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荔枝蒂蛀虫发生期的测报调查与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该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果实,造成大量落果,亦可蛀食花穗和嫩梢幼叶,造成落花、枯梢等。在广东荔枝蒂蛀虫发生严重,重发年份常造成十果九蛀,对荔枝的产量和品质均造成重大损失。据报道,蒂蛀虫引起的落果率一般为  相似文献   

2.
荔枝蒂蛀虫(Conopom 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鳞翅目细蛾科害虫,为害荔枝和龙眼。可在花穗、果实、新梢和嫩叶上产卵为害。大发生年常造成大量落果和虫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近年,北流市荔枝蒂蛀虫为害呈持续偏重、局部大发生态势,年造成落果产量损失约30%,虫果率20%,给北流市荔枝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为弄清楚荔枝蒂蛀虫在北流市的周年发生情况,为实施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2004年我们用摇树惊蛾调查方法,对荔枝蒂蛀虫进行了周年系统监测。1方法与步骤1)设监测圃定监测株。以当地北流镇九代村果园为监测圃。监测圃面积约5郾33hm2,与监…  相似文献   

3.
农地乐防治荔枝蒂蛀虫等害虫应用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海市九湖镇有老龄荔枝 0 .1万hm2 ,是闻名遐尔的漳州市郊荔枝海。由于种植历史悠久、种植密集连片、树冠高大茂密、树冠内部通透性差 ,导致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近年来 ,荔枝果蛀虫的为害逐年严重 ,成为九湖荔枝的主要害虫。同时 ,荔枝椿象、荔枝瘿螨(毛毡病 )、尺蠖、金龟子类、荔枝拟木蠹蛾、荔枝介壳虫类等害虫也较为普遍发生。荔枝蛀果害虫主要有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荔枝小灰蝶和卷叶蛾类 ,其中荔枝蒂蛀虫是最主要害虫。荔枝蒂蛀虫在九湖镇 1a发生 1 0代。幼虫蛀食荔枝嫩茎、嫩叶、花穗和果实 ,造成枝枯、叶凋、花穗干萎、落…  相似文献   

4.
荔枝蒂蛀虫低温杀虫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Bradley,是荔枝果实害虫之一,此虫偶尔见对龙眼果实有为害.鉴于此虫是以幼虫阶段为害果实,为解决对外贸易的荔枝和龙眼果实不带活虫,经过试验研究,证实在1.39℃±0.39℃温度下处理8天、10天和13天,可完全杀死感染在果实中的荔枝蒂蛀虫幼虫.  相似文献   

5.
荔枝蒂蛀虫室内饲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赞安  梁广文 《昆虫天敌》2007,29(4):160-165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荔枝种仁作为食物成功饲养荔枝蒂蛀虫至完成一世代。荔枝蒂蛀虫在荔枝、龙眼鲜果表皮产卵量较高,10 d产卵数分别为88.33和179.33粒/处理。蒂蛀虫卵散产在特制收卵卡的凹陷处且呈规则排列。选荔枝种仁作为其食物,并注入清水保持种仁的湿度,荔枝蒂蛀虫在角度90~150°折纸内化蛹,化蛹率和羽化率分别为33.67%和94.06%。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采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两种试验方法,测定了14种非寄主植物精油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驱避效果。结果表明,香紫苏油、肉桂油和香茅油对荔枝蒂蛀虫有很好的产卵驱避效果,其非选择性产卵驱避率(ODR_n)达90%以上;而选择性产卵驱避率(ODR_s)达80%以上。留兰香油对荔枝蒂蛀虫也有较好的产卵驱避效果,其ODR_n和ODR_s分别为89.19%和73.30%。  相似文献   

7.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是为害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越冬。了解其幼虫经历低温胁迫后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有助于预测其种群数量动态。本研究于室内测定荔枝蒂蛀虫幼虫在不同低温条件下(5、10℃和15℃)处理1、3、5、7、10 d和15 d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及其对蛹和成虫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虫在5℃下处理1 d、3 d其存活率分别为48.54%和35.79%,分别为对照的1/2、1/3;10℃下处理7 d存活率为41.75%,降为对照的1/2。幼虫在5℃下处理3 d后蛹的存活率为45.95%,降至对照的1/2;10℃和15℃处理15 d降为31.11%和30.61%,约为对照的30%左右。幼虫历期在5℃处理3 d(8.14 d)、10℃处理5 d (8.43 d)和15℃处理7 d (9.32 d)时均可达对照的2倍。3种低温条件均造成荔枝蒂蛀虫蛹历期和成虫寿命缩短。由此可见,冬春季5~15℃的低温会引起荔枝蒂蛀虫幼虫和蛹存活率显著降低以及不同虫态历期的异常变化,可导致荔枝蒂蛀虫的虫源减少。  相似文献   

8.
关于两种赤眼蜂寄生荔枝蒂蛀虫卵的首次报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室内从18个赤眼蜂蜂种中筛选出食胚赤眼蜂Thichogramma embryophagum Hartig、安荔赤眼蜂Thichogramma oleae Voegele et Pointel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食胚赤眼蜂与安荔赤眼蜂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率分别为21.67%和29.00%,寄生蜂的羽化率分别为81.76%和80.49%,显示出这两种蜂在生物防治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2009~2011年荔枝蒂蛀虫发生期预测结果表明,各年度间主害代发生时间基本一致,荔枝蒂蛀虫主要发生期与荔枝物候期的存在对应关系,通过剖检幼虫可准确掌握防治适期,指导点面防治。  相似文献   

