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六叶香丝瓜的生物学特性,露地栽培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新品种的引进必须与其相配套的技术为支持体系,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矮生一品红不同栽培方式的观赏效果及园林应用价值,对其进行了单体塑料大棚盆栽、遮阳地栽及露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大棚盆栽和遮阳栽培的植株生长比较健壮,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而露地栽培的植株观赏价值低。叶片大小和苞叶大小相关分析亦表明,两者显著相关,R值为0.9以上,P值均小于0.001。矮生一品红园林应用应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和给予一定的遮阳措施。  相似文献   

3.
彩叶植物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叶植物是观赏价值极高的园林植物,能充分体现一年的季相变化和展现植物的多样性,对提升城市园林的档次有重要作用。目前,其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急需开展人工种植。作者对红木荷、红叶石楠、长梗润楠、红檵木等彩叶植物进行了培育技术研究,通过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露地栽培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生菜又名叶用莴苣,有分散叶生菜和结球生菜两种。由于在大棚内秋、冬、春三季均可栽种,加之品质比露地栽培的鲜嫩、脆甜,不仅备受消费者喜爱,而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5.
正牟番2号为中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适合在北方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及早春露地栽培,尤其适合在黄化曲叶病毒病及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大棚蔬菜在长期封闭或是半封闭盛装状态下生长,其光照、温度、湿度、氧气浓度、栽培基质性质等与露地栽培有很大的差异,作物的无机物的积累还有水分的运动规律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与传统意义上的露地栽培蔬菜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其各种技术的改变将直接关系着整个大棚蔬菜的品质。从现在大棚蔬菜的栽培来看,无公害生产对于提高大棚蔬菜质量并不是明显,为此笔者选取两种叶菜系大棚蔬菜---小白菜与菠菜为研究对象,就其在有机肥料的作用下找到它对大棚蔬菜品质有着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枸杞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食、药两用营养保健型蔬菜。其嫩叶、嫩梢作为蔬菜,称为枸杞头。用作蔬菜栽培的枸杞主要有大叶枸杞和细叶枸杞两种,一般不开花结实。现将其露地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扦插定植选富含腐殖质、肥沃疏松的土壤,以前茬为豆科作物或原有菜地为好。扦插前,施腐熟堆  相似文献   

8.
枸杞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食、药两用营养保健型蔬菜。其嫩叶、嫩梢作为蔬菜,称为枸杞头。用作蔬菜栽培的枸杞主要有大叶枸杞和细叶枸杞两种,一般不开花结实。现将其露地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扦插定植选富含腐殖质、肥沃疏松的土壤,以前茬为豆科作物或原有菜地为好。扦插前,施腐熟堆  相似文献   

9.
秋播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蒜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大蒜的根、茎、叶片均明显优于露地大蒜,蒜薹产量比露地栽培高35%,干蒜头产量比露地栽培高30%。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初步了解广金钱草在橡胶林下的间作发展潜力,以广金钱草的露地栽培为对照,对不同橡胶林下间作广金钱草的主要生长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叶片长度和宽度相对稳定外,广金钱草的自然高、主茎长、分枝数、叶面积指数及单位面积地上部产量整体上表现为:露地栽培CK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间作中幼林间作传统成龄胶园间作;其中自然高、主茎长、分枝数两两间的正相关均达0.01水平显著,且三者分别与单位面积地上部产量、叶产量、茎产量间的正相关也均达到0.01水平显著。说明广金钱草虽可耐受较大的阴蔽但喜阳,光照不足会显著影响橡胶林下间作广金钱草的生长及产量,其在海南进行露地栽培较具潜力,也可作为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的备选间作作物。  相似文献   

11.
不同越冬措施对凉粉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稻草覆盖和薄膜覆盖两种越冬措施对凉粉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能显著提高凉粉草的株高、茎鲜重、地上部总鲜重和茎叶比,其增幅分别为19.5%、26.1%、15.0%和16.8%;薄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凉粉草的株高、单株叶长、单株叶宽、茎鲜重、叶鲜重和地上部总鲜重,其增幅分别为52.4%、46.7%、43.8%、42.2%、42.8%和42.6%。说明薄膜覆盖比稻草覆盖更能促进凉粉草的生长,是凉粉草安全越冬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枇杷是亚热带常绿小乔木,属蔷薇科苹果亚科石楠族枇杷属,原产于我国,露地栽培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以浙江、江苏、福建、安徽等地最多。枇杷树四季常青,叶大枝茂,花开于秋冬,果熟于春末夏初。  相似文献   

13.
油麦菜,株高30厘米左右,开展度25~30厘米,叶披针形,长30厘米,宽5~6厘米,叶绿色,品质细嫩,生食清脆爽口,熟食具有香米型香味.耐寒,耐热性均比较强,生长周期约70天,适宜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球茎茴香一般多行露地栽培,以秋露地栽培冬季收获为主。平均气温在14℃左右的地区,可在7月中下旬露地遮阳网覆盖下育苗,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11~12月份采收叶球。北方夏凉地区,可提前到6月份播种,10—11月采收。北方寒冷地带也可春播夏收,2月中、下旬育苗,苗龄35天,3月上旬定植,可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采收。  相似文献   

15.
夏季利用SZW12型遮光率为70%的黑色遮阳网覆盖栽培四季香芹,在晴天和阴天的白天时段网内叶层气温、0cm地温、10cm地温和光照强度均明显下降,相对湿度则明显提高,并能有效避免暴雨对植株的直接冲刷,有效改善了其生长环境。与露地栽培相比,株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云南引进的紫皮土豆和黄皮土豆为参试材料,进行地膜与露地栽培的方式在林芝地区试种,以探索其适应性及地膜与露地2种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云南不同皮色的马铃薯在林芝市均可以正常成熟;黄皮马铃薯出苗率略高于紫皮马铃薯,露地栽培时出苗率高于覆膜栽培;覆膜栽培马铃薯比露地栽培的生育时期短,且早熟效应明显;覆膜栽培马铃薯株高高于露地栽培,生育期短于露地栽培,产量高于露地栽培,且马铃薯产量性状优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一、病害 1、叶霉病定植后茎叶及果实均可发生,初发时在叶正面出现淡绿黄色斑,以后叶背的病斑处生灰褐色霉状物,自上而下蔓延。此病在高温多湿的室内往往比露地栽培更容易发生。因此应及时注意控制灌水,降温降湿,控制发病条件,同时可用50%代森铵1000倍液、代森锌可湿性500—800倍液、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8.
甜叶菊黑膜覆盖增产机理与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叶菊是一种短日照半木质化的糖料作物,栽培中受低温、干旱、杂草等影响较大,干叶单产低,效益不高,严重制约了种植面积的发展。通过地膜平铺覆盖,改善土壤物理状况,促进植株分枝数和叶片数的增加,使干叶产量比露地栽培增产28%以上,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草莓是蔷薇科浆果,果实柔软多汁,浓郁芳香。其露地栽培,采收期限一般为一个多月。为满足市场需求,将草莓由露地栽培改为拱棚半促成栽培,鲜果可供应到四月左右,与露地栽培上市草莓相衔接。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太湖莼菜为试验材料,采用设施、露地栽培模式,对太湖莼菜生长、品质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模式相比,设施栽培显著提高了太湖莼菜的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性及除精氨酸外的其余15种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了太湖莼菜干物率、NO_3~--N含量以及黄酮、总酚含量,其V_C、可溶性蛋白、粗纤维含量与露地栽培莼菜无差异;较露地栽培增产2 290 kg/hm~2,增幅13%,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