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0优双九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7001S与常规优质晚粳2277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粳新组合。于199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70优双九的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属早熟晚粳类型,全生育期125d(双季)~145d(单季)。作单晚,5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上旬收割,有效穗315万/hm2,每穗134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5g;作双晚6月18~20日播种,10月下旬即可让茬,有利于下季作物适时播种,有效穗390万/hm2,每穗125粒,结实率75%,千粒重24.5g。米质优,出糙率8…  相似文献   

2.
金优桂99     
金优桂99是湖南省常德市农科所用该所选育的籼型优质米不育系金23A,与优质恢复系桂99配组育成的。于1994年1月5日破格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该组合生育期比威优46和汕优桂99短2~4天,可在长江流域作中稻和迟熟晚稻,华南作早稻栽培。株高95cm左右,株叶型好,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20~22万。穗长22~24cm,每穗总粒数110~12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5.5g。表现出:(1)米质优良。经中国水稻研究所分析,该组合糙米率80.4%,精米率7…  相似文献   

3.
D优赣9号     
D优赣9号(原名D优秀8号)系宜春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7年用D汕A不育系为母本,该所选育的恢复系秀恢2号(华矮17/IR24)为父本测配选育而成的杂交早稻中熟组合,1992年.3月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定名为D优赣9号。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总叶片14~15叶,全生育期120天。株高90~93cm,株型适中,分蘖力强,亩有效穗22万以上,每穗着粒100~127粒。结实率81.68%~91.1%,千粒重26~28g,耐肥中等偏上,田间抗性强,后期落色好,作双晚种适宜短秧龄20…  相似文献   

4.
Ⅱ优64     
Ⅱ优64(Ⅱ—32A/测64—7)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为迟熟晚籼组合。生育期比同期播种的威优6号短5~7天。据1983~1984年配合力测定,产量比对照威优6号增产5%~10%,两年均获参试品比的第1名。该组合作晚籼种植,分蘖力中等偏上,繁茂性较好,穗型较大。在肥力较高的情况下,每穗可达130粒以上,结实率70%,千粒重26~27g。米质较好,基本上无“三白”,食味中等偏上。该组合对肥力适应性较强,在较高肥力水平下.秆粗坚韧,耐肥抗倒。在一般肥力条件下,也表现良好。作晚籼种植,一般株高8…  相似文献   

5.
汕优10—35     
汕优10—35是浙江省温州市农科所选育的一个中熟杂交早稻组合,1986年湖南省邵阳市农科所从温州市农科所引进,1987年推荐参加邵阳市早稻良种区域试验,表现高产、优质、田间抗性好。根据区试结果汇总,该组合平均亩产459.97kg,最高亩产达519.25kg,居中熟组7个参试品种(或组合)的首位,比对照1T,光增产6.94%,比对照2竹系26增产9.73%。平均株高76.7cm,每亩有效穗25.5万,每穗总粒数95.2粒,每穗实粒数78.0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5.0g,出糙率79.9%,…  相似文献   

6.
协优413     
协优413(协青早A/中413)系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已通过浙江省品委会水稻专业组考察审查。1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该组合茎秆粗壮,株高95~110cm,根系发达,耐肥抗倒,株型紧凑,剑叶挺,叶色浓绿,分蘖力强,亩有效穗可达18~20万,穗型大,每穗总粒130~170粒,每穗实粒数125~150粒,后期熟相好,千粒重26~28g。一般亩产500kg,高产田可达600kg以上。协优413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较耐细条病,抗褐稻虱。协优413米质中等偏上,糙米率83.4%,精米率75.7%,整精米率6…  相似文献   

7.
广优4号     
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红莲型不育系丛广41A与青六矮1号组配育成的华南早籼迟熟组合。1990~1991年早稻参加广东省杂交稻迟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均名列第一,亩产481.8和480.48kg,比汕优63增产9.62%,达极显著值,1993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广优4号全生育期130~135天,比汕优63早熟2~3天,株高105cm,亩有效穗20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150粒,结实率80%~90%,千粒重24~24.5g。前期长势较弱,中后期长势转旺,分蘖力中等,抗倒性中等,后…  相似文献   

