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菌丝生长抑制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的试验方法,以草莓枯萎病菌为靶标病原菌,研究了江苏省内运行稳定的21个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液及其无菌滤液对草莓枯萎病菌的生长抑制特性.结果表明,所有沼气工程的沼液对草莓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同运行年限的沼气池沼液以及不同发酵原料的沼液对草莓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均无显著差异,但不同贮液阶段的沼液对其抑菌效果影响显著.沼液的无菌滤液对草莓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沼液及其无菌滤液对草莓枯萎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猪粪沼液及其无菌滤液对草莓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好于牛粪沼液.沼液对生产上常见的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有显著差别.沼液中的拈抗微生物是沼液抑菌防病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拮抗菌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并对其抑菌效果、热稳定性以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拮抗细菌发酵液及其无菌滤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及其分生孢子的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并导致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芽管扭曲、膨大;拮抗细菌发酵液经121℃处理30min后,对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3.
枯草芽孢杆菌B68对香蕉果实潜伏炭疽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枯草芽孢杆菌B68作用于香蕉果实潜伏炭疽菌,测定其抑菌效果和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对峙培养7 d后在平板上产生明显的抑菌带,其宽度为0.5~1cm,培养10 d后仍然保持稳定的抑菌效果;B68无菌滤液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能力越强.无菌滤液对病菌菌丝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对菌丝的消融、菌丝细胞的泡囊化;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使芽管扭曲.  相似文献   

4.
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香蕉园土壤中分离和筛选得到33株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 um ox ysporumf.sp.cubense)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对其进行了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株G1、G3、F1、F3I、1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平板上产生的抑菌圈直径为10.33~48.33mm,抑菌效果持续稳定;对孢子的萌发抑制率为92.50%~98.22%,拮抗菌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致使孢子芽管扭曲。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对百合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孢子萌发法,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百合枯萎病菌的抑杀效应。枯草芽孢杆菌无菌滤液在一定体积分数范围内能有效抑制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减少孢子萌发,且随着无菌滤液体积分数的增加,孢子萌发抑制率也增大。体积分数为20%的枯草芽孢杆菌无菌滤液,处理后7d抑制率可达78.8%。体积分数为60%时,可完全抑制孢子萌发。盆栽防治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对百合枯萎病的发病抑制率达65.3%。且该菌液对百合的生长有一定的促生功效,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对百合枯萎病有抑菌和防病作用,且抑菌作用随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溶液对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和莲腐败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抑菌测定。结果表明,茶多酚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都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同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不同,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增大,其抑制力增强;茶多酚对3种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程度也不同,其中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10、5 mg/ml茶多酚稀释液对其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100%,且原生质外溢,细胞畸变。  相似文献   

7.
植物提取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香蕉枯萎病菌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20种植物不同部分水粗提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离体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植物水粗提液浓度为200 ml·L~(-1)时,韭菜、向日葵和油麦菜对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中,全株水粗提液的抑制效果最佳的植物是韭菜,抑制率高达93.6%,其次为向日葵87.0%和油麦菜83.9%;根部水粗提液的抑制效果最佳的植物是向日葵,抑制率达88.5%,其次为油麦菜75.5%和韭菜66.7%;3种植物的茎叶提取液抑菌活性较差,抑菌率均未超过56%。10种抑菌效果好的供试植物全株水粗提取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水粗提液与孢子悬浮液等体积混合时,以韭菜抑制效果最佳,其次是向日葵和油麦菜,向日葵与韭菜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5株拮抗细菌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香蕉园或者其他果园的土壤中分离获得5株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并对其抑菌效果和和机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测试的5株拮抗菌d4、d5、d6、B3和P与香蕉枯萎病菌对峙培养5d后,在平板上产生明显的抑菌带,抑菌带宽度为16.5~20.5mm:培养10d后,仍然保持稳定的抑菌效果;5株拮抗菌发酵原液对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90.49%~97.18%;拮抗菌对病菌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对菌丝的消融、菌丝细胞的泡囊化、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孢子芽管的扭曲。  相似文献   

9.
从江苏省南京地区草莓病株上分离的2株炭疽病致病菌,经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胶孢炭疽复合种中的暹罗炭疽菌和果生刺盘孢。为筛选有效防治草莓炭疽病药剂,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这2个菌株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2种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不同,各杀菌剂在试验浓度下对2种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相对抑制率与药剂浓度呈正相关。根据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效果的综合表现,75%肟菌·戊唑醇和10%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在供试药剂中是相对较小的,在推荐使用浓度下对2种病菌相对抑制率均可达80%以上,可作为南京地区草莓炭疽病防治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试验考察了从植物根围分离的1株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579对8株主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B579对所有供试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酸沉醇溶法所得生防菌拮抗粗提物对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拮抗粗提液添加量为20%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达到94.0%,芽管生长的抑制效果达到75.4%;病原菌的菌丝经拮抗粗提液处理后变得细弱、枯萎,并逐渐破裂.  相似文献   

11.
韭菜和葱汁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平板对峙和加入法,观察了新鲜韭菜和葱的根、茎、叶等部位的汁液对香蕉枯萎病菌4 号小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用平板对峙法接种处理72 h后,韭菜和葱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汁液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韭菜茎基部的汁液抑制作用最好,抑制率达63.18%;加入法接种处理72 h后,韭菜汁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效果显著,抑制率均达94%以上,并以茎基汁液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100%;葱叶汁原液的抑制率也可达到100%;韭菜和葱各部位汁液质量分数超过55%时,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影响显著,病菌孢子萌发率均为0.  相似文献   

