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研究对某些植物感病后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供试植物有烟草、甘薯和枣。研究的病害有TMV、CMV、黑斑病、根腐病和丛枝病,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不同;2.同一植物不同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特点不同;3.感病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活性比未感病植株的强;4.同一烟草品种感染TMV、CMV后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不同;这种差异可以反应抗病性程度的不同;5.在所研究的植物中有一种趋势,即病情越重,酶带数越多。因此,同工酶的变化可以作为发现病情和评价品种抗病性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披针叶八角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机理。[方法]从江浙地区披针叶八角中选择12种不同表型的植株为材料,比较分析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差异。[结果]从供试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中检测到了10条酶带,其中有2条特征酶带可鉴别其中的2个材料。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70处可将供试植物分为3类,聚类分组与供试植物的来源地、结实性及蓇葖果数的分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对披针叶八角植物结实性进行鉴定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三类五针松亲缘关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三类五针松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三类五针松间酶谱存在差异。偃松与西伯利亚红松都有种的特征酶谱,其酶谱距离为0.600;偃松10个个体针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存在多型;10个个体间酶谱距离为0.288;兴安松针叶酶谱与偃松存在差异,其酶谱距离为0.368;但它们的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同工酶谱极其相似,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  相似文献   

4.
偃麦草属牧草种子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偃麦草属3种牧草种子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种间同工酶酶谱差异。结果表明,3种偃麦草种子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及酶活性存在明显间差异毛偃麦草与中间偃麦草间的同工酶酶谱有一定同源性。种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及酶活性虽然有差异,但差异不如酯酶明显。  相似文献   

5.
对来自辽宁省几个番茄主栽地区的22个番茄叶霉菌菌株,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谱、酯酶同工酶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番茄叶霉菌生理小种有缓慢分化趋势,不同生理小种间的谱带存在较明显差异。酯酶同工酶谱、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出现的谱带较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和可溶性蛋白质谱谱带数较多,但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的清晰度不如酯酶酶同工酶谱带。不同菌株间谱带虽表现出多型性,但谱带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碱茅属5个种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碱茅属的5个种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的研究结果表明,5个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差异很小,但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差异较大,5个种中的碱茅与微药碱茅酶谱相同,朝鲜碱茅与热河碱茅酶谱极为相近,而星星草酶谱介于两类之间,为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7.
对32个国内外西瓜品种(栽培、半栽培和野生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在不同的品种类型、不同部位差异明显;用衰老部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生长活跃部位酯酶同工酶分析亲缘关系效果较好;亲缘关系相差愈远酶谱差异愈大,野生品种同工酶谱带数多干栽培品种,其中的28个有代表性品种根据老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聚成8个种类。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苹果生产中选种、育种和栽培提供生化依据,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7种苹果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并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苹果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一定差异,愈创木酚法测得的苹果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表达活性基本一致;乔纳金和黄元帅POD同工酶谱型很相近,亲缘性相近;奶油富士、烟台富士、冰糖果和国光POD同工酶谱相近,遗传上接近。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偃麦草属3种牧草种子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种间同工酶酶谱差异。结果表明,3种偃麦草种子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及酶活性都存在明显种间差异毛偃麦草与中间偃麦草间的同工酶酶谱有一定同源性。种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及酶活性虽然有差异,但差异不如酯酶明显。因此认为酯酶同工酶可以作为偃麦草属植物种间遗传差异鉴定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梨属种质特性及亲缘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梨属的秋子梨、白梨、砂梨、西洋梨、新疆梨、杜梨、木梨、麻梨和褐梨等9个种的某些品种成熟叶片提取液,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测定。结果表明:梨属植物有共同特征性谱带,不同种间谱带差异较大,种内品种间谱带差异较小,说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品种亲缘关系有一定联系。试材中新疆梨谱带简单,而西洋梨谱带复杂;西洋梨谱带类型与东方梨有很大差异:白梨和砂梨品种间谱带类型交错,从谱带特征着,两者比较接近。试验据酶谱特征对梨属9个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推测,为从生化角度阐明种质特性及梨的分类和进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绞股蓝属5种植物的茎叶结构和总皂苷含量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绞股蓝属的绞股蓝、长梗绞股蓝、光叶绞股蓝、广西绞股蓝、五柱绞股蓝5种植物的茎叶结构和总皂苷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植物茎叶结构的基本特征相似,各解剖指标只有数量差异,没有种的特异性.茎表皮和皮层厚度与茎直径的比值、维管束面积与茎面积的比值以及维管束外生韧皮部面积与茎面积的比值、叶的栅海比等解剖指标均与绞股蓝总皂苷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广西绞股蓝、绞股蓝和光叶绞股蓝的皂苷含量较高,长梗绞股蓝和五柱绞股蓝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药食同源植物绞股蓝在全国范围的潜在分布情况,旨在为绞股蓝的引种及种植推广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结合绞股蓝地理分布数据和生物气候变量,利用ArcGIS 10.3及MaxEnt模型预测该物种当前在全国的潜在分布区,基于Jackknife检验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筛选影响绞股蓝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并探讨在未来气候下即中低排放(PCR4.5)和高排放(PCR8.5)气候情景下的分布格局。【结果】预测结果与实际拟合度较高。Jackknife检验结果显示年降水量、最干月降水量和最冷月最低温度是影响绞股蓝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累积贡献率达92.9%;最适宜绞股蓝生长的年降水量在960~2220 mm,最干月降水量>10 mm,最冷月气温在-5~8℃。当前绞股蓝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适宜区面积为218.3万km2,极适宜区和高适宜区在大巴山—武陵山山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两大核心区。在未来气候下,至2050年绞股蓝适生区总面积变化较小但不同等级适生区面积变化明显,适生区北至点自山东半岛向高纬地区延伸至辽宁半岛。在RCP4.5气候情景下,极、高适宜区面积分别从当前25.1万和46.1万km2增加至42.9万和61.3万km2,中、低适宜区面积分别减少4.2万和12.0万km2;在RCP8.5气候情景下,极、高适宜区面积将分别增加至60.3万和65.9万km2,中、低适宜区面积进一步减少;两种气候情景下适宜区的重心向东北移动,其中极适宜区东移明显,在RCP4.5气候情景下东移115.4 km,在RCP8.5气候情景下进一步东移195.1 km。【建议】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加强中药农业的区划研究,建立最佳种植适宜区;建立政企研合作发展机制,科学有效地推动种植规模化和产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收集全国 6个省、市的绞股蓝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mb.) Makino]类群样品 1 2个 ,进行形态学和花粉粒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产地的绞股蓝类群 ,其叶的小叶数、小叶的形状及大小存在变异。其主要的花粉形态有二类 :一类体型较小 ,表面雕纹呈条纹状 ;另一类体型较大 ,表面雕纹呈拟网纹状。  相似文献   

