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合理调整减少损失1·控制割台损失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等三方面入手。(1)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70cm,以3060型联合收割机为例,大豆挠性割台割幅为2·75m,每幅正好收割四垄,所以漏割的主要原因出在割茬高度上。割茬过低,易出现割台前积堆;割茬过高,易留“马耳茬”和切割底荚。大豆最低结荚高度一般为6~8cm,因此控制割茬在4~6cm内,不会出现“马耳茬”。但有时易出现积堆现象,这时可将割台的底部拖板进行调整。(2)减少抛枝、掉枝损失。抛枝主要是由于拨禾轮转速不当(…  相似文献   

2.
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三方面入手。(1)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70cm,以3060型联合收割机为例,大豆挠性割台割幅为2.75m.每幅正好收割4垄,所以漏割的主要原因出在割茬高度上。  相似文献   

3.
一、正确调整减少损失 1.控制割台损失。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英3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1.控制割台损失。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3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正(1)割幅的调整。一般情况下,水稻收获机械都应满幅作业,以保证机具发挥最大工作效率。但驾驶员操作机械不熟练时,应减缓作业幅宽或速度,保证作业质量。另外,若稻田撤水较晚,较为泥泞或下陷严重时,这时割幅可小些,让出部分动力来保证行走;若水稻长势好,株秆高、产量高,割幅可小些,以提高收获质量;若稻田干硬,植株矮小、稀疏、产量低,可满幅作业。(2)割台的调整。割台高低主要影响割茬的高低,若割茬太高会给后续作业造成困难,在遇到矮小秸秆时就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型青贮机宽幅割台配套短缺、现有割台幅宽小、收获效率低的问题,研发设计了工作幅宽为6.0m的折叠式青贮机立辊割台。利用Solid Works三维设计软件分别对切割喂入滚筒、分禾装置、割台变速器、液压折叠装置等进行了仿真设计。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青贮机收获效率高,作业切割输送顺畅,收获损失率为0.9%,割茬平均高度118mm,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为我国6.0m及以上的大型青贮机割台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18挠性割台是专为收获大豆配备的先进工作部件,具有独特的纵横双向仿形的功能,切割器自身按地面仿形范围达102mm,割茬高度在30mm左右,可适应各种地面条件的收割要求,割茬低、损失小、避免产生“泥花脸”,并有效地提高收获效率。1挠性割台工作原理普通割台的切割器是刚性联接在割台上,而挠性割台的切割器是柔性联接在割台上。工作时切割器拖板始终与地面接触,既能上下仿形,也能左右相对仿形,并且可以局部仿形。仿形部分的重量由地面和弹簧板的弹力支撑。当降低割台时,弹簧板变形量减小,此时拖板对地面…  相似文献   

8.
如今,伊朗油菜种植已经在其国内各地发展起来。然而,在整地、种植和收获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采用新技术进行机械化收获。目前,谷物联合收获机生产公司除了生产常用设备,也生产一些安装在割台上的扩充配件。机械化收获系统尤其是常用的收获割台存在有相当大的损耗,同时熟练程度和需要特殊的油菜收获配套设备也是造成损失的原因之一。该试验研究一种割台和两种割台扩充配件对油菜收获损失的影响,从而确定损失量以及造成损失的原因。试验中涉及到一种常见割台,以及伊朗制造的采用机械侧刀切割器的Hamed割台扩充配件和采用液压侧刀切割器的Bizo割台扩充配件。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设6次重复。利用安置的托盘测定收获损失量。结果表明,随着割台运禾螺杆与切割器间距离的加大,割台扩充配件能降低损失量。因此,从总损失量考虑,常用割台与其他两种扩充配件相比差异显著。普通割台损失量为599 kghm2,而采用侧面垂直切割可以减少71 kghm2。此外,使用液压系统替代机械系统以及使用双层切割器替代单层刀杆都有助于降低损失量。试验结果显示,破损种子量为39.6 kghm2,占总产量的1.12%。试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同时改善了联合收获机的性能。通过使用割台扩充配件有利于降低收获中的损耗。   相似文献   

9.
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河南、山东等地区的玉米收获模式,研究出一种低倾角型收获割台。该装置采用拉茎辊、摘穗板和拨禾链组合方式实现摘穗功能;增设的剔草板可有效清除杂草;在割台中间轴上安装有安全离合器以解决生产安全问题;配装排茎辊的果穗输送装置能有效排除夹杂的茎秆,降低果穗含杂率。割台和果穗输送装置的设计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械》2020,(2):27-27
4YZ-4M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保留了4YZ系列的所有优点,可在作业时一次性完成玉米的摘穗、果穗剥皮、果穗升运集箱、果穗侧翻卸粮及秸秆粉碎还田等联合作业。(1)4YZ-4M玉米收获机采用4行板式割台,可用于收获鲜食玉米,籽粒损失少,作业效率高;同时还可有效收割倒伏玉米。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我国油葵收获机械化程度低,严重依赖人工导致效率低、劳动强度高等问题,结合华北油葵的种植模式,设计了一种油葵收获割台,确定了割台的整体方案及工作方式。该割台主要由机架、分禾器、拉茎辊、拨禾喂入装置、葵盘接穗装置和输送搅龙等组成,能够实现下拉并切割茎秆,减轻葵盘与接穗板间的撞击,减少籽粒的损失,最终只收获葵盘和与其连接的少许茎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割台工作稳定,工作性能满足油葵收获的需求。同时,就割台在收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为油葵割台的后续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新型自走式秸秆捡拾打捆机割台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收获机械对农作物进行收割作业后通常会将秸秆摊放或抛撒在地里,为了提高收割机的收获作业效率,机手会采取留下较高割茬的方法减少收割机脱粒负荷,提高清选、分离效率,降低机器油料消耗,提升作业效益等。为提高高割茬时秸秆打捆机作业效率,设计开发出一种能够与自走式秸秆捡拾打捆机配套割台系统,该割台可以将摊放或抛撒在地里的秸秆捡起后输入打捆机进行打压成捆,而且可以对高割茬或倒伏作物的秸秆聚拢抓起喂入切割后输入打捆机构打压成捆。  相似文献   

