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永宁农业气象试验站8年水稻常规观测产量、产量结构和相关气象条件资料,分析了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为≥0℃积温,并分析了产量与产量结构之间的影响关系,表明千粒重和每穗结实粒数对产量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利用吉林市永吉县农业气象站1981-2018水稻生长季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1990-2018年水稻播种、抽穗和成熟的具体日期以及1994-2018年水稻产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气候变化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8年永吉县水稻生育期内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增加趋势较为显著;日照时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是减少幅度不太明显;1990-2018年永吉县水稻播种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均呈现出逐年提前的趋势,只是提前幅度不尽相同,其中以播种期提前幅度最大,其次是成熟期,抽穗期提前幅度相对较小;水稻全生育天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增加幅度为0.177 d/10年,变化不太明显;1994-2018年永吉县水稻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分别增产18.559和14.872 g/m2,两者增加幅度有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1999年我市遇到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6月下旬~7上旬连续大暴雨,全镇2万余亩水稻受淹严重,其中2800亩受淹时间长达12d以上,6500余亩受淹7~8d,其他在34d,因此笔者调查了水稻受淹时间长短对产量的影响。1调查方法1.1在永益村二级定点调查观察,选择有代表性的3种型即受淹12、8、4d  相似文献   

4.
洪涝胁迫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采用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各生育期不同淹水处理对水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开花期对洪涝胁迫最敏感,减产最为严重;其次是灌浆期和幼穗分化期;而分蘖期和成熟期淹水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小。水稻在各生育期受淹,其减产程度与淹水深度、淹水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淹水对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水稻结实率、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对水稻不同发育期生长的影响,为理解和评价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黑龙江省28个农业气象站点1974—2016年≥10℃积温、逐日最高气温、逐日最低气温及水稻发育期和产量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相关性分析法等对黑龙江省水稻不同发育期的热量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响应进行分析.[结果]水稻生育期内≥10℃积温、逐日最高气温、逐日最低气温等热量资源呈增加趋势,空间上从北到南、由东向西逐渐增加;水稻整个生育期长度逐渐延长,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略有缩短;生殖生长期持续天数与生殖生长期≥10℃积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持续天数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10℃积温、营养生长期持续天数与营养生长期最高气温和营养生长期最低气温、气象产量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10℃积温和营养生长期最低气温,呈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0.712、-0.606、-0.501、0.537和0.554.营养生长期持续天数与营养生长期≥10℃积温,气象产量与营养生长期最低气温、生殖生长期最高气温和营养生长期最高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337、0.318、0.374和0.349.[结论]1974—2016年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呈增加趋势,对水稻生长有利,导致水稻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氮肥对水稻分蘖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多点对水稻施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蘖肥施氮量的增加,分蘖增长加大,增速加快,有效穗增多,但过量施氮有效穗反而降低而减产.杂交中稻在施一定基蘖肥时,再于抽穗前45d施一次接力肥,同时配合施促花肥和保花肥,能明显获得更多的有效穗和总颖花量,又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收获更高的产量.施氮研究初步结果为,每667m2基蘖肥各施4.6kg氮素,接力肥和促花肥各施1.61kg氮素,保花肥施3.45kg氮素时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洪涝灾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对早稻不同熟期、不同受淹时间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取样测产和考种,结果表明:洪涝造成早稻减产,且随受淹时间延长产量损失增大;在孕穗至齐穗期受淹,产量下降是结实率降低、千粒重下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参考文献中的数据为材料,进行了水稻机插秧穗粒结构对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机插秧穗粒结构对产量的影响中,常规粳稻表现为穗粒数>结实率>穗数>千粒重,杂交水稻表现为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杂交水稻通过稳定适宜的穗数和穗粒数,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但进一步增加产量较为困难;常规粳稻产量相较略低,但通过稳定穗数、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仍有进一步的增产空间。  相似文献   

9.
白背飞虱危害对水稻产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是太湖稻区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及水稻品种的变更,白背飞虱跃升为太湖稻区水稻生长前期的优势种群。目前国内的研究多侧重于褐飞虱的危害及其防治,关于白背飞虱危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国内鲜见报道[1,2]。为了探明白背飞虱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危害时,不同虫口密度与产量的关系,作者于1997年进行了白背飞虱危害对水稻产量结构影响的研究。1 材料与方法供试水稻品种为S015。试验田共分28小区,小区面积20m2。选取均匀饱满的…  相似文献   

10.
11.
水稻新品种产量结构稳定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采用S、A,Eberhart回归分析法,对1994年北方稻区五个参试品种进行稳产性分析,并通过对亩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三个性状稳定性分析,进一步解释品种的稳产性。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洪涝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 195 1~ 2 0 0 0年间全省 84个站的降水资料 ,分析了我省历年 4~ 8月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并提出了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静 《农家参谋》2022,(11):25-27
本文探讨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方面带来的相关影响,提出一些见解看法,希望可以给有关人士提供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州气象灾害对水稻损失量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无气象灾害时水稻生产应当达到的理想产量为基础,根据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的因素,利用一种评估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量的方法,对黔东南 80年代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的水稻损失量进行了评估。结果 影响东南州水稻生长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干旱和洪涝,干旱造成的损失量大于洪涝;在1981 ̄1997年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水稻损失量年平均为8.1万t,损失率年平均为12.1%。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分析了广德县2016年夏季发生的洪涝灾害对水稻生理性状和后期产量的影响,针对当前的受灾情况和水稻生育进程,从科学田管、病虫害防治、肥水运筹等多方面,详细阐述了补救措施,为洪涝灾害带来的后续不利影响减小损失,促进水稻苗情改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2010年肥西县一季稻生产遭受高温影响,为科学分析高温热害对一季稻单产的影响程度,该文从温度入手,定田块、定品种进行研究,详细分析高温对一季稻的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过35℃的高温会显著减少每穗总粒数和大幅降低结实率,但对水稻的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新品种松辽6号为试验材料,在其适宜地区进行3年栽培试验,研究其穗长、穗粒数及千粒重等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分蘖力、穗粒数、结实率。无论是单相关,还是偏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穗长与穗粒数未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可见,穗长不等于穗粒数多。初步明确了水稻品种丰产性好主要源于分蘖力强、有效穗数多、成穗率高、穗粒数多、结实率好、籽粒饱满,对如何选育源库协调,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水稻新品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水稻生长中期群体结构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8个基肥施氮比例及数量所形成的水稻抽穗期群体结构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研究表明 :①水稻抽穗期群体茎鞘重 /叶重比值、茎蘖数、单茎重及倒 3叶长、比叶重、剑叶长决定成熟期产量的 96.0 2 %。②成熟期有效穗主要受抽穗期群体茎蘖数、茎鞘重 /叶重比值及比叶重影响 ;穗总粒数主要受比叶重、茎鞘重 /叶重比值、倒 2叶长及茎蘖数影响 ;穗实粒数主要受茎鞘重 /叶重比值、比叶重、茎蘖数影响 ;千粒重主要受比叶重影响 ,但不显著。③促使穗期群体形成适量的茎蘖数并提高茎鞘重 /叶重比值 ,将作为改进施肥及管理技术的主要依据。④适宜施氮量的 70 %~ 80 %作基肥深施 ,其余作穗肥补施 ,能促使水稻抽穗前形成源库优化型群体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水稻遭受洪涝灾害后的症状及其综合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水稻垄作灌溉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垄作栽培能使水稻增产,其原因是经过开沟起垄改变稻田的微地形,改淹灌为半旱式浸润灌溉,从而更好地协调土、水、肥、气等关系,为水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为丰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