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进金昌市光电项目区植被治理与恢复,分析了金昌市气候、植物资源等条件,总结了光伏项目区植被恢复重建试验结果,提出了生态修复措施,包括合理规划设计生态修复治理方案,加强施工管理,选用抗旱造林树种、做好办公区域的绿化美化,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区域、适当种植生态经济型沙生植物,大面积光伏电板阵列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补播乡土旱生植物,培育和栽植易生根沙生树种营养钵苗。  相似文献   

2.
废弃石灰岩矿山植被恢复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废弃采石场的植被重建是废弃矿山植被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创造植物生长所需环境、改善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重建植物群落等方面对废弃采石场的植被恢复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建群树种补植法以促进矿山植被恢复演替的进程,从而构建生态功能稳定的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3.
在科尔沁沙地的天然植被中 ,疏林草地是最稳定 ,也是分布面积比较大的植被类型。因此 ,流动沙丘恢复为疏林草地植被 ,是适应自然规律 ,投入少见效快的治理方式。试验表明 ,在 350mm左右降水量地区 ,对沙丘首先进行围封 ,促进自然植被恢复 ,借助风力 ,削平沙丘顶部 ,降低沙丘高度。同时 ,进行人工喷播灌木和人工栽植乔灌木树种。经过 4~ 5年 ,人工栽植的乔木树种覆盖度达到 1 0 % ,天然更新的小叶杨、家榆等的覆盖率也达 1 0 % ,人工喷播的灌木达到 2 0 % ,天然草本植物的覆盖度由 1 5% ,增加到 60 %。流动沙丘基本稳定 ,并且恢复为疏林草地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菱镁矿矿山生态植被恢复为例,简要介绍了矿山生态治理的技术与方法,如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树种选择的原则、苗木栽植及后期养护等,以期为辽宁省矿山废弃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树种对河岸带生态治理效果的影响,在对牤牛河两岸植被调查的基础上,该文从树种、规格选择、截干处理等方面对牤牛河马友营段岸边河岸带治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胸径10~20 cm的柳树作为护岸树种,截干保留高度2.0~2.5 m,并保留主干上全部辅养枝,栽植成活率、有效防护率均最高,平均淤积深度最大,较对照提高了70.83%,河岸带治理效果明显,为乡村河流及小河流河岸带生态治理和恢复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造林要适地适树防护林树种要具有生长快、郁闭早、寿命长、耐干旱瘠薄等特性,如杨类、柏类;用材林树种要具有速生、丰产、优质等性能,如杨树、刺槐及杉等大部分针叶树;经济林树种要具有收益大、产量高、质量好、价值大等特性。造林要适时栽植春季造林宜早,土壤解冻即可造林。一般先栽植萌芽早的树种,如松、柏、杨、柳等,后栽植萌动迟的树种,如榆、槐、株类;先低山,后高山;先阳坡,后阴坡;先轻质土,后重质土等。苗木随起随栽,苗龄不要过小过大,一般以l~2年生苗最好。对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进行假植处理。在避风遮阳处挖坑埋…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火炬树形态特征,育苗、移植造林、抚育管理等相关技术。重点介绍育苗从整地、种子催芽、播种时间和方法及田间管理的内容。此树种是朝阳地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造林中的主要栽植树种,生态和景观效益兼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明确了承德市区周围阳坡、半阳坡瘠薄山地植被现状的基础上,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目标出发,文章对山体植被退化、遭受破坏的原因以及在恢复山体植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高速公路沿线阳坡、半阳坡的生境条件,从恢复生态植被的设计原则,被损毁的边坡治理模式,山体坡面植被恢复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废弃采石场绿化树种选择及其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废弃采石场以及裸岩山地自然植被的调查,结果表明,宁波市石宕及裸岩的主要有乔木树种有20种,灌木树种30种,草本11种,层外植物6种。经过试验,废弃采石场绿化表现优良的乔木树种为马尾松、枫香、青冈、乌冈栎、山桐子、冬青、化香、木荷等,灌木树种为山矾、夹竹桃、栀子等,藤本植物为爬山虎、凌霄、常春油麻藤、葛藤、山荠麦等。绿化方法以筑巢法绿化、石壁藤本垂直绿化、自然恢复与人工促进相结合的绿化法,为今后宁波市石宕绿化的主要方法,在不同的石宕部位,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状况好坏是综合国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纵观我国众多采石场和生态恢复治理现状,仍然存在着许多技术方面的棘手性难题。由于采石场遭受严重的损毁,形成特殊的困难立地生态环境,出现了生态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象。在裸露的岩石上进行植被恢复,施工难度大,投入资金多,管护成本高,存在着许多技术方面的治理风险。针对这些问题,在调查研究采石场特征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内外采石场生态恢复的典型范例和资料,重点阐述了采石场陡坡和平台生态恢复的技术措施,以期为制定科学合理土地复垦方案和技术措施提供辅佐。  相似文献   

