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氧化、抗菌、抗炎和抗应激等,作为饲料中的抗氧化剂在畜牧生产中广泛应用。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中,需要从植物原料中提取获得。文章综述乙醇回流法、热水浸提法、有机溶剂法等黄酮的提取工艺及黄酮类提取物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酮类化合物分布于自然界多种植物中,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从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结构、分类、提取技术、生物活性及其在医药和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桑叶作为"药食同源"的重要植物资源,具有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压、降低胆固醇等多种药理作用,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传统中药。黄酮类化合物是桑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本文围绕桑叶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桑树品种、不同发育时期及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提取方法、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展望相关研究与应用方向,为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更好地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花粉中总黄酮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花粉中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激素等营养成份外,尚有一部分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份之一,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肝炎及淋巴结核等疾病。此外,黄酮类化合物在研究植物、生物化学、植物化学分类学  相似文献   

5.
不同条件对苜蓿愈伤组织异黄酮含量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肖静  李铁  包建成 《草地学报》2007,15(5):500-502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具有抗炎、镇痛、扩张血管和保健作用[1、2]。由于黄酮的结构非常复杂,人工合成十分困难,因此从植物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苜蓿分布广泛,人工栽培简单,自然资源丰富。研究不同因子对苜蓿愈伤组织黄酮类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筛选出高黄酮类的愈伤组织,为今后苜蓿异黄酮提取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丰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肿瘤、抗炎震痛、保护心血管、免疫调节和抗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黄酮类化合物的独特效能将得到不断的发掘及应用,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领域,对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探究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为柚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提取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黄酮类化合物是在植物中分布非常广泛的一类天然产物,其在植物体内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部分以游离态(苷元)的形式存在~([1-2])。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及防菌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同时,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功能,以及抗  相似文献   

8.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的化合物,本文对桑资源中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化学组成、分子结构、药理作用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作者认为桑树中黄酮化合物是极具有开发潜力的药用资源。  相似文献   

9.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mg/mL),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40 min,乙醇浓度40%,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理论提取率为0.610 2%。在此最佳条件下重复3次,测得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实际提取率为0.605 8%,RSD=0.72%,说明采用此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藜中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蚕体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不同家蚕品种间的含量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高效提取家蚕幼虫体内的黄酮类化合物及筛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家蚕品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分析16个黄血蚕品种和3个普通白血蚕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家蚕幼虫粉经超声波预处理20 min后以80%乙醇溶解,当原料质量浓度为25 g/L,在60℃水浴中提取6 h的效果较佳,提取蚕体总黄酮的质量比达到0.473 mg/g。黄血蚕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显著高于普通白血蚕品种,两类品种样品中的总黄酮平均质量比分别为0.560、0.513 mg/g。在16个黄血蚕品种中,以来源于东南亚地区的二化性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是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家蚕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1.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光合细胞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一类天然成分。近几年,由于无抗养殖兴起,黄酮类化合物已成为动物营养学讨论热点。文章主要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影响水产动物生长、免疫、抗氧化及肠道健康等多方面功能,展望了它在水产动物应用上的前景,为在水产养殖中合理使用黄酮类化合物、改善机体健康、提高生产性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蜂胶是西方蜜蜂采集植物树脂 ,并混入蜂蜡和其它分泌物经加工咀嚼而成的一种粘稠物质。蜂胶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芳香酸与芳香酸脂、醛与酮类化合物、脂肪酸与脂肪酸酯、萜类化合物、甾体化合物、氨基酸、糖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醇和酚类及其它化合物。蜂胶中最大的组分是黄酮类化合物 ,是发挥其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物质。1、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世界各地蜂胶样品中分离出来的黄酮类化合物已有 70多种。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黄烷酮、黄酮醇类、双氢黄酮类。其中黄烷酮主要有白杨素、杨芽黄素、芹菜素、刺槐素、木犀草…  相似文献   

13.
蜂胶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蜂胶的化学组成及饲用安全性1 1 蜂胶的化学组成 蜂胶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而且由于季节、蜜源植物种类以及提取工艺的不同,蜂胶的化学组成存在差异。一般来讲,蜂胶中约含50 %~55 %的树脂、芳香油,30 %~40 %的蜂蜡,5 %~1 0 %的花粉,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芳香酸与芳香酸酯、醛与酮类化合物、脂肪酸与脂肪酸酯、萜类化合物、甾体化合物、氨基酸、糖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醇和酚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30 0余种物质,蜂胶的许多生理功能都与其中的黄酮类和萜烯类化合物有关。1 2 蜂胶的饲用安全性 由于蜂胶的提取方法仍然没有标准…  相似文献   

14.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有机化合物.这类含有氧杂环的化合物多存在于高等植物及羊齿类植物中,其中豆科、唇形科和菊科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较丰富.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与糖结合成苷的,也有游离的.黄酮类化合物测定方法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综述了中国科技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5年~2005年)有关茶类产品总黄酮类化合物测定的方法,希望为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的多酚类物质,不仅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在畜牧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作用和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为黄酮类化合物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的多酚类物质,不仅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在畜牧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作用和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为黄酮类化合物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蜂胶中主要黄酮官能团结构及其功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静 《中国蜂业》2004,55(1):22-23
蜂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是生物类黄酮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中,有生物功效的生物类黄酮由500余种化合物构成,这群化合物也是橘属水果及蔬菜的颜色来源,许多植物分泌的胶状物质中含有这些黄酮类物质,功效著名的银杏黄酮、沙棘黄酮、大豆异黄酮等已在功能性保健品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生理保健类物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桑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影响因素,提取分离技术,活性单体及其药理作用四大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阐述了近几年桑树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并分析了桑树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黄酮类化合物是白花蛇舌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和应用价值。本文简述黄酮类化合物在饲料中的应用,综述了白花蛇舌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常用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提取工艺的优缺点,探讨了今后发展趋势,旨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PSMs)在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生态中起到重要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PSMs,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具有显著的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以及心血管保护等功能.目前,对食源性黄酮类天然复合成分的整体代谢规律及其与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双向作用,尚缺乏清晰的认识;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生态学功能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其对濒危野生动物的生理影响及动物对食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适应性演化机制鲜有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