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物蛋白来源,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源和蛋白来源.大豆在我国分布较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凡是有农作物栽培的地方,几乎都有大豆的栽培.吉林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是大豆的最佳生产区,所以在我省推广配套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我国大豆总产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5,(11):47-48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物蛋白来源。大豆在我国分布较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凡是有农作物栽培的地方,几乎都有大豆的栽培。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豆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正>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物蛋白来源,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源和蛋白来源。大豆在我国分布较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凡是有农作物栽培的地方,几乎都有大豆的栽培。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与其它大豆主产国有很大差距。所以如何提高大豆的单产水平和生产效益已成为我国入世后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为促进我国大豆的发展,增强竞争力,农业部将大豆生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使我国大豆品质差、产量低的状况有较大转变。现将大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4.
大豆在我国分布范围相当广泛,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有栽培农作物的地方基本都有大豆的种植,其中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最为广泛,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植物油源和蛋白来源。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的粮油兼用作物,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我国大豆的平均产量仅超美国二分之一,与其他大豆主产国有很大差距。所以提高我国大豆产量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物蛋白来源,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源和蛋白来源。现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大豆产量、品质已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东北乃至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是大豆的最佳生产区,所以在我省推广配套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我国大豆总产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大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介绍给大家:1、选用良种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生产  相似文献   

6.
<正>大豆在我国分布范围相当广泛,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有栽培农作物的地方基本都有大豆的种植,其中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最为广泛,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植物油源和蛋白来源。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的粮油兼用作物,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我国大豆的平均产量仅超美国二分之一,与其他大豆主产国有很大差距。所以提高我国大豆产量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豆科技》原刊名《大豆通报》,主办单位"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大豆食品分会"。本刊是在我国著名的大豆专家王金陵先生积极倡导并推进下创办的,期刊拥有一支由国内著名大豆专家、学者组成的编委会队伍。  相似文献   

8.
大豆史话     
大豆是我国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栽培历史至今约有5000多年,大豆[Glycine max(L.)Merr]属大豆属,豆科,俗称黄豆.大豆的栽培历史以我国为最早.我国早在史前遗址中就发现过大豆的痕迹.古文献如<竹书记年>、<周书>、<诗经>等都有关于大豆的记载.例如<诗经@大雅>中说:"艺之荏菽,荏菽旆旆",<左传>中有"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辩菽麦",<豳风>中说:"七月烹葵及菽",这都是我国古代对大豆栽培和利用的颂歌.  相似文献   

9.
0 前言 大豆属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起源于中国,古代称"菽",据《史记》记载,我国种植大豆已有4500多年历史.大豆在我国分布广泛,北至黑龙江省漠河、南至海南省保亭均有种植,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居第4位,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1].  相似文献   

10.
<正>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物蛋白来源,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源和蛋白来源。大豆在我国分布较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凡是有农作物栽培的地方,几乎都有大豆的栽培。一、种子处理1、种子精选:待播的种子要进行精选,选后的种子要求大小整齐一致,无病粒,净度99%以上,芽率95%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2%,力求播一粒,出一棵苗。2、晒种: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前应将种子  相似文献   

11.
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经济作物,也是工业原料。它是非常重要的植物蛋白资源和食用油资源,也是一种潜力大、功能全的作物,具有很高的研究开发价值,产业化前景广阔。我国的大豆一直处于缺口生产状态,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外贸创汇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人民膳食结构调整和蛋白资源开发,大豆的产销和供需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北镇市主栽作物之一,发展大豆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振兴大豆产业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我国大萌生产有相对优势,表现在全部为非转基因产品,蛋白含量高,距离消费市场近。另外大豆可直接食用,营养价值高;加工成的豆油是人们主要食用油品种;豆粕是发展养殖业的重要蛋白饲料;深加工产品如异黄酮等的国际市场潜力很人。由此可见,发展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13.
大豆在我国古代称其为"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豆原产于中国,是重要的粮油作物,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其中东北大豆质量最好,最受人们欢迎。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说是最廉价的蛋白质来源。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豆播前应该注意的事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大豆是我国的原产农作物,距今约有4 700年的历史。上世纪40—50年代,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种植和出口国。可如今,这一古老作物却在我国逐渐式微。占据国产大豆40%份额的黑龙江省,在2009—2013年间大豆种植面积累计下降了近200万公顷,将近一半。农民不愿意种、工厂不愿意收、商场不愿意卖,国产大豆在进口大豆的挤压下"节节败退",至今仍然看不到复苏的迹象。曾经的世界第一大豆主产国滑落到大豆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中国的大豆产业走过了一条怎样的"沦  相似文献   

15.
<正>大豆是我国的原产农作物,距今约有4 700年的历史。上世纪40—50年代,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种植和出口国。可如今,这一古老作物却在我国逐渐式微。占据国产大豆40%份额的黑龙江省,在2009—2013年间大豆种植面积累计下降了近200万公顷,将近一半。农民不愿意种、工厂不愿意收、商场不愿意卖,国产大豆在进口大豆的挤压下"节节败退",至今仍然看不到复苏的迹象。曾经的世界第一大豆主产国滑落到大豆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中国的大豆产业走过了一条怎样的"沦  相似文献   

16.
<正>前言:大豆在抚州市是辅粮作物,也是很好的用地养地结合的作物,更是一种保健食材。随着抚州政府对当地种植物的重视,尤其对果、茶、豆类作物的重点扶持,使得果、茶、豆类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重点讲述了大豆在种植园中的套种技术。希望能够为更多的种植户带来启发和帮助。1大豆的营养价值大豆富含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含有一种双酚活性成分,它的结构和性质与动物性雌激素相似,与人体内雌激素亲缘性较好,故有"植物雌激素"之称。大豆异黄酮对雌激素水平具有"  相似文献   

17.
镉胁迫下大豆中镉与几种微量元素的分布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镉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元素,易在作物中积累,通过食物链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日本发生的骨痛病便是镉污染的典型病症。我国有1万多公顷农田遭受镉污染,镉污染直接导致农产品品质恶化,在一些地区已出现了镉中毒人群。   大豆是植物性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也是重要的食粮和精饲料,我国是大豆的主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由于大豆具有较强的耐旱、耐贫脊的特点,往往作为废矿复垦等污染区的主要作物。因此,弄清镉在大豆中(油分、粗蛋白和淀粉)的分布状况对于合理加工利用污染区农产品、切断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具有一定环保和经济意义。本研究初步探明了镉胁迫下大豆对镉与微量元素营养元素吸收,及其在大豆植株、籽粒、油分和豆粕中的分布状况,为利用基因工程改良大豆的重金属耐性积累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世界大豆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是一种多用途的作物,是人类食品的重要蛋白来源,有着广泛的工业用途和医学价值,同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维护能量平衡上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大豆生产,联合国还成立国际大豆发展规划署(INTSOY)支持有关大豆研究、教育和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大豆是河南省的主要夏播作物之一,是传统的粮油兼用作物,有很高的加工利用价值。对大豆新品种"农科6号"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对精选良种、种子处理、整地、播种、合理密植与合理灌水施肥等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我国华北地区的大豆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秦捷  王聪 《吉林农业》2010,(5):24-24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营养平衡的食物。我国是大豆原产地,大豆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人民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是我国播种面积超过6660公顷的五大作物之一。高油大豆种植是解决大豆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力推广高油大豆种植可以促进大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