14.
用玉米收割机收获玉米,一次可完成收割、摘穗、剥皮、秸秆切碎和将光穗抛入挂车等项作业,收获速度快、质量好。深受群众欢迎,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对收割机操作和调整不当,会发生掉穗,掉粒、咬粒和漏割等损失,为了减少各种损失。将总损失控制在3%以内,又要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就要做到合理操作正确调整,保持最佳技术状态。  相似文献   

15.
籽粒收获是我国玉米收获发展方向,但黄淮海地区高含水率夏玉米脱粒收获时籽粒破碎率、损失率和含杂率高。为推动高含水率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进程,研制一种智能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设计一种低损摘穗与秸秆处理一体化割台,通过摘穗板间隙、拉茎辊转速、割台高度等主要参数调整,实现割台高效低损摘穗;设计一种适于高含水率玉米的纵轴流脱粒滚筒结构,通过优化脱粒滚筒、分离凹板和顶盖结构,调整脱粒系统工作参数,提高脱净率,降低破碎率;开发玉米收获机精准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导航定位、基准行自动引导作业、割台高度自动仿形、关键部件转速实时监测、故障报警等技术。田间试验表明:该机生产率0.73 hm~2/h,总损失率1.32%,籽粒破碎率4.47%,籽粒含杂率2.1%,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进步,谷物联合收获机使用率不断提高,割台作为收获机重要装置对收获质量有显著影响,但国内传统收获机在收获作业中对割台智能化控制存在明显缺陷,导致实际工作中产生较高割台损失,严重限制高效低损收获机的发展,因此提高割台智能化水平以降低割台损失成为研究重点.结合割台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割台仿形和高度智能...  相似文献   

17.
<正>1合理调整,减少损失1.1控制割台损失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等3方面入手。(1)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70 cm,以3060型联合收割机为例,大豆挠性割台割幅为2.75 m,每幅正好收割4垄,所以漏割的主要原因出在割茬高度上。割茬过低,易出现割台前积堆;割茬过高,易留"马耳茬"和切割底荚。  相似文献   

18.
针对食葵机械化收获过程割台损失大、葵盘输送过程籽粒表皮易划伤、脱粒过程籽粒破损严重等问题,根据食葵生物力学特性、种植模式及机械化收获要求,在传统割台的基础上增设脱粒装置,设计了集分禾、扶禾、拨禾、切割、输送及脱粒等功能于一体的食葵联合收获割台装置,葵盘在割台上实现脱粒,有效缩短了葵盘输送路径,为后续提高清选质量奠定基础。为降低割台损失,依据适收期食葵植株姿态,设计了一种不对行拨杆式拨禾轮,并设计了侧边倾角30°的分禾器,同时在相邻分禾器之间增加软毛刷收集碰撞飞溅籽粒;为减少脱粒过程籽粒破损,设计一种轴流螺旋滚筒式脱粒装置;基于物料抛送过程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得出螺旋输送器拨板安装倾角为18°时葵盘较顺畅进入脱粒装置。为验证割台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留茬高度为700 mm时,联合收获机在1.21~2.11 m/s范围内5组不同速度条件下进行田间作业,割台损失率不大于3%、未脱净率不大于2%、破损率不大于3%,均能够满足食葵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甘蔗人工砍切过程的仿真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甘蔗根部切割质量直接关系到收获过程中的损失和宿根质量。机械化收获甘蔗普遍存在割茬不齐、破头率高、收获损失大等问题,而人工砍蔗切割质量好,甘蔗损失小。为了研究人工砍蔗的机理,运用高速摄影技术,对人工砍蔗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仿照人工砍蔗过程建立了摆锤切割试验台,为进一步改进根切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谷物联合收获机收获作业时因割台高度不当造成的粮食损失,减少割茬高度过高对后续播种环节的影响,利用传感器监测地面起伏变化,设计了一种基于PID调控的割台高度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了基于角度传感器的地面仿形监测机构与割台高度反馈机构,标定并拟合出割台高度与传感器电压信号的线性关系;加装集成式电磁比例阀替换原有割台控制电控换向阀,并进行PWM控制试验。同时,分析了整套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电液控制原理,并进行了多组田间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地面仿形的割台高度自适应控制系统具有稳定的响应速度和理想的控制效果,在平原地区作业时相较于传统人工控制割台的方式有明显的优势,能适应平原地形环境下5~11km/h收获作业速度的要求。研究结果为后续无人驾驶谷物联合收获机的研发设计提供了割台装置控制策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