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该虫近几年在石家庄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调查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在石家地区的寄主植物、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观察描述了其形态特征、生活史和生活习性,测试分析了树冠喷施不同药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大袋蛾繁殖管氏肿腿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大袋蛾的雄性幼虫繁殖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类害虫,每雄虫可繁蜂30~39头,蜂的寿命较长,寄生习性不变,比用天牛繁蜂省工省钱,林间放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北京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8月在北京怀柔的二球悬铃木上初次发现了外来入侵物种—悬铃木方翅网蝽 (Corythucha ciliata), 但数量较少, 未造成明显危害; 2013年在北京昌平再度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害, 且种群数量极大。北京发现的悬铃木方翅网蝽是该入侵物种在我国的最北分布记录。本文记述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在北京的为害现状, 并提供了彩色图片。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动态及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期调查了悬铃木方翅网蝽的虫口密度和悬铃木叶片的受害情况,利用悬铃木效益成本比,计算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经济允许损失水平,结合虫口密度与危害指数回归方程,确定了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指标.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卵、若虫、成虫1年有5个相对明显的高峰期,4月中下旬虫口密度开始上升,7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种群发生高峰.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36.77%,其百叶虫量与危害指数间呈显著的Logistic回归,其关系式为Y=0.928 4/(1+e0.895 2-0.001 9x),防治指标为250头成若虫/百叶.根据“早防旱治”原则,在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在4月中下旬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需及时开展防治.  相似文献   

5.
一、大袋蛾发生危害情况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又名大蓑蛾,俗名吊死鬼,为偶发性林木害虫,1991年此虫在青州暴发。幼虫食性很杂,喜食泡桐、刺槐及其它树种,农作物、花卉甚至荷塘的荷叶上也发生危害。庭院、道路两旁的大量树木叶片被吃成花叶或仅剩叶脉。1991年8月10日在青州市何官乡邢屯村调查:树冠直径6米的梧桐树上袋蛾幼虫达1000—1400头,8月18日其树叶片已全部被吃光。之后幼虫在囊袋中吐丝下垂,借风迁移寻找食物继续危害。  相似文献   

6.
几种植物对入侵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适合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条件下用二球悬铃木、构树、板栗、杜鹃等4种植物的幼嫩叶片饲养悬铃木方翅网蝽2龄若虫4、龄若虫和成虫,观察该虫发育、存活、寿命和产卵量,结果表明,在悬铃木叶片上悬铃木方翅网蝽能取食、发育或产卵,在其他3种植物叶片上存活时间仅2~7d左右,不能取食、发育或产卵。证实构树、板栗和杜鹃不是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7.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是一种原产于北美地区以悬铃木为食的林业害虫.该虫为世界性入侵害虫,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2006年该虫入侵我国后,已在多个城市发生为害.Tavella & Arzone[1]研究表明,许多天敌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具有捕食潜能,但有关蜘蛛对该虫的捕食作用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属半翅目网蝽科(Hemipteya:Tingididac)。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植物(Platanus spp.)。原分布于北美的中东部,最先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一球悬铃木(P.occidentalis L,又称美国梧桐),1964年传至意大利后,以之为中心在欧洲迅速漫延,1996年传人韩国,其主要寄主是三球悬铃木(P.orientalis L,又称法国梧桐),2001年传人日本。  相似文献   

9.
濮阳市防治泡桐大袋蛾取得经验王永太,刘长书(河南省濮阳市林业局457000)泡桐是河南省濮阳市平原绿化的优势树种。随着栽植面积的扩大,1990年以来大袋蛾在濮阳、清丰、范县、台前老桐区相继暴发成灾,受害面积40余万亩,800余万株,该虫除危害泡桐外,...  相似文献   

10.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是2002年入侵我国的有害生物,严重为害悬铃木等园林植物。本文利用CLIMEX和GIS软件,并结合悬铃木方翅网蝽已知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学数据,对其在当前(1981年-2010年)及未来(2011年-2040年、2041年-2070年和2071年-2100年)气候条件下中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当前气候条件下,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适生范围较广,适生区占我国内陆总面积的61.27%,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半部地区,其中高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中大部、华东大部及西南局部地区;未来气候变暖情境下,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适生区呈现向东北方向扩展的趋势,总适生范围不断增大,且适生程度增加。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悬铃木方翅网蝽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对于现已发生和预测出的潜在适生分布区,要加强检疫,防止其进一步扩散传播。  相似文献   

