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阳县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限制因素法,采用“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系统,研究固阳县自然、社会条件,选取地貌类型、地面坡度、土壤等因子,完成了固阳县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摸清了固阳县土地资源现状,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生产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海涂围垦区土地资源多目标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繁  裘江海  周斌  徐建明 《土壤通报》2008,39(2):218-222
海涂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开发海涂的基础。选择浙江沿海典型海涂围垦区,基于GIS建立空间和属性数据库,采用栅格运算与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的土地资源进行多目标适宜性评价研究;根据优先用地规划方案,应用评价结果,初步实现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配置。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资源具有多宜性特点,不同利用类型的适宜等级间存在"重叠"现象;基于土地多目标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配置时,不同的用地规划方案会产生不同的配置结果。  相似文献   

3.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区域土壤资源适宜性动态评价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邱炳文  周勇  李学垣 《土壤学报》2002,39(3):301-307
土地持续利用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本文在探讨区域土地适宜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运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以地块为评价单元 ,实现了武汉市狮子山区 1 982、1 994、1 998年间三个时段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进一步分析研究其具体变化情况和蔬菜地、果园地适宜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1 )二、三等宜菜地占狮子山区总面积的 80 %以上 :1 982~ 1 998年间二等宜菜地总的增加了 2 9 1 2hm2 ;三等宜菜地减少了 6 2 5 2hm2 。 (2 ) 1 982~ 1 994、1 994~ 1 998年间果园适宜地的各级间面积变幅很大 ,一等宜果地连续减少了 2 4 6 78hm2 ,下降五十几个百分点 ,二等宜果地连续增加了 1 3 7 3 1hm2 ,并出现了 46 42hm2 的三等宜果地。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并以黄土高原为例,按照生态指标、社会指标、经济指标3个方面4个层次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研究。克服了传统的土地资源利用研究工作中忽视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价值和作用的缺陷,可为提供更科学、可行的土地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6.
松嫩草原西部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以杜尔波特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研究以松嫩草原西部杜蒙县为研究区域,运用采用ARCGIS软件,逐级进行土地适宜性纲、类、等的划分。经分析和统计,最终获得研究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各级各类土地适宜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7.
史舟  吴宏海 《农业环境保护》1998,17(2):63-64,F003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是实现污水资源化,促进污水农业利用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二个过程,一是对处理区域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二是进行具体工程设计和实施。本文主要介绍了以GIS为技术辅助手段,进行待处理区域土地适宜评价研究的技术方法及样区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土地潜在适宜性评价模型设计是小流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土地适宜性评价数据模型设计中建立的土地基本信息表可以作为潜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数据来源,不必进行单独的数据模型设计。土地潜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模型,要在深入理解小流域规划过程中潜在适宜性评价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指标评价体系在系统数据库中的准确表达形式。在数据记录筛选后,读取评价记录中的田面宽度、地面坡度、土层厚度等信息,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数据进行逻辑对比,得出土地潜在适宜性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据流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对面向数据流的系统设计方法介绍的基础上,将该方法运用于土地适宜性评价中。通过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数据分析获得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数据流模型即分层数据流图;并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结构设计获得系统结构图;最后根据系统结构实现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通过面向数据流的系统设计方法,提高了土地适宜性评价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GIS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保持规划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土地资源评价。国内目前采用的评价方法常有综合指数法(即给土地生产力赋分、评定等级)和GIS法(即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评价法),后者是9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扼要地介绍了GIS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与读者共同探讨GIS法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完美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忠秀  谢爱良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4):123-125,128
设计了多目标土地适宜性的评价体系,探讨了评价因子的选取以及其权重的确定。采用因素限制法和经验评定法相结合对土地进行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并建立数学模型来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级别,同时以临沂市为例,实际分析论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最后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提出了临沂市的土地利用分区。  相似文献   

