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阐述2004—2013年广东省人工造林面积变化趋势。对现存人工林地类、林种结构、龄组结构、优势树种结构、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以及人工林的自然度、景观度、健康度、生态功能等生态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存在资源分布不均匀,林分质量不高,中幼龄林及纯林占比较大,生态状况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建立森林经营规划制度,坚持森林多功能经营,对人工中幼龄林进行抚育,修复退化人工林,改造低效桉树林等人工林资源经营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工用材林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我国人工用材林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及治理对策盛炜彤(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北京100091)1国外情况综述随着世界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连续经营,人工林本身在生态上的一些弱点逐渐显现出来,目前人工林生态问题已成为森林与环境、林业持续发展中的严重问题,是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人工林中,由于林分结构单纯,影响有益生物的活动,易导致森林害虫猖獗发生,使森林受到一定损失。我们在同森林病虫害的斗争中,发现林中食虫鸟类能消灭害虫。但人工林中缺少天然树洞,一到繁殖季节,它们就转移到有繁殖条件的地方。鸟类的繁殖季节,又恰是森林害虫危害林木时期,由于人工林中食虫鸟类相对减少,因而,这时林中害虫的密度往往有所增长,乃至引起大发生。为了给住树洞鸟创造繁殖条件,  相似文献   

4.
当前,人工林普遍存在树种结构简单、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的现象,林地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在分析宁化县人工林树种结构现状,以及现存人工混交林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人工林树种结构的原则、目标及措施。在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的同时,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丰富森林系统组分,增加生物多样性,形成良好的森林群落环境,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与害虫的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长维  李昆 《林业科学》2006,42(8):109-115
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人工林害虫可持续控制的需求出发,对利用物种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控制虫害的可能性、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与害虫控制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天然林与人工林在抑制虫害能力上的差别进行综述,分析人工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昆虫物种多样性对害虫控制的影响,认为植物物种多样性主要从植食性昆虫搜寻寄主植物,植物营养的差异对植食性昆虫取食和发育的影响,及种类组成不同的植物群落中植食性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3个方面影响害虫的发生;要通过调节植物群落中昆虫物种的多样性影响目标害虫的种群数量,既要维护其天敌类群的稳定,也要使与害虫处于同一营养层次的其他植食性昆虫有足够的多样性,甚至也要保护和利用中性、中位及顶位昆虫.对人工林害虫的控制,可借鉴天然林自控虫害的原理,采用生态育林、封山育林及生物技术措施,逐步调整林分的结构,提高其物种多样性,增强林分自身的抗虫能力.  相似文献   

6.
杨树虫害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杨树由于其速生和丰产的特性,受到农民的喜爱。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杨树产业化发展迅速,杨树人工林的面积迅速扩大,杨树巳成为我国平原人工林发展的主要树种。由于杨树大面积种植以纯林为主,树种单一,造成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在我国杨树害虫有216种,隶属于10目49科。作者就近年来对杨树害虫的基础研究、采取种植抗虫树种、在林间配置诱饵树或铲除补充营养植物、利用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和应用天然植物源化合物来防治杨树病虫害等杨树害虫防治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梢斑螟是松类枝梢的主要害虫,在发生严重的地区,常常造成大面积的枯枝断梢,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为了有效地控制这一害虫的危害,维护森林健康和生态安全,我们在寿鹿山自然保护区的青海云杉林(主要为人工林)中对这一害虫进行了野外实地观测调查,以便采取及时而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原始林、次生林和人工林。历年来由于大量采伐,原始林面积急剧减少,而且每年还以几十万公顷的速度继续采伐,与此同时次生林和人工林的面积正在逐年增加。森林结构的这种变化,引起森林功能的变化,从复杂、郁闭、稳定的林分结构,逐渐演变成单一、稀疏、不稳定的林分结构,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渐次形成半农业甚至完全农业的生态系统。由于生态平衡失调,引起害虫超常发生,再加上单纯采用化学杀虫剂防治,使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下面分三个方面讨论。  相似文献   