8.
汕优67     
汕优67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晚稻组合,其恢复系明恢67是用IR54与明恢63杂文选育而成。1988年晚季省区试,19个点平均亩产404.6kg,居8个参试组合首位,比对照1汕优6号增产9.26%,比对照2汕优63增产0.55%。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该组合在福建省作双晚种植全生育期131天,比汕优6号迟3天,比汕优63迟1天,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剑叶挺拔,克服了汕优63叶宽易披叶的缺点。分蘖力强,亩有效穗18~19万,每穗总粒107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89,根系发…  相似文献   

9.
豫粳6号高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分蘖力物强、穗多粒多。其高产栽培策略应为:在稳定适宜穗数的前提下,主攻大穗,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发挥个体生长优势,建立高质量的群体。9750kg/hm^2以上水平的产量结构应为:每公顷有效穗数345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5%左右,千粒重26.5g以上。主要技术措施有:旱育长龄健根多蘖壮秧;扩行缩墩减苗;适时适度搁田;均衡施氮,前后期施氮比例为  相似文献   

10.
博优210     
博优210是华南植物研究所选育成的早制晚用的弱感光晚稻组合。1产量表现博优210的株型结构较理想。株型紧凑,植株适中,茎秆坚实,耐肥抗倒,叶片厚直,不易披露.叶色青翠,植株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协调.后期熟色好,青枝腊秆,是一个农艺性状比较理想的杂优组合。据阳江市农科所1993年晚稻品比调查,亩最高苗数38.75万苗,有效穗数21.75万穗,株高87cm,每穗总粒97.8粒,结实率91.87%,千粒重21.5g。博优210适应性广,各类日均可种植,根据华南植物研究所1992年晚稻品比亩产544.5k…  相似文献   

11.
特优63     
特优63(龙特浦A/明恢63)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1986年育成的籼稻组合。其不育系龙特浦A(简称特A)是用龙特浦杂交V41A转育而成。1特A主要特性(1)穗大粒多,平均穗粒数115.9~120粒,千粒重27~28g,穗平比珍汕97A增加37~45粒和2~3g。(2)抗寒性强,包颈短,在不喷“九二0”情况下,特A包颈穗为1/5~1/4,而珍汕97A的包颈穗为1/3~1/2。(3)柱头外露率高达63%,其中双外露率占12%,为提高制种异交率创造了有利条件。(4)植株健壮,根系发达。株高100~10…  相似文献   

12.
威优35     
威优35是湖南省农科院和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于1981年育成的一个迟熟杂交早稻组合。其恢复系26窄早系从(IR26/窄叶青8号)F2//早恢1号的后代中选育而成。V20A/26窄早1982年命名为威优35。1主要特征特性威优35具有杂交中、晚稻穗大粒多的优势,每亩有效穗数一般达18~20万,每亩有效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一般在80%以上,千粒重27~289,出糙率78%~80%,糙米率70.5%。威优35的株型前散后集、营养生长期叶片窄长且披,生殖生长期叶片角度小,尤其是剑叶长而挺直,抽穗后株型…  相似文献   

13.
协优63     
协优63是协青早A与明恢63配制而成。该组合于1988年3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主要特征特性协优63单株分蘖力强,主茎总叶数17叶,地上部5个伸长节间。株高100~110cm,上部叶片窄而挺直,上三叶长度比汕优63略短,后期熟相好,功能叶寿命长。全生育期143天左右,与汕优63相近。富有效穗18.24万;每穗总粒数109.36粒、实粒数92.74粒,结实率84.8%,千粒重32.82g,亩产589.04kg。该组合植株矮子汕优63,杆粗壁厚,耐肥性较好,抗倒性强。大面积均无稻…  相似文献   