12.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将武川县的土壤类型数据与地形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降水量和温度数据叠加分析后,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针对农林牧业用地,利用土地资源特性进行诊断,衡量其对农林牧业适宜与否及适宜程度,并将其结果划分出等级,为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确定退耕还林还草地的空间地域分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石山区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影响土石山区土地适宜性的因素主要是年降水量、土层厚度、地面坡度和土壤种类,据此建立了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土石山区小流域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青海省为研究区,基于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措施规划的需要,选取地形坡度、土壤侵蚀、年降水量、>0℃年积温、海拔等指标,在GIS的支持下,进行单因子分析和叠加分析,对青海省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到各等级土地生态建设或水土保持的适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和多目标评价方法的果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漳州地区是福建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水果之乡,地貌复杂,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差异显著。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对该地区进行果树适宜性综合评价,分析其种植现状与利用潜力,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首先建立研究区域内土壤、气候与地形等数据库,并利用地形对气候分布状况进行校正,同时通过LandsatTM遥感影像的分析解译得到研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和主要果树种植分布图,在此基础上采用GIS和多目标评价(MCE)方法对漳州地区三种主要果树(香蕉、荔枝和龙眼)进行适宜性评价,最后综合分析这些果树适宜分布现状与利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漳州地区大部分区域都非常适宜种植这三种水果,发展水果生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6.
<正> 土地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因子构成的非常复杂的物质系统,其内部分异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如适宜与不适宜、一等宜农地与二等宜农地)也具有相对性、模糊性,目前还没有绝对统一的定量评价指标,且当土地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土地评价的精确性就相对减小。神府东胜矿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的综合过渡地带,矿区内黄土丘陵地貌和风沙地貌交错分布,风蚀、水蚀交替进行,土壤、植被区系成分复杂,这就决定了矿区土地系统的复杂性。因此,矿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只有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及模糊多层次综合评判法,才能科学准确地判定各地类的质量特征,评价其适宜性和适宜等级。  相似文献   

17.
基于DEM的烟台市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根据"耕地优先,兼顾园、林、草用地"的原则,进行烟台市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为烟台市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东省烟台市为研究区域,以DEM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海拔高度、坡度、地表起伏度,结合有效土层厚度因子,确定最佳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生成耕地、园地、林草地的适宜性等级分布图,最终得到烟台市农用土地适宜等级的空间布局。[结果]与烟台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烟台市目前的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33%,大于适宜性耕地面积;实际园地面积小于适宜性面积;林草地的实际面积略小于适宜性面积。[结论]烟台市土地利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具有一定的调整空间。  相似文献   

18.
区域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临沂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忠秀  谢爱良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1):176-178,181
设计多目标土地适宜性的评价体系,探讨评价因子的选取以及其权重的确定。采用因素限制法和经验评定法相结合对土地进行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并建立数学模型来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级别,同时以临沂市为例,实际分析论证该方法的实用性。最后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提出临沂市的土地利用分区。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选择的评价因子较多,且选择的因子未充分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针对高速公路临时用地的特殊性,按土地复垦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光照三个条件进行逐一分析,在采取人工覆表土、工程或生态方法增肥土壤后,最终确定评价因子仅需考虑水分条件中的灌溉和坡度两个因子。将这种因子选择方法用于广东某高速公路土地复垦工程,评价过程简洁直观,评价结果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GIS支持下的锦州葫芦岛沿海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和遥感技术,应用数学概念中的多准则多目标评价原理,将地形、水域、交通等诸多影响因子进行多因子权重叠加,对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土地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Ⅰ类适宜区,面积约为161439.3 hm2,适宜城市发展建设用地;Ⅱ类适宜区,面积约为290081.79 hm2,适宜耕地;Ⅲ类适宜区,面积约为52438.68 hm2,适宜恢复牧草地建设;Ⅳ类适宜区,面积约为266589.18 hm2,适宜发展园地和林地;Ⅴ类适宜区,面积约为80731.53 hm2,主要适宜水域及其他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