9.
世界森林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者对当前世界森林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世界森林的发展趋势是:世界森林资源在减少,但是人工造林在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日益受到重视;速生丰产人工林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混交林成为森林营造的重要方式;城市森林发展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0.
从天牛防治实践谈工程治理的有限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在整个三北防护林受天牛危害的林网中更新较快、克服了一代林网树种单一的缺点、以抗天牛为主的树种组成的宁夏银北二代防护林网”建成 10a后的天牛等虫害为害情况的分析 ,指出 :在人工林完成“森林”发育以前的早期阶段 ,特别在我国三北地区这样的自然环境条件下 ,完全依靠包括树种抗虫特性在内的自然的力量解决初建人工林的病虫害问题是不大可能的 ,努力开发新的 ,当某种病虫害来临或将要来临时 ,既能快速有效地予以扑灭、又不对已形成的初步的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防治技术体系 ,以为人工林向“森林”生态的演进护航 ,是解决我国森林病虫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The traditional, single-species approach to forest pest management is considered in light of the range of ecological strategies respresented in forest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sect population growth and impact depend on host variables subject to silvicultural manipulation, especially during early stages of forest development, but silvicultural practices often induce undesirable responses from non-target insect populations. A suggested approach to forest pest management involves consideration of arthropod community structure, life history traits, and interactions among arthropod and plant species in order to anticipate insect responses and refine silvicultural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  相似文献   

12.
景观连接度在森林病虫害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连接度作为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是对景观结构促进或阻碍生态过程的景观度量。景观连接度为森林景观结构与病虫害种群空间分布、栖息生境景观结构格局、扩散能力及途径等生态学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基于昆虫和病原微生物对景观结构响应的生态学过程制定森林病虫害的控制方法, 符合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基本要求和原则, 为安全、有效、持续地控制森林病虫害提供理论基础。简单介绍了景观连接度的概念、特征、研究内容和生态学意义, 就国内外景观连接度应用于森林昆虫与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进而展望了景观连接度在森林病虫害控制中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后果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为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结合实际工作,利用森防科技改进防治手段,做到"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森林害虫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危害特性,将害虫分为间接性害虫和直接性害虫两类。简述了害虫综合治理、全部种群治理和大面积种群治理的不同观点。认为森林害虫治理系统须依据生态学原则,侧重预防策略,兼施防治策略。对间接性害虫宜用害虫综合治理,而对直接性害虫,可采取全部种群治理战略。  相似文献   

15.
害虫行为调节与森林害虫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讨论了昆虫行为调节及其在森林害虫管理中的应用.将昆虫行为调节方法分为两类:长距离行为调节和短距离行为调节.讨论了刺激,如视觉及挥发性物质在森林害虫管理中的作用,并结合实例强调了树木的挥发性物质对森林害虫行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分析表明,宾川县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成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林农经济收益较低,究其原因之一是森林病虫危害,特别是地下害虫的危害.分析病虫危害发生的自然及人为因素,提出退耕还林工程中加强病虫防治工作,建立无检疫对象苗圃,强化营造林技术措施,加强森防队伍建设,严格检疫,强化抚育管理,优化退耕还林林分、树科结构,搞好工程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等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工林的虫害问题将是长期的客观存在,促进人工林生态丰度的提高与经济可行是建立有效的防治技术体系必须遵守的2个基本前提。文中提出了人工林害虫“精确防治”的概念,阐述了实施“精确防治”的林业科学基础,建立了从造林(林分改造)设计到化学农药精确闪击初步完整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城市森林生态特点及病虫害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环境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分析,结合目前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特点及管理中的问题,由生态系统内部入手,从可持续控制的角度,探讨城市森林病虫害综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森林害虫是用材林的大敌。在森林害虫科学管理决策专家系统中 ,害虫危害的经济阈值是最重要的判别依据。该文通过大量的调查 ,系统的研究和实际检测 ,确定了食叶害虫种群控制、蛀干害虫种群控制和树干韧皮部害虫营林防治经济阈值模式  相似文献   

20.
Using the viruses to sustainable control forest pest insect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status of forest pest insects and bio-control technique in China were introduced. The criterion of stable ecological system and the methods of rest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were also analyzed. Meanwhile, the experiment in which 4 species of insect viruses were used and successfully control the forest pest insects persistently indicate that the insect viru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toring and constructing stable forest ecology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