11.
废弃采石场生态复绿是一门生态科学技术,以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作为指导和依据,是一门具有很强程序性的技术工作。该文以天意顺闭坑采石场生态复绿为例,浅谈废弃采石场生态复绿技术及治理模式,以期为海南采石场废弃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密云区开展征占用林地植被恢复检查验收工作涉及植被恢复造林650亩,分布在太师屯、古北口和大城子3个镇,共栽植侧柏、油松、黄栌、五角枫、山杏等树种4万余株。检查结果显示,2013、2014年度植被恢复保存率分别达到85%和87%,2015年植被恢复成活率达到90%,均达到合格标准,较好地完成了征占用林地的植被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13.
荆条灌丛在青龙河流域总面积43319.5hm2,生长于阳坡或半阳坡。文章通过对荆条灌丛生长分布状况进行调查测定,充分利用相关树种的生态特性,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加快区域内植被自然演替进程,对加强地区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东栎喜光、耐干旱,其适生环境与油松大致相同,能与油松形成稳定的松栎混交林。为探讨这一良好的混交树种的造林技术,在太行石质山区阳坡油松幼林地,进行了辽东栎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阳坡播种造林成苗率低于30%,3年生幼树年均高生长为25~4cm。通过预整地、选用壮苗、栽植穴覆膜等措施,可取得较好造林效果,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幼树新梢高生长亦在12cm以上。  相似文献   

15.
露天开采矿山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利用类型,此类地区已成为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区域。大量矿山进行露天开采,使黄石市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对废弃采石场实施植被恢复与再利用已成为黄石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黄石市黄荆山北麓废弃采石场复绿工程为例,在对治理区现状及其造成负面影响的调查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废弃采石场植被恢复与再利用的原则、不同坡度采取的植被恢复措施和土地再利用方法,以期为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废弃采石场植被恢复与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业实用技术》2021,(7):33-35
泾川县对朱家涧水库水源地绿化采取山水林田路系统治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生态林与经济林结合、景观林和水源涵养林结合,多林种多树种多模式配置,在阳坡耕地栽植核桃经济林,地埂云杉、油松锁边,裸露荒山栽植刺槐、山毛桃、柳树水保林,道路林带栽植刺柏樱花景观林。从林种树种配置、整地方式方法、苗木标准、栽植时间、栽植方式、浇水、抚育管护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了泾川县水源地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7.
栎类树种是我国北方森林的主要种群和优势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熊岳树木园栽培栎类树种已有百年历史,该文介绍了熊岳栎类树种栽植地的生境概况和引种时间,阐述了栎类树种的物候期、生长及迁地保护情况,详述了红槲栎和沼生栎的繁育栽培技术,为栎类树种的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滇池流域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滇池流域矿区关停后形成的采矿废弃地类型和特点,按照恢复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思路,提出生态恢复技术,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恢复及修整技术、土壤基质恢复技术、植被恢复技术三大类.阐述各类技术的主要方法措施,以滇池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土坡采石场为例,阐述采石场类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关帝山区废弃采石场众多,生态破坏严重,亟需进行以造林绿化为主的生态恢复。介绍了废弃采石场绿化技术以及不同场地绿化方案和常用树种,为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恢复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山杏(Prunus sibirca)属蔷薇科李属小乔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木本粮油树种,山杏仁是我国出口的土特产品之一,山杏苗木是发展大扁杏的必要砧木。同时,也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营造混交林的伴生树种,对增加我省西部地区的植被、防止水土流失,起很重要作用,故此,栽植山杏势在必行。为了探讨山杏播种与植苗造林在不同季节、不同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