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云贵高原喀斯特山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息烽县为试验区,针对人一一地关系这一主要矛盾,应用联合国卡萨姆公试测算,积极考虑人对土地的影响作用,科学计算土地生产潜力,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在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寻求土地承载人口的最佳容量和提高土地承载力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研究对发展农田水利、合理规划布局和实现粮食增量增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贵州省为例,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研究内容包括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效益评价。同时提出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最后提出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趋势,及向高新技术化、节水节地化、管理现代化、景观化、生态化和3S技术精准化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贵州绥阳喀斯特山区的土地整理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土地优化配置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层及属性数据为基础资料,通过ArcGIS对贵州省绥阳县进行空间叠置分析、空间模型分析完成基础数据获取,并依据各潜力模型对潜力单元进行划分。结果表明:绥阳县在耕地、农用地、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因子中增加的耕地系数分别为5%、10%、68%和45%,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绥阳县耕地整理潜力属Ⅱ级,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属Ⅰ级,土地复垦潜力属Ⅰ级,土地开发潜力属Ⅰ级。因此,绥阳县土地整理应以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合理保护未利用土地模式为主,提高土地整理潜力及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贵州省关岭县板贵乡木工村喀斯特农用地整治项目区的土壤资源、质量状况,对该区进行了实地测量、踏勘调研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地总面积32.371 1hm2,其中农用地29.565 6hm2,占91.33%,建设用地1.591 8hm2,占4.92%,未利用地1.2137hm2,占3.75%。土壤总面积32.33hm2,分属9个土种、4个土属、3个亚类、3个土类,其中大泥土、大黄泥土、黄沙泥土总面积26.90hm2,占土壤总面积的83.20%。项目区土壤pH值为5.62~7.83,大多数具有石灰反应;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磷钾缺乏,质地黏重,通气透气性能较差,土壤微生物总量及类群数量较少,活性较低,不利于土壤养分的保持和提高。针对土壤利用中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科学规划,实施土地平整等工程整治,改善耕作管理条件;完善灌溉排水和道路工程,提高灌溉排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地生产率;实施沃土工程,提高土壤肥力等改良利用措施。研究结果明确了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需要开展的土壤资源、质量状况等调查内容和方法,可为项目区土地整治提供科学依据,对进一步规范土地整治相关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喀斯特山区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效益达到最优效果,提升土地利用、城镇建设与优化用地水平,通过土地经济密度计算分析土地经济密度动态变化趋势,并借助地理信息技术(ArcGIS)分析空间分布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贵州各州市土地经济密度呈增长趋势,增速较快的为黔西南州;在空间分布上,时空差异显著,整体空间分布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向。城市之间土地经济密度协同发展仍是未来经济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贵州丘陵山区修文县小箐乡大坝村土地整理项目土地利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土地整治确定的目标,分析土地整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即土地整治影响土地利用条件、影响土地利用程度、影响土地利用效果等,结果表明:土地整治有利于耕地保护、土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应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治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分析了粤北岩溶山区土地整治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强化政府主导,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注重规划引领,突出综合整治;拓宽多元化筹资渠道,保障资金供给;加强后期管护,延伸土地整治的乡村振兴支撑能力;加强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的识别及管理,突出生态保护;增强农民自主意识,注重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发展能力的提高等措施强化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乡村振兴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8.
基于长丰县土地整治规划实践,充分考虑土地整理的现实性和其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性,分析制图规程,结合土地整治的实际效用,利用统筹的方法,将相同要素进行整合评价,对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图件的编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土地整治潜力规划图有待改进,其图例可以再整合,整合后的图例在潜力规划图中应用起来更方便,很好地解决了土地整治规划图件的读图复杂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生态农业发展背景下喀斯特山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以贵州省遵义县尚嵇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是实现喀斯特山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农业安全高效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研究喀斯特山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对改善喀斯特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以贵州遵义县尚嵇镇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围绕生态农业发展,具体分析了生态农业发展背景下的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农田道路工程设计、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农田林网与沃土工程设计,并对该工程设计从农田建设、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和其他工程建设四方面进行了评价。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项目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条件改变较大,基本农田的面积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道路通达度也大幅提高,坑塘整治和农田水利工程得到完善,田、水、路、林得到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化了农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土地整体的整治规划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对设计土地整治计划时,往往只重视耕地面积的增加以及生产条件的便利,没有看到生态效益的重要性,使得我国的丘陵地区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因此,本文从当前我国丘陵山区土地整治规划的现状出发,指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田水利则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当前我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该文以烟台市农田水利建设状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烟台市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认为:首先政府投入的资金力度需要加大,并且要建立专门的监管机制完善制度和运行机制,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应重视对水利技术人力资源的培养,做到乡乡有懂水利的人员和合作用水组织,做到管好水用好水;今后还需要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认真做好"水法"教育,使水这一紧缺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从农田水利工程是垦区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基础、在垦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在水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共四个方面论述了农田水利工程在本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沧州市滨海地区耕地整治潜力大,水资源严重不足,节水灌溉措施成为区域土地整治持续的重要基础。该文以沧州市南大港孔庄子南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在种植业资源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滨海地区土地整治项目中管道输水工程的设计,从灌溉水源情况、取水工程布置、田间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中管道布置及保护装置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应是滨海地区扩大土地整治规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喀斯特丘陵山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作层是农业生产最宝贵的资源,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对提高区域耕地质量、保障耕地资源安全有很重要的作用;喀斯特作为我国特殊地貌区,其耕地资源的宝贵程度更加明显。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包括剥离、储存、利用3个步骤,喀斯特地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包括重大工程占用土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城镇建设占用土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其他非农建设占用土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3种类型。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可结合具体的工程比如土地整治实施,也可单独进行石漠化、荒漠化治理;其具体的工程措施可根据实际选取,如修建的石坎是条石坎还是块石坎等,且可配套道路、排灌等设施以达到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目的。大范围的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将会是今后国土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连续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实施,改善灌溉面积3 266.67 hm2,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20 hm2,铺设配水干支管道27.17 km,铺设辅管13.97 km,滴灌带1 089.14 km。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想要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必须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想好发展好农业经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农地流转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对喀斯特贫困山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解喀斯特贫困山区农地流转情况,找到一条适合该地区农地流转的途径,采用实地调查走访的方式,着重对喀斯特贫困山区当前农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农地流转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喀斯特贫困山区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可以促进粮食高产稳产,有效提高农民收入,缓解灾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了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困境:责任主体缺位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工程质量衰减严重;农业科技发展较为薄弱。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主体;形成稳定的投资渠道;强化基层地府的组织指导功能;加强资金的协调和管理;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20.
中原经济区视角下河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田水利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事关河南省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为落实国务院要求的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650亿kg/年计划,河南省应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此,笔者分析了河南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现状和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从工程投资和工程治理两个角度探讨了解决途径。指出:发展河南省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还应完善工程投资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疏通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各层面的投资者参与水利建设;实行明晰权制度,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的原则和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用水合作组织,建立技术服务及管理站点,依靠农民中的能人进行自我服务与管理。在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科学管理的新运行模式下,河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将步入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