14.
运用信息熵理论对2003—2014年安徽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差异分析,并对影响其信息熵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角度,安徽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在研究期间分为2003—2008年上升、2008—2009年下降、2009—2013年上升3个阶段,优势度正好相反;从空间角度,信息熵的空间差异大,其空间分异规律表现为高信息熵区主要集中在江淮之间,中高信息熵南北均有分布,中低信息熵分布在沿淮地区,低信息熵区在安徽南北两端的由长江向南北递减的规律;各类主体功能区信息熵由大到小依次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省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  相似文献   

15.
以甘味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恩五叶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常规硒肥、配合硒肥对甘味绞股蓝中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硒肥后甘味绞股蓝中硒含量明显增加,其中以喷施100 mg/kg常规硒肥效果最好,硒含量达到5.865 mg/kg。  相似文献   

16.
福建甜味绞股蓝茶的保健成分及其市场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福建甜味绞股蓝茶是由日本引进种201甜味绞股蓝,经过种植,采用制茶工艺制成的保健茶,其神奇的保健功效使绞股蓝保健茶成为近年来福建省畅销的地产名货,市场前景广阔。本文就其市场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Makino)叶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绞股蓝叶龄的增加与茎叶生长和皂甙含量呈正相关。绞股蓝采收期应定在400叶龄以上为好。利用叶龄这一指标可以对绞股蓝的种植进行科学管理,其方法简单易行,对实际生产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保水剂在药用植物绞股兰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不同浓度的保水剂沾根茎和混土沟施2种方法,研究保水剂在药用植物绞股兰种植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适量使用保水剂,对绞股兰根茎萌芽、幼苗生长以及产量形成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种使用方法中,保水剂混土沟施比沾根茎(浓度为1.0%)效果好;3种不同浓度的保水剂沾根茎,1.0%的保水剂效果较好。适宜的使用方法和适当的用量是促进绞股兰生长、提高产量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与评价甜味绞股蓝叶片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方法]以甜味绞股蓝叶片为原料,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样品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组成成分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绞股蓝叶片中总氨基酸含量较高,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比例均衡,比值系数分(SRC)为71.61,营养价值较高。在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结论]甜味绞股蓝叶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有利于人体氨基酸营养平衡的天然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20.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叶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茶叶可持续发展和茶叶产业化的基础.安徽茶区主要分布在地处长江南北的皖南黄山地区和皖西大别山地区,是国内少有的兼具南北气候带特点的产荼省.自然造就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拥有国家级良种10个,省级良种18个.重点介绍安徽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适制性、开采期、成茶品质、抗逆性和栽培管理技术等,供茶叶生产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