+泥炭土70%)做基质时,苗木高生长平均达9....  相似文献   

18.
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乳源木莲进行不同基质配比、容器规格、营养液施肥、苗高生长节律等管形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培育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苗的理想基质材料应以泥炭、鸡粪泥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型基质为主,容器规格大小与培育期限和苗龄是密切相关的,采用N、P、K配比3:2:1、1:1:1两种配方营养液配方施肥可促进苗木生长发育和根系成团,提高苗木综合质量;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苗的年高生长进程呈现慢—快—慢的“S”形节律,存在着明显的速生期,在该期内的苗高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造林前的苗木质量,以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第 3 代种子园轻型基质容器苗 为研究对象,采用 6 种不同大量元素水溶肥处理,包含 2 种常规施肥和 3 种指数施肥,其中常规施肥包 含等量施肥(C60)和 1 次性施肥(H60),指数施肥包含 3 个处理(即 30 mg/ 株 , E30、60 mg/ 株 , E60、 120 mg/ 株 , E120),另设对照(CK)。每种施肥处理供试苗木 300 株,每间隔 2 周施肥一次,总施肥 10 次。分别在施肥期间的第 10 周、第 20 周和第 38 周(造林前 1 天)取苗木测定苗木苗高、地径和生物 量,分析杉木容器苗生长和生物量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对照处理,各种施肥均显著促进了杉 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综合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以指数施肥 60 mg/ 株 , E60 处理为最佳 , 该处理下 9 个月生杉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为 30.39 cm、5.37 mm 和 4.95 g,与对照(CK) 相比增长了 23.84%、40.58% 和 55.66%。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红椆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对红椆2年生直播苗和2年生撒播苗移栽容器苗苗木质量进行对比试验,同时采用不同规格容器和遮荫处理对1年生撒播苗移栽到容器后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育苗可显著提高红椆苗苗高、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容器规格对移栽后苗木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对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采用80%遮阳网遮荫,容器苗成活率较高,苗木高生长也显著增加,但苗木地径生长与60%遮阳网遮荫处理的苗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