14.
常优64     
常优64是湖南省常德地区农科所用本所选的常菲22A与测64—7配组育成的。1986年参加地区区试,1987年地区品审定组审定通过,并大面积示范推广,同时湖北、广西等省也引种种植,1988年在常德地区推广将近100万亩。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为中熟杂交晚籼,在湘北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08天,比威优64短1天。株叶型适中,分蘖力较强,有效穗多,穗粒结构好,一般每穗总粒数100粒左右,结实率75%以上,千粒重27.8g。该组合米质好,出糙率81.6%,精米率69.2%,整精米率59.3%,米粒长形,半透明…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湖南省1972~1992年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的产量分析结果,指出我省水稻育种20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早稻或晚稻均上了7500kg/hm^2。产量7500kg/hm^2以上的穗粒结构是颖花量3.5~4.0万/m^2,结实率75%~80%,千粒重26~28g,这些指标可作为水稻高产育种和栽培目标确定的依据,由于水稻育种的进步,早稻和晚具有相同的生产潜力,生产上应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威优赣5号     
威优赣5号(原名威优秀2号)系江西省宜春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84年用V20A不育系为母本与该所选育的恢复系秀恢2号,即(华矮17/IR24)测配选育而成的中熟杂交早稻组合。1990年3月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定名为威优赣5号。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总叶片数14叶,全生育期115天。株高90.7cm,每穗着粒115粒,结实率78%,千粒重28.2~29.82g,米质优,食味好,高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宜我国长江以南各省作双季早稻搭配种植。2产量表现威优赣5号1986~1987两年…  相似文献   

17.
王辉 《中国稻米》2003,9(1):23-23
2002年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6个水稻新品种 ,现简要介绍如下 :1.皖稻62原名晚粳9515,系安徽省巢湖市炯炀种子分公司选育的晚粳品种。1998~1999年两年参加区域试验 ,平均单产439.8kg/667m2 ,比对照D9055和70优04分别增产4.68%和4.27 % ;2000年参加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390kg/667m2,比对照D9055增产7.50%。全生育期131天 ,株高90~95cm ,茎秆粗壮 ,分蘖力较强 ,株型紧凑 ,叶色深绿 ,剑叶窄挺 ,抽穗齐 ,每穗总粒数90粒左右 ,结实率8…  相似文献   

18.
威优6号     
威优6号(V20A/IR26)由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于1975年选配。1977~1979年在全国杂交稻区试中亩产达455.6kg。全国各稻作区均有推广种植,主要分布在湘、鄂、闽等省。1982年种植面积为1590万亩,1985年为1765万亩。历年累计种植面积达2.1亿亩以上。该组合的最大特点是适应性强.耐肥抗倒,较抗白叶枯病和稻飞虱。感温性强,感光性中等,穗大粒多,千粒重大(29g)。作中稻生育期135~140天,作双晚125天。威优6号  相似文献   

19.
汕优85     
汕优85(珍汕97A/台八—5)是中国水稻所选配的晚稻组合。1986年参加全国籼型杂交晚稻中迟熟组合区试,全国区试15个点,亩产286~526.7kg,平均447.8kg,12个点增产,3个点减产,比统一对照汕优2号平均增产6.87%.居参试组合的第二位。全生育期117~135天,平均128.4天,比对照汕优2号早熟2天。每亩有效穗16.7~23.25万,平均20.04万,成穗率平均64.69%。株高平均88.13cm。每穗总粒数84.55~130,2粒,平均108.01粒,结实率平均80.68…  相似文献   

20.
新优赣16号     
新优赣16号是江西省萍乡市农科所杂交水稻研究室选配的一个杂交晚稻组合。母本“新露A”是由[(测64—7/利托)//桂33]F2中出现的不育株与(V20B/26窄早)F4中的可育株洲交,并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该组合1994年3月29日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新优赣16号(原名:新优63)。1主要特征特性新优赣16号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株高98cm,穗长22~24cm,每穗总粒数90~12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32g左右。该组合株型紧凑,剑叶稍披,生长旺盛,后期落色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