10.
荔枝蒂蛀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康 《中国植保导刊》2002,22(11):23-2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化州市的荔枝、龙眼种植面积发展迅猛。目前荔枝种植面积超过2.5万hm2,龙眼种植面积达2.3万hm2,年总产达30万t以上,是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荔枝蒂蛀虫(又称爻纹细蛾)为害逐年加重,影响本市荔枝、龙眼生产的发展。为此,对此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进行初步探讨。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以幼虫钻蛀为害荔枝、龙眼果实,常造成“十果九蛀”,虫果率高达60%~90%,一般年份亦达10%~20%。也为害花穗、新梢和嫩叶,可造成嫩梢枯萎死亡。幼果期…  相似文献   

11.
荔枝蒂蛀虫的发生为害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旧名爻纹细蛾,是荔枝、龙眼常发性的重要害虫。在常年情况下,荔枝果被蛀害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达50%以上;龙眼果的蛀害率一般在5%~7%,较严重时达15%~20%;对荔枝、龙眼生产影响较大。有关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国内已有较详细的研究报道。该虫在广西目前发生为害普遍严重,主要原因是果农对此虫每年发生为害期尚未掌握,且有效对口药剂品种少,没有做到适期防治,防效差。为了更好地控制此虫为害,1997~1999年我们在开展“龙眼、荔枝梢果主要害虫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中,把该虫列…  相似文献   

12.
针对寄生荔枝蒂蛀虫卵的斑螟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hypsipylae Nagaraja不能正常羽化出蜂问题,室内以米蛾Corcyra cephalonia(stainton)卵为寄主,分别以1:3、1:5、1:10(对照)的蜂卵比接蜂培养,经过35代过寄生连代繁殖驯化,其36代(F36)成蜂个体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成蜂体长、体宽分别减小28.89%、16.08%(1:3处理)和27.43%、20.56%(1:5处理)。经蜂卵1:3、1:5接蜂连代繁殖驯化后的F36斑螟分索赤眼蜂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率分别为44%和55%,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能顺利从荔枝蒂蛀虫卵内羽化出蜂,羽化率分别为31.8%、25.5%,对照则无羽化出蜂。表明通过过寄生驯化培育可以改变斑螟分索赤眼蜂的个体大小,并有望使其在荔枝园内建立稳定种群,达到持续控制荔枝蒂蛀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荔枝蒂蛀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亦称荔枝细蛾。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的荔枝、龙眼园发生普遍。幼虫可在荔枝、龙眼的整个果期蛀食为害,造成落果或虫粪果,严重影响荔枝的产量和品质。2003年在广州市郊增城市仙村镇对荔枝早熟种三月红调查,虫果率达83.6%。而当  相似文献   

14.
测试了芸香科及樟科8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驱避作用,发现四季橘和沙田柚提取物对该虫产卵具有较高的驱避作用,选择性驱避率分别为84.26%、53.90%,非选择驱避率分别为90.14%、60.83%;而九里香提取物则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具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对四季橘提取物用不同的溶剂初步分离后发现,氯仿层和乙酸乙酯层萃取物对该虫的驱避作用最高,分别为84.67%、86.63%,即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氯仿层和乙酸乙酯层萃取物中。  相似文献   

15.
龙眼园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游县地处闽东南沿海中部,属传统农业大县,是全国六大优质龙眼商品生产基地之一。共种植龙眼面积5335hm2。已发现有害虫50多种,其中普遍发生、为害梢果严重的有荔蝽、龙眼角颊木虱、荔枝尖细蛾、荔枝蒂蛀虫、龙眼亥麦蛾和金龟子(红脚绿金龟)等6种。由于过...  相似文献   

16.
荔枝蛀蒂虫曾称爻纹细蛾,是龙眼、荔枝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害嫩梢、花穗、果实。幼果期受害落果严重。成熟期被害,果蒂内充满虫粪,影响品质。嫩梢、花穗受害,先端枯萎,影响新梢生长和翌年开花结果。   该虫在福建南部年发生10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枝梢内越冬。翌年3月底始蛹,4月上、中旬始害枝梢、花穗及果实, 6~7月蛀果为主, 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害龙眼果实、嫩梢,9月中旬至11月初蛀害荔枝、龙眼新梢。   防治方法,─是结合控梢修剪。冬梢是该虫重要越冬场所,应培养秋梢,修剪冬梢,剪除虫口较多的春梢。二是 5~7月及时…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机油乳剂对果树进行安全性和防治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机油乳剂后荔枝和龙眼的落果率与对照树4无差异,喷清水的对照树其蒂蛀虫蛀果率比喷机油乳剂的处理树高,分别为150、200和250倍机油乳剂处理的2.8、3.0和2.7倍。在荔枝、龙眼园应用机油乳剂防治害虫不会导致落叶、落果、畸形叶和畸形果,也不会延缓果实的生长和成熟及降低单果重,而有利于控制介壳虫、螨类、蛀果类等害虫。机油乳剂可替代广谱性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有利于果园天敌的生存、繁殖,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荔枝收果前40d左右,用5%锐劲特SC防治荔枝蒂蛀虫2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应用稀释倍数为1000-1500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钦北区10年的田间调查统计数据,总结了荔枝蒂蛀虫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了包括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技术在内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荔枝蒂蛀虫化蛹、羽化动态数学模拟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观浩 《植物保护》2004,30(4):70-71
通过3年对荔枝蒂蛀虫系统调查表明,荔枝蒂蛀虫化蛹、羽化进度与观察时间之间呈S型曲线,拟合关系 式分别为Y1=100.440 3/(1+e5.531 1-1.420 3x)、Y2=100.059 5/(1+e12.625 0-1.296 7x),非线性决定系数均在0.99 以上。应用表明,该预测曲线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