12.
枯草芽孢杆菌B03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离体测定和温室植株测定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03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菌株B03对供试的15种真菌病害的病原菌均具较强的抑菌活性,其发酵滤液对甘蓝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都有抑制作用,抑制强度与发酵滤液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发酵液的施用时期不同对甘蓝枯萎病的温室防效影响显著,以发酵液灌根后3 d再接种病原菌的效果最好,可明显降低植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防治效果高达96.25%。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研究山核桃果皮提取液的抑菌活性。[方法]通过测定山核桃果皮提取液对供试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初步研究了山核桃果皮提取液的抑菌活性。[结果]核桃果皮提取液除了能抑制供试菌株菌丝生长外,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培养9h后,与对照相比,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73.9%,芽管长的抑制率为63.5%;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2.7%,芽管长的抑制率为65.1%。此外,山核桃果皮提取液具有明显的促进黄瓜种子发芽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山核桃果皮提取物开发为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沼液对草莓土传病害的盆栽防效与沼液中拮抗细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来自2种发酵原料(猪粪水、牛粪水)的沼液及其辐照灭菌产物对草莓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并采集了江苏省内14个运行稳定的大型沼气工程及户用沼气池的沼液,对其中的芽孢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再采用平板菌丝生长抑制法,分别以草莓枯萎病菌、炭疽病菌、立枯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瓜果腐霉病菌作为指示菌,经过初筛、复筛,获得对5种病原真菌有生长抑制作用的广谱拮抗芽孢细菌,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种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猪粪沼液对草莓枯萎病的防效好于牛粪沼液,未辐照沼液的防效好于辐照灭菌沼液的防效.从14处沼液中共分离获得83株芽孢细菌,其中22株为拮抗细菌,1株芽孢细菌对5种病原真菌都有极强的抗生作用,经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相似文献   

15.
郑玉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70-14171
[目的]探讨苦参对辣椒枯萎病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测试不同溶剂、浓度苦参提取物对辣椒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乙酸乙酯与丙酮提取苦参所得粗提物的抑菌率显著高于乙醇。随着苦参乙酸乙酯粗提液浓度的增大,其对枯萎病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抑制作用均显著增强;在质量浓度为40 g/L时,其对辣椒枯萎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到94.48%、89.01%。[结论]苦参根中所含活性物质对辣椒枯萎病的抑菌活性较强,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芽孢杆菌B15及其代谢产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芽孢杆菌B15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及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芽孢哌杆菌B15对棉花枯萎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圈达30mm,尤其对病原菌孢子抑制作用较强.无菌发酵滤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46%,处理孢子悬液6h可使54%的孢子致死.  相似文献   

17.
为 z-15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平板对峙法、发酵液抑菌法和抑制孢子萌发法测定嗜铁真菌 z-15对4种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z-15对4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平板拮抗试验中,除西瓜枯萎病菌以外,对另3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超过20%,其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 )的生长抑制效果较为显著,最高抑制率达50.9%;对西瓜枯萎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孢子萌发亦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新型的植物源杀菌剂,对黄瓜炭疽病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选用34种植物的80%乙醇提取物(储藏期为6个月),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水洋菜平板表面萌发法,测试其对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lagenarium)的抑制作用。结果供试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0.01g/ml条件下,甘草、枸杞、金钱草等11种植物的80%乙醇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大于60%,其中甘草的抑制作用最强,达99.6%;12种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大于50%;15种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附着胞形成抑制率达50%。结论大部分植物提取物对测试病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只有极少数提取物对病菌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等不同的发育阶段均表现出强烈的抑菌效果,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生防利迪链霉菌A01菌株的活性代谢产物纳他霉素对甘蓝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为其下一步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带毒平皿法和凹玻片法测定活性产物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电导率法和美蓝染色法分别测定其对菌丝体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存活性的影响,借助电镜观察其对菌丝超微形态和结构的影响。【结果】纳他霉素对甘蓝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小于或等于31.92和41.04 μg•mL-1,抑制中浓度分别为8.69和3.06 μg•mL-1;30 μg•mL-1以上浓度的纳他霉素处理90 min后可使菌丝悬浮液电导率明显升高,其作用强度与纳他霉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处理后的菌丝生长异常或畸形,并出现细胞器解体、细胞液泡化等现象;10 μg•mL-1以上纳他霉素处理120 min后菌丝大部分可被美蓝染成蓝色。【结论】纳他霉素对甘蓝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增加病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菌丝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导致其丧失存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西瓜枯萎病重病园区,从生长正常西瓜根际分离获得一株细菌XG-1。经对峙培养和孢子萌发抑制测定,XG-1对西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具有良好抑制效果。XG-1明显抑制西瓜枯萎病菌菌丝向四周均匀扩展,抑菌带宽度平均为0.6 cm。XG-1培养液处理病原菌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培养液后,可使尖孢镰刀菌小型分生孢子由椭圆形致畸膨大数倍后成球形,使病原菌大型分生孢子由镰刀形畸变成葫芦串形,使菌丝体致畸膨大成串珠状,同时使分生孢子在合适的条件下不能萌发或萌发后生长缓慢,产生很短的芽管,而失去侵染力。田间小区试验表明,生防菌灌根处理西瓜苗死亡率为10%,相比对照处理的24.44%,能显著降低植株发病率。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将XG-1鉴定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