11.
邹华珍 《江西植保》2002,25(2):54-54
悬铃木是一种落叶乔木 ,树姿雄伟 ,叶大荫浓 ,生长快 ,成形早 ,是城市及工厂区道路绿化首选树种。要养护管理好悬铃木 ,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关键。悬铃木主要有以下几种病虫害 :黄刺蛾、天牛、腐烂病。1 黄刺蛾的防治黄刺蛾是一种食叶性害虫 ,以幼虫啃食叶片 ,危害严重时只剩下叶脉。黄刺蛾一年发生2代 ,6月上、中旬出现第一代幼虫 ,第二代幼虫从 7月中旬开始出现 ,一直延续到 9月。黄刺蛾幼虫背面有淡褐色大斑块 ,前后宽、中间细 ,呈个倒“八”字形。茧坚硬 ,灰白色 ,上有黑褐色纵条纹。防治黄刺蛾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1 药物防…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用大袋蛾杆状病毒病制剂单独或与苏云金杆菌制剂混用,防治大袋蛾幼虫,兼治刺蛾幼虫。其效果相当于化学杀虫剂,有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3.
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浙江的风险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浙江新发现的一种林业危险性害虫。采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风险分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风险值R为1.95,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结合本省悬铃木属寄主植物的资源状况及气候特点,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浙江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浙江大部分区域具有定殖、扩散的可能性。据此,作者提出了检疫管理及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将乐县和海南省儋县17年越冬代三化螟蛾高峰期资料与有关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导出不同生态区将乐县越冬代三化螟蛾高峰"温度主导型"预测模型,海南的儋县则是"湿度主导型"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5.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玉华  傅晓慧  舒涛 《江西植保》2008,31(4):173-173
悬铃木方翅网蝽系新近发现的入侵害虫,刺吸悬铃木汁液,并能传播悬铃木病害,造成树势衰退。本文综述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7年3月,东莞局对从哥伦比亚进境的原木进行检疫时,截获一种天牛,经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检室鉴定为四带刺尾虎天牛[Placosternus difficilis(Chevrolat,1862)]。该种天牛分布于西印度,墨西哥北部,洪都拉斯,古巴,巴哈马群岛,美国的德克萨斯、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佛罗里达。寄主为金合欢属,牧豆树属,猴耳环属,悬铃木属,柑橘属,银合欢属植物。生活习性: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南部从2月到11月,成虫日夜活动,  相似文献   

17.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悬铃木属植物的重要害虫,一旦定殖为害,对新疆悬铃木属植物将造成严重危害,对该虫进行风险评估可为其在新疆的监测、防控提供依据。本文参照通用的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法,从该虫在分析区域的分布情况,传入、定殖和传播的可能性,潜在危害性,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公式计算,悬铃木方翅网蝽风险值R=1.66,表明该虫在新疆属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悬铃木方翅网蝽已在新疆发生,建议已发生地区做好监测与防控工作,防止该虫向外传播扩散,未发现地区应加强检疫与预警,严禁该虫传入。  相似文献   

18.
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 Snellen是我国华东、中南地区林木和行道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危害二百多种树木,取食叶片、环食顶梢嫩皮,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及城市绿化。目前常用化学防治法,花工多,效果有限,还有不良后果。因此,需寻找新的防治措施。伞裙追寄蝇Exorista civilis Rondani是大袋蛾幼虫的主要寄生天敌,自然寄生率  相似文献   

19.
丁建华 《植物保护》1989,15(2):9-12
本文根据将乐县24年历史资料,在微电脑上选取了与越冬代二化螟蛾发生期关系密切的7个变量,采用二次二类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越冬代二化螟发生期的预报方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回代验试及对1988年实例预报,其理论值与实测值均吻合。判别预测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研究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嗅觉通讯分子机制和寻求新的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治技术,本研究克隆了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非典型气味受体基因CcilOrco,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半翅目昆虫非典型气味受体家族基因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将其克隆至pEASY-Blunt载体并测序。将克隆获得悬铃木方翅网蝽非典型气味受体Orco的cDNA序列命名为CcilOrco(GenBank登录号:MF564288),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cilOrco开放阅读框长1 419bp,编码472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为53.25kD,等电点为6.22,序列中有7个跨膜区,N-端在细胞膜内,C-端在细胞膜外。通过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较,该基因与已公布的半翅目昆虫的非典型气味受体基因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克隆所获得的基因属于非典型气味受体家族基因。qPCR结果显示CcilOrco主要在雌雄成虫触角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